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人看来,计划经济好得不得了,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但这些优越性可惜只在字面上。波兰转向市场经济前一段历史告诉我们,计划经济中通货膨胀还严重得很,而且,与市场经济一样,长期中的原因是货币量发行过多,短期中总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平衡和互动。今天我们再来看看这段历史还是颇有意义的。
波兰在20世纪70~80年间经历的灾难来自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时代,波兰与其他国家一样,生产效率低下,所有物质全面短缺,存在严重通货膨胀的压力,只不过在严格的价格管制之下,没有表现为物价上升。1970年12月13日,波兰政府被迫提高物价,玩的是有升有降的把戏,人民不需要的东西降价,生活必需品提价从3.6%到92.1%。这就引起人民反抗,酿成流血冲突的12月危机。
这次引发政治动荡的通货膨胀是需求拉动型的。这种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增加快于或大于总供给所引起的。在经济中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总需求增加首先引起物价上升,然后物价上升刺激生产,总供给增加,物价下降。这种通货膨胀是暂时的。在经济中已经实现充分就业(甚至达到极限)的情况下,如果总需求增加则会由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出现通货膨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仅仅是总需求的原因引起通货膨胀,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会使通货膨胀消失。当总需求的增加快于总供给时,物价上升会刺激总供给增加;当总供给无法增加时,物价上升也会抑制总需求。即使政府不采取任何政策,这种通货膨胀也难以持续。
但在计划经济之下,并不存在这种自发调节机制,由于体制上的原因,总供给又无法增加或者结构的不合理无法调整。这样,总需求引起的通货膨胀就会持续下去。波兰当时不存在这种通货膨胀消除的机制。
物价上升,人民反抗,政府不得不提高工资。工资是生产成本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成本增加,产品价格不得不上升,否则企业无法生存下去。由于成本增加引起的物价上升称为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这种成本增加可以是工资增加,如波兰70年代的情况,也可以是其他成本增加,如美国70年代的石油价格上升。在波兰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引发了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在经济中,总需求与总供给两种力量互动,使通货膨胀不断加剧。
波兰的情况正是如此。工资增加引起物价上升,物价上升又引起工资增加。工资与物价的这种互相推动在经济学中称为“工资与物价的螺旋式上升”。伴随这一过程是政府为了应付日益增加的支出不得不增加货币发行量。货币量超速增加使通货膨胀更难以控制。
盖莱克上台后为了发展经济采用了高速发展战略,实行高积累、高消费政策。从1973年到1978年积累高达30%,居民实际收入增加75%。这就使投资和消费需求大幅度增加,即总需求进一步增加。这种政策使波兰出现了70年代的蓬勃发展。这种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从西方获得了大量贷款。但西方的石油危机使这种贷款无法维持,外债严重。加之盲目投资,投资面过大,尤其是基本建设规模过大,工业内部比例失调,农业停滞,引起经济停滞。这就是说,总需求大幅度增加,而总供给没有相应增加,又一次出现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其中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肉价上涨69%,黄油上涨50%,食糖上涨100%。波兰又处在危机之中,80年代初团结工会成立。经济中又一次出现物价与工资的螺旋式上升,通货膨胀加剧,并激化了波兰的政局动荡。直至团结工会上台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情况才开始改变。
波兰的通货膨胀源于总需求,即计划经济下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短缺格局。但这种通货膨胀的加剧又源于供给推动,即总供给无法适应总需求而增加。限制总供给的则是计划经济体制。这说明在任何一种经济中,通货膨胀都产生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互动。
应该说,任何一个经济都难免发生通货膨胀。波兰的通货膨胀之所以发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还在于它缺乏解决这一问题的机制。除了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不存在之外,就是政府的政策不适当。在动荡的政局中,波兰政府为了一时的安定,向工人让步,不断提高工资,所采用的高积累、高消费政策又不符合波兰的实际条件,政府缺乏强有力的制止通货膨胀的政策(如美国70年代末沃尔克领导的美联储采取的严厉紧缩政策)。这一切使总需求与总供给互相推动,通货膨胀成为极为严重的问题。
在许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国家中,都发生过严重的通货膨胀,波兰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而且,由于计划经济国家用行政手段控制价格,所以,一旦价格放开,高通货膨胀就是结果。只有在经历一段痛苦的经济转型之后,这种通货膨胀才得以缓解。这告诉我们,在任何一个经济中,实现物价稳定的关键还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