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发展你自己:68条人生经验助你心想事成
26251400000017

第17章 老马未必识途

别摔倒在熟悉的路上

据说野兔十分狡猾,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逃之夭夭。但逃离了危险之后,它仍然会按原路返回,因此很容易就会被猎人们捉住。兔子致命的缺点就是它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

绝大多数动物往往是循着本能生存,一旦它们对一项事物形成某种认知,这种认知就会像一层透明的玻璃板,阻碍它们作出任何改变。

白斑狗鱼是一种以其他鱼类为食的大型淡水鱼,极富攻击性。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只玻璃缸被一道玻璃隔板分为两半,一条白斑狗鱼被放在一半玻璃缸中,在玻璃缸的另一半中放了许多小鱼。这条饥饿的白斑狗鱼为吃到小鱼进行了无数次尝试,但结果总是撞到玻璃上。慢慢地,白斑狗鱼放弃了攻击。后来,实验人员把玻璃隔板小心翼翼地移开,让所有的鱼都在缸中游动,但是白斑狗鱼没有再攻击或者掠食这些小鱼。这个现象称作“白斑狗鱼综合征”。

白斑狗鱼在多次攻击小鱼遭遇失败之后,便不再进行尝试。它是基于已知的阻碍才不去袭击小鱼的。我们经常像这只白斑狗鱼一样:每次处理一个问题时,我们都会把已知的知识施加在这个问题上。但是这会把我们的假设和偏见也包括进去——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这种精神上的包袱会阻止我们接受创新观点,而且我们会顺其自然地去做一件事情。

1901年,意大利一位年轻的无线电先驱马可尼来到英格兰,试验他的无线电波可以穿过大西洋的理论,专家们对此想法都冷嘲热讽。

人们都知道无线电波沿直线传播,而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因此专家们很有理由地假设水平传播的无线电信号会沿切线方向射向永无止境的太空。但是马可尼坚持他的实验,在康沃尔郡建立了发射器,在纽芬兰岛建立了接收器。

震惊世界的是,马可尼成功地发射了一个跨越大西洋的信号。马可尼和专家们并不知道,在地球周围有一个带正电的大气层,即电离层,电离层会反射无线电信号。专家们把他们的推断建立在可靠的事实上(无线电波沿直线传播,地球是一个球体),并且他们误以为有这些事实就已经足够作出正确的判断。事实上还存在他们不知道的其他事实,而正是这些事实打破了平衡。

美国杰出的发明家麦克里迪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这是几年前的一件事。我告诉我儿子,水的表面张力能使针浮在水面上。他那时才10岁。我接着提出一个问题,要求他将一根很大的针投放到水面上,但不得沉下去。我年轻时做过这个实验,所以提示他要利用一些方法,譬如采用小钩子或者磁铁等。但他却不假思索地说:先把水冻成冰,把针放在冰面上,再把冰慢慢化开不就得了吗?这个答案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它是否行得通倒无关紧要,关键的一点是:我即使绞尽脑汁冥思上几天,也不会想到这上面来。已知的东西把我限制住了,思维僵化了,这小伙子倒不落窠臼。

我设计的“轻灵信天翁”号飞机首次以人力驱动飞越英吉利海峡,并因此赢得了2.14万美元的亨利·克雷默大奖。但在“投针”一事之前,我并没有真正明白我的小组何以能在这场历时18年的竞赛中获胜。要知道,其他小组无论从财力上,还是从技术力量上,实力远比我们雄厚。但到头来,他们的进展甚微,我们却独占鳌头。

“投针”的事情使我豁然醒悟:尽管对手的技术水平都很高,但他们的设计都是常规的;而我的秘密武器是,虽然缺乏机翼结构的设计经验,但我很熟悉悬挂式滑翔以及那些小巧玲珑的飞机模型。我的“轻灵信天翁”号只有70磅重,却有90英尺宽的巨大机翼,用优质绳做绳索。我们的对手当然也知道悬挂式滑翔,但他们的失败正在于他们懂得的标准技术太多了。

人们常常不自觉地戴上有色眼镜,并为那些实际并不存在的障碍所挫败。保尔·麦克里迪再一次提醒我们:阻碍我们成功的,不是我们未知的东西,有时会是我们已知的东西。

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

俗话说,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此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种种习惯与规则随着时间的沉淀,会演变成一种定式、一种枷锁,阻碍着人们的突破。

现在大部分国家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4.85英尺。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标准,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原来这是英国的铁路标准,而大部分国家的铁路原先都是由英国人造的。那么为什么英国人用这个4.85英尺的标准呢?原来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设计的,而这个正是电车所用的标准。

电车的铁轨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而它是源于马车的轮宽标准。

好了,那么马车为什么要用这个轮距标准呢?因为如果那时候的马车用任何其他轮距,马车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上撞坏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路上的辙迹的宽度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4.85英尺。如果任何人用不同的轮宽在这些路上行车的话,他的轮子的寿命都不会长。

我们再问,罗马人为什么以4.85英尺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

原因很简单,这是两匹拉战车的马屁股的宽度。

等一下,故事到此还没完结。

下次你在电视上看到美国航天飞机竖立在发射台上的雄姿时,留意看看在燃料箱的两旁的两个火箭推进器,这些推进器是由一家公司设在犹他州的工厂所生产的。如果可能的话,这家公司的工程师为什么不能把这些推进器造得粗一点,以扩大其容量呢?因为这些推进器造成之后要用火车从工厂运送到发射点,路上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是比火车轨道宽了一点。然而我们不要忘记火车轨道的宽度是由马的屁股的宽度所设定的。

因此,我们可以断言,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是2000年前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的。

的确,现代所使用的许多东西仍保留着惯性思维的痕迹,就像钢轨的宽度一样,历史创造财富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准则给我们,但准则却可能演变成一种沉重而严酷的束缚。当然,它们的存在有合理的部分,但对其不合理的,我们就要敢于突破,这样才可以赢得创造。

面条问世以前,人们都是在家里现做现吃,有人挑战规则:为什么不能做一种可以出售的成品面条呢?于是挂面诞生了。后来有人根据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食品快捷化的特点,又向规则发起新挑战:为什么不可以把面条煮熟了再卖呢?于是,方便面成了市场新宠。

打针为什么非得用针头呢?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出了疑问。他们用超声波代替常规的注射针头,使涂在人体表皮外的凝胶状药物从细胞的缝隙间渗入血管,不仅实现了“无痛注射”,而且皮肤细胞没有遭到破坏。

书为什么非得用纸做呢?日本索尼公司发出了疑问。他们研制发明了便携式激光光盘,这是一本无纸的书。它所用光盘的记录密度极大,一张9厘米直径的光盘可以记录5本大辞典的内容。

自行车为什么非得用链条呢?德国一家公司发出了疑问。他们利用万向轴,对一个5挡轮毂变速器发生作用,从而发明了无链条自行车。

照相为什么非得用胶卷呢?美国柯达公司发出了疑问。他们在全球最先推出了一种数码相机,以与计算机储存数据相同的方式储存影像,可直接把影像输入网络,也可用计算机把影像放出来或者冲洗出来。

世界是如此的浩大,我们谁也无法穷尽其真理,这就注定了探索规则是一个永恒的过程。只有不拘于常理,不事事顺应潮流、听天由命,敢于打破常规、改造环境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打破常规需要魄力和勇气,需要远见卓识,需要承担风险并忍受痛苦。各种导致社会变革的新思想,最初往往是为人们所拒绝的,甚至曾经是不符合法律的。进步总是时时与传统发生冲突。爱迪生、福特、爱因斯坦以及莱特兄弟在取得成功之前,都曾因标新立异而受到人们的嘲讽,但关键是你要坚持。

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并由此变得复杂,变得缤纷多彩。诚然,改变自己的固有习惯,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无论是对于一个个体、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而人世间,没有任何成就感能够比得上创新成功后所带来的喜悦。

打破常规,创新求变,你会拥有更多的成功。

破而后立,确立自己的规则

日本的东芝电气公司1952年前后曾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7万多名职工为了打开销路,费尽心机地想了不少办法,依然进展不大。有一天,一个小职员向当时的董事长石坂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在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自然也不例外。这个小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浅色。这一建议引起了石坂董事长的重视。

经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又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欢迎,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几个月之内就卖出了几十万台。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电扇就不再都是一副统一的黑色面孔了。

按照当初约定俗成的看法,电扇都是黑色的,假如一味地从“黑色”方面理解,在这个准则里面寻找方法,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任何新的风扇异军突起。

世事大多如此,唯有破而后方能立。破什么?当然是破我们自认为习以为常的一套东西,特别是已经阻碍我们发展的观点和意识。但做事又不能没有规则。问题又来了,在破除的基础上我们又得修上新的房子,立上新的规则,于是“打破”就成为一个经常性的术语。

规则本身就有长、短生命之分了,那么不断地“打破”本身是否也成了一个“常规”呢?这是另论。不管怎样,要发展,要创新,就必须打破,必须舍弃掉一些东西,这是艰难的事。

有一则佛经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德山禅师在尚未得到知识前曾跟着龙潭大师学习,日复一日地诵经苦读让德山有些忍耐不住。

一天,他对师父说:“我就是师父翼下正在孵化的一只小鸡,真希望师父能从外面尽快地啄破蛋壳,让我早一天脱颖而出啊!”

龙潭笑着说:“被别人剥开蛋壳而出来的小鸡,没有一个能活下来的。母鸡的羽翼只能提供给小鸡成熟的温度,你突破不了自我,只能最后胎死腹中。不要指望师父能给你什么帮助。”

德山听后,满脸迷惑,还想开口说些什么,龙潭说:“天不早了,你也该回去休息了。”

德山撩开门帘走出去时,看到外面非常黑暗,就说:“师父,天太黑了。”

龙潭便给了他一支点燃的蜡烛。他刚接过来,龙潭就把蜡烛吹灭,并对德山说:“如果你心头一片黑暗,什么样的蜡烛也无法将其照亮啊!即使我不把蜡烛吹灭,说不定哪阵风也要将其吹灭啊。只有点亮了心灯一盏,天地自然才一片光明。”

德山听后,如醍醐灌顶。后来果然青出于蓝,德山成了一代大师。

其实,像德山开悟成佛一样,不管你想在哪方面获得成功,也不管你能够获得成功的条件和环境有多么好,如果你不能突破自我,那么,最终你的梦想和追求也只能向龙潭禅师说的那样“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