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清十二帝
2656200000047

第47章 铁腕下的千古骂名——清世宗雍正(1)

帝王档案

姓名:爱新觉罗·胤禛

属相:马(1678年)

年号:雍正

在位:1722~1735年

享年:58岁(1678~1735年)

庙号:世宗

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陵寝:泰陵(清西陵)

配偶:16人,皇后乌拉那拉氏

子女:16子,8女

继位人:弘历(乾隆)

帝王小传

雍正皇帝,即清世宗(1678~1735年),爱新觉罗·胤禛,清圣祖康熙的第四子,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45岁的胤禛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胤禛是在康熙末年社会经济出现停滞的形势下登上历史舞台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为胤禛提供了施展抱负和才干的机会。他高瞻远瞩,又宵衣旰食,励精图治,有步骤地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13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使清朝各方面在康熙时期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后代的乾隆打下了扎实雄厚的基础,为“康乾盛世”的创建做出了巨大贡献。雍正一朝,整顿吏治,继续完善“密折”制度;设立军机处,夺内阁与五大臣的重权,加强中央集权;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划定中俄中段边界;摊丁入地,废除贱籍,并且建立了秘密选储制度,使皇位继承问题制度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同时,他削弱下五旗,严禁僚属朋党,大兴文字狱,禁锢文化。

雍正的历史地位,同乃父康熙和乃子乾隆相比,毫不逊色。尽管他猜忌多疑,刻薄寡恩,统治严酷,但比起他的业绩来,毕竟是次要的。

青史语录

“圣祖政尚宽仁,世宗以严明继之。论者比于汉之文、景。”

——《清史稿·世宗本纪》

即位之谜

登基九五

当康熙爷在畅春园驾崩的消息传出时,大多数人惊愕地发现,最终登上大清王朝第五任皇帝宝座的,居然是之前一直相当低调的皇四子胤禛。

事实上,由于这一历史事实即使在当时也无人见证,因此无论是居庙堂之高的皇亲国戚王公大臣,还是处江湖之远的平头百姓荒野村夫,对事情的真相都无从得知;再加上牵涉到政治利益的得失,最终生发出形形色色关于雍正篡位的说法来。在这些传说中,雍正是踩着他的亲弟弟——皇十四子胤禵的肩头,通过篡改诏书的手段达到其目的的。

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的一天,皇城附近军乐震耳,锣鼓喧天,紫禁城内呈现出一片庄严肃穆。一支威风凛凛全副武装的大清精兵肃立在太和殿前,队伍前有人高举着正黄旗纛,上写“抚远大将军王”六个斗大的字,随后是一众旗帜,清道旗、飞虎旗、飞龙旗、飞凤旗;再后面是全副执事,金瓜、金斧、金天镫、金兵拳。在队伍的正中间,是一员罩袍束带,顶盔贯甲,手提马鞭,腰悬宝剑的大将,在马上端坐,昂然而行,好不威风!在他的后面,是随他出征的王公大臣,均全副戎装,不苟言笑,鱼贯而行。而朝中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国公乃至二品以上大臣,均盛装朝服,站立队伍两侧,敛手肃立。这支军队打天安门出紫禁城,自德胜门一路向西,迤逦而去。

这位大将军是谁?正是康熙皇帝敕封的抚远大将军,由固山贝子一跃而为王爵,皇十四子胤禵。这一年,他只有30岁。

说起来,胤禵和皇四子胤禛都是德妃乌雅氏所出,乃是一母同胞的嫡亲兄弟。不过,由于胤禛从小被佟贵妃收养,而兄弟两人年纪也相差十岁,更兼胤禛自小禀性淡薄,因此兄弟两人反而不甚相得。胤禵倒是同八阿哥胤禩关系不错。在康熙末年的夺嫡斗争中,八阿哥一度是入主东宫的热门人选,围绕着他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包括皇亲国戚和朝中大臣的所谓“八爷党”,而胤禵,自然也是这个党羽中的一员。

和胞兄胤禛相反,胤禵自小脾气火暴,是个直性子人,颇讲义气。康熙四十七年,胤禩由于谋夺太子之位被康熙厉声斥责,20岁的热血青年胤禵挺身而出,抗命为之辩解。康熙勃然大怒,险些挥剑要斩了这个儿子。这件事让胤禵挨了20板子,打得皮开肉绽。而自此之后,父子关系一直平平,似乎康熙并没有想要重用这个儿子。

不过朝堂之上的事情瞬息万变,自从八阿哥失势之后,“八爷党”迅速将重心转向了胤禵,试图通过他东山再起,谋取康熙的欢心,进而重登大宝。在八阿哥的造势下,朝野舆论逐渐转向了胤禵,胤禵也顺应时势,收起火暴的脾气,摆出礼贤下士、敬老尊贤的姿态。

于是当时的清议对胤禵颇多好感之词。这些言语或多或少,会传到康熙的耳朵里。于是,胤禵的机会来了。

康熙末年,策妄阿拉布坦在西北地区屡屡兴兵作乱,清廷久战不克。于是康熙决定派遣皇子统兵出征,打算一举克敌。在康熙的子嗣中,习武出色,能担当此一大任者有二人,十三阿哥胤祥与十四阿哥胤禵。无奈当时胤祥不知何故,早已被康熙高墙圈禁起来;于是这项任务就似乎是顺理成章地落在了胤禵身上。

从史料中对此时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康熙对于此事极其重视,因而给予了胤禵超乎规格的待遇。胤禵在太和殿亲自接受敕封和大将军印,策马扬鞭西征。这就是前文提到的威武雄壮的一幕。

经过四个多月的行军,第二年三月,胤禵率军到达西宁。在当地服从清廷号令的蒙古各部的配合之下,胤禵分兵两路,分别由青海和川滇两路进入西藏。战事进行得非常顺利。

到这一年的八月,清军已经占领了拉萨。胤禵随即延请七世达赖喇嘛入藏并举行坐床仪式。

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乱至此可以说是告一段落,胤禵的威名也传及西北各地。

应该说,康熙皇帝能够让胤禵率兵打这一场震动全国的战役,也说明了此时胤禵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甚高。胤禵甫一抵达西宁,康熙便降旨给青海蒙古部首领,夸奖胤禵“确系良将……有带兵才能”,并叮嘱蒙古各部要听从胤禵的调遣。为了庆祝这场战役的胜利,康熙甚至起草御制碑文,勒石纪念。凡此种种,都说明康熙对胤禵的信任和欣赏。

其实胤禵也意识到了,历史在他面前展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知道这次出征立功,是自己获得康熙青睐,争取荣登大宝的最佳方法。

康熙六十年十一月,胤禵返回北京,向康熙帝面禀军情。他在北京待了将近半年的时间,于第二年的三月又返回军前。他恐怕没有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见到他的父皇。仅仅半年以后,康熙就驾崩了,而他远离北京,只能眼睁睁看着雍正登上皇位。早知如此,他一定不会贸然离开北京的。

清代的野史对所谓的雍正改诏一事,有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康熙帝遗诏原文为“朕十四皇子,即缵承大统。”而胤禛预先知道了遗诏的内容和存放地址,便暗中进入畅春园,将“十”字改为“第”字,并且进而弑父,从而登上皇位。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再行发生,雍正即位后下令,“以后凡宫中文牍,遇数目字,饬必大写,亦其挈矩之一端也。”

另一种说法则提到了隆科多与雍正勾结的内情:据说康熙的遗诏原文为“传位十四子”,并将这一遗诏交由隆科多保管,隆科多将“十”字改为“于”字,并隐匿了康熙病重时召胤禵来京的圣旨,于是雍正顺利即位。

还有一种说法提到,由于胤禵原名为胤祯,“祯”的繁体为“祯”,与胤禛的“禛”发音相同,字形也极其类似,因此雍正在宗人府保存的玉牒上动了手脚,很轻易地把胤禵的名字改成了自己的名字,于是取而代之做了皇上。

经不起推敲的传说

其实,这三种说法稍稍细加推敲,便可知都有问题,并不足以作为雍正改诏的铁证。

第一种说法的来源是清末反清志士的反满着作,其来源就甚为可疑;而且要将“十”

字改为“第”字,又不使看出涂改的痕迹,很难想到世上有人能做到这一点。故而不予讨论。

第二种说法是流传最广的一种,但其内情也非常可疑。理由有三:首先,按照当时官方的正式称呼,应称为“皇某子某某”;所以,“传位于四子”的正式写法应该是“传位于皇四子”——想要在诏书中加一个字,这恐怕是不可能的;其次,“于”的繁体字写法为“於”,在如此重要的文件中,没有道理使用日常的通俗文字,因此,改“十”为“於”就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第三,退一万步讲,就算真的有人真的手眼通天可以将汉字改过,但清代统治者是满族,按例诏书要同时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满文的字符和文法与汉语不同,因此这改正起来便绝非可能之事了。

第三种说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也有破绽。玉牒上胤禵的名字确实有涂改的痕迹,但这恐怕并不是雍正暗地为之。其实在雍正即位后便发下谕旨,要求其他皇子将名字中的“胤”改为“允”,而胤禵也被改名为“允禵”。这是因为在传统社会,有所谓避讳的讲究,即皇帝的姓名所用的字,不可以被他人使用,甚至是相近的字音字形也不可。因此胤禵的改名确有其事,但却无法作为改诏的确实证据。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康熙遗诏干脆就是雍正自己编造的,全文从头到尾根本就没一句真话。那么现在放在故宫博物院的《康熙遗诏》中有一句话“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就是雍正事后加在遗诏上的。这一点,现在确实还无法加以证实或者证伪,只能留待历史学家的继续研究了。

总之,雍正皇帝即位了,但这个消息对远在西宁的胤禵——现在应该叫他允禵了——来说,却不啻是劈开八块顶门骨,浇下一盆雪水来。

雍正也深知手握重兵的允禵对他仍然构成威胁,因此刚刚即位,就立即下旨一道:

西路军务,大将军职任重大,但于皇考大事若不来京,恐于心不安,速行文大将军王驰驿来京。

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被父亲猝死的噩耗打击的允禵,稀里糊涂地被召回北京。

然而一转眼,允禵立刻被削除了兵权,被勒令留在康熙的墓地守灵。

雍正元年五月,雍正下旨一道,把允禵好一通骂,接着轻描淡写地将他“进为郡王”——完全无视先帝爷赐予他大将军王的荣耀。雍正三年,又被降为贝子。到了雍正四年,干脆被禁锢在康熙陵寝,一并被监禁的,还有他的儿子。从此允禵在那里度过了10年的孤独岁月。直到乾隆即位,快50岁的允禵才被释放,从此担任些闲散职务。20年之后,他离开了人世。死后被谥为恂勤郡王。

康熙相中了自己的孙子

关于雍正登基之谜,还有一种说法。传说之中,康熙帝看上的不是自己的四皇子,而是四皇子的四阿哥——爱新觉罗·弘历。

据说康熙在为立嗣问题大伤脑筋之时,武英殿修书总裁方苞曾给康熙出了个主意:看皇孙,有一个好皇孙,可保大清三代盛世。康熙便想起了弘历。

那一年是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跟自己11岁的孙子乾隆在圆明园“偶遇”了,其实这一偶遇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纯粹。乾隆的父亲雍亲王胤禛并非等闲之辈,他看出自己的儿子弘历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就趁一次闲聊装作无意地跟康熙提起:“您还有两个孙子从生下来都还没有机会一睹他们爷爷的圣颜呢。”康熙听儿子这样说,没有想太多,况且只是跟自己的孙子见面而已。事实上,老康熙并非看不出雍亲王要引荐两个孩子的意图,只是眼前自己的这个儿子也非平庸之辈,就算临时布置给他的任务,从来都能很好地完成,想必他想推荐的人定有值得一见之处。更何况,一享天伦对于此时的康熙也算一件欢喜之事,所以便欣然应允。于是便约定了时间、地点见见自己的孙子。

三月十二日傍晚,皇帝驾临牡丹台,品酒赏景。刚看到这两个孩子,康熙便不觉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弟弟弘昼倒没是给他留下太深的印象,但哥哥弘历却让康熙过目难忘。当时的弘历身材颀长,容貌清秀,眉宇间充满了灵气与淡定,相貌上就显示出与众不同。所以在行礼的时候,皇帝也特别注意了他,弘历行为敏捷得体,一点也没有这个年纪的孩子常有的紧张和局促,与跟在他身后的弘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丰富的阅人经验告诉康熙,这个孩子绝对能成就一番大事。他慈爱地招招手,让弘历站到自己面前,开始询问他的功课。弘历便大方地背了几段经书,并全部清楚地讲解了一遍。这让康熙更加高兴,确定这是他见过的孙子当中,最出色的一个。但康熙毕竟是一朝明君,不能依靠所谓的感觉行事。清朝是一个封建的王朝,比较迷信生辰八字,康熙更是对此深信不疑,甚至还专门有一个比较认可的“罗瞎子”。所以牡丹亭见过弘历几日后,便命雍亲王写下弘历的八字给自己审阅。

批算的结果正如康熙所料,这孩子的八字果然与众不同。

所以又过了几天,康熙又一次驾临圆明园,一顿饭后,宣布了一个影响历史的决定:

将弘历带回宫中养育。此前,康熙仅见过这个小孙子一次,但因为弘历给他的印象与众不同,处事不惊慌,不争夺,容貌清秀,充满灵气,加上弘历与众不同,或者说具有帝王之象的八字,促使他最终作出了这样的决定。而雍正,也便“父因子贵”,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皇位。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事实究竟是怎样的,也只能是一个谜了。

皇位的巩固

变革八旗

成功地当了皇帝之后,为避名讳,雍正下令,将众兄弟们的名字的头一个字“胤”改为“允”。为了坐稳皇帝的宝座,雍正采取了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措施。首先,他认为,七弟允佑、十弟允、十二弟允祹的权力过大,应及时削夺。因为他们是八旗旗主,管理着旗务。

八旗制度是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也是清王朝的重要政治制度。各旗旗主是一个旗的首长,拥有很高的权力。即使是皇帝要调用旗下民众,也必须得到旗主的同意。换一种说法,就是旗下有两个主人,一个是旗主,一个是皇帝。就实质来说,八旗旗主的这种特权是和传统的封建中央集权相冲突的。随着清朝统治的巩固,皇帝要直接掌管旗民,加强皇权;然而旗主要维持对旗下的所有权,这就导致旗主的特权与皇权的矛盾日益尖锐。

在雍正帝执政以前,清政府就有过削弱旗主权力的行为。康熙帝统治后期,皇子胤佑、胤、胤祹被派管理八旗旗务,兼任都统,意在削弱该旗王公之权,使该旗进一步直属皇帝统辖。

雍正帝即位后,又对这种局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他看来,这些兄弟们受皇考之命管旗,与自己又是兄弟辈分,如果长期延续,必然会被认为是新的旗主,这样一来就会对维护专制皇权极端不利,必须改变现状。

因此雍正即位第十天,就全面撤换了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都统,以后又陆续撤换了正蓝旗、正白旗,甚至镶黄旗的三旗都统。直到雍正元年五月,允、允佑、允祹所管的旗务全部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