1950年,福柯毕业于在法国享有盛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并留校教了一段时间书,但他对此并不感兴趣,因此很快离开了法国。1954年到1970年,他先后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波兰华沙和德国汉堡大学担任文化代表。后又辗转于突尼斯大学、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等高等学府任教及从事研究工作。福柯的思想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观点、言论被包括华人在内的众多文人学者引用,2007年《时代高等教育指南》把他列为被最多人引述的人文科学学者。
福柯逝世后,《世界报》《解放报》《晨报》《新观察家》等报刊相继刊发大量纪念文章。法国总理曾评价说:“福柯之死夺走了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凡是想理解20世纪后期现代性的人,都需要考虑福柯。”年鉴学派大师费尔南·布罗代尔称:“法国失去了一位当代最光彩夺目的思想家,一位最慷慨大度的知识分子。”
专注就是力量
致儿子的信
亲爱的儿子:
你在信中的谈论有一定道理。天才、运气、机会、智慧和态度的确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但是,仅具备一些或者所有这些因素,而没有精力集中的品质,并不能保证成功。那些取得辉煌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精力专注、目标明确、不屈不挠、坚持到底、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专注就是力量。
人们都会信任一个目标专注、意志坚定的人。不管他做什么事情,还没有做到一半,人们就知道他一定会赢。因为每一个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一定会全神贯注、善始善终。人们知道他是一个把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作为自己上升阶梯的人;他是一个从不惧怕失败的人;他是一个从不惧怕批评的人;他是一个永远坚持目标,永不偏航,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狂风暴雨都镇定自若的人。
儿子,你很喜欢的法布尔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法布尔在他的巨着《昆虫记》中表现的才华确实令人折服。达尔文说他是一个“难以效仿的观察家”;人们称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他没有爱迪生、贝尔这些人的商业头脑,也从来不参与商业活动,但他在自己投身的学术领域中,具备一个成大器者的基本素质——对事业充满热爱、对学习十分专注。
他4岁时就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鸟鱼虫,常常蹲在池塘边观察鱼虾、蝌蚪、水蜘蛛,在草丛中追蜻蜓、捉甲虫、捕蝴蝶,口袋里装满小昆虫、小动物。上小学时,他一有机会就溜到郊外,捉蜗牛、捡贝壳、捉各种小虫子,还采集植物标本。这种兴趣他持续了一生。他对事业的热爱达到了如此专注的程度,以至于当拿破仑三世接见他,邀请他出任宫廷教师时,他说:“谢谢陛下的一片好意,我宁愿终生与昆虫相伴。”
对事业的热爱,促使他心无旁骛地进行观察和研究,获得了大量的新发现。他年轻时发表的一些论文,以详尽的事实向当时学术界的权威观点提出挑战,他的观点得到承认,他赢得了声誉。他在着名昆虫学家迪富尔的着作中看到,砂蜂杀死吉丁虫,储存在巢内喂养幼虫,吉丁虫的尸体既不腐烂,也不干瘪,迪富尔认为砂蜂给吉丁虫注射了致命的、具有防腐作用的毒汁。法布尔对此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决定亲眼看看砂蜂怎么给吉丁虫打针。他一动不动地蹲在砂蜂的巢穴边观察,结果他意外地发现,被砂蜂俘获的吉丁虫,脚和翅膀在可怜巴巴地抖动,它在蜂巢中活着,它只是被麻痹了,没有死。随后,经过多次的观察,法布尔慎重地推翻了迪富尔这个学术权威的观点,他断定,砂蜂给吉丁虫注射的不是致命的毒药,而是一种麻醉剂。他发表了《砂蜂的习性及吉丁虫不腐败的原因》这篇论文,引起了昆虫学界的关注。
他就是以这样的全神贯注精神几十年如一日地学习着,卷帙浩繁的《昆虫记》就是他一次次聚精会神观察的结晶。他常常趴在地上,如痴如醉地观察,把衣服都磨破了。一天早晨,法布尔起床后,像往常一样往外走,他妻子提醒他,今天有客人来,法布尔这才想起他和教育部部长、内阁大臣的约会。他回到客厅等着。妻子看见法布尔的衬衫上有破洞,说:“你就穿这身衣服见客吗?”
法布尔耸耸肩说:“我哪件衣服没有破洞呢?”他妻子一想,确实如此,于是法布尔就这样迎接了内阁大臣。
法布尔在自然环境中追踪昆虫的生命活动,这种学习比起在实验室里解剖昆虫的尸体、研究静态的结构要艰巨得多。只有深深的迷恋和高度的专注才能让一个人坚持走这条道路,坚持一生,并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成就。当有人对《昆虫记》的科学价值提出质疑时,法布尔写道:“你们这些带着蛰针的和盔甲上长着鞘翅的小东西,不管有多少,都到这儿来,来为我辩护、替我说话吧!你们说说我跟你们是多么亲密无间,我多么耐心地观察你们,多么认真地记录你们的行为。你们会异口同声地作证说:是的,法布尔的作品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不多也不少。谁愿意询问你们,就去问好了,他们只会得到同样的答复。”法布尔的一生集中精力致力于昆虫的研究学习,他不仅热爱这项事业,而且也专注于这项事业,从不被无谓的事情打扰和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使得他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一个人若能正确认识自己,深知自己才能有限,于是发奋图强,从不幻想做一个全才,也没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野心,而是专注于发展自己某一方面的才能,并且充分利用这项才能,这样,他比那些多才多艺的人更容易集中精力。他不必经常担心自己能否同时做好其他事。他知道,要取得成功必须专心发展某一项才能。于是他一步一步地踏踏实实地走向了成功。
有些人每天都在做自己并不热爱的工作,既没有勇气解脱,又自叹时运不济,幻想适当的机会到来,宝贵的岁月和激情就这么被一点一点地消磨掉了。
有一次我收到一位年轻朋友的来信,他说打定主意研究法律,但在研究法律之前,他要先做另外一件事情。世界上不知有多少年轻人被这种不专一的想法耽误了!对大多数人来说,精力正在被白白地消耗掉,如同小水坝的裂缝里流失的水一样。注意力不集中、对琐事过于关心、焦虑和猜疑等消极情绪都在消耗人们的精力。儿子,要学会把精力集中到关键事物上,就像让水坝里的水流集中到水轮机上成为动力,不让它白白消耗。一个人在年轻时没有学会集中精力,就很难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显着的成功。当一个人试图在同一时间去做过多的事情时,精力的浪费令人可惜。通常,学习紧张的大忙人都希望设法赶走那些来与他海阔天空地闲聊、消耗时间的人,不希望宝贵的光阴受到损失。
儿子,你现在正处于宝贵的青春年华,精力十分充沛,要尽快地把精力集中在对你有价值的学习中。如果不趁年富力强时集中精力去学习,以后就很难有什么大成就。
切记:世界上最大的浪费,就是把宝贵的精力无谓地分散在许多事情上。人的时间、能力与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儿子,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爸爸希望你可以集中精力,做一个学有所长的人才!
永远爱你的父亲
解读 在这封讨论“成功”的书信中,儿子提出了天才、运气、机会、智慧和态度等关键因素,而福柯却在所有这些因素之前加了一个大前提:专注!也就是说,没有专注,以上那些有利因素全都等于零。
什么是专注?福柯回答得十分明确:精力专注、目标明确、不屈不挠、坚持到底、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福柯显然是一个极具智慧的长者,一个阅世颇深的高手。他见识过无数取得辉煌成功的人,并以哲学家特有的严谨,从他们身上总结出了这条共同特征。所以,他这话不是凭空乱说的,而是从无数事实中概括出来的真理。
但福柯并没有给儿子灌输空洞的哲学理念,整封信洋溢着“讲故事”的氛围,既亲切,又很有说服力。让咱们再来深入地认识一下福柯信中的主人公吧。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从小就痴迷观察昆虫,并将这一兴趣保持了一生,也就是将近90年!这其间,他有许多的机会从事其他事业,乃至做官,但他都一一拒绝,并将全副精力集中在了自己的昆虫研究当中,完成了文笔优美,体例浩大的10卷本巨着《昆虫记》,因此他被尊为“昆虫界的荷马”(荷马:古希腊诗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被认为是古希腊文明的典范和重要代表);“昆虫界的维吉尔”(维吉尔:古罗马伟大诗人)。
咱们中国有一个成语:专心致志。说的是“弈秋的故事”:弈秋是一名围棋大师,有两人慕名去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用心专一,心无旁骛,而另一个则一心想着天上有大雁飞过,要开弓射雁,结果,前者成了高手,后者一事无成。
福柯有句名言:分散精力是最大的浪费。说的也是专注的重要性。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专注不等于放弃一切兴趣和爱好,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我们在专注“主业”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照顾一下“副业”。那样的话,不但生活会更精彩,而且“副业”没准能反过来助推“主业”的发展。
3.康熙:盛世明君,千古一帝
先生简介:康熙,清朝第四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二位),本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康熙是他的年号: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康,即安宁;熙,即兴盛。他8周岁登基,14岁亲自理政。享年69岁,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任期内,平定各地叛乱,消灭割据势力,有力地扞卫了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格局,经济社会也得到长足发展,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荣局面。康熙皇帝在民间知名度极高,以他波澜壮阔的传奇经历为素材拍摄的电视剧《康熙王朝》曾引起轰动,创下收视高峰。
《康熙教子庭训》共3章,54条格言,每条之下有训言,也就是解释,这些解释的文字往往数倍于格言本身,训为古文,其中又引用了不少历史典故,总篇幅极长。不过好在每一条都是相对独立的,所以我们选择了4条具有代表性的庭训加以赏析,希望旧时帝王教子篇,能够轻松融入寻常百姓家。
博采众长,把书读活
康熙教子庭训
(1)读经明史 开卷有益
训曰:古圣人所道之言即经,所行之事即史。开卷即有益于身。尔等平日诵读及教子弟,惟以经史为要。夫吟诗作赋,虽文人之事,然熟读经史,自然次第能之1。幼学断不可令看小说2。小说之事,皆敷演而成3,无实在之处,令人观之,或信为真,而不肖之徒4,竟有效法行之者。彼焉知作小说者譬喻、指点之本心哉!是皆训子之道,尔等其切记之。
「译文」古代的圣贤,他们说的话就是经典,他们做的事就是历史。所以,只要打开古代的典籍,就会有益于自身。你们平常诵经读书以及教导子弟,只应该以经史作为主要内容。吟诗作赋,虽说是文人学士的事情,但你们平时只要熟读经史,日积月累,自然也能慢慢做得到的。童年接受教育期间,断然不能让他们读小说之类的书籍。小说之类所描述的事情,大都是作者夸张、引申而成的,缺少实实在在的东西,如果让儿童读了这些书,就会信以为真,尤其是那些不成才、不正派的子弟,会照着小说上的人物去行事。他们哪里能知道小说的作者运用譬喻、指点手法的真正目的呢!这些都是教导子弟的重要道理,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2)好学多问 遍求名师
训曰:朕八岁登极,即知黾(mǐn)勉学问。彼时教我句读(dòu)者,有张、林二内侍,俱系明时多读书人。其教学惟以经书为要,至于诗文则在所后。及至十七八,更笃于学。逐日未理事前,五更即起诵读;日暮理事稍暇,复讲论琢磨。竟至过劳,痰中带血,亦未少辍。朕少年好学如此,更耽好笔墨。有翰林沈荃素学明时董其昌字体1,曾教我书法。张、林二内侍俱及见明时善于书法之人,亦常指示。故朕之书法有异于寻常人者,以此。
「译文」我八岁登上皇位的时候,就懂得努力学习。当时教我识字读书的,有姓张、姓林的二位内侍,他们都是明代读书很多的人。他们教学的主要内容只以经典书籍为主,至于诗词文赋,就列在经典着作的后面了。到了十七八岁,我更加笃志于学习。每天未理政务之前,五更就起床诵读;天晚了政务之事告一段落,稍有闲暇,又与人探寻、切磋学问。最终由于我过度劳累,咳出来的痰中带着血丝,即便如此,我的学习也从没有放松或间断过。我在少年时代就是这样好学苦读,而且还特别喜欢书法。当时有位名叫沈荃的翰林,他学的是明代画家董其昌的书法字体,曾教过我书法。张、林二位内侍,当年同明代擅长书法的人有交往,也经常来指点我。所以我的书法和一般学书法者有所不同,原因就在此。
(3)不为书愚 不为书欺
训曰:凡看书不为书所愚,始善。即如董子云1:“风不鸣条2,雨不破块3,谓之升平世界。”果使风不鸣条,则万物何以鼓动发生?雨不破块,则田亩如何耕作布种?以此观之,俱系粉饰空文而已。似此者,皆不可信以为真也。
「译文」大凡看书而不为书所迷惑,才称得上是明智。像汉代董仲舒所说:“风吹不会使树枝发出声响,雨水不会冲毁土壤,称之为太平之世。”果真风吹不会使树枝发出声响,那么天地万物靠什么来使它们得到激发、生成呢?雨水不会冲毁土壤,那么田地怎么耕作播种呢?从这些地方看来,都是一些貌似好听而经不起推敲的空话罢了。像这样的话,都不要信以为真。
(4)知书明理 贵在贯通
训曰: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既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则失俱无可愧。《书》云:“学于古训乃有获。”凡圣贤经书,一言一事俱有至理,读书时便宜留心体会,此可以为我法,此可以为我戒。久久贯通,则事至物来,随感即应,而不特思索矣。
「译文」读书以明白事理最为要紧。事理明白了,那么心中就有了主心骨,一切是非邪正就自然而然能够分辨出来。遇到有疑难的事,只要按照道理大胆去做,那么不论事情是成功或是失败,都能无愧于人。《尚书》上说:“学习古人的教诲,就有收获。”大凡古代圣贤的经典着作,所说的每句话、所做的每件事都有很深刻的道理在其中,读书时便应当留心去体会,这些地方可以为我所效法,这些地方我应该注意,引以为戒。时间长了,就能够完全领会书中的意旨,那么碰到事情,脑子里就立即能够有所反应,想出办法来,而不用你特意去思索了。
解读 自古以来,读书学习就是少年儿童的第一要务,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孙公子,有条件的总是自然不计投入,力求寻找最好的老师,读最牛的学校,没条件的也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去读书。但读书的结果总是有好有坏,甚至不同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由同一老师教授,学习同一本书,结果也是大相径庭。其中原因,除了资质天赋,更多还是读书方法和态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