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档案
姓名: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属相:羊(1559年)
年号:天命
在位:1616~1626年
享年:68岁(1559~1626年)
庙号:太祖
谥号: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陵寝:福陵(沈阳东陵)
配偶:16人,皇后(大福晋)乌拉纳喇氏
子女:16子,8女
继位人:皇太极(太宗)
帝王小传
努尔哈赤(1559~1626年),姓爱新觉罗,名努尔哈赤,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出生于明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今辽宁省新宾县)。
父塔克世为建州左卫指挥都指挥使觉昌安第四子,母为建州右卫都指挥使王杲长女喜塔拉氏额穆齐。1583年努尔哈赤父、祖都死于战乱。其后,努尔哈赤用父、祖所遗的13副甲胄起兵,开始统一建州女真各部的战争。1587年正月,努尔哈赤于呼兰哈达南冈建“宫室”,即建州左卫的治城,史称费阿拉城。天命元年(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正月,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城御八角殿称汗,建元天命,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
天命十一年即明天启六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病逝,终年68岁,葬于沈阳福陵(今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庙号“太祖”。大妃乌拉纳喇氏及二庶妃从殉。皇太极嗣汗位。努尔哈赤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奠基人。金庸先生称他为“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
青史语录
“自东北海滨,迄西北海滨,其间使犬、使鹿之邦,及产黑狐、黑貂之地,不事耕种、渔猎为生之俗,厄鲁特部落,以至斡难河源,远迩诸国,在在臣服。”
——《清史稿·太祖本纪》
爱新觉罗的祖先
传说中的故事
很久以前,在东北长白山上有一座布库里山,山上有一个湖泊,叫布勒瑚里湖。已经久远得忘记了是何年何月,天宫里的恩古伦、正古伦、佛库伦三位仙女突然心血来潮,想要到凡间去玩玩。于是,她们想办法躲过了天庭守卫的法眼,偷偷地溜到人间,来到布勒瑚里湖畔。
湖水分外清冽晶莹,对三个终日里闷在天廷的仙女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她们合计一番,打算先在湖里洗个澡,再痛快地玩去。
正在这三位仙女玩得开心之时,一只喜鹊突然飞了过来,在三仙女中最小的佛库伦头上久久盘旋不止。佛库伦感到很奇怪,伸出手去想要摸摸这只看起来十分可爱的喜鹊。没想到,喜鹊恰巧将口中衔着的一枚朱果吐到了她的手中,随后长鸣着展翅飞远,不见了踪影。
细看喜鹊留下来的这枚朱果色泽红艳,散发着一股诱人的香气,让佛库伦爱不释手。
见两位姐姐都有穿衣服离开的意思,佛库伦忙把朱果放在嘴里,匆忙着衣。忙中出错,一不留神却把果子囫囵着吞进肚里。没过多大一会儿,佛库伦便感到小腹有下坠的异状,像是怀孕的征兆,当两位姐姐要飞走时,自己的身体却已经沉重不堪,无法再驾云飞升。
两位姐姐见妹妹神色不对,便问妹妹怎么了,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安慰她道:
“我们早已长生不老,时间的流逝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你就在这里把孩子生下来吧,等身子轻了再飞回去也来得及。”
就这样,佛库伦独自一人留在了布库里山上,等待婴儿的降生。
没过多久,一个长相奇异的男孩呱呱落地。奇异的是他竟然生下来就会说话,迎风就长,没用多长时间,便已经长大成人。佛库伦给他起了个名字: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并将自己的身世和他诞生的经过详细地讲与他听,并告诉他:“你是上天安排出生的人,你的使命就是平息天下的战乱。现在,你沿着这条溪水一直往下游走,那里有你成名立业的地方。”说完这番话,佛库伦便消失不见了。
布库里雍顺划着母亲留下来的一叶用桦树做的独木舟,顺流而下,来到长白山东南一个叫鄂谟辉的地方,在溪水边用柳枝和野蒿搭起一座窝棚,暂时居住了下来。
在布库里雍顺居住的地方,有一座鄂多理城,也就是今天的吉林省敦化市。城里有三姓人家,各以姓为派别,形成三派,终日里为了争夺鄂多理城的控制权而打个不休。但三家实力差不多,谁也没本事把另外两家吃掉,却也不甘心就此沦为人后。正因为如此,这座小小的城里终日上演着刀光剑影的闹剧。
一天,城中有人去提水,发现溪边起了一座窝棚。由于那个时候的交通极为不便,陌生人很少见,所以他很是惊讶。走近一看,见里面住着个相貌奇异、举止不凡的年轻人——布库里雍顺。
当下,布库里雍顺便向来者友善地介绍了自己,也将自己的使命告知对方。来者一听,满心欢喜,连忙奔回城里,找到仍在械斗的三家首领,将情况一一讲明,并说:“我想他会公平解决我们之间的争斗的,为什么不去问问他呢?”三家首领听罢,又惊又喜,忙率一干人等来到了布库里雍顺的窝棚前。
布库里雍顺进行了自我介绍。三家首领一商议,决定结束争斗,让这个上天派下来的使者担任城中领袖。于是,众人用手臂结成人轿,抬起布库里雍顺,浩浩荡荡地走回城中。
从此以后,布库里雍顺便成了鄂多理城之主,娶了城中如花似玉的百里氏之女为妻,称其国号为满洲。鄂多理城终于迎来了安定、平静的日子。
然而好景不长。布库里雍顺死后没过几代人,鄂多理城再次陷入危机之中。在一次极大的叛乱中,布库里雍顺的子孙几乎被斩杀殆尽,只有一个名叫樊察的小男孩逃出生天。
当他逃到荒野上时,身后的追兵越来越近,眼见就要被擒,几只乌鸦突然落在他的肩膀上。
追兵误以为樊察是一段枯树,从他的身边呼啸而去。就这样,樊察方才侥幸逃脱,将爱新觉罗氏唯一的血脉传承了下去。
这就是爱新觉罗氏始祖起源的故事。现在,当我们看到这则故事时,大多会毫不怀疑地将之归入到神话传说中去。但这却是正大光明记载于《清实录》《清史稿》等重要史料中的“历史”。那么,爱新觉罗氏的始祖到底是何方神圣?
布库里雍顺存在与不存在之争
大多数人认为,布库里雍顺虽然不是什么仙女之子,但可以肯定他就是爱新觉罗氏的始祖。其证据在于,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布库里雍顺这个人物。在史料记载中,此人乃元代首任斡朵里万户府万户,而据《元地理志》记载,斡朵里确实设有万户一职,这就与传说中布库里雍顺在鄂多理(与斡朵里谐音,应当是不同时代的音译问题)城起家相符合。
传说中的鄂多理城三姓家族,即为“(布库里雍顺)所居之地为元代合兰府水达达等路之斡朵里。夫合海府领混同江南北两岸之地,以今三姓地为其中心,则《清实录》所谓雍顺往定三姓之乱者,亦不无关合”。也就是说,元代时的鄂多理其实是三个行政单位交界之处,在传说里转换成了“三姓”,这也正符合布库里雍顺的故事。
也有人认为并不存在布库里雍顺这个人。其证据在于《清实录》中在提到鄂多理城时说该城在长白山的东侧,而清代官方所修的史书,乃至追溯到《元地理志》上均称鄂多理城位于长白山之北。一东一北,史料中出现了地理位置上的矛盾,因此日本学者便断定,《清实录》的记载并不可信,历史也不存在布库里雍顺这个人,爱新觉罗氏的祖先,实际上是清肇祖猛哥帖木儿。
一个存在的人,一个未定的祖先
可以肯定的是,布库里雍顺是一个被神化了的人物。布库里雍顺的传说其实是整个女真人的传说,在女真人的神话体系里,布库里雍顺是整个女真的始祖,而非爱新觉罗氏所独有。然而努尔哈赤将之据为己有,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
这其实是中国历史的通病。比如说,汉高祖刘邦在未参加起义军时,不过是一小小的亭长(相当于今天的村一级保安队长),但登上宝座,便声称自己是刘累之后。刘累并不是什么帝王将相,却是夏朝时期给孔甲帝养龙的人,跟帝王略有关系,所以刘邦这个皇上当得也就名正言顺。
不仅是平民出身的皇帝如此,就连祖上声名显赫的帝王亦是如此。如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本是官宦世家出身,其祖、父,乃至母亲都是在前朝名气在外的人,但后来还是攀上了老子李聃的高枝,对外宣称自己是老子之后。而在史料中,对于李氏先祖是谁,有据可查的只有东晋末期的凉武昭王李皓。至于李皓与老子之间是否存在着血脉关系,恐怕连李皓自己也不知道。所以,李氏帝王认老子为祖,不过是让自己的登基显得理所当然一些罢了。
作为一朝的开国之君,努尔哈赤的祖先自然也要找个有头有脸的人物。然而,祖辈生活在辽东地区的爱新觉罗氏为满洲人,不像大汉民族那样历史悠久,名人辈出,不愁寻一个声名显赫的同姓之人为祖先。满洲人的前身是女真,女真的前身是黑水靺鞨,靺鞨再往前推,推到头也不过是夏商周时期的肃慎。加之在努尔哈赤之前,满洲人并没有自己的文字,无法证明祖上曾经出过声名显赫的人物。如此,从民间传说入手,去寻找一个能够让后人信服、能够赢得后人崇敬的祖先也就不足为奇。
先辈都非等闲人
虽然爱新觉罗氏的祖先带有很强的神话色彩,且是真是假也是众说纷纭,但努尔哈赤的先辈却都不是等闲人。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塔克世的家中。
满洲人从周代开始曾有过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等名称。满语中,“爱新”意为“金”,“觉罗”意为族,“努尔哈赤”意思是野猪皮。努尔哈赤的祖先原居黑龙江北岸,大约金朝灭亡以后,迁徙到松花江下游的斡朵里(黑龙江省依兰县)地区。到了明初,为了躲避兀狄哈人和蒙古人的不断侵扰,几经辗转,直到正统年间,才在苏子河上游的广大地区定居下来,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森林繁茂,为后来建州女真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努尔哈赤的先人都非等闲之辈,从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开始就受到明朝册封。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都曾先后担任过明朝的官职,史籍中有的说是“都督”,有的说是“都督企事”。努尔哈赤的母亲是建州右卫都督王杲的长女,姓喜塔拉氏,名额穆齐,她生了三子一女,即努尔哈赤、舒尔哈齐、雅尔哈齐和一个女儿。努尔哈赤为长子,生得龙颜凤目,伟躯大耳,声若洪钟,而且聪敏机智,喜爱习武,勤于劳作,因此颇受父母的喜爱。然而,努尔哈赤10岁时慈母便不幸病逝,他幼小的心灵遭到沉重的打击。继母纳喇氏为人十分尖刻,刻薄寡恩,弄得家里极不和睦,兄弟们都闹着分家。父亲塔克世听了继母挑唆,给他的产业极少,甚至不够维持正常的生活。
万历元年(1573年),15岁的努尔哈赤带着弟弟舒尔哈齐离开家,到外祖父王杲那里生活。王杲本名阿突罕,曾被明朝巡抚张学颜带往抚顺,教授汉文和武艺,并赐名为王杲。
史书上说他“黠慧剽悍”,“有才辩,能解番汉语言字义”,是个文武兼备的人,以至于“建州诸夷,悉听杲调度”,成为当时建州女真的着名领袖。努尔哈赤对外祖父非常崇敬,而王杲对机智勇敢的外孙努尔哈赤亦十分喜爱,孜孜不倦地教努尔哈赤弓马骑射、汉语文化、兵书战策,可谓努尔哈赤的第一任最好的启蒙老师。
不幸的是,万历二年(1574年),由于反对明王朝在女真地区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王杲带兵进犯明辽东首府辽阳,杀死指挥王国栋。明辽东总兵李成梁率军攻破王杲屯寨,王杲只身逃走,最终被明朝捕获,被解送到北京,明廷将其处死,暴尸于京城的槁街。建州右卫也遭到明军的残酷掠杀,此时正在王杲家中的努尔哈赤兄弟也双双做了俘虏,机敏的努尔哈赤当即跪在李成梁马前,痛哭流涕,用汉语请赐一死。李成梁见他聪明伶俐、乖敏可怜,不仅赦免了他,而且把他留在帐下做了书童,专门伺候自己。努尔哈赤从七八岁就开始练习骑射,到这时十六七岁,已是弓马娴熟、武艺高强。因而在李成梁帐下,每逢征战,他总是勇猛冲杀,屡立战功。李成梁对他非常赏识,让他作了自己的随从和侍卫。两人形影不离,关系密切,情同父子。
然而,努尔哈赤只是表面上对李成梁表示恭顺和效忠,实际上他对外祖父的被杀始终怀恨在心,只是慑于李成梁的威名,暂时不敢轻举妄动。私下里他早已另有打算,只待时机成熟再采取行动。在李成梁帐下生活了3年左右,努尔哈赤以父亲捎信让他回家成亲为由,借机离开李成梁,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遵照父命,19岁的努尔哈赤与佟佳氏结了婚。
经历了这种血与火的现实,无疑给以后努尔哈赤勃兴女真点燃了火花。但此时的努尔哈赤还需要面对生存的难题,他每天去挖人参、采蘑菇、拣榛子、摘木耳、拾松子,然后将这些东西运到抚顺、清河(今本溪北清河城)等地去卖,以此来维持生活。就在这一时期,努尔哈赤广交朋友,学会蒙、汉语言文字,逐渐受到汉人文化的影响,据说他十分喜爱读《三国演义》及《水浒传》,从中学习韬略兵法,渐知辽东山川形胜与道里险夷。
十三副遗甲起兵
努尔哈赤25岁那年,更大的不幸降临了。这一年,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遭受池鱼之殃,同时死于明军攻城的炮火。这一事件,对努尔哈赤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这一事件还要从王杲之死说起。王杲惨死京城,他的儿子阿台为报父仇,屡屡带兵袭杀明军。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李成梁领兵直捣阿台的驻地古勒城。古勒城位于抚顺“马市”与赫图阿拉的中间位置。李成梁招诱了叶赫部图伦城主尼堪外兰合兵攻打古勒城。阿台已成瓮中之鳖,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带着儿孙们前去营救,为了减少伤亡,觉昌安同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一同进城,打算劝说阿台投降。而尼堪外兰则利用内奸,引明朝大军入城,并向城上守军喊话说:“李太师有令,谁杀死阿台,谁就做古勒城的城主!”很快城被攻破,明军屠城。努尔哈赤的祖父、父亲死于其中。
噩耗传来,努尔哈赤悲痛欲绝。他愤然来到了辽东都司,义正辞严地质问明廷边吏,为何杀他一向忠顺于朝廷的祖父和父亲。明朝边吏自觉理亏,便送还觉昌安和塔克世的遗体,并派人跟他解释说:“非有意也,是误杀耳!”后朝廷又赐予努尔哈赤敕书30道,战马10匹,让他袭任祖父之职,当了建州左卫都指挥使。
这一事件的发生对努尔哈赤的生活道路的影响是巨大的,袭任祖父之职,使他在东北地区女真各部间开始知名;祖父、父亲一贯忠于明朝却落得个惨死,使他与明室产生了对立情绪,暗暗下决心要报仇雪恨,但他清楚,此时若与明朝闹翻,就无异于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