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是一个有名的暴君,在即位之后,就扩大殷都,大修离宫别馆,称为朝歌。商代后期比较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到商王纣时发展到极点。贵族微子、箕子、比干等人同纣对立,许多人叛逃他处,大大削弱了商纣的统治力量。另外,商纣极力加强搜刮,广大人民奋起反抗,他又滥施酷刑和屠杀。但是这只能越来越强烈地激起人民的反抗斗争。
商朝的对外战争
在统治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各地诸侯纷纷叛离,周边各部也乘机内侵。为了转移人民群众和一部分贵族的视线,商王纣决定对周边各部用兵。纣王先集中兵力向黄土高原上的西北各部展开进攻,接着就回师东向,全力进攻东夷。东夷各部虽然被平定了,但是商也损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穷兵黩武的结果,只是招致了自己的灭亡。
商朝的金属器物
商代青铜器的种类繁多,常见的礼器、酒器、乐器和工具均有大量出土。而且1972年在河北藁城还发现了铁刃铜钺,这说明中国在商代不仅初步认识并使用了铁,而且掌握了锻打和铸接铜与铁的较高的技术。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出土青铜器。另外,商代还出现了金属铸造的货币——铜贝。当时以五贝连成一串,两串为一“朋”,“朋”就是比较流行的货币使用单位。
安阳殷墟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的小屯村一带,经过70年考古发掘,已经搞清小屯东北地是殷商时期的宫殿与宗庙区,其西南是壕沟与洹水组成防御性设施,西北是王陵区和祭祀场,在那里已发掘大墓13座,祭祀坑及小墓1400余座。据测定,这些遗存的建设经历了二百多年时间。
占卜
“占卜”就是用龟甲或兽骨(主要是牛、羊的肩胛骨)加工成卜具,然后进行占问凶吉的方法。考古资料说明,占卜的习俗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到了商代后期,占卜习俗进入一个新阶段。殷墟出土的甲骨,在卜问前都整治得很好,凿、钻、灼兼施。占卜后将得到的结果刻在甲骨的正面,这就是卜辞。这种习俗,到西周时期仍在继续。
甲骨文
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古代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15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中,总字数达到160多万字,其中有单字4600多个,已识别的有1000多个。
残暴的“人牲”
人牲是祭祀时把人像牛羊狗猪等牲畜那样供奉给天地、祖先、山川、神灵,是古代社会中一度盛行的社会习俗。“人牲”早在史前时期即已出现,商王和贵族奴隶主在祭祀祖先、祈祷神灵、建筑宫室和求年问雨时,都要使用人牲。甲骨卜辞中也常见有杀人祭祀的记载,最多的一次杀了300人。据统计,商王用于祭祀的人牲,总数超过1.4万人。尤以武丁一代用人牲最多,有9000多人。
西周
(公元前1046~前771年)
周人的祖先
周原是商王朝统治下的一个方国,姓姬。其祖先继承和发展了种植“百谷百蔬”的经验,对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称为“后稷”。周文王时,先在泾渭之间建立毕邑(陕西咸阳北阪),接着就渡过渭水,灭掉亲商的崇国(陕西户县东)。不久,就在沣水西岸建立了都城,当时,关中平原全部为周所有,直接威胁到了殷都。
牧野之战
周文王死后,周武王即位,当时,商王朝内外交困,由周取代商而称霸天下的形势已经形成。武王九年,大会诸侯于孟津。在大会上,周武王举行了誓师仪式。从此,众多的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在孟津之会以后不满两年,周武王便兴兵伐商,大军到达殷的郊外一个叫牧野的地方,商纣王匆忙出兵应战,结果他军队里那些被迫从军的奴隶,一到阵前便倒戈起义,引导周军攻入朝歌,纣见大势已去,自焚身死,这一年大约是公元前1057年。商王朝由汤开始建立,到纣灭亡,一共传了17代,30王,存在了大约600年左右。
“西周”统一
消灭商朝两年后,武王病死,武王的儿子继位,武王的弟弟周公辅政。管叔、蔡叔和霍叔对周公不满,商王纣之子武庚见有机可乘,便拉拢管叔、蔡叔,又联合东方的几个部落起兵反周。周公立即亲领大军东征,先诛灭了武庚,又杀死管叔,流放蔡叔,再相继平定了东方诸国。经过这次战争,周的统一事业才告完成。这个时期的周代,史成“西周”。
井田
井田一般是以每一百亩为一方块(约合今三十一亩多),作为一个耕作的单位,称为一田。纵横相连的九田合为一井,面积约为0.5平方公里。十井称为一成,百井称为一同。也有以一田为一夫,十夫为一井,再以百夫、千夫作为计算大田的单位的。
西周青铜器
西周青铜器的数量远远超过商代。历代出土的西周青铜礼器、用具、兵器、工具、饰物,数以千计,近年更有成批的出土。西周青铜器的类型比商代有了显著变化。有些商代常见的器物逐渐减少或绝灭,新器物又不断出现,如乐器中的钟,兵器中的戟、剑等。
金文
金文就是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青铜器有铭文始于商代中期,商代青铜器铭文一般文字较少,大多仅记器主的族氏、名字及所祭先人等,寥寥数字,字数最多的也仅四十余字。周代铭文字数显著增加,内容亦有发展,多说明做器原因和用途,包括一些重要的事件等,有的长达几百字,西周后期的毛公鼎达497字。
《尚书》与“五行”观念
《尚书》是经过后人选编而保存下来的西周文献典籍的一部分。这些篇章是当时的重要历史文献,文章结构复杂,文辞简练,表现了当时严谨的文风。《尚书》里把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称为“五行”。五行观念是我国较早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
《周易》
《周易》本来是关于占卜的记录,但它从当时人们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来解释占卜的卦爻,因而也含有一些比较科学的思想因素。所谓八卦,就是从自然界中选取了天、地、雷、火、风、泽、水、山八种自然物,作为生成万物的根源,而天、地又是总根源,这就形成了关于万物生成的一种十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
“六艺”
周代很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从幼童开始,就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称为“六艺”。数学是其中的一门,可见有关数学的知识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周昭王之死
从西周中期开始,部分地方势力和少数民族也不断兴盛起来。它们和周王室的矛盾逐渐加剧,不断发生军事冲突。与周王室发生军事冲突较早的,是南方的荆楚。周昭王十六年,昭王亲自领兵伐楚,取得了胜利。周昭王十九年下半年,又第二次出征。在渡汉水时,昭王落水淹死,周军大部丧亡。经过这次严重的挫败,周王室失去了控制南方的力量,楚国便在江汉地区不断地发展起来。
“国人”暴动
所谓“国人”就是指居住在“国中”的群众,以平民为主,另外还有百工、商贩以及其他一些居于社会下层的群众。周厉王是一个残暴的统治者。他垄断了山林川泽的一切收益,不让平民前往采樵渔猎,同时还多次对外发动战争,给平民带来沉重的负担。终于导致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群众暴动,愤怒的国人一起进攻王宫,周厉王狼狈出逃,太子静则躲藏到了召公家里,被国人包围。召公只得将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交给国人杀死,才保存了太子的性命。
共和行政
国人暴动发生后,周朝一片混乱。于是召公、周公临时主持政事,收拾残局,号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我国现存史料中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太子静即位,他就是周宣王。
周宣王“中兴”
周宣王即位之后,对周王朝威胁最大的,是黄土高原上的猃狁。他派尹吉甫领兵北伐,取得了胜利。之后,周宣王又派方叔带兵南征荆楚,也取得一些胜利。又用武力控制了东南地区。在西边,以秦仲为大夫西征西戎,结果为西戎所杀。然后又让秦仲的五个儿子带七千人的兵力再伐西戎,才勉强取得胜利。周宣王用武力取得一些胜利,被后来的史家誉之为“中兴”。此后,武力征伐常常遭到失败,特别是伐姜氏之战,周宣王调去的“南国之师”全军覆没。
“西周”灭亡
周宣王在位46年,他死后,子宫涅继立,是为幽王。幽王初立时,社会动荡不安,关中又连续发生强烈的地震,于是就有人惊呼:“周将亡矣!”周幽王以“善谀好利”的虢石父为卿士,引起国人极大的怨愤。他又宠爱褒姒,废了皇后和太子,立褒姒为皇后,以褒姒子伯服为太子,最后导致朝政混乱,诸侯叛离。申侯联合戎人等部于幽王十一年发兵进攻西周。幽王逃走,被犬戎杀死于骊山之下,西周灭亡。西周王朝从公元前11世纪武王灭商开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死于骊山之下,前后共历十二王,约280余年。
东周
(公元前771~前221年)
周平王迁都
周幽王死后,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平王。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建立了东周王朝,东周前期史称“春秋”。春秋时共有一百四十多国,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齐、晋、楚、秦、鲁、宋、郑、卫、陈、蔡、吴及越等国。这时,东周的地盘大大缩小,最后,仅剩下河南西部一隅。
齐桓公称雄
春秋时期,东周王朝已名存实亡,最初称雄的郑庄公,因为建国不久便发生了内部争位斗争,实力被削弱。齐国在今山东省的北部,它地处海滨,拥有丰富的渔盐和矿藏,公元前685年(周庄王十二年),齐桓公即位,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很快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齐国连续灭了周围的小国,然后联合燕、宋、曹等国,消除了戎狄的侵扰,在诸侯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齐楚霸业之争
公元前656年(周惠王二十一年),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曹、郑、许八国军队讨伐楚国。楚成王一面亲率大军迎战,一面与齐讲和。双方在召陵(河南郾城东)订立盟约,齐国取得了霸主的地位。齐桓公去世后,内部争权夺利,虽然此后齐仍不失为一个大国,但霸业却衰落了,一些以前臣服于齐国的小国都看风使舵,陆续倒向了楚国。
晋文公崛起
晋献公执政时,积极开拓疆土,灭了霍、耿、魏等国,又打败了北狄,成为北方大国。此后,晋国统治集团内部进行了激烈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公元前636年,流亡在外19年的重耳回国即位,他就是晋文公。他执掌晋国大权以后,重用狐偃、赵衰等人,推行“弃责薄敛”、“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的经济措施,为晋国争霸打下了基础。
城濮之战
晋文公采取措施使晋国强大起来以后,开始全力与楚争霸。那时,一度依附楚的宋国,首先摆脱楚的控制,依附了晋国。楚国为了保持在中原取得的优势地位,联合陈、蔡等国,出兵伐宋。晋国也在宋、齐、秦等国的声援下,于公元前632年,向楚的附庸曹、卫进攻,迫使楚军北上,于是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战斗以晋胜楚败告结束,周襄王正式册封晋文公为霸主。
秦穆公独霸西戎
在晋文公称霸中原以前,地处西方的秦国也逐渐强大起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穆公时国势日盛。公元前627年,晋文公去世,秦乘机派军偷袭郑国,不料行军途中被发现,秦只好撤退。晋出兵截击秦军,爆发了崤(河南渑池西)之战,秦军陷入了晋军的包围圈,全军覆没。此后,秦连续几次出击晋,一直没有占到便宜。秦军东进的企图受阻,转而向西发展,进军戎地,取得了独霸西戎的地位,加速了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融合。
中原盟主楚庄王
楚庄王即位后,任用叔孙敖为令尹,稳定了政局,发展了生产,从而为楚国的争霸奠定了基础。公元前597年,楚军围郑国,连攻三个月,晋国遣兵来救,被楚军打败。此战结束后,楚庄王饮马黄河,雄视北方。隔了两年,楚找借口围攻宋国,迫使其屈服。这时,中原诸小国,又相继依附楚国,楚庄王一时做了中原盟主。晋、楚争霸,战争持续了百余年,双方打得精疲力尽,于是在两大霸国之间出现了所谓“弭兵”的活动。
“弭兵”
春秋时代,先后召开过两次“弭兵”(休兵)会议。第一次由宋国发起,约合晋楚,订立了彼此不使用武力,共同讨伐违命诸侯的盟约。但盟约订后仅仅三年时间,楚国就撕毁了盟约。公元前575年,晋、楚战于鄢陵,公元前557年又战于湛阪(河南平顶山西北),结果楚国都失败了。第一次结盟失败后,宋国再次提出了休兵的建议,并派人奔走于晋、楚等国之间,取得了诸侯国的同意,在宋都举行了有十四个国家参加的弭兵大会,楚国成为主盟国。晋、楚两大国利用弭兵会议,瓜分了霸权,形成了均势。在以后的四十多年中,中原战争减少了,为社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吴国的兴衰
在“弭兵”之会以后,晋、楚争霸已近尾声。长江下游崛起了吴、越两国,积极从事霸业的活动。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5世纪初,吴王阖闾执政,在楚国人伍子胥的协助下,进行了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改革;同时,又任用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孙武,发展了吴国的实力。公元前506年,吴与唐、蔡联军大举攻楚,在柏举(湖北麻城)大败楚军,吴军乘胜追击攻下楚都郢(湖北江陵纪南城),楚昭王仓皇逃走。正在这个时候,越国趁机攻入吴都,造成吴国的后顾之忧。秦国也出兵前来救楚,最后导致吴军大败。从此,吴国国力大大削弱了。
春秋“五霸”
春秋初期诸侯列国140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历史上把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越国中兴
越在今浙江北部,本是越族的一支。公元前6世纪中叶,越还是楚的属国。楚为了制服吴国,助越攻吴,公元前496年(周敬王二十四年),吴与越交战,吴兵败,阖闾死。他的儿子夫差即位,立志报仇。公元前494年,夫差大举攻越,越王勾践大败,只好表面上对吴国称臣,但已经暗下了灭吴的决心。他任用政治家范蠡、文种,实行改革。经过长期准备之后,于公元前482年,趁夫差北上会盟的机会,出兵攻吴。夫差仓皇回军,但已措手不及。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夫差自杀。
老子的治国主张
老子即老聃,相传是楚国人。老子在哲学思想上提出了一个超绝一切的虚无本体,叫做“道”,在老子看来,“道”是第一性的,世间的万物都是从“道”派生出来的。“道”显然不是物质实体,而是指“视之不见”的精神。和“道”的思想相适应,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实际上就是顺其自然。为此老子主张实行“愚民”政策。很明显,老子向往的并不是一幅未来理想社会的图景,而是早已在历史上消逝了的,经过他的美化,保留有原始公社遗迹的早期奴隶制社会。
孔子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