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6年级辅导员王婧对学生的引导体现在从大一就开始的人生规划指导和长期职业辅导方面。大一时,她组织年级开展了“给两年后的自己的一封信”及“我的未来之路——人生规划”等主题年级会,敦促大家尽早思考、客观选择。在大三下学期,她发现年级里准备参加推研的学生几乎两倍于系里的接受能力,王婧及时提前动员、统计并平衡志愿、个别谈心、邀请系内教师分析校内外资源、与系科协合作开通“推研网”、积极联系校外可能的接收单位,等等,使学生们都能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位置,并作出科学选择。最终年级所有具有推研资格且想推研的学生全部申请成功,避免了往年由于学生间相互竞争或信息不及时造成的有资格却没有选上的尴尬局面。
优秀的辅导员对集体的引导通常都有系统的布局。建筑系5字班辅导员闫琳创建了“5年一贯制”的系统辅导方法:入学时,不遗余力地向孩子们“现身说法”,鼓励他们探索自己的生存法则;大一时,一方面多关心新生的生活起居、专业启蒙和班级活动,一方面也开始物色骨干力量;大二起,党支部成为年级的核心力量,她的“5年自治计划”开始初显成效;大三是专业选择上关键的一年,班级的各位骨干在她的指导下开展了“专业自引导”系列活动,及时而有效地避免了大四伊始推荐研究生时期的“撞车”行为。通过引导,班级逐渐成长为一个可以自主运行的组织。
辅导员在集体建设中的作用,正如园丁之于温室里的花朵。花儿无疑需要园丁给予水分和养料,但更不能缺少园丁的扶植和指引——只有亲自经历各种风雨,才能绽放出最美丽的青春。大学教育在于引导,这应该成为所有辅导员的共识。
辅导员们在集体建设的过程中做了许多实事,同时也不乏有着相当深刻的思考。要充分发挥先进集体“培养人”的平台作用,就要坚持优良传统,同时在发展中不断变革,协调各方关系,扩大各种资源。这是辅导员们对学校的期望,也是先进集体制度不断走向未来的可能良方。在“集体建设中的辅导员”的沙龙活动中,辅导员们畅所欲言,对于加强集体建设提出了如下中肯建议:
一是强化“集体”的价值观,希望学校通过各种渠道提升学生对集体的认同感,因为认同是建设集体的基础和核心。虽然现在个人发展非常多元化,每个人都身属多个组织,但强调班级作为学生的“第一集体”的重要地位是集体建设所必需的。强调校史教育,用学校这个大集体带动班级小集体。将“一二·九”合唱重新安排在大一,通过集体活动提升学生的集体认同感,加强先进集体的宣传,对大一新生展开生动活泼的集体教育讲座等也能让“集体”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二是完善集体建设的各种制度。自动化系辅导员杨保华把班级比喻为公司,认为“班主任是董事,辅导员就是CEO”,计算机系辅导员余慧佳也强调班主任对班级成长的重要作用,完善班主任责任与管理制度是集体建设的重要环节。此外,评选制度也应有所改变。史宗恺老师曾经讲过,有的班级用一天时间做活动,但却花两三天来总结评比,评比过多对集体建设来说反倒是种累赘。评价不仅仅是一种“定位”和“表彰”,更应该注重评比后的反馈和成长,互动式、学习式的评比有着更为积极的教育意义。同时,评比制度过细虽然有利于量化指标,但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班级骨干的工作空间。
三是在资源方面,辅导员们希望有一些可以供辅导员方便预约、使用的交流场地,得到更多互相交流的机会和一些能力上的专业培训。对于学生,要增加就业引导和职业发展引导,帮助他们及早明确目标,以利于他们安心在学校学习、工作,共同建设班集体。精简学生活动数量,提高活动质量,提高对班级活动尤其是对本科生党支部活动的支持力度,也能有效促进集体活动的开展。
还原“双肩挑”辅导员和“先进集体”最本初的教育意义,是我们开展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把一个班级看作一艘船,辅导员就是船长。一艘船要成功驶向彼岸,既需要船长带领他们拨开迷雾看清远方,也离不开灯塔的指引和各种外部环境的支持,而船长自己也在其中不断反思、探索,并可能因此改写人生轨迹。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
关于短信
李滨
短信是21世纪人们广泛应用的沟通方式之一,如果你能利用好它,就好像能经常品尝到一杯地道的法国红酒一样,耐人寻味,而我要说的就是关于短信的故事,一些发生在我和我所带的外语系学生之间的温馨故事。短信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短信让我们之间更加了解,短信让我们彼此鼓励,短信让我和我的学生成为了朋友。学生们在有一些疑问或者事情的时候,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就是给我发个短信。我知道他们都很想马上得到我的回复,因此不管我手头有多忙,也不管收到这条短信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哪怕是半夜,只要我听到了、看到了,就会马上回复。有一次几个2004级学生和我聊天时说,每次大家有事发短信找我,我第一时间就会回复过去,这说明我的“短信德”很好。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短信德”这个词。
记得有一次半夜,一条短信的声音惊醒了我。我打开一看,是一个学生发给我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老师,我现在特别饿,你能不能帮我找些东西吃呢?”我看到后又好气又好笑,这时已经半夜两点了,可我还是马上回复了:“现在很晚了,食堂和商店都已经关门了,出去也买不到吃的。你看看同学们有没有吃的东西,先借来垫垫肚子,实在找不到吃的就忍忍吧,好好休息,等天亮了赶紧去吃早饭。”同时我又补发了一句:“以后一定要吃饱晚饭,可别亏待自己。”没过一会儿就收到了这个学生的短信:“哦,谢谢辅导员。”我笑了一下,倒头又睡了。
每次节日,我都会收到几百条学生发给我的祝福短信,甚至在我的生日,都会收到学生对我的祝福。小小的短信,就这样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我在激励学生的同时也经常被激励着。有一次期末考试,我走进考场巡视,想看看大家的考试情况。当我经过一个学生身旁时,看到她冲我微笑了一下,然后低头开始认真地答起了试卷。考试结束后她给我发了条短信:“一开始考试我感觉特别紧张,发现很多的考题自己都没有复习到。可是当看到你走进教室经过我的身旁,我一下子就踏实下来,认真做完了试卷……”我完全没有想到,我只是走进教室,居然也会让一个学生迅速进入考试的状态。从此以后,每次考试,只要有时间我都会走进每一间考试教室,去看看他们——我的学生们。尽管再也没有一个学生给我发过类似的短信,也没有人和我谈起类似的内容,可我还是这样坚持着,因为我觉得这是一种激励,只要能帮助大家,我就应该这样做下去。
当然,有时候学生也会发短信来激励我。2006年,我有幸被评选为北京市优秀辅导员,就在我走上领奖台,接受校领导颁发给我的证书和荣誉的时候,我感觉到口袋中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我猜到一定是学生发给我的短信。等我走下领奖台,打开手机就看到了学生发给我的祝福短信:“辅导员,你真棒,我们永远支持你!”我很欣慰。
用简单的短信激励,给人的却是无尽的力量。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感情也越来越深,其中,是一些短信帮助我与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北京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那年,我带的第一届学生毕业。离校时,很多话面对面不知如何说起,因此只能是会心地一笑,所有的祝福变成了“一切尽在不言中”。一个很优秀的男生,本来完全可以留在北京,可他毅然选择去了南方。离开那天,几个学生送他,我恰巧在校门口遇见。看见我,他走了过来,我看着他,很想说一些祝福的话,可却一时语塞。我一把拽他过来,使劲地拥抱着他,然后说了声“你走吧!”他看了一下我,背起行李转身走出校门。
后来我发了条短信给这个学生:“你是我遇见最优秀的学生,而现在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虽然你去了南方,但我相信你依靠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永远记住北京有我这样的一个兄长,我会永远祝福你。”
我与这个学生两年来经常通过短信联系,短信让我们感悟到——友谊地久天长。2010年的6月,在这个学生毕业两年的日子,我收到了他发给我的这样一条短信:“今天是我们毕业的纪念日。说实话,我现在突然很羡慕你的工作,可以整天和学生在一起,可以和大家一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你们有聚,请代我问好。”这是一条让我难忘的短信,它让我体会到友情可以穿越地域和时间,让我知道,只要你真心付出,收获的永远是真诚!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90后”的那些事儿
浦筱蕾
开学才两个月,这群“90后”的学生们已经有一半找到了“归宿”,这着实出乎我的意料。她们喜欢互相八卦:“我们家”的小卓,每周六都出去约会,而且还特意准备了假发,因为军训的时候头发剪得太短了,说着还得意地从柜子里取出她的假发向我展示;某个正“异地”中的小飞羞涩地问我:“浦导,您觉得,这异地恋……靠谱吗?”看着寝室里姐妹们都甜蜜了,有点失落的小涵冲过来,拉着我的手说:“浦导,就剩下我了,您帮我想想办法吧!要不以您的眼光帮我物色一个?身高一米八以上,外表斯文……”
我一时傻眼,心里暗自感叹:不愧是“90后”的孩子们啊!这就是“90后”的他们给我最初的印象——性格开朗,情感张扬。作为活跃在清华园里最年轻的这个群体,他们的特点绝不仅限于此。在几个月的工作中,我惊奇、感动于“90后”的那些事儿。
他们的“成熟”
第一次被邀请去参加他们的班委夜会是在军训后的一周。当知道开会的地点是翅香园的时候,我特意去自动取款机提了点钱。大家在翅香园边吃边聊,快到10点半的时候,我习惯性地掏出钱包要去买单。“浦导,已经买了!”班长豪爽地说,而且脸上还带着恶作剧的成功般的笑容。我猜想,半个小时前,他假装去上厕所应该是去买单了。那天聚餐过后,我单独对班长说:“今天的夜宵谢谢你,不过下次可不能这样了,你们花的是父母的钱……期末要是还有聚会欢迎叫上我,我来请客。”
在这群说着“火星语”的“90后”学生们的身上,我隐约看到了一份属于成人的影子。成人给“90后”们打上了太多“年轻”、“稚嫩”、“颓废”的标记,而事实上,“90后”的他们在心智上的成熟程度,对于社会的洞察力,并不比“80后”的我们迟钝。
这群孩子中的社会意识、社交意识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同样还未迈进学校的大门,我们当年还在猜测班级的男女比例,他们却已经把班里每个人的幸运数字记得一清二楚;同样刚进学校没几天,我们当年是捧着地图找教学楼,见人就想叫“老师”,他们却早已把学校附近的美食景点摸了个遍,和学长熟悉得像多年不见的老友;同样大一刚刚开学,我们当年还在为前途迷茫、甚至完全没有想过未来,他们却已经争先恐后地找辅导员聊职业规划了。他们对未来的清晰规划、对生活的快速适应和对人际关系的轻松把握,让我感叹于他们的早慧和那种超越年龄的“成熟”。
他们的“功利”
我把“功利”二字理解成“重视功效和利益”,作为一个中性词对待。渐渐地我发现,这个词也适用于“90后”的这群学生。报到的第一天夜里,就有学生找我咨询“文科生学哪个专业更容易出国”的问题。之后一段时间,我陆陆续续被问到诸如“要如何才能转到经管去”,“特长生在选专业、保研方面有没有什么具体关照”之类的问题,其中被问得最多的是“如何能攒高学分绩”。回想起4年前的自己,哪知道学分绩为何物!当时只想着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然而这种心态似乎已经不是“90后”的普遍状态了。他们在决心认真做一件事情前,会先把它放到心中的天平上称一称,思考投入后的产出如何,理性地判断其价值。因此,当被这么多学生问到该如何提高学分绩的问题时,我着实感到很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