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历史经典
26504200000003

第3章 中国历史故事(3)

孔子年轻时候,读书很用功。等到三十岁时,名声就渐渐大了起来。拜他为师的人越来越多,他就索性办了个私塾,教起学生来。孔子三十五岁那年,到了齐国,求见齐景公,和齐景公谈了他的政治主张。齐景公待他很客气,很想用他,但是相国晏婴认为孔子的主张不切实际。结果齐景公没有用他。孔子再回到鲁国,仍旧教他的书,跟随他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

到了公元前500年,孔子做了鲁国管理工程的长官司空,又由司空升为管理治安的长官大司寇。后来,鲁定公要到夹谷跟齐国会盟,他把这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齐国屡次侵犯我国边境,这次约我们会盟,我们得有兵马防备着。希望把左右司马都带去。”鲁定公同意了孔子的主张,又派了两员大将带了一些人马,随同他上夹谷去。在夹谷会议上,齐国礼官给鲁定公奏“四方之乐”。只见一队队武士手持戈矛剑戟,在音乐声中蜂拥而上,杀气腾腾,虽有左右司马护卫,但鲁定公仍吓得面如土色。孔子见状,快步登上台阶,向齐国礼官高声喊道:“两国君主举行友好会晤,为什么要舞戈弄剑?你还不把他们赶走!”那位礼官只好下令武士们退下。武士们不听,他们要看齐景公的态度行事。齐景公自觉理亏,只好挥手叫他们退下,并换上“宫中之乐”,鲁国取得了外交胜利。

在夹谷会议后,齐国大夫黎鉏(chu)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做官对齐国不利,劝齐景公给鲁定公送一班女乐去。齐景公同意了,就挑选了八十名歌女送到鲁国。鲁定公接受了这班女乐,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政事。孔子想劝说他,但他总躲着孔子。这件事使孔子感到很失望。

从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现他的政治主张。可是,那时候大国都忙于争霸战争,小国都面临着被并吞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变革。孔子宣传的那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当然没有人接受。他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这些国家的国君都没有用他。

孔子在列国奔波了七八年,碰了许多钉子,年纪也大了。最后,他还是回到鲁国,把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学生上面。

知识链接

孔子的封谥号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孔子一直享有“至圣先师”的美誉,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他曾修《诗》、,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古人给孔子封的谥号很多。西汉平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宣尼”是谥号。北魏孝文帝称孔子为“文圣尼父”,“文圣”是尊号,“尼父”是敬称。北周静帝追封孔子为“邹国公”。隋文帝称孔子为“先师尼父”。唐太宗尊孔子为“先圣”,“先师”、“先圣”都是尊称,后又改称“宣父”,“宣”为谥号。唐高宗赠孔子为“太师”。武则天封孔子为“隆道公”,“隆道”是封号,“公”是爵位。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文宣”为谥号。宋真宗加称孔子为“圣文宣王”。明世宗尊孔子为“至圣先师”,取消谥号、封号。清世祖福临加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后又改尊为“至圣先师”。自此以后,直至清末,孔子的封谥号未再更动。

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制度形成,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但是近代以来,王国维等根据金文考释得出的结论谥法应当形成于西周中期的共王、懿王阶段,这一说法现在得到广泛认同。

马陵之战

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韩。魏惠王以太子申为主将,庞涓为将军,率兵10万迎击齐军。

田忌、孙膑率军向东穿插进入中原,直逼魏都大梁。庞涓率十万大军迎头拦击。孙膑认为,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彻底消灭敌人。只要一遇到魏军攻击,他就命令齐军转身逃跑,并且在逃跑中把营地军灶数量由前一天的十万个,减到第二天五万个,继而又减至三万个。庞涓随后追赶,他摸着灶台,骄傲地说:“齐军已经胆怯了,吃饭的人越来越少了!三天之内,逃跑的士兵就超过了七万。胜利离我们不远了!”

庞涓斗志昂扬,声势汹涌,干脆抛弃粮草和重兵器,甩下步兵主力,只利用五千轻装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追赶齐军。

孙膑跑到黄河以北马陵地区收住了脚步,在魏军必经的马陵道伏下一万只弩机,等待庞涓上钩。孙膑把一万只弩分成内外三层,在马陵道两侧上好了弦,像捕耗子器那样架起来。弓弩手们埋伏在草丛中,排列长达三华里,刚好可以把庞涓的五千轻锐骑兵夹住。

根据情报,孙膑预计庞涓会在薄暮时分到达马陵,于是特意选了道旁一棵大树,剥去树皮,上面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大字。

夜色降临,庞涓的轻锐骑兵进入了马陵道,人困马乏,极度疲劳,前端道路也被阻塞了。庞涓亲自到前方视察,突然,他发现一棵被剥了皮的树,上面隐约有字迹,由于天暗,很难辨认。起风了,耳边风声呼啸,似有千军万马袭来。虽然内心发怵,庞涓还是命人点起火把。庞涓大睁着双眼,默念道:“庞涓死于此树之下!”这时,庞涓知道自己中了埋伏。还没来得及让士兵撤退,孙膑部队的箭雨就瓢泼而至。魏国士兵阵脚大乱,无力还手,伤亡惨重。

庞涓受多处箭伤,两个儿子也死于乱箭之中。他仰天长叹,悔恨自己曾经对孙膑的残忍,最后拔剑自刎于树下。

知识链接

庞涓观阵

庞涓和孙膑同是战国时代人,年少的时候,他们一起跟随鬼谷子学习兵法。同学期间,两人情谊甚厚,并结拜为兄弟,孙膑年长,为兄,庞涓为弟。一年,魏国国君招求天下的贤才,庞涓听说后,先下山到了魏国,被魏王任命为元帅,执掌魏国兵权。而孙膑觉得自己学业还未精熟,他想进一步深造,所以决定不出山。这时,孙膑仍在山中刻苦学习,先生把秘不传人的《孙子兵法》十三篇细细教给了他,孙膑的才能远远超过了庞涓。不久,孙膑下山也到了魏国,做了客卿,他俩共同为魏国服务。后来,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找了个理由对孙膑处以膑刑(去膝盖骨),使他残废。孙膑只好逃出魏国来到了齐国。在齐国,他被拜为军师,田忌任大将。孙膑、田忌带兵攻打庞涓,并排成阵势挑战,庞涓乘车观看,认得是孙膑颠倒八门阵。但是,他破不了此阵,最后大败逃回魏国。庞涓观阵的典故是说庞涓虽然认得孙膑的阵法,也能指出阵法的名字,但他并无破解之法,而后大败。孙膑使用的阵法,是庞涓耳熟能详的,但是庞涓只掌握了这些阵法的布阵之法,却没有寻求到破阵之道。

孙膑的老师

孙膑之师乃战国时代旷世之奇才鬼谷子也。鬼谷子名王禅,又名王诩,战国时代卫国人,长于持身养性和纵横术,精通兵法、武术、奇门八卦,著有《鬼谷子》兵书十四篇传世,世称王禅老祖。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赵国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他的父亲赵肃侯,曾多次出兵攻打魏国,严重削弱了魏国的百年霸业。公元前326年,赵肃侯死了,年仅15岁的赵武灵王即位。魏惠王得知消息后立即联合楚、秦、燕、齐四国以会葬为名,各派一万精兵,准备趁赵国新君即位的时候攻打赵国。

对于少年赵武灵王来说,父亲的葬礼实在是凶险,搞不好赵国就会被五国联军灭掉。在赵肃侯的托孤重臣肥义的帮助下,赵武灵王决定采取针锋相对的强硬措施,抱着鱼死网破的态度,摆开决战的架势来迎接这些居心叵测的吊唁使者。赵武灵王命令来会葬的五国军队不得进入赵国边境,只许五国使者携带各国国君的吊唁之物入境。魏、秦、齐见赵国重兵待客,戒备森严,不得不打消了要占便宜的念头。魏惠王发起的五国图赵的阴谋就这样被挫败了。

当时,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一些小国也经常来侵扰。在和一些大国的战争中,赵国常吃败仗,大将被擒,城池被占。赵国眼看就要被别国兼并,已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赵国地处北边,经常与林胡、楼烦、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接触。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他认识到,只有机动灵活的骑兵,才是增强赵国军事力量的唯一出路。同时,只有改穿胡服,才能适应骑战的需要。

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提出“穿胡服、练习骑射”的主张,决心取胡人之长补赵国之短。可是“胡服骑射”的命令还没有下达,就遭到许多皇亲国戚的反对。公子成等人以“祖宗的传统不能丢”为理由,拒绝接受变法。赵武灵王驳斥他们说:“德才皆备的人做事都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对策的,怎样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就怎样去做。只要对富国强兵有利,何必拘泥于古人的旧法。”赵武灵王抱着以胡制胡,将西北少数民族纳入赵国版图的决心,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拦,毅然发布了“胡服骑射”的政令。赵武灵王带头穿着胡服去会见群臣,在军队中强行推广胡服,并学着胡人的样子训练将士,让他们骑马射箭,转战疆场,并结合围猎活动进行实战演习。看到赵武灵王真的决心推广“胡服骑射”,公子成等人纠集了一批旧势力,放出谣言要推翻赵武灵王的政权。听到这件事,赵武灵王果断地消灭了公子成,铲除了影响变法的不利因素。

在赵武灵王的亲自教习下,赵国的生产能力和军事能力大大提高,在与北方民族及中原诸侯的抗争中取得了胜利,最后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知识链接

古中国的服饰

中国衣冠服饰的历史,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夏商时期,服饰制度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当时的服饰依据穿着者的身份、地位而有所不同。夏商周时期,中原地区的服饰形式主要采用上衣下裳制,上衣的形状多为交领右衽,用正色,即青、赤、黄、白、黑等五种原色。下裳类似围裙的形状,有腰带,下系芾,用间色,即以正色相调配而成的混合色。服饰多为小袖,衣长到膝盖部位,腰间用条带系束。河南安阳出土的石雕奴隶主雕像,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着围裙,腰束大带,扎裹着腿,鞋呈翘尖。周初制礼作乐,对贵族和平民阶层的冠服作了详细的规定,统治者以严格的等级服饰来显示自己的尊贵和威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一种名为“深衣”的新型连体服饰,同连衣裙类似,上衣下裳在腰部连为一体,领、袖、裾用其他面料或刺绣缘边。深衣不仅用作常服、礼服,且被用作祭服。至此,中原诸夏的传统服饰有两种基本形制——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

骑兵

骑兵是陆军中乘马执行任务的部队、分队。既能乘马作战,又能徒步作战。通常担负正面突击、迂回包围、追击、奔袭等任务。其行动轻捷,受地形、气象影响较小。历史上骑兵曾经是陆军的主要作战兵种。中国历史上骑兵的极盛时期是元朝,骑兵部队主要装备有弓箭、马刀、标枪、战斧等。中华民国时期,骑兵最多时达二十多个师。

一鸣惊人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叫淳于髡(kun)的人,身高仅四尺多,但他能言善辩,幽默诙谐,常常用一些有趣的话语来规劝君主。君王不但不生气,反而乐于接受。

齐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他当太子时,就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少年,不但勤奋学习文武知识,还对治国谋略很用心,希望自己继位后可以把国家建设成一个强国。但是即位以后,齐威王发现,国王的权威和享乐远远超过太子。每天上朝时大臣们前呼后拥,回到家里又有最好的酒食和美女,渐渐地,当太子时的雄心就消减了。

当了国君的齐威王整日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把一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因此,官吏们贪污失职成风,再加上其他诸侯国趁机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齐国的一些爱国人士虽然都很担心,几次想劝谏齐威王,但又怕一不小心触怒了君主,轻则削职罢官,重则脑袋搬家,所以没有人敢出来劝谏。

齐威王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是多么有智慧。淳于髡知道这一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谏齐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齐威王马上来了兴趣,问:“有什么谜语,快快讲来。”淳于髡说:“齐国有一只大鸟,落在王宫的庭院里已经整整三年了。它既不飞也不叫,大王您可知道这是一只什么鸟吗?”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像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他马上就惊醒了,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对淳于髡说:“嗯,你不知道,这只大鸟不飞还好,一旦飞起来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叫也就罢了,一鸣叫就会惊动所有的人,你慢慢等着瞧吧!”淳于髡听了便笑着说:“多谢大王英明的指点。如今大臣们正等着大鸟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呢。”

从此,齐威王不再沉迷于饮酒作乐,开始整顿国家。他一方面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另一方面他着手整顿军事,增强齐国的军事势力,提高国家的威望。想要侵略齐国的国家得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说齐威王真像一只大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这些国家再也不敢侵犯齐国了,有的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了齐国。

知识链接

一鸣惊人的来历

春秋时期,先后有五个国家称霸中原,史称“春秋五霸”。“五霸”中,楚国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文化最盛。楚庄王称霸中原,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但楚庄王继位后,连续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湎声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举冒死进谏,逢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伍举请庄王猜谜语:“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但数月之后,庄王依然如故,享乐更甚。大夫苏从进谏,庄王抽出宝剑,要杀苏从。苏从无所畏惧,坚持劝谏。于是,庄王罢淫乐,亲理朝政,并举伍举、苏从担任要职。这就是“一鸣惊人”的来历。后来,楚庄王又任用孙叔敖为令尹,讲求得失,稳定政局,发展生产,使楚国出现一派国富兵强的景象,为楚国的争霸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06年,楚国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气势。公元前594年冬,楚国成为十四国的盟主,楚庄王成为称雄中原的霸主。

谜语的历史

谜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古时称“廋辞”或“隐语”。它起源于春秋战国,那时各国大臣常用暗示、比喻的手法影射事物,以劝谏君主采纳自己的主张,逐渐形成了谜语。汉朝时一些文人常用诗词、典故来制谜,出现了妙喻事物特征的事物谜和文字形音义的文字谜。

屈原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