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文学常识书
26309300000025

第25章 文体流派(1)

古体诗

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而“歌”、“歌行”、“引”、“曲”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顺序是:《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渊明诗歌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歌行体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为乐府和拟乐府,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等。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歌”、“行”、“引”、“曲”、“吟”等字。歌行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于是以后就有了“歌行”体。

四言诗

四言诗是中国古代诗歌最早形成的诗体。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为主。上古时期的诗歌,如《诗经》所收的诗歌,多为四言诗。东汉后,五言诗崛起,四言诗渐趋衰微。

五言诗

五言诗是由五字句构成诗篇的诗歌体裁,起于汉代,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发展,逐渐占据诗坛,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五言诗包括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等。

七言诗

七言诗是由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的一种诗歌体裁。旧说七言诗始于《柏梁台诗》。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纯粹的七言诗。自唐代始,七言诗大为发展。七言诗与五言诗同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主要形式。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等。

格律诗

格律诗在唐代叫“近体诗”或叫“今体诗”以示和古诗的区别。格律诗的押韵、平仄、对仗称作“诗中三味”,也就是格律诗三要素。格律诗有固定的句式,句中有定字,字中有定音,音分平仄。无论是五律还是七律,八句中都分为四联,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格律诗中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五律”、“七律”、“排律”、“绝句”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诗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诗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

杂体诗

杂体诗是指古典诗歌正式体类以外的各种各样的诗体。这些诗多把字形、句法、声律和押韵加以特殊变化,成为独出心裁的奇异之作,一般带有文字游戏性质的诗,其他如藏头诗、神智体、辘轳体等都属于杂体诗。杂体诗多为汉魏六朝时文人所创制,虽表现出一定的巧思和驾驭文字的能力,但一般不能列为正规的文学作品。

叠咏体

《诗经》大多数篇章在结构上都采用重章复唱的方式,每章仅更换少数词语,各章结构、句式、语词基本相同,造成形式的整齐统一。这种“重章复唱”的艺术形式被称为“叠咏体”。这一样式的最初形成是因为便于唱歌、记忆和传诵。据统计,这种“重章复唱”的形式在305篇诗中占了一半以上,多集中在《国风》《小雅》部分。

楚辞体

战国末期,在江汉流域的楚国,出现了一种瑰奇雄伟、深沉真挚、悲壮奔放的崭新诗歌,这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所开创的楚辞。作为一种诗体,楚辞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浓厚的地方色彩。它被称为“楚辞”,就是因为它“书楚语,作楚声,纪楚物”。屈原以后,在楚国和汉代都有一些人用“楚辞”这种诗体来进行创作。楚辞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因此后人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汉赋”与“楚辞”

西汉王朝建立后,楚歌、楚辞也获得了新的地位,逐渐流传和影响到全国范围。对于楚辞和汉代新兴的辞赋,当时人都通称为“赋”或“辞赋”,但两者还是有明显差别,楚辞虽有散文化的因素,但仍旧是一种感情热烈的抒情诗;而汉赋已经演变为一种介于诗文之间的,以夸张铺陈为特征、以状物为主要功能的特殊文体。

什么是“乐府”

“乐府”一词在古代具有多种涵义。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汉代人把乐府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被称为“乐府”。同时,魏晋文人用乐府旧题写作的诗也一概称为“乐府”。在唐代出现了不用乐府旧题而只是仿照乐府诗的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宋元以后,“乐府”又成了词、曲的别称。“汉乐府民歌”是一种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形式自由灵活的杂言体诗,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一百多首。

鼓吹曲

乐府诗的一个大类,是在汉代传统的中原音乐的基础上,融合边疆少数民族及国外音乐(北狄乐和西域乐),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生乐曲。另一种说法是鼓吹曲源于北狄乐。鼓吹乐是以击乐器和吹乐器演奏为主的一种音乐。汉代有鼓吹之乐,却无“鼓吹曲”之名,直到汉末三国时代才明确提出。

南朝民歌

“南朝民歌”分为“吴歌”和“西曲”两大类。前者产生于六朝都城建业(今南京)及周围地区,这一带习称为吴地,故其民间歌曲称为“吴歌”;后者产生于江汉流域的荆(今湖北江陵)、郢(今江陵附近)、樊(今湖北襄樊)、邓(今河南邓县)等几个主要城市,因为这几个城市是南朝西部重镇和经济文化中心,故其民间歌曲称为“西曲”。“吴歌”、“西曲”后来在汉乐府分类里被称作“清商”。吴歌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其中主要曲调有《子夜歌》《子夜四时歌》《读曲歌》《懊侬歌》《华山畿》《神弦歌》。“西曲”今存一百三十余首,其中大部分是舞曲,小部分是倚歌。倚歌是古代乐歌的一种,其伴奏有鼓吹而无弦乐。

北朝民歌

北朝的民歌现存六十多首,大多收录在《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鼓角横吹曲是军乐,也用于仪仗、典礼、娱乐等场合。这些歌曲从北方流入南方,为梁朝的乐府机构所采录,所以在乐曲名称上冠以“梁”字。其中以氏、羌、鲜卑等少数民族的歌谣为多,也有一些出于汉族。质朴粗犷、豪迈雄壮,是北朝民歌最显著的特色。

“词”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起于唐代,盛于宋代。“词”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91字以上的称为长调,58字以内的称为小令,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中调。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散文”的起源

殷商时代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记史的散文。到了周朝,各诸侯国的史官进一步以朴素的语言、简洁的文字记录了各国间的史实,如《春秋》。以后,随着时代的需求,产生了描述现实的历史文学,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春秋时代,各种学术流派纷纷著书立说,促进了说理散文的发展。这就是流传到现在的《论语》《孟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后来,散文发展成为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什么是“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铭文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祭文”的分类

祭文是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祇时所诵读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古时的祭文在内容上可分四类:哀悼死者,祈求降福,驱除邪魔,祈祷降雨。用于哀悼死者的祭文一般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如袁枚的《祭妹文》。

“序”和“跋”

序也作“叙”或称“引”,就是现在的“引言”、“前言”。“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序”和“跋”可以是说明文也可以是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

论辩文

论辩文是古代的一种论文文体,这种文体是作者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等,表明看法、观点、澄清对错的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引经据典,或论其事实,或批驳谬误,语言富有论辩力,逻辑性强又颇具文彩,如《原毁》《过秦论》《讳辩》等。

“原”、“赠序”、“辩”

“原”是推究本源的意思,它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进行考察、探讨的文章,理论性较强。如韩愈的《原毁》、黄宗羲的《原君》。古代送别大都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如韩愈的《送石处士序》。其后凡是惜别相赠的文章,只要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赠序的内容一般是赞许或勉励之辞,如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辨”就是辨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杂记”、“游记”的类型

杂记包括山川、景物、人事杂记和笔记文。笔记文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有历史掌故、遗文遗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多种,《世说新语》《梦溪笔谈》就是这种文体。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记游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不论哪一种游记,都是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景观中的人与事进行描绘,来达到记事、抒情、说理等目的。所以写游记时,一定要具备“游”的记录,没有“游”,也就不是“游记”。

“书”和“说”的差别

“说”是古代议论文、说明文等文章的总称。它与“论”差不多,所以后来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如《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等。“书”指一般书信。“书”在内容上往往同“说”相同,辨析事物,解释义理,二者都常常在叙述中表明观点、见解,如《捕蛇者说》《答李翊书》《报刘一丈书》等。

行状

行状,汉朝称“状”,元代以后称之为“行状”或“行述”、“事略”。这是一种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提供史官立传的依据。著名的行状有《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袁中郎行状》《司马温公行状》等,另有“逸事状”只记逸事,富于文学色彩,是行状的一种变体,如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

经义

经义是宋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以经书中的文句命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中义理。宋代的经义虽无固定的格式,但在代圣人立言这点上,已奠定了八股文的雏形。经义后来吸收了南宋以后的散文和元曲的一些成份,到明初被确定为一种独立的八股文体,明成化以后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遂演变成为一种僵死的官僚式文体。

八股文

八股文也称“时文”、“时艺”、“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组成部分。

诗话

诗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的论诗的文体,狭义的诗话是指诗歌的话本,即关于诗歌的故事、随笔体,如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广义的是指诗歌的评论样式,崛起于北宋,是中国古代诗歌体制特别是唐代律诗高度发展的产物,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原有的格局。

词话

中国古代评论词作、词人、词派以及有关词的本事和考订的著作,始于宋代。今人所辑《词话丛编》汇集宋代至近代六十多种词话,颇有价值。另外,“词话”也是元、明的一种曲艺形式。词话的表演形式有说有唱。今见最早的词话刊本是明成化年间北京永顺堂刊印的《花关索出身传》等十六种,均为中长篇。一般认为,明中叶以后出现的弹词和鼓词,是词话的直接发展。明代章回小说中夹有诗词的,也称词话,如《金瓶梅词话》等。

诸宫调

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期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有说有唱,以唱为主。歌唱部分是用多种宫调的若干不同曲调组成,故称为“诸宫调”。诸宫调曲式包括:单个曲牌的只曲;由一支曲牌反复或多次反复再加上尾声而构成的短套形式;用属于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接而成的套曲形式。这几种曲式,视故事内容情节的需要,用不同的方式组织起来,并间以说白,以说唱长篇故事。

套数

套数又称“散套”,或者“大令”,它是从宋、金时期的诸宫调等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把同一宫调的若干支不同曲牌的曲子连缀在一起,少则数首,多则十几首,甚至几十首,构成一个庞大的整体。这些连缀的曲子可根据需要在同一宫调中进行选择,但需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而且一韵到底,且末了都用“煞调”和“尾声”结束。

时调

时调是小调类民歌中发展得最为规范和成熟的类型。时调的特点是流传时间悠久,传唱范围十分广泛,不仅有一般群众歌唱,还有职业或半职业艺人在热闹的公共场所进行商业性演唱。由于艺人演唱的商业性,为争取效益,艺人下工夫对时调进行加工改造,使其具有严谨规整的结构,变化丰富的节奏和音调,细致讲究的润腔等。时调常被戏曲、说唱及民间器乐吸收,成为曲牌。

“元曲”的起源

元曲即“元代戏曲”。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元曲为何能独得乐曲之名?这是因为元曲与音乐的关系比乐府、诗词更加密切。宋词是倚声而作,就是先有调,再按其所奏乐曲配词吟唱。宋末,民间出现更多新乐曲,宋词渐渐无法满足当时的需要,以致“词”在声乐上的地位就逐渐被“曲”取代。一般来说,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

“元曲”的讲究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元曲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元曲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糅合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

杂剧

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一级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元杂剧作为一种新型、完整的戏剧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