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的制约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核心能力异质性保持与市场异质性的动态匹配,企业持续发展;另一种情况是核心能力异质性呈现刚性特征,与市场异质性脱节,导致企业走向衰败。
阻碍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障碍有两种:第一种是核心能力消散;第二种是核心能力刚性。
一、企业核心能力消散
企业核心能力消散,又可称为核心能力异质性弱化或核心能力同质化,它是指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形成条件的消散。企业核心能力消散主要来自于模仿障碍失灵和先动者优势失效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模仿障碍的失灵
企业核心能力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难以模仿,但是难以模仿不等于不能模仿。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有赖于模仿障碍的存在,但是模仿障碍也存在失灵的情况。
模仿障碍失灵来自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法定保护方式的时间限制。专利权、版权和商标权等模仿障碍并不是一直有效的,依赖法定权利只是在一定的期限内才有效,如专利权的期限通常为10~20年,商标权的期限一般为10年。只要过了法定的期限,假如这些法定权利没有被续签或续展,那么它们所保护的具体内容就可以被公开和公布。由此,这些权利就将成为社会所共有的知识财产,任何个人和法人都可以自由和无偿地使用。而且,许多国家的法律通常还规定,如果专利权拥有者在一个规定的期限里没有使用其发明,或者滥用专利所赋予的权利,那么就可以以某种“合理”的条件对该项发明专利实行强制解除。
第二,政府政策的变动。政府的政策作为一种模仿障碍可以创造和保护某些产业和企业的竞争优势。然而,政府的政策其实是政府为了达到某种社会经济目标而做出的具有某种法定效力的决策。它们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现实条件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由此就会导致模仿障碍的失灵。
第三,规模经济效应的弱化。规模经济效应的弱化,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企业可以通过在资本市场进行并购其产品市场或者消费者市场来打败竞争对手。大企业尽管拥有巨大的规模或者资本,但是它们却可能需要同时应付多个市场或领域的竞争,以至于使其资源处于分散状态,从而使小企业有机可乘,实施敌意收购。其次,小企业可以通过加盟方式在短期内迅速扩大其规模。小企业可以通过特许获得加盟者的资金,从而在短期内有可能拥有组建大型组织的资本。最后,小企业可以通过与产业内的其他中小企业联盟的方式,扩大其规模和市场影响力。近年来,中间性经济组织大量涌现,企业无边界经营概念日趋受到欢迎,显示了传统的单一企业规模对核心能力所起作用的有限性。巨大的企业规模往往伴随着控制与官僚组织的成长,这会削弱企业的灵活性与适应市场的能力。因此,规模经济对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的保障作用也是有限的。
第四,无形障碍的消除。竞争对手可以通过反向工程分析或解剖优势企业的产品构成或长期密切追踪、探究优势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等方式来认识和理解优势企业的核心能力异质性的来源。在此基础上,直接挖走优势企业当中掌握关键资源的个别员工甚至是工作团队,或者自主进行模仿和改进,从而获得或创建与优势企业相类似的核心能力要素。例如,在奇瑞汽车公司开发的新产品中,QQ产品就是全盘接收了被原二汽集团(现东风汽车集团)所解散的科技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他们在原二汽与大众的合作项目中已经掌握了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技术,被原二汽所放弃后,直接被奇瑞所利用。
总之,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形成以后,其模仿障碍是有限的,竞争者或潜在竞争者可以突破企业核心能力模仿障碍,使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消散。
(二)先动者优势的失效
企业之间的技术扩散会减弱先动者来自学习曲线和经验曲线的优势,从而造成先动者优势的失效。在大部分产业中,技术扩散的速度都很快。扩散机制主要包括:员工在企业间的流动、专业书刊、非正式技术交流、反向工程和工厂参观等。根据对10个样本产业的研究,曼斯菲尔德发现,生产的工艺技术较之于产品技术的扩散速度要慢得多。但是竞争者通常能够在新的工艺技术或产品技术被创新或发展的一年之内就获得相关的详细资料(E。Mansfield,1985)。根据对50个大类的500种品牌所进行的历史数据分析,古德和泰里斯(Golder and Tellis)发现,市场先动者或开拓者一般只能保持5~10年的领先优势。因此,他们总结道:“成功的逻辑并不在于是否成为第一个进入市场的企业,而是在于是否能够抓住市场机会、加强企业的力量并将其所控制的资源更加有效地运用于为顾客服务的企业。”例如,首先在1974年发明自动柜员机的美国多库特尔公司在众多竞争者的围攻之下,它的市场占有率在其发明的4年之后迅速地下降到10%以下。日本企业在全球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通过对国外竞争对手的低成本模仿或购买,从而迅速地掌握领先者的技术或专业知识。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报告,在近300个美国公司与日本公司业务往来的案例当中,90%以上的美国的科技被转移到日本。日本企业因为主要使用和模仿外来的领先科技,而不是在企业内部进行创新,所以在创新的时候就节 约了25%的时间和50%的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产业都是如此(E。Mansfield,1988)。
当消费者满足于具有良好市场形象的先动者产品时,模仿者获得市场的难度就会有所增加。但是模仿者仍然有办法突破既有的消费者忠诚和产品转换成本,从而消解先动者的优势。模仿者的主要突破方法有:(1)纯模仿,运用更加完善的专业知识,以更低的价格制造和提供功能与先动者相同或相似的产品。(2)增加产品特性,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例如,在宝洁公司新创的防蛀型“巅峰”牌牙膏的基础上,利弗兄弟公司推出添加使气味更清新、牙齿更洁白的“特写”牌牙膏。而后,又推出了内含保护牙齿的氟化物的“目标”牌牙膏。(3)简化,针对某一利基市场提供相对于先动者产品来说价格更低、质量更好的产品。例如,西南航空公司不模仿其他航空公司的服务和收费标准,而是把航空旅程简化为最简单、没有任何虚饰的行程。从而省略了大量的空中服务人员、餐饮和排定座位的费用,由此为非商业旅客提供低价位的航空服务。(4)侧面攻击,通过与先动者有所差别的方式制造功能基本相同、针对同一目标市场的产品。差别通常表现在大小、容量、便利度和卡路里(食品所含热量的国际单位)等。例如,索尼公司的小家电、雅芳化妆品公司的上门推销、米勒—利特公司的低卡路里啤酒等。(5)重新定义产品,改变产品的功能、用途和使用方法。例如,小苏打以前只是用于烹饪,而现在却还可以用在洗衣粉、牙膏和除臭剂等产品中。(6)加深产品印象,模仿者通过广告、提供质量保险、提供免费样品、产品使用示范和购买优惠等方法减少和消除消费者转换产品的担忧与成本。例如,百事可乐公司赠送健怡百事可乐给健怡可口可乐的消费者。(7)生产相容性产品,后来者生产与先动者产品相容的产品,以减少消费者的转换成本。例如,个人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及外围设备经常相容于IBM计算机,由此就可以减少或避免原先IBM计算机用户的转换成本。美国阿塔里公司在1988年生产与几乎独占电子游戏机市场的日本任天堂公司的主机相容的电子游戏机和相关的附件,如游戏卡带、操纵杆和电池组等,由此严重打击了任天堂游戏机公司在美国游戏机市场上的地位(R。B。Schmitt,蒋学伟,2002)。
在很多时候,后来者可以利用技术突破或者重大转折过程中所出现的市场机会进行“创造性破坏”,由此从基础上或根本性地摧毁市场先动者的优势。在新的或变动的市场上,价格竞争的动机非常有限,尤其是在需求不断扩张的情况下,因为这时所有参赛者都能获利。经验不足让顾客变得更加宽容并信任企业,他们对产品质量没有清晰的预期,对哪些地方可能出现问题也一无所知。竞争条件是平等的,新企业不需要铲除已经获得声誉、成本优势(来自经验的积累)和固定顾客(因为惰性或者转换成本而固定下来)的竞争对手。而在成熟市场上,进入者必须从地位牢固的现存者手中夺取自己的市场份额。这种外部变化带来的杠杆作用可以从在个人电脑行业取得成功的无数新企业中得到证明(阿玛尔·毕海德,2004)。例如苹果公司和微软公司等企业,它们这两个当代的大企业在其创建之初的力量都非常小,只是由一些大学生所创办的个体小型企业。然而,它们凭借其发明,经过多年的发展,最终发展成为跨国大企业,严重地削弱了原先世界计算机市场的领导者——IBM公司的市场优势。尤其是微软公司,它现在成为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产业标准。
二、核心能力刚性
(一)核心能力刚性
“刚性”本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指在外界环境不变的条件下,物体保持不变的特性。美国学者多罗西·伦纳德·巴顿(2000)对核心能力刚性做了如下定义:“核心能力(容易)形成核心刚度,其中最普遍但也是最不被人意识到的原因之一是过分强调目标。这就是说,人们总是屈从于一个简单概念,即好东西多多益善。以前有益的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结果过犹不及,不是促进,而是阻碍(Leonard Barton,1992)。”巴顿从知识的角度指出了核心能力刚性的四个特征:对以往经验的盲目迷信、企业内部限制创新、限制未来进行创新性的试验、从外部吸收的新知识被滤除。
企业核心能力刚性实质在于对企业内部风俗、习惯或惯例的过分遵循,这些风俗、习惯或惯例是企业内部最难改变的。这些惯例大多是信息性的,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企业成员,包括领导者与普通员工的行为,束缚着他们的心智模式和整个组织的行为模式(青木昌彦,2000)。
企业核心能力刚性受企业以往惯例所影响,企业的核心能力日趋强化,表现在一系列载体上,包括企业成员行为模式难以改变的性质。这个性质是一种路径依赖现象。如果没有外力的破坏,这个性质将长期存在下去。
企业的经验和事实表明,对企业核心能力的作用,永远不能想当然。也不能假设某种特别的核心能力能够为企业带来永久性的竞争优势。这是因为把核心能力作为竞争优势的来源来使用时,会造成一种两难的处境,即所有的核心能力会潜在地造成核心僵化(G。G。Dess and J。C。Picken,1999)。“成功并不总能带来成功,成功会招致失败,然而越是认为一件事情能良好地运作,越不会认为它不能运作。如果你拥有了长时间的胜利,你会很难看到自己的脆弱点。”因此,每种能力既是一种优点,也是一种缺点。是优点是因为它是竞争优势,进而也是战略竞争能力的来源;是缺点是因为如果当它不再具有竞争优势时,对它过分地强调会为组织的惰性埋下种子(M。Hannan and J。Freeman,1977)。
(二)核心能力刚性的特征
企业核心能力刚性有以下三个特征:
(1)主要表现为隐性知识的形式。企业的核心能力刚性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的组织惯例,这些惯例是隐性的。虽然有些刚性以显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固定资产投资,但核心能力还是以隐性为主。这个刚性一般很难被发现,等到被发现时,已经具有了强大的刚度。
(2)各因素间相互关联。企业核心能力刚性是到处都存在的,其载体在于企业核心能力诸要素。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潜移默化于企业一切要素之中的。这些要素之间有着交叉、关联。所以,如果已形成核心能力刚性,克服的难度很大,必须从企业的各个方面着手。
(3)自身具有自我强化性质。所谓自我强化,是指当企业的核心能力产生后,企业的核心能力越强,刚度就越强。因此,核心能力刚性是内生的,是企业核心能力在形成基础上的自我强化,并由于路径依赖的特征,企业家以往决策的历史习惯、组织结构、战略、企业的文化与价值观均加强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刚性(陈传明,2002)。
(三)核心能力刚性产生的原因
1.企业成员的认知能力与认知惯性
美国学者马奇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与人类行为的有限性,在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时,人与群体的行为总是遵循一个“试错”过程:即人类行为的搜索首先从“边际”开始,即在原有方案的附近寻找新的答案。对企业内部的员工而言,一旦员工熟悉了某种技术或生产能力,也总是习惯于在原有技术或能力的周围寻找新的技术与能力。杜邦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时认为,原有的产品技术已经过时,打算进行技术创新,公司公布了对100多种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究结果,但最后结果却令人失望,被公司内部人员开发的70%的所谓新技术与新工艺不过是原有技术或工艺的翻版或局部改进。
2.厌恶风险的倾向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恩曼与弗农·史密斯第一次把行为的研究引进了经济学研究,从而解释了很多应用传统经济学理论所无法解释的现象。在两位学者的贡献中,卡恩曼用感知心理学分析法研究人类的判断与决策行为,史密斯通过实验室方法来测试根据经济学理论所做出的预测。卡恩曼认为,人是厌恶风险的,并且在心理上认为,人因为把一件事做失败而给人的心理造成的心理损失(指人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是把同样的事情做成功给人的心理造成的心理收益(指人的精神感到非常愉悦)的两倍。那么在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时,因为人是有限理性的,当人面对新的机会与挑战时,往往会避免面对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人宁愿遵循过去的选择,而不愿意去面对新的机会与挑战,所表现出来的,是人类的行为特征对过去选择的一种遵循。对于一个总经理而言,当面对新的市场机会时,他可能知道目前的设备已经比较陈旧,但由于惧怕承受风险,这些高层经理也不会去进行更新设备的投资。对于企业员工而言,当面对新的方法与试验时,员工也会害怕失败和遭受企业规则的惩罚而不去尝试新的方法与试验。这一切都会造成企业核心能力刚性。
3.资产专用性
企业要创建新的核心能力,意味着要放弃原有创造利润的市场与客户,要放弃原有的曾经非常先进的设备,要放弃原有的曾经非常有效的知识与技能以及现有的已经形成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因此,企业因为在原有资产上进行投资而形成的沉淀资产将严重阻碍企业资产的更新。如可口可乐公司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可口可乐公司已经形成了其饮料的独特、神秘的配方,占领了世界软饮料市场30%~40%的市场,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以专卖店、零售商、批发商、自动柜员机为形式的完善的销售渠道,在企业员工心目中培养起来的独特的营销技能,生产饮料的机器设备。因此,倘若可口可乐公司要改为转入白酒行业,意味着目前的一切资产将失去其原有的价值。对企业的员工而言,意味着新的工作需要新的知识结构与技能;对高层管理者而言,意味着新的技巧和经验,需要面对新的市场与客户并重建新的核心能力,这一切将会导致企业内从高层领导到低层领导都成为保守势力,阻碍企业核心能力的创新。
4.与市场环境变化相脱节
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发生的事件可能会使企业的核心能力变成核心僵化因素,造成惯性。“不利的情况是,当新的竞争对手找到一种新的服务方式来服务于企业的顾客,新技术出现或者政治和社会事件悄悄地改变了环境。在以上几种情况下,会揭示出企业核心能力存在的问题”(Leonard Barton,1992)。这并不是外部环境使核心能力变成核心僵化因素,而是企业部分经理的战略短视和企业的不灵活性使他们过于强调核心能力,造成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惰性,阻碍了企业通过创新寻求发展的能力(R。Sanchez and J。T。Mahoney,1996;Michael A。Hitt,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