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柳宗元初到柳州时写下的,题中的连州刺史就是刘禹锡。他和刘禹锡有不同寻常的友谊:一起登进士第,一起参与永贞革新,一起被贬,一起被召回京,又一起被再贬。刘禹锡本来是被贬到比柳州更偏远的播州(今贵州遵义)的,由于他还有八十多岁的老母随身奉养,柳宗元的母亲在他被贬到永州还不到半年就去世了,因此,他几次上书给朝廷,要求与刘禹锡互换。后来因有人帮忙,刘禹锡改贬连州,柳宗元才去了柳州。柳宗元临死前写信给刘禹锡,并将自己的遗稿留给他。后来刘禹锡编成《柳宗元集》。
但是柳宗元和刘禹锡的个性是不同的,刘禹锡被白居易称为“诗豪”,在对待自己的政敌方面,他是锋芒毕露的,两游玄都观就是证明;而柳宗元面对政敌的排挤和攻击,写下的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样深沉内敛的倔强诗句。但是这种内敛的抗争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他的身体,加上他对故乡的思念、无子的悲哀,都使这位卓越的文学大家过早辞世了。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但是他不同于韩愈的好为人师,而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文章风采倾动时人。据传,他在柳州时,江岭间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柳宗元游,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超拔流俗、孤傲高洁的人格以及“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诗风,正是柳宗元作为一个贬谪者的特色所在。
五相爱者: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后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全唐诗》里收录了杨贵妃一首诗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这首诗叫《赠张云容舞》,张云容是她的侍儿。全诗写舞蹈均用形象加以比附,很有灵气。
冯梦龙在《情史》中曾叙及安禄山与杨贵妃的暧昧关系,据说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就是为了夺取杨贵妃,却以讨杨国忠为名。战事一起,唐玄宗的幸福生涯中断了一一谁能想到这其实是他幸福生涯的终止而不是中断?在弃城而逃的途中,面对“六军不发”的变故,贵为一朝天子的李隆基竟然“无奈何”。天子不是生杀予夺、唯我独尊的吗?怎么自己的军队都指挥不动了?“六军不发”对李隆基来说是个严重的事件,它揭开了此前承平时代里所遮伏着的种种不平和怨愤:自从杨贵妃受宠以来,她的“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杜甫在《丽人行》中就描写过杨氏兄妹的势力:“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在马嵬亭处死了丞相杨国忠之后,六军似乎意犹未尽,“请以贵妃塞天下怒”。这时的李隆基就像一个软弱的平民百姓一样失去了发号施令的权力,但是,他又不忍见自己的爱情就此失去,只好“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就这样,杨贵妃命绝马嵬。
关于杨贵妃之死,后来附会出一些传说,认为杨贵妃并没有死于马嵬事变,而是流落到了日本,山口百惠就自称是杨贵妃的后人。然而,唐代写到马嵬事变的诗人没有一个为此做证的。看来,这也只能以一种“爱之欲其生”的态度来理解了。
唐代本来有几位比较出色的女诗人,但与男人相比毕竟还是少数,因而她们的内在心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由男诗人传达出来的,这算是代女子立言吧。唐代替女子立言的诗人很多,而以王昌龄和白居易成就最为突出。撇开王昌龄不说,白居易那两首广为流传的叙事长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就是这方面的杰作。李白、杜甫也写过杨贵妃,而写马嵬事变的诗人就更多了,像刘禹锡、李商隐、郑畋等等。但这些诗不是失于简略就是缺乏风情,因而白居易的《长恨歌》当之无愧地成了这一题材的翘楚之作,而白居易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最懂爱情的诗人。
《长恨歌》大致可以分为变前、变中和变后三部分:变前实写杨贵妃,虚写唐玄宗;变中把二人作为交替实写的对象;变后实写唐玄宗,虚写杨贵妃。变前有一句关键的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它既表现了杨贵妃的美色出众,又表明了唐玄宗对她专一不二的爱情。所有的爱情都是在肉体的基础上生成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杨贵妃的受宠产生了“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社会效应。这种话杜甫在《兵车行》里也说过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杜甫这样说显示的是对战争的否定,同时又不无讽刺意味。说到重女轻男,阮籍就已经有了这种想法。据《晋书阮籍传》载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噫!杀父乃可,至杀母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看来,重女轻男是需要男人推动的,这里面有人性的根源。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变中的这组特写镜头在交替挪移中似乎在不断颤动。曾经给他们带来美妙爱情的身体就这样被毁掉了。身体没有了,爱情又向何处寻?也许正是在这一点上,李商隐不无同情地质问那个幸存者:“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从此以后,这个幸存者再也没有好日子过了:“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太美好的爱情是不是都会使后死者这么难过?事已至此,他也不再关心什么精神生活了。他培养的那一批梨园子弟渐渐地老去,他那曲《霓裳羽衣舞》再也找不到合适的舞者了。“人言夫妇亲,义合如一身。”丢失了另一方的身体,如何做到夫妇之合?昔日重来已永无可能,渴望重温旧情的人连梦中相会都非易事:“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回,珠箔银屏逦迤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音容宛在,舞姿犹似,而这一切都不过在瞬间,瞬间之后所剩下来的仍然只是绵绵无尽的长恨,以及昔日那一句空洞的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六悼亡者:十里抚柩别,一身骑马回
白居易在《江南遇天宝乐叟》中有一句诗是“万人死尽一身存”,这句感慨出自历经安史之乱的一个乐叟之口。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把人分成已逝者与悼亡者两种。但是中国古诗里的悼亡诗往往指那些追悼亡妻的作品。一般认为悼亡诗最早出于潘岳,其实《诗经》中就已经有了这类作品,如《葛生》里的独白就有一种近乎旷野呼告式的力量。
在众多的悼亡诗作者中,元稹是影响较大的一位。贞元十五年799年、冬,二十一岁的元稹寓居蒲州(今山西永济),与其母系远亲崔姓之少女名双文者(即后来传奇小说《莺莺传》中的崔莺莺)恋爱。然而,贞元十九年在长安人秘书省任校书郎后,元稹与太子宾客韦夏卿之女韦丛(成之〕结婚,蒲城女子遂被抛弃。婚后六载,韦丛病故。不到两年,纳妾安氏。后来又续娶裴淑(柔之元稹以自己的爱情和婚姻体验,写了一些爱情诗和悼亡诗,现存八十余首,其中悼亡之作有三十多首。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云:“微之自编诗集,以悼亡诗与艳诗分归两类。其悼亡诗即为元配韦丛而作。其艳诗则多为其少日之情人所谓崔莺莺者而作。微之以绝代之才华,抒写男女生死离别悲欢之情感,其哀艳缠绵,不仅在唐人诗中不可多见,而影响及于后来之文学者尤巨。”
无论从反映内心感受的广度还是深度来说,元稹的悼亡诗都标志着一个高度,表达了活着的人的凄凉处境与无尽哀思:“十里抚柩别,一身骑马回。寒烟半堂影,烬火满庭灰。稚女凭人问,病夫空自哀。潘安寄新咏,仍是夜深来。”〔《城外回,谢子蒙见谕》)这首诗如同现场实录,描绘了诗人为亡妻送葬归来之后的情景。曾经的夫唱妇随永远不再,只剩下自己孤身人。
元稹最为人传诵的悼亡诗是他生活富足之后写出来的《遣悲怀》三首: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钦。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曰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曰戏言身后意,今朝皆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窗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第一首主要追忆妻子生前对待诗人尽心尽力,第二首书写妻子亡后诗人的所作所为,第三首既是悼亡也是自悲。这三首诗以“报恩”为切人点,先回顾与妻子婚后的艰苦生活,表明贫贱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从而引出对妻子的愧疚之情,再托出报答之意而反复咏叹。诗人强调的是人类生命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悲剧性一愿望与可能之间的时空错位:在双方共同生活时,一方因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而欠了对方太多;而当其意识到应该补偿而且有能力加倍补偿时,机会却永远失去了,于是只好终生忍受悔恨和愧疚的折磨。妻子在时,他获取太多而给她的太少。妻子本为大家闺秀,却因嫁给诗人而过着贫贱的生活。然而可贵的是她无怨无悔、心甘情愿的生活态度。当元稹有了报恩能力的时候,却永远失去了这位需要报答的亲人,这怎不让他在悔愧中抱憾终生呢?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首《离思》也被人看成是悼亡之作,但是陈寅恪认为此诗乃“微之自言眷念双文之意,形之于诗者”,其意旨在于忆美,而不同于《遣悲怀》的伤悼。我觉得无论从题目、诗意还是生活经验上来看,这都是一种更符合事实的说法。
七隐逸者: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来
隐士是一个介于官方和民间的群落,与民间相比,它与官方之间具有更大的张力。因此,隐逸不可能是民间的同义词,却有可能是官方的反义词。隐逸者有不同的动机,或者可以说有真隐有假隐,所谓终南捷径不过是一种谋取声名、觊觎官职的假隐。除了这种背后的动机以外,隐逸有不同方式。苏轼说:“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把自己隐藏在最繁华之处的人群之中,这显然是一种超脱者的隐逸,不必非得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才能安心过日子。
老百姓当然不会隐逸。隐逸者往往是指那些从官场上退出来的人,所以官场是隐逸的有效参照物。在消极的隐逸之中,至少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一是因为对官场不满而隐居,如陶渊明;二是由于无法进入官场又无法混同于民间而隐居,如孟浩然。这两种隐逸者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可以说他们都很难达到彻底的心态平衡,因而还是不免因心理失衡而造成的焦虑。从官场退出来而隐居的人,像陶渊明,固然有“复得返自然”的欣喜和“但使愿无违”的知足,但是时间一长,他又会对隐逸产生厌倦以至否定倾向,何况他是个出身名门、少有大志的人。因而隐居田园的陶渊明自有他的焦虑,这种焦虑一方面来自他试图超脱的死,所谓“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另一方面则来自他意欲淡忘的名,所谓“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所以,尽管没人提醒,他在诗中仍反复申说这两件事,试图把它们化解。这本身就说明他心里不平衡,也是他借酒消愁、戒酒不成的原因所在。这种焦虑在《杂诗十二首》中表现得最为鲜明:
白日:仑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宵不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