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洛伊木马
在希腊神话中,特洛伊城的王子是帕里斯。有一次,他渡海到斯巴达做客,适逢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外出,王后海伦接待了他。海伦美艳动人,深深吸引了帕里斯,于是他设法拐走了海伦。墨涅拉俄斯闻讯后向自己的哥哥迈锡尼王阿伽门农求援,阿伽门农号令希腊盟友同特洛伊人展开了战争。这就是有名的特洛伊战争。这场战争进行得异常艰难,十年过去了,虽然双方都有很多人丧命,但却难分胜负。
希腊的将士们接到自己预言家的启示:这场战争不能硬拼,只能智取。于是,他们聚集起来,一起商讨如何对付敌人。最后,人们一致赞同使用聪明睿智的伊塔刻国王奥德赛想出的木马计。
希腊人根据奥德赛的计谋,制造了一个巨大的木马。在战争中,奥德赛和许多希腊名将都躲藏在马腹中,其他的希腊将士把军营中的物资焚毁。他们虽然在表面上仓皇撤退,但却暗地里在附近的波斯湾隐藏起来。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彻底被打败,因此全都出城追杀,并占领了他们的营地。
特洛伊将领被一匹制造精良的巨大木马吸引,他们仔细检查了这个木马,发现有一个希腊士兵隐藏在马腹下面。于是,他们立刻对他进行了审问。这个士兵名叫西农,由于他胆大心细,机智善辩,所以希腊人特意留下了他,为的是引诱特洛伊人上当。他对特洛伊人说:“希腊统帅要把我杀了祭神,以便获得神灵的庇佑,平安撤军回国。所以我急中生智,藏到了木马腹下,这样才躲过一劫。”特洛伊将军急切地向他询问木马的用处,他说:“这木马是希腊人献给雅典娜女神的礼物,神会保佑献上这个礼物的人。”后来,特洛伊人也就相信了他的花言巧语。
这时只有海神庙的祭司拉奥孔怀疑这匹木马,警告特洛伊人:“你们怎能相信敌人留下的东西没有诡计呢?”雅典娜立刻派两条毒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缠住,并咬死了他们,特洛伊人惊慌失色,以为拉奥孔冒犯了神灵,便不再怀疑木马有诈。他们觉得可以用木马来纪念战争的胜利,应该把这个战利品弄到城里。于是,在国王的命令下,人们开始拖着木马进城。为了把这个庞大的木马弄进城,他们还拆毁了一段城墙。
当晚,特洛伊人载歌载舞,大摆酒宴,欢庆胜利。那个希腊士兵西农趁特洛伊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偷偷地从人群中溜到一个很僻静的地方,并在那里点起火,给隐蔽在海湾的军队发出信号。之后,他又把木马的机关打开,放出了奥德赛等人,并把守城的士兵杀死。西农引着大军从城门和城墙拆毁处进城,很快就打败了特洛伊军队。这样,围攻十年不下的特洛伊城就此陷落,被洗劫一空。青年男子被杀,妇女儿童沦为俘虏,昔日繁华的城堡顿时成为一片废墟。
知识链接
金苹果引起的战争
古希腊文明起源于爱琴海,是世界五大文明之一,特洛伊城就是古希腊文明中心城市中的一个。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特洛伊战争。特洛伊战争以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为主,加上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埃阿斯》、《菲洛克忒忒斯》,欧律庇德斯的悲剧《伊菲格涅娅在奥利斯》、《安特罗玛克》、《赫库芭》,维吉尔的史诗《伊尼德》、奥维德的长诗《古代名媛》等多部著作的补充,构成完整而详细的特洛伊战争全过程。史诗中描述:特洛伊战争是由一个金苹果引起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在一次评判中,把金苹果送给了爱情女神阿佛洛狄忒(即维纳斯),女神许诺王子把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给他作妻子。这项判决惹怒了天后赫拉和智慧女神雅典娜,她们发誓要对特洛伊人进行残酷的报复。后来,王子帕里斯在途经希腊另一城邦斯巴达时,趁国王不在,掠走了艳丽绝世的王后海伦,娶她为妻。斯巴达国王为报夺妻之恨,联合了其他希腊各城邦,开始了对特洛伊的十年复仇战争。
特洛伊城
特洛伊城位于今土耳其西北的希沙立克,处于联结欧亚的枢纽地带。遗址的考古发掘始于1870年。考古学家将特洛伊城址的文化堆积分作9层。从最下层的第一层向上到第五层属青铜时代早期,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前1900或前1800年,有城堡、王宫等建筑,这时特洛伊已是小亚地区西北部的文化中心。
石柱上的法律
三千七百多年以前的一天,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城中,人们冒着酷暑向前走着,一直来到一座四周都种植着椰枣树的大屋子。原来,今天法官要开庭审理案件。
“法官大人,他借了我的钱,至今不肯还,请大人明断!”一个肥头胖耳的人诉说着。
“法官大人,我不是不想还,只是因为我妻子生了一场病,用了不少钱,一下子还不上来,请大人宽恕几天!”一个骨瘦如柴的人回话说。
法官慢条斯理地摆了摆手说:“不要吵了!我问你们,还钱的期限到了没有?”
“已经过了三天了!”胖子说着,挺起了腰板。
“只过三天啊,我下个月一定还!”瘦子央求着。
法官又慢条斯理地问:“你老婆的病好了没有?”
“好了,好了!”瘦子回答。
“你最大的儿子几岁了?”
“十七,还小哪,刚刚十七岁。”瘦子有点惶恐了。
“啪!”法官一拍桌子,站了起来,“现在我宣判……”
胖子和瘦子都毕恭毕敬地站着聆听。
“根据汉谟拉比陛下颁布的法典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欠债到期不还,责令其妻子和儿子两人到债主家里充当奴隶三年,第四年恢复自由!”
胖子高兴地笑出声来。瘦子跪在地下哭泣哀求:“法官大人,饶饶我吧,我下个月还清!”
“滚下去!”法官怒喝了一声。
两人走出了法庭。但人们还能隐约地听到瘦子的哭声。
过了一会,一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推着一个浑身被捆绑的人走了进来。
“大人,我抓到了一个私逃的奴隶!”那汉子报告说。
法官把头侧向旁边的官吏:“你去检验一下!”
官吏走下座位,来到被捆绑的那个人面前,伸手揭开了他的帽子,额上露出了一个圆形的烙印。
“他有烙印,是个奴隶!”官吏向法官禀报说。
法官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说:“根据汉谟拉比陛下颁布的法典第十七条规定,被抓到的奴隶应归还原主,抓逃奴的自由民有赏。赏他两个舍克勒!”“舍克勒”是白银的单位,当时一舍克勒白银可买大麦一百二十公升,或上等植物油两公升。
夜晚来临,皎洁的月光照耀大地。白天判案的官员正在一根石柱下写着什么……
知识链接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保护私产、租佃、债务、高利贷和婚姻家庭等。《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根高2.25米、上部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正文有282条内容,用阿卡德语写成。由于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所以叫《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王在位期间,统一了两河流域,对内推行缓和阶级矛盾、加强王权和发展经济的措施,抑制债务奴隶制,使其在长期对外用兵中有相对稳定的后方,促成国家繁荣,使巴比伦城变为西亚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他在位期间,根据社会经济形势与阶级等级关系的状况,制定了这部反映奴隶主统治阶级利益的《汉谟拉比法典》,为后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经济关系和西亚法律史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历史上的大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最早的法典。
《乌尔纳姆法典》: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
《摩西五经》:独特的犹太律法体系。
《摩奴法典》:以神的名义管理世俗世界。
《十二铜表法》:欧洲法之母。
最早的起义
在欧洲两个著名的博物馆里,分别珍藏着三千多年前的两部纸草卷文书。这两部文书虽然已经残缺不全,但却记载着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大规模的奴隶起义。
这次起义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750年的埃及。纸草卷文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那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竟然发生了。国王被穷人捉去了。”
“暴动者在一小时内就占领了京城,接着就发生了这件事……国王宫殿的大门、列柱、屋顶都被烧成灰烬,只剩下王宫的一些断墙残垣。”
“三角洲在哭泣,因为国王的粮仓已经成为一切人的财产了。”
“国内的官长们都逃跑了……宫廷的官吏已经被从王家赶了出来。”
“那美丽的审判厅啊,它的法令已被抛出,在十字路口,人们就在那纸卷上行走。审判官被赶到国内各地。”
“盗走显贵人的财产,把它交给穷人。有财产的人遭受损失,而穷人则很满意。”
“他们做成了铜箭,用血来强求面包。”
“大地像做陶器的轮子一样旋转起来……”
不用说,这些记载都是描述那次起义的。国王和贵族在起义中做了俘虏,国家的审判机构也被奴隶们捣毁了。
然而,到底这场起义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原来,自从公元前2400年左右,埃及的古王国瓦解以后,大约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时间,埃及又建立了中王国。中王国以底比斯为京都,建立起一个极权统治的国家。法老、贵族、奴隶主们的财富增加了,而被压迫的奴隶,以及耕作自己土地的农民,却一天比一天贫困。他们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于是,一场全国规模的大起义终于爆发。
这次起义持续了四十年。沉重地打击了埃及的贵族奴隶主。开始时,是一些零星的、分散的暴动,后来慢慢汇合成全国性的大起义。不幸的是:虽然农民起义推翻了反动统治,但由于他们不注重完善自己的新生活,起义的胜利必然不能持久。中王国的法老终于重新组织起他们的政权,农民和奴隶们依旧受着压迫。
这次大起义后不久,亚洲的喜克索人侵入了埃及。他们以马车战术见长,轻快的马车风驰电掣地突入了埃及人的队伍,埃及军队只能望风而逃。因为,当时埃及人还不知道怎样使用战马,只会用步兵打仗,而步兵是无法阻挡骑兵和战车的。从此,喜克索人统治了埃及大约一百五十年。
知识链接
埃及的辉煌与屈辱
埃及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3100年,由南方的美尼斯统一了上埃及和下埃及,建立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这时埃及文化已趋于成熟,开始使用象形文字,开创法老专制政治。历代王朝陆续建造了一批称为世界奇迹的金字塔以及狮身人面像和大量雕像。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曾先后被亚述、波斯和罗马帝国征服。公元4~7世纪被并入拜占庭帝国。640年阿拉伯人侵入埃及,埃及先后沦为倭马亚和阿拔斯王朝的一个省。后阿拉伯人虽然多次改朝换代,但埃及被统治的地位依旧。1517年土耳其人入侵,埃及又沦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1798年法国拿破仑一世入侵埃及,统治了埃及3年。1882年英军占领埃及,埃及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但名义上仍属奥斯曼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宣布埃及为英的“保护国”。由于埃及人民的抵抗,英国于1922年2月28日宣布埃及为独立国家,但保留对其国防、外交、少数民族等问题的处置权。
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奴隶社会的方锥形帝王陵墓。世界八大建筑奇迹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最为集中,其中最大的金字塔是大金字塔,它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是巴比伦文明的象征,它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当然,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从来不是吊在空中的。这个名字的由来,纯粹是因为人们把原本除有“吊”的意思之外,还有“突出”之意的希腊文及拉丁文错误翻译所导致的。
千百年来,关于“空中花园”,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米底的公主米梯斯为王后。公主美丽可人,深得国王的宠爱。可是时间一长,公主却不高兴了。她终日以泪洗面,愁容渐生。公主说:“我的家乡山峦叠翠,花草丛生。而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巴比伦平原,连个小山丘都找不到,我多么渴望能再见到我们家乡的山岭和盘山小道啊!”原来,公主是得了思乡病。于是,尼布甲尼撒二世命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一个层层叠叠的阶梯型花园,上面栽满各种奇花异草,并在园中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小道旁是潺潺的流水。工匠们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楼,矗立在空中。巧夺天工的园林景色终于博得公主的欢心。由于花园比宫墙还要高,给人的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都是悬挂在空中的,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叫“悬苑”。当年,到巴比伦城朝拜、经商或旅游的人们,老远就可以看到空中城楼上金色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公元前3世纪菲罗曾记述:园中种满树木,无异山中之国,其中某些部分层层叠长,有如剧院一样,栽种密集枝叶扶疏,几乎树树相触,形成舒适的遮荫,泉水由高高喷泉涌出,先渗入地面,然后再曲折旋转喷发,通过水管冲刷旋流,充沛的水气滋润树根土壤,永远保持湿润。
空中花园虽然比不上伊什塔门和游行大道多彩多姿,也不如巴别塔那样气势雄伟,但是作为一种精巧华丽的古代建筑则是出类拔萃的,仅仅是成功地采用了防止高层建筑渗水及供应各平台用水的供水系统,足以令它名扬千古了。所以,到公元2世纪,希腊学者在品评世界各地著名建筑和雕塑品时,把“空中花园”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从此以后,“空中花园”更加闻名遐迩。
令人遗憾的是,“空中花园”和巴比伦其他著名的建筑一样,早已湮没在滚滚黄沙之中。我们要了解“空中花园”,只能通过后世的历史记载和近代的考古发掘。
知识链接
巴比伦城
巴比伦城是巴比伦王国的都城,在今伊拉克巴格达以南约90千米处,巴比伦的阿卡德语意为“神之门”。公元前18世纪前半期,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王统一了两河流域,即以巴比伦城为国都,同时这里成为祭祀马尔杜克神的中心。后来,巴比伦城又成为加喜特诸王的都城。公元前689年被亚述王西拿基立所毁,不久又经新巴比伦王国重建。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时,该城达到极盛,公元前539年,巴比伦城成为波斯帝国的都城。公元前331年马其顿军队入侵,巴比伦成为马其顿在东方的首都。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巴比伦城逐渐衰落。极盛时的巴比伦城位于幼发拉底河附近,而主要建筑集中在河的东边。巴比伦城城墙有两重,以泥砖或砖砌成,其中外墙最宽处有7.1米,城的双重正门高12米,是为献给女神伊丝塔尔而建造的。进正门后是南北向的游行大街,街道以石或砖铺筑,游行大街以西是主要宫殿区,由5个院落组成,南宫东北角有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空中花园”。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