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废皇太子和诸子争储使康熙身体衰弱,精力衰竭。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月二十一日,圣祖南苑行围,十一月初七生病,回到畅春园。初九,因冬至将临,命皇四子胤禛到天坛斋戒,以便代行祭天仪式。初十、十一日、十二日,胤禛先后派遣护卫、太监至畅春园请安,康熙均谕“朕体稍愈”。十三日丑刻,康熙病情严重,命从斋所召皇四子胤禛立即回来,接着召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皇七子淳亲王胤佑、皇八子贝勒胤禩、皇九子贝勒胤禟、皇十子敦郡王胤、皇十二子贝子胤祹、皇十三子胤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来到病床前,交待他的遗命,戌刻便去世了。隆科多即向胤禛宣布康熙最后的命令。今存遗诏曰:“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皇帝位。”当天夜里,用銮舆载运康熙遗体,回大内乾清宫。在隆科多保护下,胤禛先回大内迎驾。第二天传出大行皇帝任命胤禛继位遗言。胤禛任命总理事务大臣,封胤禩、胤祥为亲王,把胤禵召回京城,关闭京城九门。十六日颁布遗诏,十九日遣官祭告天地、太庙、社稷坛,京城开禁。
二十日,胤禛御太和殿登极,接受百官朝贺,正式继皇帝位,改元雍正,这就是历史上的雍正皇帝。10年未决的皇位问题终于有了结果。
夫妻情深
姻缘天定,辅臣之女
顺治十年(1653年)冬天,一个大雪纷飞的季节里,京城辅政大臣索尼的府中降生了一个小小的女婴,这就是索尼长子噶喇布的女儿赫舍里氏。赫舍里氏一生转折与际遇都与她身后的庞大家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1661年,顺治皇帝突然去世,年仅八岁的皇三子玄烨即位,是为康熙皇帝。按照大清王朝的传统,皇帝年幼的时候,国家的政务应该由一两位宗室的亲王摄政,但由于顺治皇帝在位初年睿亲王多尔衮擅权对皇权构成极大威胁的前车之鉴,顺治皇帝和孝庄皇太后决定不依旧制,而是改由异姓大臣来共同辅政,于是确立了四辅臣制。
这样,在同多尔衮斗争中有功的重臣元老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成为辅政大臣,其中索尼为首辅大臣。四大臣共同辅佐幼主,最初相安无事。然而,随着四辅政大臣内部势力的变化,本来位居末位的鳌拜的势力日益扩大,他专横跋扈,根本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和其他辅政大臣放在眼里。
眼看鳌拜势力极速扩张,孝庄太皇太后为了遏制这一状况,转而笼络索尼父子,册立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此举改变了太宗、世祖两朝均在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选择皇后的传统。
赫舍里氏虽出身名门,但她善良贤淑,睿智坚强,没有丝毫的娇纵与刁蛮。
刚满十二岁的赫舍里氏与康熙成婚,但实际上,他们还是天真的孩子,慢慢地,两人成为了形影不离的玩伴,情投意合。少年初成的康熙皇帝和情窦初开的赫舍里氏,懵懵懂懂中,这对小夫妻的生活恩爱甜蜜,非常和谐,感情颇深。
两个人共同度过了鳌拜专权的日日夜夜。在他们共同生活的岁月里,赫舍里氏以自己“宫闱式化,淑德彰闻”的得力辅佐,把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得康熙皇帝无后顾之忧,能够集中精力料理国政,顺利度过了他即位的早期阶段,为日后建立康雍乾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赫舍里氏成为了康熙皇帝的贤内助。
皇宫是一个人事复杂的地方,在这里生存,不但需要聪慧的头脑、灵活的技巧和细腻的心思,还要有上天保佑的好运气。所幸的是,赫舍里氏刚好全都具备了。
长子夭折,难产离世
1670年,赫舍里皇后生下了一个聪明乖巧、活泼可爱的小皇子承祜。这一年,康熙十五岁,赫舍里十六岁。
有了心爱的孩子,赫舍里显得十分满足。年轻的赫舍里用自己最大的热情和精力实践着一个皇后应尽的职责与义务,为了适应国家的经济状况,她紧紧跟随皇帝的意愿,以皇后之尊倡行节俭,成了康熙的名副其实的贤内助。而过去受到过良好教育的赫舍里氏,修养极高,优雅与从容使得她即使是周旋在纷繁复杂的人事关系中,也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快乐的日子总是不能长久,康熙十一年,当玄烨陪着祖母在赤城汤泉休养的时候,年仅四岁的承祜在紫禁城里夭折了。一直以来,康熙就是赫舍里的依靠,只要他在身边,她就可以坚强地面对一切挫折。而如今,他却远在千里之外,只剩下自己一个人,面对病危的儿子,孤助无措地欲哭无泪。
赫舍里氏眼看着心爱的孩子在自己面前一点点地枯萎消逝,却无能为力,这是比自己的死亡还彻骨的痛苦。在别人的眼里,不满二十岁的赫舍里氏有着与她年龄并不相符的成熟,她就像一尊寺庙里的神像,尊贵而端庄,而只有在玄烨的面前,只有在他们独处的时候,赫舍里氏才会暂时卸下所有金碧辉煌的外衣,回归到一个女人的角色。而如今,玄烨又在哪里呢?
承祜的离开带走了赫舍里氏真心的笑容,尽管她为了不让大家,尤其是康熙担心而尽力维持原样,但触及到内心的伤痛却久久不能释怀。赫舍里氏的身体渐渐变得越来越孱弱了,秋天到了,康熙再一次陪同孝庄去到遵化疗养。康熙的离去使得赫舍里氏不需要再假装开心,一直提着的一口气终于吐掉了,赫舍里氏也病倒了。
归途中的康熙得知了皇后的病情,焦急万分的他却无法抛下祖母赶回北京,甚至不能完全表露出自己的担心。但终究纸包不住火,御医不顾康熙的警告向孝庄透露了真相。果然,孝庄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命令爱孙速赶回宫里。
当康熙奔到赫舍里氏的病榻前,她正在昏睡,朦胧中却仿佛看到了玄烨的身影。也许赫舍里氏并没有将他当作是现实,虽然此刻无助的她是如此热切地盼望康熙能够在她的身边,就像半年前失去儿子的时候一样。但是她却也十分了解康熙的性情,抛下病未愈的祖母回京探望自己,如此有违孝道的事情,赫舍里氏从不敢奢望他能够做到。但是最终,她却惊喜地发现,坐在床边,紧紧握着她冰冷双手的那个人,就是她的丈夫,就是她深深眷恋、朝朝期盼着,却又不敢让人知晓的人。
就这样,康熙在赫舍里氏身边陪伴了整整一天,皇后的病情开始有所改观,夫妇二人的感情便在此时又一次得到了见证与升华。
第二年的秋天,赫舍里氏不但恢复了身体,并且再一次怀上了她和丈夫爱情的结晶。
这个时候,发自心底的幸福笑容又一次出现在了赫舍里的脸上。
1674年,二十一岁的赫舍里氏在坤宁宫生下了她的第二个儿子,取名胤礽。然而,躺在床榻上的赫舍里氏却没有多少力气享受母亲的欢乐,生产的过程已经耗尽了她所有的心血,此刻的赫舍里氏感觉自己就像是一片羽毛,轻飘飘、昏沉沉地在半空中翻转,找不到落脚的地方,也找不到可以依靠的肩膀,一阵风吹来,更是彻骨寒冷。
从得到儿子的无比快乐到失去妻子的巨大痛苦,短短两个时辰里,康熙却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大悲。而此刻,他却还没来得及跟与他相濡以沫近十年的爱妻说上最后一句话,哪怕是嘱托与道别。
就这样,赫舍里氏离开了,仓促地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赫舍里氏的离去给了康熙巨大的震撼,他了解为什么皇后会难产,至少他自己始终是这么认为。除了失去她的痛苦,康熙的心里更多了一份难以排解的愧疚与自责。
赫舍里氏与康熙少年夫妻,相濡以沫。她经历了盛世来临前最艰难的岁月,却最终永远地留在了黎明前的时刻。
至爱情深,寄情于子
面对爱妻的突然离去,年轻的康熙一时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悲痛地大哭失声。一向理智的康熙,这一次却一反常态。他在一系列的悼念活动中,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悲伤与痛苦。在赫舍里氏去世三天后,将她的梓宫安放在了紫禁城西,此后,康熙几乎每一天都要去梓宫前举哀,一直坚持了将近一个月。随后,他亲自把赫舍里氏送到了京城北郊沙河地区的巩华城。在梓宫安放处,玄烨又独自默哀许久,直到晚上才起驾返宫。
然而,回到皇宫的康熙却仍旧放不下巩华城里的赫舍里氏,一天后,他又一次来到赫舍里氏的身边,静静地陪伴着她。据《康熙起居注》统计,康熙十三年至十六年,玄烨共去巩华城八十余次。
在这几年中,即使是有了第二位皇后,康熙也依然如故地冒着风霜严寒前去。不仅如此,赫舍里氏去世三周年祭日时,康熙于前一天上午便来到巩华城,一直陪伴赫舍里氏直到第二天才返宫。
对于皇后用生命为代价孕育的皇子胤礽,康熙宠爱极深,他亲自抚养胤礽,把对妻子的全部感情倾注到了儿子身上。康熙十四年,康熙便拟诏欲立刚满周岁的胤礽为皇太子,当年十二月,一岁半的胤礽正式受册宝,当上了皇太子。
康熙四十七年,废皇太子,康熙哭骂太子“生而克母”,并于当晚梦到已去世三十四年的皇后,念念不忘发妻。
附:康熙帝大事年表
顺治十八年(1661年辛丑)
正月初七日,顺治帝逝于养心殿。初九日,玄烨即皇帝位。
康熙元年(1662年壬寅)
二月,郑成功接受荷兰人揆一投降。四月,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父子于昆明。郑成功逝。
康熙二年(1663年癸卯)
三月,庄廷《明史辑略》案发生。
康熙四年(1665年己巳)
七月,以太皇太后懿旨,聘辅臣索尼孙女、内大臣噶布喇之女赫舍里氏为皇后,行纳采礼。
九月,册立皇后。
康熙五年(1666年丙午)
正月,辅臣鳌拜与苏克萨哈因换地相争,自此鳌拜专权。十二月,鳌拜矫旨杀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连。
康熙八年(1669年己酉)
五月,诏逮捕鳌拜交廷鞫,以其屡立战功,免死拘禁,其党班布尔善等伏诛。夺遏必隆太师、一等公。诏永停圈地,已圈者给还。
康熙十二年(1673年癸丑)
三月,平南王尚可喜请老,许之,以其子之信嗣封镇粤,不许,令其撤藩还驻辽东。
十二月,吴三桂反对撤藩叛乱,讯传京师。执其子额驸吴应熊下狱。诏削吴三桂爵,宣示中外。京师民杨起隆伪称朱三太子以图起事,事发,杨起隆逃逸,其党被诛。此为“朱三太子案”。
康熙十四年(1675年乙卯)
十二月,立皇子胤礽为太子,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颁诏中外,加恩肆赦。
康熙十七年(1678年戊午)
二月,皇后钮祜禄氏崩于坤宁宫,辍朝五日,谥曰孝昭皇后。三月,吴三桂在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称帝,年号昭武。十月,皇四子胤禛生,母为乌雅氏。
康熙十八年(1679年己未)
正月,平定三藩之乱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康熙帝御午门宣捷。
康熙二十年(1681年辛酉)
十一月,定远平寇大将军等率军入云南,吴世璠自杀,三藩之乱彻底平定。十二月,康熙帝诏见直隶巡抚于成龙,称其为“清官第一”。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壬戌)
七月,清廷以郑氏降将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准备攻台。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癸亥)
二月,康熙帝初次幸五台山。十一月,以收复台湾,告祭孝陵。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乙丑)
五月,彭春等攻雅克萨城(今俄罗斯阿尔巴津诺),俄军势穷约降,退居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丁卯)
十二月,太皇太后逝。康熙帝割辫服衰,居慈宁宫庐次。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己巳)
正月,康熙帝第二次南巡,临阅河工。七月,初九日册立贵妃佟氏为皇后。次日皇后崩,谥孝懿。派索额图与俄国使臣会谈于尼布楚,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
八月,清军与噶尔丹激战乌兰布通,获胜。
噶尔丹遣喇嘛济隆来请和,福全未即进师。康熙帝切责之。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丙子)
正月,下诏亲征噶尔丹。五月,侦知噶尔丹所在,康熙帝率前锋先发,诸军张两翼而进。
前哨中书阿必达探报噶尔丹闻知皇上亲率大军而来,惊惧逃遁。康熙帝率轻骑追击。抚远大将军费扬古大败噶尔丹于昭莫多(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东南),噶尔丹以数骑逃遁。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丁丑)
二月,康熙帝再次亲征噶尔丹于宁夏,命皇太子留守京师。遣官祭黄河之神。四月,康熙帝回銮。费扬古疏报闰三月十三日噶尔丹仰药死。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戊寅)
正月,康熙帝巡幸五台山。命皇长子胤禔、大学士伊桑阿祭金太祖、世宗陵。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庚辰)
正月,阅视永定河工程。二月,亲自指示修永定河方略。十月,阅永定河。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乙酉)
是年,康熙帝与罗马教廷发生冲突,倾向禁教。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戊子)
四月,获明崇祯帝后裔,年已七旬的朱三及其子,斩于市。十月,议政大臣会议,议皇八子胤禩谋求储位罪,削其贝勒爵。十一月,皇三子胤祉告皇长子胤禔咒魇皇太子,削其直郡王爵,幽之。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己丑)
三月,立胤礽为太子,昭告宗庙,颁诏天下。十月,封皇三子胤祉诚亲王,皇四子胤禛雍亲王,皇五子胤祺恒亲王,皇七子胤佑淳郡王,皇十子胤敦郡王,皇九子胤禟、皇十二子胤祹、皇十四子胤禵俱为贝勒。于京西畅春园之北建圆明园,赐予皇四子胤禛居住。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庚寅)
二月,幸五台山。三月,编纂《字典》,即后来所称的《康熙字典》。十月,诏,自康熙五十年开始,普免天下钱粮,三年而遍。直隶、奉天、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九省地丁钱粮,察明全免。
康熙五十年(1711年辛卯)
八月,四子胤禛第四子弘历(即乾隆皇帝)出生,母为四品典仪凌柱女钮祜禄氏。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乙未)
十月,谕大学士:“朕右手病不能写字,用左手执笔批答奏折,期于不泄漏也。”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戊戌)
十月,皇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进军青海。命翰林、科道官入值。命皇七子胤佑、皇十子胤、皇十二子胤祹分理正黄、正白、正蓝满蒙汉三旗事务。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庚子)
二月,封新胡必尔汗为六世达赖喇嘛,结束五世达赖喇嘛之后的西藏宗教领袖不定的局面。十月,诏抚远大将军胤禵会议明年师期。
皇三子胤祉之子弘晟被封为世子,皇五子胤祺之子弘升为世子。
康熙六十年(1721年辛丑)
三月,大学士王掞先密疏复储,后御史陶彝等十三人疏请建储,康熙帝不许,王掞、陶彝等被治罪,遣往军前效力。十月,抚远大将军胤禵来京。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壬寅)
三月,在皇四子胤禛邸园饮酒赏花,命将其子弘历养育宫中。十月,雍亲王胤禛等视察仓储。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十一月,逝。
雍正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