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祖原为宋国贵族,后逃难到鲁国,成了鲁人。孔子幼年丧父,家道中落,曾做过小官吏。中年以后,担任过鲁国的中都宰和司寇等职。去职后,他周游列国,到处游说。晚年又回到鲁国。他后半生大部分时间从事讲学,为了教学的需要,孔子以《诗》、《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孔子的言论,由他的门人整理成为《论语》。
机械之圣鲁班
公输般是鲁国人,又称鲁班。这位民间工艺家,不仅能建造“宫室台榭”,而且在攻伐征战频繁的年代,曾造“云梯”、“钩拒”等攻城、舟战的器械;还削竹木以为鹊,借助风力飞行。相传鲁班创制了“机关备具”的“木车马”以及磨子、碾子等,这些创造,虽然不免有被后人夸大和理想化的地方,但他确是一位少有的巧匠,人们称颂他是“机械之圣”。鲁班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几千年来,一直被木工、石工、泥瓦工等奉为祖师。
民溃
春秋时期,有关“役人”暴动与“民溃”事件不绝于史。所谓“役人”暴动与“民溃”事件,是平民、奴隶以群起溃逃作为反对统治者劳役、兵役的一种手段。公元前641年,梁国国君强迫民众围绕王宫挖壕沟,结果民众一齐溃散,拒绝服役。广大人民还采用公开暴动的手段来表达他们对暴政的不满。如公元前550年,陈国筑城“役人”发动暴动,奋起反抗当政者,奴隶主贵族庆寅、庆虎死于非命。公元前478年,卫国手工业奴隶为了摆脱长期劳役的痛苦,愤怒地包围了卫庄公的宫门,庄公跳墙逃跑,最后被人杀死。
鲁国“三桓”掌权
鲁国新兴势力的代表是季孙、叔孙、孟孙三家。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裔,史称“三桓”。公元前609年,鲁文公去世,发生了权位之争,“三桓”乘机发展势力,到公元前562年,三家各统辖一军,并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进行变革。公元前517年,鲁昭公进攻季孙氏的据点,三家组织反击,鲁昭公吓得逃往齐、晋,以后的哀公也遭到同样的下场。在新旧势力的斗争中,虽然鲁君还保持名义上的国君地位,政权实际上已经落入以季孙氏为首的三家之手。
齐国田氏
春秋初年,陈国发生内乱,陈国公子跑到了齐国,成了田氏立足于齐的开始。后来田氏发展成为新兴势力,采用暴力手段对齐国旧势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公元前532年夏天,田桓子联合国人向两家执政贵族栾氏、高氏发动进攻,把他们驱逐出齐国。公元前489年,田桓子的儿子田乞,联合大夫,带兵冲入公宫,打败了齐国国氏、高氏、弦氏、晏氏四大家族。公元前481年,田乞的儿子即田恒在民众的支持下,以武力战胜齐简公亲信监止,监止、齐简公出逃,后被杀死,田恒从而掌握了齐国的大权。
三家分晋
到春秋中叶,晋国的旧公族仅剩下栾氏、羊舌氏和祁氏等几家。韩、赵、魏、智伯、中行、范氏六家新兴势力,对晋的旧贵族发起了连续不断的进攻。最后把祁氏的领地分成了七个县,把羊舌氏的领地分成了三个县,任命韩、赵、魏等族的子弟和有军功有才能的人去那里做官。在同旧势力斗争的同时,晋国新兴势力内部也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公元前493年,范氏、中行氏与郑、齐、鲁、卫等联合和赵、韩、魏发生战斗。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又联合起来灭掉智伯,分别建立三个封建政权。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他们为诸侯。
“春秋”名称的起源和年代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也就是周平王东迁那一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总共295年。
法家始祖李悝
魏国在战国初年魏文侯当政时,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李悝废除了奴隶主官爵世袭制,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并规定每亩地的标准产量为一石五斗,鼓励农民提高农作物产量,丰年时政府以平价购入粮食,灾年再以平价出售,以平衡粮食价格。李悝还制定了《法经》,这是一部保护封建制度的法典。不仅集以前各国法律之大成,而且是秦汉法律的样本,所以李悝被列为战国时代法家的始祖。
吴起军事改革
魏文侯还派吴起改革军事制度。吴起对士兵进行严格的挑选、训练和考核。凡考核及格者,免去一家徭役,并奖给田宅。吴起还根据士兵的不同特点,对军队采取新的编制,以便在战争时根据敌军以及地形的特点,交互使用或者互相配合使用这些军队,使每个士兵的优点得到充分的发挥。吴起在魏国创立的这套军事制度,后人称“武卒制”。
吴起变法
楚国是战国初期领土最大的国家。但因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国力衰弱,连续被魏、赵、韩等国夺去了大片土地。面对着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楚悼王很想进行政治改革。就在这时,吴起因在魏国遭到排斥而来到楚国。公元前382年,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主持变法。吴起变法基本上承袭了李悝在魏国实行的办法,沉重地打击了楚国的旧贵族,加速了楚国封建化的进程,使其国力迅速强盛。公元前381年,赵国遭到魏国的进攻,求救于楚。楚国派兵围魏救赵,大败魏军。但是就在对魏战争胜利的这一年,楚悼王病死。楚国旧贵族乘机作乱,围攻吴起,吴起逃避在楚悼王的尸体旁,贵族用乱箭射杀吴起,同时射中了悼王的尸体。楚悼王之子楚肃王即位后,将射中悼王尸体的贵族罪及三族,再次打击了旧势力。
秦孝公求贤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秦孝公痛感诸侯国的侵扰让秦国丢尽了面子,决心进行改革。他下令“求贤”,注意选拔人才。就在这时,商鞅从魏国来到秦国。商鞅原是卫国破落贵族的后裔,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因在秦变法有功,封为商君,所以历史上称为商鞅。他入秦后,以“强国之术”说服了孝公。开始了他的变法。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废除井田制,把土地授给农民并可以买卖。作战中斩敌人首级一颗赏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另外,商鞅还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规定商人不许贩卖粮食,商人的奴仆必须服徭役等措施,迫使商人弃商归农。商鞅把许多乡、邑聚合并成县,一共新建了31个县,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连坐法,防范人民群众的反抗。另外,商鞅还颁布了标准的度量衡器。由于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自始至终遭到很多贵族的反对。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后,旧势力对商鞅施以酷刑“车裂”。
“战国”名称的来历
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也就是《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也就是秦统一六国的年代。
文武分职制度
战国以前,世袭的卿大夫平时担任各种文官,战时又成为统帅军队的将领,文武不分。战国中期,出现了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吏。在国君之下设相和将,相也称丞相、宰相,是百官之长,协助国君处理全国政务。将又称将军,是武官之长,负责领兵打仗。有的国还设有御史,相当于国王的秘书。
战国时官员的俸禄
随着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已不采取分封土地的办法,而给以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有时赏给部分钱币或黄金。以官位的高低,定俸禄的多少,官高的可达万担的厚禄,小吏则只有“斗食”。
“玺”和“符”的作用
战国时期,国君已普遍用玺、符作为凭证,用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及调遣军队等。官吏的任免以玺为凭,任命时发给,免职时收回。军队调动都要用兵符,兵符作伏虎形,故称虎符。当时,兵符分两半,右半存国王处,左半给将领。用兵五十人以上,须有国王的右半虎符会合,否则不得调发。
“太守”和“县令”
早在春秋初期,一些国家把兼并得来的土地和灭亡的小国改设为县,归国君直属管辖。后来卿大夫在封邑内也设县,县开始成为地主政权的地方行政组织。郡在春秋末期才有,设在新得到的边地。当时郡的面积要比县大,但地位比县低。后来由于这些地区逐渐繁荣,人口增多,就在郡下划分县,产生了郡县两级的地方组织。郡的长官叫做“守”,也尊称为“太守”,往往由武官来充任。县为从属于郡的地方组织,县的长官叫做“令”,也就是县令。
我国最早的六种粮食作物
当时战国各诸侯国根据土壤气候等条件,普遍种植稷、黍、稻、麦、菽、麻六种粮食作物。稷就是小米,耐干寒,主要产在华北大平原和黄土高原。黍就是黍子,去皮后叫黄米,当时在北方是仅次于稷的主要粮食。麦有大麦、小麦之分,分布很广,这时冬小麦已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普遍种植。菽就是豆,大菽就是大豆,春秋初期由东北传入中原而广泛种植。麻子也是古人的一种粮食,北方普遍种植。稻主要种植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但当时北方也有种植。
战国时期的粮食亩产
由于铁农具的普遍使用,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和耕作方法的进步,粮食产量有了很大提高。据李悝对战国初年魏国农产量的估计来折算,现在三分之一亩的土地,那时候可生产今天三斗的粟,最好年成可以生产四倍,合今一石二斗。据《史记》记载:凡受郑国渠水灌溉的土地,每亩可收一钟,一钟是六石四斗。也就是说当时的人用今天三分之一亩的土地,就可生产一石二斗八升粮食。
“玻璃”的产生年代
中国很早就发明制作琉璃(即玻璃)的技术。在西周的墓中已发现琉璃管和琉璃珠,经过化验,这是一种低熔点的含有铝、钡的玻璃,和西方的钠钙玻璃不同。在长沙战国楚墓中发现了大量用琉璃制成的珠及兵器上的剑首和印玺等,这也否定了过去认为中国最早的琉璃是从罗马传入的观点。
富商丞相吕不韦
战国时代的商人很活跃,《史记》上就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语句。当时的商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商人和进行小本经营的贫民。另一类是富商大贾。他们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拥有雄厚的资本和劳动力,经常用几百辆大车转运货物获利。吕不韦就是战国后期的大商人,他经营可以获利百倍的珠宝,与各国贵族、官僚打交道,后来竟爬上了秦国丞相的位置。
战国时代的大城市
临淄是齐国都城,是战国时期最大的都市之一,据说临淄城中有7万户人家,壮年男子有21万。根据近来的发掘,得知该城由大小两城组成,大城住着官吏及百姓,小城是国君居住的宫城。燕国的国都燕下都(河北易县东南),分东西两城,规模也相当宏大。宫殿区有三座大型的主体建筑,从其布局看,相当宏伟而豪华。郢(湖北江陵纪南城)是楚国都城,其遗址城墙共长三十余里。据说当年街道上经常交通阻塞,车碰车,人挤人,早上穿的新衣服,到晚上就挤破了。
金属货币的类别
春秋晚期,适应民间商业的兴起,出现了金属货币,即铸币。战国时期货币的流通量则逐渐增大。当时的货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铜币,另一类是金币。铜币从造型上分四种:形状像刀的叫刀币,形状像铲的叫布币,圆形圆孔或方孔的叫圜钱,形状像贝壳的叫铜贝,也叫蚁鼻钱。
西门豹治邺
战国初年,魏文侯派西门豹做邺县(故城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的县令。当时漳水泛滥成灾,地方官吏勾结女巫,每年将贫苦少女投入水中,称为“河伯娶妇”,借口平息水患,以愚弄人民,搜刮财物。西门豹来了以后,破除了“河伯娶妇”的迷信,动员人力开凿了十二道水渠,引漳水灌溉农田,使漳河由水害变为水利。
都江堰
都江堰是战国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李冰主持兴修的。都江堰位于岷江中游的灌县。原来岷江上游流经地势陡峻的万山丛中,一到成都平原,水速突然减慢,因而夹带的大量泥沙和岩石随即沉积下来,淤塞了河道。每年雨季到来时,岷江和其他支流水势骤涨,往往泛滥成灾,雨水不足时,又会造成干旱。秦昭王时,李冰是蜀郡太守,他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依靠当地人民群众,在岷江流入平原的灌县,建成了都江堰。都江堰是一个防洪、灌溉、航运综合水利工程。它的修建保证了大约三百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郑国渠”名称的由来
公元前246年,韩国为了诱使秦国把人力物力消耗在水利建设上,无力东顾,派水工郑国到秦国执行“疲秦”之计。郑国给秦国设计兴修引泾水入洛河的灌溉工程。后来韩王的计谋暴露,秦要杀郑国,郑国说:“当初韩王是叫我来作间谍的,但是水渠修成,不过是为韩国延长了几年寿命,但却为秦国建了万世之功”。秦王认为郑国的话有道理,就让他继续主持这项工程。郑国渠大约花了十年时间才告竣工。由于是郑国设计和主持施工的,因而人们称为郑国渠。该渠总长近三百华里,灌溉面积约四万余顷,建成后使关中成为了沃野。
“鸿沟”的由来
魏惠王把国都从安邑(山西夏县西北)迁到大梁(河南开封)以后,为了把黄河南北的两部分领土与国都大梁紧密联系起来,公元前360年在黄河以南开凿了大沟运河。为了把境内的河流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水运网,在公元前339年,又把大沟运河一直延伸到了淮水,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鸿沟。鸿沟的源头是黄河,水量充沛,因而与它相通的各条自然河流面貌大为改观,不但通航能力大大提高而且也使鸿沟流域成为农业丰产区。
诸子百家
战国时期的各个学派,人们总称之为诸子百家。各派各家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既互相批判,又互相影响,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西汉初年把诸子百家总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6家,西汉末年将诸子百家总括为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及小说10家,后人又称除小说家之外的9家为“九流”。
墨子和他的墨家学说
墨子名翟,鲁国人。他是当时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政治上的代言人,他和他的弟子结成一个严密的团体,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在他之后的领袖号称“巨子”,所有墨者都得服从巨子的指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他重视劳动,主张自食其力,反对不劳而获。另外,他相信鬼神,宣传鬼神有超越常人的能力。在墨子看来,上天鬼神不是欺压老百姓的,而是为了百姓的利益来监督上自天子、下至万民的一种最高权威力量。
战国时期的道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