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前苏联最著名革命作家之一,他1904年出身于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1919年15岁时参加了红军,1920年因负重伤复员,参加经济建设。紧张的工作和饥饿、寒冷的威胁严重损害了他本来就残废的身体,1926年,22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瘫痪了。他决定用笔继续工作。为了从一个普通工人成为作家,他发愤读书,有时一天学习达20小时。在他自修完成函授大学的全部课程之后,不幸又双目失明,全身完全瘫痪,只有手指能够活动。但是病魔没有使他悲观,从1930年起,他以惊人的毅力开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创作,经过3年艰苦的努力,终于在1933年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小说问世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仅1934年就收到了31700封来信。接着他又在极其艰难的情况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这部长篇小说的第一部。1935年10月1日,奥斯特洛夫斯基光荣地获得了列宁勋章。1936年病魔最终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基本内容是写无产阶级一代新人在伟大历史变革时期锻炼成长的过程,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原型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己。保尔是一个工人的儿子,少年时因救革命者朱赫来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参加了红军,在一次战斗中负了重伤,于是复员参加生产建设。在建设中,他积极和阶级敌人、坏分子、生活中的落后现象及自身的缺点、疾病作斗争,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保尔最后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他没有因此而倒下,而是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成了一名作家。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全世界各国革命青年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读者对这部小说更是十分熟悉。保尔在战友墓前的独白至今激励着无数青年奋发向上的精神: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人只能得到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