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是世界石油寡头的卡特尔。它们勾结起来限制产量、确定石油价格,曾在20世纪70年代大获成功,使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但在80年代之后,世界石油价格一直下跌,欧佩克难现当年的风采。在像石油这样只有几家特大型企业的寡头市场上,各个寡头联合起来确定价格对各方都是有利的,但为什么这种勾结却难以持久呢?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我们先分析最简单的情况:只有两个寡头的双头市场。假设石油市场上只有两个寡头A和B。它们的产量在效率最高时各生产3000万桶,共6000万桶。这时生产成本为每桶6美元,市场价格也为6美元,没有利润。如果它们勾结起来,把产量限定为各产2000万桶,共4000万桶。这时每桶石油的生产成本为8美元,市场价格为9美元,各得2000万美元利润。如果一方违约生产3000万桶,另一方守约生产2000万桶,共5000万桶,市场价格为7.5美元。违约的一方获利4500万美元(3000万×1.5美元),守约的一方亏损1000万美元[2000万×(-0.5美元)]。
当双方签约勾结之后,各方都有两种选择:守约与违约。他们作决策是要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即采用对自己有利的优势战略)。A决策的战略如下:如果B守约,我也守约,则获利2000万美元;如果我不守约,则获利4500万美元;两相比较,当B守约时,A不守约更有利。如果B不守约,我守约要亏损1500万美元;但如果我也不守约,则无亏损;两相比较,当B不守约时,A不守约更有利。换句话说,无论B是否守约,A不守约是优势战略。B也按同样的思路推理,得出了不守约有利的结论。最后的结果是双方都违约,达到了和完全竞争下收支相抵没有利润的结果。
这是一种一次性博弈。由于各方对违约行为没有有力的惩罚,所以都会违约就成为必然。这就是有利于双方的勾结难以实现的原因。如果是多次博弈,而且,各方可以采用“一报还一报”的策略(即你这次违约,我下次也违约,你这次守约,我下次也守约)进行报复性惩罚,那么,双方的合作还是可以的。但如果寡头市场上的寡头不是两家,而是多家,而且难以实现有力的惩罚,勾结就仍然难以实现并持久。欧佩克就是这种情况。
欧佩克在1960年成立时包括科威特等5个国家,1973年又有卡塔尔等8个国家加入。它们控制了世界石油储藏量的3/4。它们曾使石油价格从1972年的每桶2.64美元上升到1974年的11.17美元,1981年又上升到35.1美元,但1986年原油价格又回落到12.52美元。以后价格时有波动,但大体上是下跌。这种价格下跌正是欧佩克失败的标志。
欧佩克失败的原因首先在于其内部成员的违约行为。要维持石油高价,必须限产。欧佩克在确定目标价格的同时也规定了各成员国的产量。但正如我们分析双头市场时指出的,各方的优势战略都是违约,即在价格高时都希望其他参与者遵守限产协议,而自己想打破限产。如果每个参与者都这样想,而且对违约者缺乏有力的惩罚,结果就是大家都打破了限产,使供给增加,从而价格下跌。
欧佩克70年代维持石油高价的关键是通过限产减少供给,即人为制造物以稀为贵的局面。80年代之后,不仅欧佩克成员打破限产增加了石油供给,而且非欧佩克成员(如英国)的石油产量也增加了。加之,在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各国开发各种节油技术,减少对石油能源的依赖,即对石油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而需求减少,石油的高价当然难以维持。在这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各个寡头都想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违约降价又成为必然,从而使寡头勾结破产。
其实在供大于求的格局之下,任何寡头之间的勾结都难以成功。北京几家大商场曾想勾结起来抬高洗衣机价格,终于以一家接一家的违约而失败。VCD行业、彩电行业等都有过勾结定价的企图,也都未见成功。几家汽车企业还在顽强地维持什么行业自律价,但夏利已经顶不住,降价了。偌大的汽车市场又被它们多占了一块,其他汽车厂还能顶多久呢?恐怕欧佩克的今天也就是它们的明天。什么企业联合定价、行业自律价,在供大于求价格必然下降这一市场规律面前都已经或即将败下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