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文学常识书
26309300000002

第2章 外国文学(2)

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戏剧的奠基者,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和“现代小说之父”。塞万提斯的剧作有20多部,流传下来的有18部。1602年,已经55岁的塞万提斯开始撰写《堂吉诃德》。小说中出现了大约700个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物,上上下下包括贵族、教士、地主、商人、农夫、牧人、市民、士兵、演员、强盗、囚犯、艺人、妓女等各色人物。书中描写的场面非常广阔,从贵族的城堡到偏僻的小店,从农村到城镇,从平原到深山,从陆地到海岛,从大路到森林小径,完整地展现了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封建社会的面貌。

“骑士”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德·拉·曼却》。上卷主要叙述拉·曼却的穷乡绅吉哈达读骑士小说入了迷,决心恢复骑士道,模仿古代骑士周游天下,打抱不平。他改名堂吉诃德,穿上曾祖留下来的破盔烂甲,骑一匹可怜的瘦马,选中邻村的一位挤奶姑娘为意中人,决心终身为她效劳。他第一次单枪匹马外出,结果受伤而归。家人看到他被骑士小说害成这样,便把满屋子的骑士小说全部一烧而光。第二次他找了邻居桑丘·潘沙做他的侍从,结伴出游。由于满脑子的骑士幻想,他竟然把风车当作巨人,把旅店当作城堡,把羊群当作敌人,把理发师的铜盆当作魔法师的头盔,把苦役犯当作受迫害的骑士,把赶路的贵夫人当作落难的公主,把皮酒袋当作巨人,干了无数荒唐可笑的事情。下卷讲述了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的第三次出游。他的邻居有一位年轻的学士,为治疗他的疯病,怂恿他再次外出,而自己则装扮成所谓的“白月骑士”,半路与之约定,双方决斗,一旦失败,一年内不许摸剑,不许外出,只能呆在家里休养。堂吉诃德在失败回家后便病倒在床上,弥留之际恍然大悟,痛斥骑士小说害人不浅,嘱咐外甥女千万不要嫁给读过骑士小说的人,否则不得继承遗产。

英国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乔叟

英国的人文主义文学在14世纪即已曙光初露,代表作家是杰弗里·乔叟,他是英国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也是英国新时代的一位伟大的先行者。乔叟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是他晚年之作,融会了他一生的体验和收获,作品受到薄伽丘的影响,在风格和结构上与《十日谈》很相似。全书由一篇长达800余行的总序和24个故事,以及穿插在故事之间的一些精彩小插曲组成,全面反映了14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

“诗人的诗人”斯宾塞

埃德蒙·斯宾塞是16世纪英国最著名的诗人,代表作《仙后》,这是一部伟大的民族史诗,它以寓教于乐为目的,通过骑士冒险故事来进行道德教育。诗中表现了爱国热情,也表现了人类对于灵魂拯救的执著追求;此外,诗中还表现了文艺复兴的多种典型特征,如对人的赞美,对生活的肯定,对冒险精神的歌颂,对大自然的热爱。全诗采用中世纪寓言手法,分12卷。但诗人只完成了六卷半。《仙后》音韵优美,回旋顺畅,富于音乐效果,对后来的诗人有很大影响,他因此被誉为“诗人的诗人”。

英国戏剧之父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年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1616年病逝。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威尼斯商人》等和一百多首十四行诗。莎士比亚被称为“英国戏剧之父”、“时代的灵魂”、“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英国文艺复兴代表作品《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最知名的作品,被视为莎士比亚全部创作乃至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该剧取材于12世纪的《丹麦史》,以中世纪丹麦宫廷为背景。《哈姆雷特》作为一个复仇故事,有三条线索:哈姆雷特为父被谋杀篡权复仇,雷欧提斯为被哈姆雷特无意杀死的父亲波洛纽斯复仇,福丁布拉斯为其在战场上比武丧生的父亲复仇。流血复仇的情绪笼罩全篇。三条线索以哈姆雷特的复仇为主线,其他两条为副线。剧本还写了三组感情关系:老国王和王后的婚姻关系,奸王和王后的婚姻关系,哈姆雷特和奥菲莉娅的恋爱关系。这三组关系都以悲剧收场。剧本还写到四组误杀:英国国王误杀丹麦国王派来的信使,哈姆雷特误杀波洛纽斯和后来的雷欧提斯,克劳狄斯误杀王后。

吝啬鬼“夏洛克”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这一形象刻画得非常成功,已成为世界文学中的典型形象之一。他刻薄、自私、爱钱如命。贪财使他变得冷酷、无情、嫉妒,也使他变得凶残狠毒。女儿与人私奔,使他最痛心的却是带走了大批钱财。他之所以不要安东尼奥加倍偿还,目的是为了要彻底除掉这个妨碍他赚钱的最大障碍。但作为一个犹太人,又有受欺压的一面,他为犹太人受歧视的遭遇申诉,也有其合理性。作家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谴责夏洛克的贪婪、自私、狠毒,又同情犹太人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

法国“悲剧之父”高乃依

皮埃尔·高乃依是法国古典悲剧的创始人,有法国“悲剧之父”之称。作品多以贵族的责任、荣誉战胜个人的情感为主题,称为“英雄悲剧”。这样的主题往往要求有严肃重大的题材,所以他常常写有关君王、统帅、圣人、英雄的故事,其风格最突出的特点是庄严崇高。高乃依的代表作是《熙德》,这其实是一出悲喜剧,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悲剧。戏中的男女主角的个人感情和贵族家庭的荣誉发生尖锐冲突,他们共同的选择是荣誉高于感情,作品通过人物的这种选择表现了依靠理智控制感情的意志力量。

莫里哀和他的古典主义喜剧

莫里哀是古典主义喜剧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喜剧往往有深刻的悲剧内含,与传统喜剧人物的类型化不同,因而具有了深刻的艺术力量。代表作有《伪君子》《唐璜》《吝啬鬼》等。《吝啬鬼》的主人公阿巴贡是个高利贷者,为了金钱,他要儿子娶个又老又丑的有钱寡妇,要女儿嫁给富有的、年过半百的老头。他放高利贷,儿子是借债人。儿子追求年轻美貌的玛丽亚娜,阿巴贡却要娶她做续弦,还要姑娘带进一笔丰厚的陪嫁,闹得父子反目。儿子的仆人为了帮助小主人,故意拿走阿巴贡埋在花园的一万金币。阿巴贡不见了金币,呼天抢地、痛不欲生,要求开动一切国家机器,替他找回这“命根子”。当儿子用那一万金币要挟他时,他马上不要玛丽亚娜而要金币。作品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本性。莫里哀用夸张讽刺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阿巴贡这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守财奴形象,后来阿巴贡成了“守财奴”、“吝啬鬼”的代名词。

拉封丹和他的诗体寓言

拉封丹是法国著名诗人,他的寓言善于借用现成的民间故事情节,运用诗的语言对其进行再创造,对17世纪法国社会上的丑陋现象进行了大胆的讽刺。拉封丹的寓言诗,与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诗一起,构成了世界寓言作品中最高的三座丰碑。拉封丹是个大器晚成的诗人,他留下的主要诗作有《寓言诗》《故事诗》和韵文小说《普叙赫和库比德的爱情》等。《寓言诗》是一部巨型喜剧,幕数上百,宇宙是它的舞台,人、神、兽一切都在其中扮演某个角色。《寓言集》的末篇《法官、医生和隐者》写的是三个虔诚的教徒寻找拯救灵魂的途径,其中两个走行善积德的路,一个当法官,一个当医生,结果吃尽苦头还落下埋怨,终于认识到隐居乡间的教徒才是真正的智者。

弥尔顿与《失乐园》

约翰·弥尔顿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清教徒家庭,早年受过良好的古典文化教育。英国革命期间,发表过很多十分有影响的政论文章。晚年失明,口授完成三大诗作:《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其中,《失乐园》为其代表作,一万余行,分12卷,故事取自《创世记》和《启示录》,诗人采用古典史诗从“故事的中心开始”的倒叙手法,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撒旦反叛上帝,被逐出天堂,打入地狱;一条是亚当和夏娃违反禁令,被逐出乐园。《复乐园》强调依靠坚定信仰复得灵魂的乐园,诗中歌颂耶稣体现的坚定意志和真正的英雄品质,同时批判古典史诗中追求感官享乐、世俗荣誉、财富、权力和学问等异教英雄模式,肯定基督教品质高于异教理想。

卢梭与《忏悔录》

卢梭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者,是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忏悔录》是一部自传体作品,全书12卷,从出生一直记述到他1765年流亡英国。该书在作者死后才得以出版。《忏悔录》是一部文笔优美、催人泪下的散文经典之作。整个自传是在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中断断续续完成的。这是部在残酷迫害下写成的自传,是卢梭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对自我的一种辩护,带有强烈的悲愤和震撼人心的力量。因此,尽管《忏悔录》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作者生平的纪实,但它更是一篇雄辩的辩护词。

德国文坛巨人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是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最后一位“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歌德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作家和思想家。他一生著作等身,一部较完备的全集竟达143卷,创作诗歌数量达2500篇以上。在他漫长的一生里(82岁),欧美、德国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事件,如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称帝等,歌德亲历了这些巨大变化,并在他丰富的作品中反映了这个时代。他的狂放激情和自由意识与当时死气沉沉、等级森严的德国社会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因此,他的作品就有了强大的艺术冲击力。其中,诗剧《浮士德》是歌德作品中最重要、最优秀的作品,创作历经近60年。

歌德的自传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根据本人亲身经历的爱情故事和友人的事件而写成的。小说描写了青年维特和少女绿蒂的爱情悲剧。主人公维特是一位觉醒了的新兴市民阶级青年知识分子,他追求美好的生活理想,要求个性解放,幻想纯洁的爱情,但死气沉沉的环境却不容许他越雷池一步。在令人窒息的环境中,他处处受到压抑和侮辱,在与环境的冲突中,他深刻体验到自己的软弱无力,看不到自己的前途,自杀成了他唯一的出路。歌德采用书信体的形式,把主人公对于周围的腐朽现象,贵族的伪善、小市民的狭隘、没有希望的爱情等感受通过比较自由亲切的方式抒发出来。小说一方面鞭挞了封建伦理道德和等级观念,另一方面歌颂了大自然、天真和淳朴的儿童。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影响力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在国际上发生巨大影响的作品。18世纪末,法语有15种译本,英语有12种,意大利语有3种,此外还有俄、波、西、匈、荷、丹、瑞典、葡等国译本,而在中国,“五四”运动以后不久就有了郭沫若的译本。维特的形象感染了世界各国不同时代同病相怜的青年,他们竞相模仿维特穿青衣黄裤,甚至学维特自杀者也不乏其人。

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席勒

弗里德里希·席勒是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认为德国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他是歌德的挚友,死后和歌德葬在一起。席勒的代表作品包括《强盗》《阴谋与爱情》《欢乐颂》和诗剧《唐·卡洛斯》等。《阴谋与爱情》是席勒青年时代创作的,它与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同是狂飙突进运动最杰出的成果。作品通过宰相瓦尔特之子斐迪南和宫廷音乐师米勒的女儿露易丝的爱情悲剧,描述了平民与特权贵族的矛盾和冲突,被称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

民族复仇诗人密茨凯维奇

波兰诗人密茨凯维奇是一位革命家。他组织志愿军,为祖国的自由解放而战。他的诗歌大都是鼓吹复仇、希求解放、号召反抗。密茨凯维奇的成名之作《青春颂》,歌颂青春的活力,召唤青年联合起来推翻旧世界,创建新生活。这首诗在青年中广为流传,而且在1830年的华沙起义中起到很大的鼓动作用,成为众口传唱的战歌。密茨凯维奇的代表作是诗剧《先人祭》的第三部和叙事诗《塔杜施先生》。

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裴多菲

裴多菲是匈牙利的爱国诗人和革命英雄,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裴多菲1823年生于屠户家庭,1849年在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裴多菲一生中写了约1000首抒情诗和8部叙事长诗,此外还有80多万字的小说、政论、戏剧和游记,且有相当部分在战火中完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提起这首一百多年来在全世界广为传诵的诗篇,人们便会想起它的作者——匈牙利诗人裴多菲。

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

斯威夫特是18世纪英国讽刺作家,他的讽刺文学巨著《格列佛游记》,对英国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高尔基称他为“伟大文学创造者之一”。《格列佛游记》表面上酷似奇幻而诙谐的儿童读物,实际上却是一部对当时英国政治、社会、法律、风俗、习惯暴露深刻,极富战斗性的现实主义作品。《格列佛游记》成功地运用了反诘、对比、夸张、影射等表现手法,显示了高度的讽刺艺术技巧,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进入了新的阶段。

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

儒勒·凡尔纳是法国作家,1863年,他的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使他名利双收。在这之后他创作了一系列惊险小说和科幻小说如《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和《地心旅行记》等。他在《神秘岛》中出色地预见到许多未来的科学器械和发展,包括潜艇、水下呼吸器、电视以及太空旅行等,现在这一切都已经成为现实。

“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者王尔德

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虽然他主要以成人作家而著称,但他的早期作品中有两本童话集《快乐王子故事集》和《石榴之家》已载入英国儿童文学史册。他的《温德摩尔夫人的扇子》《理想的丈夫》等戏剧都成为当时绝唱。英国《典雅》杂志将他和安徒生相提并论,说他的童话《自私的巨人》堪称“完美之作”。另外,他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观点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浪漫主义六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