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1933年的大萧条波及面之广、时间之长、衰退之严重,都称得上是空前绝后。在美国,GDP减少了1/3左右,倒退了20多年,失业率高达25%。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当时的一句流行语是“革命就在拐弯处”。大萧条已经过去近70年了,但对这次灾难性事件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直至现在,经济学家仍然在争论:使大萧条如此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1929年年初,美国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失业率仅为3.2%,到处弥漫着一种乐观的气氛。但这种看似繁荣的景象在某种程度上是由房地产和股市投机支撑的——泡沫下面啤酒不多。10月27日股市突然崩溃,两周之内股价下跌了1/3。经济由极盛转向持续4年的极衰。经济中的衰退与萧条、股市崩溃、泡沫破灭在历史上也出现过,为什么这次如此严重呢?
美国经济学家彼得.蒂明在一本题为“是货币力量引起大萧条吗”的书中提出,使大萧条如此严重的关键因素是总支出的持续减少。引起总支出减少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悲观情绪与不确定性的加剧。20年代是极其繁荣的年代,建筑业的空前高涨带动了整个经济。但这种繁荣中隐含了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来自国际,即世界经济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动,英国在衰落,军国主义的德国和日本在兴起,各国保护主义倾向加强,国际通货波动。另一方面来自国内,即房地产与资本品部门的繁荣中泡沫成分相当严重,没有人相信繁荣会无限地持续下去,又都想在崩溃前捞一把。股市崩溃使这种不确定性变为现实,泡沫终于破了,人们的情绪转向极度悲观。住房与耐用消费品购买急剧减少,建筑业几乎消失了。在这种不确定与悲观情绪的加强中,支出继续减少,终于引起如此严重的衰退。所以,大萧条源自泡沫经济引发的支出持续而大幅度减少。蒂明并不否认货币量减少等因素对支出减少的作用,但强调的是总支出减少本身。
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在《美国货币史:1867~1960年》中强调了使萧条如此严重的是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量的大量减少。1930~1933年间,名义货币供给量减少了20%。如果考虑到物价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就更大了。货币供给的减少并不是由美联储的行为引起的(美联储的货币发行量并没减少),而是由银行倒闭引起的。在繁荣时,银行发放了大量不良贷款,一旦企业破产,这些贷款就无法收回。银行的存款超过了贷款的实际价值。准备金严重不足,连储户的活期存款都无法支付。这就引起挤兑风潮,波及那些本来还可以正常营业的银行。于是,银行大量破产,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不起作用,货币供给量大幅度减少。银行破产和货币供给量减少又加剧了企业由于金融破产以及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大幅度上升。这正是引起总支出减少的根源。
现在我们难以判断哪一种观点更正确。但有一点共识是货币因素和支出因素都在起作用。争论无非在于哪个因素更重要而已。
对历史的研究目的在于指导现实。在大萧条之后许多制度的建立和变动对制止这种大萧条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变动是:第一,政府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银行存款(10万美元以下的)提供保险。第二,美联储起到银行最后贷款人的作用。这两条防止了挤兑和银行破产。第三,政府通过支出和税收调节总支出。第四,家庭收入多元化。这两条防止了总支出的大幅度减少。
尽管现在还没有人确定地预言以后不会再出现30年代这样严重的大萧条。但普遍认为发生这种大萧条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了。1987年10月,美国股市又出现了30年代那样的崩溃,美国经济学家巴特拉曾在他的《1990年大萧条》中预言了90年代还会出现与30年代同样的大萧条。尽管他的这本书畅销一时,曾名列《纽约时报》15本非小说类畅销书的第3位,但这种预言终究没有实现。这本书也早被人遗忘了。人们从历史中学得聪明起来了,战后经济周期的波动远远小于战前,衰退时间短而不严重,扩张与繁荣的时间长而强劲正说明了这一点。
然而,大萧条的教训仍然对我们有启发意义。日本90年代的衰退尽管没有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那么严重,但有些现象何其相似乃尔:这次衰退前日本经济的繁荣也在于房地产业和股市的虚火。泡沫太多了,一旦泡沫消失,人们看到那点少得可怜的啤酒时就会对经济失去信心。这时如果政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衰退就是必然的。其实也不仅仅是日本,发生危机的东南亚国家哪个不是经历了泡沫过多的虚假繁荣?
我们没有出现过美国30年代式的大萧条,没有发生日本90年代那样的长期衰退,在东南亚危机之前我们及时加强了宏观调控,防止了泡沫经济。但这并不能保证我们以后不会犯错误。大萧条告诉我们,经济发展要脚踏实地、谨防泡沫,金融体系要安全可靠,加强监管。这正是我们在今天研究30年代大萧条这段历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