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认为陶渊明并非浑身静穆,而是有“金刚怒目”的一面。其实,这“金刚怒目”的一面正是其早年“猛志逸四海”的遗留,因而即便是隐居之后,他看到的菊是“卓然见高枝”,他读书时则“时时见遗烈”。至于《咏荆轲》中的“登车何时顾,飞盖人秦庭”的荆轲,《读山海经》中“猛志固常在”的刑天,就更不用说了。所有这些都是和他的隐逸之心相冲突的反向力量。
而孟浩然则是另一种情况,尽管李白和杜甫都称道过他,所谓“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所谓“賦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其实隐逸者一样有获得世人认同的心理,而且往往比一般人更强烈。比如其《夏日南亭怀辛大》中就有“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之句,这种怀念知音的心理其实就是一种想获得别人认同的心理。孟浩然不是不想做官,他曾经写诗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透露过这层意思:“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由此可见,像孟浩然这样没有官场经历的人也很想去见识见识,只是“欲济无舟楫”而巳。事实上,古代文人一般不止这两种情况,他们大多是沉浮于二者之间。像李白这样的高人既走过终南捷径,也曾托人引荐,自然还有不肯摧眉折腰的感叹,到最后还卷人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王室之争。
其实,彻底的隐逸就像草芽出土、颔下生须一样自然混成而了无痕迹。这种真正意义上的隐逸已经把隐逸完全消解了,它就像猛虎出没于山林、禽鸟栖息于枝窠一样本真自然。这样的隐逸是一种不易企及的境界,但是寒山、拾得和丰干却达到了这一点。据《全唐诗》记载:“寒山子,不知何许人。居天台唐兴县寒岩,时往还国清寺。以桦皮为冠,布裘敝履。或长廊唱咏,或村墅歌晡,人莫识之。闾丘胤宦丹丘,临行,遇丰干师,言从天台来。闾丘问彼地有何贤堪师,师曰:‘寒山文殊,拾得普贤。在国清寺库院厨中著火。’闾丘到官三日,亲往寺中。见二人,便礼拜。二人大笑曰:‘丰干饶舌,饶舌。阿弥不识,礼我何为?’即走出寺,归寒岩。寒山子人六而去,其穴自合。尝于竹木石壁书诗,并村墅屋壁所写文句三百余首。”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上个世纪后半期的美国成了热点人物。而丰干禅师隐于天台山国清寺,“昼则舂米供僧,夜则扃房吟咏”。今余诗仅二首,其中有句云:“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来。”
八超脱者: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和常人相比,艺术家一般都比较怪,因为他们习惯于生活在精神世界中,但是物质生活又不能被完全忽略,因而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这双重生活的冲突容易使艺术家出现人格分裂与心理焦虑现象。大智若愚的老子最早发出了这种慨叹:“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其实,艺术家不同程度地都有一种超脱现实的倾向。一个艺术家超出现实越远,就会离他向往的精神世界越近,因而也更容易写出洋溢着其自身个性光彩与人格精神的作品。
在中国古代艺术家当中,苏轼声名卓著的艺术成就正是来源于这种超脱精神。如何超脱现实?这是问题所在。现实就是和物质相关的一切,包括人的身体,其惯性是沉沦;而超脱就是朝着自己灵魂的方向飞升。艺术家的心中时刻承受着这两种方向相反的力量撕扯,所以,超脱是有极限的,其极限就是心灵触及天堂,而身体堕人地狱。从这个角度来说,超脱之途荆棘丛生,而且艰难与风险并存。那么,苏轼是如何超脱沉重的肉身而逼近轻盈的内心的呢?
超脱首先是超脱于世俗中人,苏轼居士乐于藏身在繁华的人流之中,所谓“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这句话容易让人想起他钦佩的诗人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种独特的隐逸方式的确是心远尘俗的超脱者所为。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士人的传统,这种传统往往使人们误以为事业功名是比自己的身体更重要的东西,因而读书应仕几乎成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金光大道,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人们对功名利禄的追逐之心就像永远也填不饱的肚子一样没有知足的时候。但是苏轼一醉醒来却萌生了超脱之心: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临江仙》)
所以,在《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中,苏轼说:“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超脱至此,所有的身外之物都已不在心中了。从这个层次上看,超脱其实就是舍弃一切可有可无之物。庄子把它称做外生,庄子认为达到这一步就已经接近不死不生的神明之境了,就像陶渊明醉酒后所说的“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李白也说当其得意时,心与天壤俱。闲云随舒卷,安识身有无。”苏轼看到文与可画的竹子时说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不觉知有我”、“安识身有无”以及“嗒然遗其身”,这些超脱之境正是从事艺术的最佳时刻一艺术家就是这样创作作品的。
九爱国者: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中国第一位诗人屈原就已经把诗人和爱国联系在了一起,但这并未在中国古诗里形成一个传统,也许是因为爱国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随便去爱的缘故吧。就像一个不曾离开家乡半步的人,哪有机会想念自己的家乡呢?和平时代的男人只有效忠于他们的皇帝,非得等到昏君把天下弄得一塌糊涂或者被人欺凌的时候,爱国主义才有可能露出头来。宋代的天下是偷来的,因而采取抑武重文的办法来治理,结果老是被周边的少数民族欺负,最终连半壁江山也输给了人家。这样的时代能孕育爱国者,并且的确孕育出了爱国者。于是,从岳飞到文天祥这样能文的武将,从辛弃疾到陆游这样能武的文人都出来了。以爱国的执著程度而论,他们很难比出高下,但是说到把爱国和自己的生活融为一体的人,我觉得非陆游莫属。除了对唐婉那一份个人的私情之外,这个人似乎时时刻刻,包括白天走路、夜里做梦都在念叨着收复失地、报效国家气真是爱国爱到死而不已了:“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示儿》是他临死前对孩子们的嘱咐。一个就要死去的人还在期盼着收复失地的那一天,郑重其事地嘱咐他的儿子不要忘了在祭奠他的时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事实上,并非一到国家危难的时候,人们就纷纷成了爱国者,汉奸卖国者也是在这种时候发酵出来的,因而孕育爱国者的关键是文化而不是前者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后者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时代。中国戏曲里往往以忠臣(红脸)和奸臣(白脸)来区分朝中的官员。所谓忠臣往往是忠于皇帝却又不被皇帝信任的人,而奸臣则是那些讨好皇帝陷害忠臣的人。一味忠于皇帝的人未必是爱国者,却很有可能是个奴才,所以忠君至多是一面幌子。真正的爱国者以其博大宽厚的胸怀容纳着他脚下的土地和那些跟他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着的人们,陆游就是这样的人,是当之无愧而又无与伦比的爱国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簪缨世家,少有才名。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试礼部,名在前列;以“喜论恢复”,“语触秦桧”,于次年殿试被黜免。孝宗即位,特赐进士出身,授枢密院编修,历官镇江府、隆兴府通判。乾道二年(1166年),因主张抗金、“力说张浚用兵”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先后人王炎、范成大幕府,襄助军务。淳熙五年1178年出蜀东归,做过几任地方官。六十六岁后遭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直到这时,他还“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梁启超之所以称赞陆游是“亘古男儿”,针对的正是陆游这种爱国精神以及由这种爱国精神生发出来的抗击外来侵略的勇气和诗风。
那么,陆游的爱国精神从何处来呢?如果说陆游是天生的爱国诗人有语涉虚妄之嫌,但是谁又能完全否认诗人是天生的(其实还是父母所生的)呢?陆游早年就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之志。毋庸讳言,陆游的爱国精神与他的成功扬名之心也是分不开的。他晚年自“诉衷情”说:“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只不过陆游的功名之心逐渐被他的爱国精神融化了。
十孤独者:风霜两足白,宇宙一身浮
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而诗人就是时刻意识到自己的孤独的那些人。人天生是不完整的完整体。四肢健全,五官具备,身心协调,这是人的完整性;人又是不完整的,需要食物填充不断空虚的肚子,需要友爱抚慰经常泛滥的孤独。“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礼记,王制》外在的孤独可以想方设法加以转化,而内心的孤独却不能从根本上驱除。
浏览历代诗集,哪个诗人不曾感到孤独?“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鸱。”杜甫的《旅夜书怀》表现的是人在茫茫空间中的孤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抒发的是人在漫漫时间中的孤独。“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帏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何所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诗的第一首流露出来的是一种处于时局变幻之中争天抗俗而又感到孤立无援的孤独。“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的《月下独酌》表现的是一种超脱者的孤独。“红楼隔雨相望冷,珠泊飘灯独自归。”李商隐的《春雨》描绘出来的是一种意欲寻求情感慰藉却失意而归的孤独。“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晡。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的《竹里馆》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稀释得几乎令人感觉不到的孤独。由此来看,“活着就是为了体验一种基本的孤独,一种可因他人、情人得以舒缓而又无法全然解脱的寂寞琳。马古利斯、多雷昂。萨甘《神秘的舞蹈》)。
“风霜两足白,宇宙一身浮”出自戴叔伦的《送僧南归》:
兵尘犹颅洞,僧舍亦征求。
师向江南去,予方毂下留。
风霜两足白,宇宙一身浮。
归及梅花发,题诗寄陇头。
在一幅仓促的乱世图景中浮现出来的是诗人自身的形象。人首先是一个完整体,因而是独立的,别人只可能帮助你,却不能整个儿替代你;人又是不完整的,所以需要和别人联系,借助别人来完成自己。这就是人生的辩证法。但是别人未必一定要支持你、帮助你,也可能会排挤你、伤害你,而更多的是不认识你、不理解你。对于处在无尽时空中的人来说,有多少个地方就有多少孤独,有多少个日子就有多少孤独,而更重要的是,和别人有多少次接触就会有多少孤独。既然人生是自己的人生,那么人生在世总有自己的一分辛劳和悲欣。所谓“风霜两足白”正是对独立个体行走于世的写照。“歧路南将北,离忧弟与兄。关河千里别,风雪一身行。”白居易的这几句诗表明:即使是亲兄弟也各有各的前程,只是在特定的场合,一般是在节日的时候才会停下各自的事务相聚在一起。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写的就是他和少年知交偶然会面的情景和感受: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栽,重上君子堂。
普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这首诗揭示了作为亲友的人与人之间相聚与分手的反复无常,从中可以概括出两种孤独:一种是不相见的孤独,一种是相见后的孤独。至于“宇宙一身浮”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孤独,甚至它不能被称为孤独。中国人常说浮生如梦、浮世若寄,它从更深层次上表明人生并不只是一个孤独的问题,它随时会在飘忽不定的梦境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