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典】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译文】卫灵公向孔子询问排兵布阵之法,孔子说:“礼仪方面的事,我还懂一点;用兵打仗的事,我没学过。”孔子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诸儒注疏】“陈”,谓军师行伍之列。“俎豆”,礼器。尹氏曰:“卫灵公无道之君也,复有志于战伐之事,故答以未学而去之。”
【理学讲评】陈,是军师行伍之列。俎豆,是礼器。昔卫灵公好勇而无道,故以战阵之事问于孔子。孔子对说:“吾自幼学礼,凡俎豆礼文之事,陈设祭飨之仪,盖尝闻其说矣;若夫军旅之事,则固未之学也。既未尝学,则岂敢妄对乎?”夫以孔子之圣,文事武备,孰非其所优为者?但灵公所问,乃军师行伍之列,攻杀击刺之方,此不过武夫战士之事耳,岂足以尽圣人之蕴乎?舍其大而究其小,其不足与有为可知矣。故孔子不对,而明日遂行。所谓见而作,可以速则速者也。
【元典】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译文】孔子在陈国断粮时,跟随的学生都饿得走不动路。
【诸儒注疏】孔子去卫适陈。“兴”,起也。
【元典】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译文】子路埋怨地说:“君子也有穷困潦倒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穷,但穷不失志;小人一旦穷了,就自暴自弃、一蹶不振了。”
【诸儒注疏】何氏曰:“滥,溢也。言君子固有穷时,不若小人穷则放溢为非。”程子曰:“固穷者,固守其穷。”亦通。
愚谓:圣人当行而行,无所顾虑,处困而亭,无所怨悔,于此可见。学者宜深味之。
【理学讲评】兴,是起。愠,是含怒的意思。滥,是泛滥,言人之放溢为非,如水之泛滥而不止也。孔子既不对灵公之问,遂去卫适陈。至于陈国,粮食断绝,从者皆饥饿而病,莫能兴起。子路当此穷困之时,不胜愠怒之意,见于颜色,问说:“君子之人,宜乎为天所佑,为人所助,不当得穷者也,乃亦有时而穷困若此乎?”孔子说:“穷通得丧,系乎所遇。有不在我者,君子安能自必乎?盖亦有穷时也,但君子处穷,则能固守其穷,确然以义命自安,而其志不少移夺;若小人一遇困穷,则自放于礼法之外,而无所不至矣。然则今日之穷,但当固守,而不至于滥焉可矣,何必怨尤乎哉?”夫观圣贤之所遭如此,则春秋之世可知矣!
【心学讲评】圣人之去就,一裁之以道,而在己之穷通,绝不以置于心。道未可去,不先焉;道在必去,不后焉。以是穷而无闷焉,此亦人欲净尽,天理流行之一验也。
孔子在卫,有际可之仕,非以其交际也,以其能交乎我也,则庶几知吾之学而听吾之教也。乃卫灵公以陈问,以孔子为可与言陈者乎,是其不足与有言决矣。夫子不屑与言黩武之不可以为国也,而但自言曰:“道不同则学异。吾所学者,俎豆之事,以绥鬼神,以礼宾客,以崇退让,以将爱敬,则闻之矣。若夫军旅之事,为力,为诈,为克敌致胜之术,有学之者,而吾未之及也,何以对君哉!”拒之峻而不与深言,决于弃卫矣。决于弃卫而无疑,不他计也。明日遂行,道之宜速者也,道速则速。
南将之楚,而昵于陈,上下无交而绝粮,从者馁病而莫能起行。夫子固不念及于此,而适如此;先不计及于穷通,事虽变,而圣人视之则常也。子路愠见曰:“虑不早而及于困者,非君子之道也,夫君子而亦有穷乎?”子曰:“尔何患哉!夫穷,命也。人之所不免者也。君子自有其不犹人者,而此亦犹夫人耳。人固有穷,而君子亦何能免于穷乎?惟所以处之者,则异于小人也。小人以穷为患,惟其不见有道也,于是未穷之时,因而早为不穷之计。然而命不可以人为,则亦有穷之时。于斯时也,求所以济其穷者,其心靡焉,其气溢焉,则其行将有淫放而不知所底者焉,斯滥矣。君子不计谋于先,不怀忧于后,于其穷也,即以穷处之,而何病焉!”圣人于此,非执高节、非尚澹忘也,因乎不得不穷而安其土也。使筹度于穷之计,则去卫不速,与道有间矣。圣人纯乎道则纯乎天,前无所疑而后无所闷,有如是夫!
【元典】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译文】孔子说:“子贡啊,你以为我是学得多才记得住的吗?”【诸儒注疏】子贡之学,多而能识矣。夫子欲其知所本也,故问以发之。
【元典】对曰:“然。非与?”【译文】“对,难道不是吗?”
【诸儒注疏】方信而忽疑,盖其积学功至,而亦将有得也。
【元典】
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译文】“不是,我是用一个基本思想贯彻始终的。”
【诸儒注疏】说见第四篇。然彼以行言,而此以知言也。
谢氏曰:“圣人之道大矣,人不能遍观而尽识,宜其以为多学而识之也。然圣人岂务博者哉!如天之于众形,匪物物刻而凋之也。故曰:‘予一以贯之。’‘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尹氏曰:“孔子之于曾子,不待其问而直告之以此,曾子复深喻之曰‘唯’。若子贡则行发其疑而后告之,而子贡终亦不能如曾子之‘唯’也。二子所学之浅深,于此可见。”愚按:夫子之于子贡,屡有以发之,而他人不与焉,则颜、曾以下诸子所学之浅深,又可见矣。
【理学讲评】识字,解做记字。贯,是通。子贡之学,多而能识,而于道之本原处,尚未能悟,故孔子呼其名而告之说:“赐也,汝见我于天下事物之理,无所不知,岂以我为件件究究,事事学习而记识于心,故能如此乎?”子贡对说:“事物之理,不学则不能知。夫子之多知,故必由于多学也。”既而又忽疑说:“事物之理无穷,夫子虽好学,亦岂能一一而周知?”意者别有简易切要之方,无事于多学而识之者欤?盖子贡学将有得,故方信而忽疑也。孔子乃晓之说:“我非多学而识者也。盖天下义理,虽散见于事物之中,而实统具于吾心。吾惟涵养此心,使虚灵之体不为物欲所蔽,则事至而明觉,物来而顺应,自然触处洞然,无所疑惑。譬之镜体清明,则虽妍万状,自照见之而无遗;权衡平审,则虽轻重万殊,自称量之而不爽。盖一以贯之者也。若欲一一多学而识之,则事理无穷,而闻见有限,用力愈劳,而去道愈远矣,岂吾之所为学者哉?”按一贯之旨,即尧舜以来相传心法,非子贡学将有得,孔子亦未遽以语之也。学圣人者,宜究心焉。
【心学讲评】圣人之知,于物无不尽其理,于事无不悉其宜,察古今之损益而酌其中,审天下之是非而通其变。子贡博而能通,足以知夫子之能无不知矣。夫子虑其循名迹而遗其实也,广闻见而略于心也,乃诘之曰:“赐也,女既已知吾之有知矣。夫知,有详有略,有存有忘。详则知之悉,存则知之审。人之求知,未有不由是道者。故非多学则不能多知,非识则不能必知。女将以吾之于知,亦不能舍是而求之者与?”子贡曰:“赐见夫子之学不厌也,是夫子之识以默也。得于陛者明,而克胜其多;敏于学者深,而不忘其识;是求知之道也,而夫子岂独不然?由今思之,由夫子之言而疑焉。为所学者虽多,而所学之外尚有不胜其多者,何以至夫子而皆备无余?当其识也不忘,而临事物之至则又忘之,何以至夫子而皆遇其素?则非多学与?非识与?夫子自有所以知者在与?”
子乃决言之以定其志,深言之以启其悟,而曰:“非也。吾学之未尝不多,所学未尝不识。乃名象具,而所以为名象者不知,则守其已成而疑其未着;情事悉,而所以治情治事者不知,则可以应物而不可以获心。然则知非以学识得,而吾之非恃乎此,明矣。天下之理本于天,而天本至一而无间;吾之有知生于心,而心本至一而无杂。物有不可尽,而尽心以尽物者,统此一念之存;事有不可推,而推心以推事者,率此一情之发。耳目之聪明,何以尽之?其尽之者,耳目听命于一致之灵;古今之常变,何以推之?其推之者,古今惟此一诚之着。故于此而通焉,于彼而通焉,极乎不可测不可穷之数而通焉。所学者所识者皆通其故,即所未学者所不识者暗合其符,无不可贯也,贯之而皆有曲畅旁通之得也。予之知,以此而已矣赐也其尚知之乎!”
夫子之所谓一者,未尝言之,而但言一,即已尽矣。至大者一也,无与为偶,无出其外者也。盖天之全理在人之一心,人心之所涵乃为物理之所当知。若心之所不能至,则亦无其理矣。心之体在,尽之而体全;心之用在,推之而用显。故与曾子言者,知行不同,而实则一也。此所以为圣门传心之要与!
【元典】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仲由啊,理解道德的人太少了。”
【诸儒注疏】由,呼子路之名而告之也。德,谓义理之得于己者;非己有之,不能知其意味之实也。
自第一章至此,疑皆一时之言,此章盖为“愠见”发也。
【理学讲评】孔子呼子路之名而告之说:“义理之得于心者谓之德,非实有是德者,不能知其意味之真也。若人而至于知德,则性分之乐,充然自足。倘来之遇,何所加损。凡小而是非毁誉,大而用舍行藏,极而死生祸福,皆无足以动其中矣。顾今之人,能知德者几何人哉!”夫子此言,盖为子路愠见而发,所以深警之,使其勉进于德也。
【心学讲评】夫子以子路有高明之姿,而求于心者未至也,乃呼而告之曰:道着于天下,苟即事物而察之,未有终不能知者也。乃欲道之实践于躬,而心喻其所以必然之理,以据之而自信,则存乎德矣。偶然而为之,偶然而合焉,非德也。信心而出之,信心而无道焉,则自谓德而非德也。惟知德者躬行之而熟悉其条理,知其必出于此,而后于心无歉也,于理无疑也。引而伸之,而变化皆不出乎此也。由试以此而验今之学者,其辨是非之略于微茫,审存去之心于一时,能知此者,不亦鲜乎!盖徇道于迹,而任心以情,其自谓中道而终与己不相亲者,则学未笃而心之疏也。由其可以自限乎?
【元典】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不发号施令就能治理好天下的人,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不过是庄严地坐走宝座上而已。”
【诸儒注疏】“无为而治”者,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独称舜者,绍尧之后,而又得人以任众职,故尤不见其有为之迹也。恭己者,圣人敬德之容。既无所为,则人之所见如此而已。
【理学讲评】孔子说:“自古帝王以盛德而致至治者多矣。然或开创而前无所承,则不能无经始之劳;或主圣而臣莫能及,则不能得任人之逸;是皆未免于有为也。若夫躬修玄默,密运化机,不待有所作为,而天下自治者,其惟虞舜之为君也与?盖舜之前有尧,凡经纶一创之事,尧固已先为之。舜承其后,不过遵守成法而已,下又得禹、稷、契、皋陶、伯益诸臣,以为之辅。凡亮土熙载之事,诸臣皆已代为之,舜居其上,不过询事考成而已。以今考之,舜果何所为哉?但见其垂衣拱手,端居南面,穆穆然着其敬德之容而已。”而当其时,庶绩咸熙,万邦自宁,后世称极治者必归之有虞焉。所以说无为而治者,惟舜为然也,然无为者,有虞之治,而无逸者,圣人之心。故书之称舜,不曰无怠无荒,则曰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盖无逸者,正所以成其无为也,不然,而肆然民上,漫不经心,何以有从欲风动之治哉?善法舜者,尚于其敬德任贤求之。
【心学讲评】夫子曰:古之治天下者不一,而君德之修于躬,君道之正于上,一也。帝王改姓受命,成一代之治,则必有所创制立法,以与天下维新,而建久安长治之统。乃有一乎因而无革,专任人而不任法,无所为而天下昭明者,考之于古,其惟舜乎!由今想之,夫舜岂有意于无为哉?钦若吴天,平章百姓之事,尧为之而泽未斩也。治水土、敷刑教之事,九官十二牧为之而功各着也。舜虽欲为之,何为也哉?若其所以绍尧而表率群工者,惟尽君德于己,精一之戒凛于中,而端敬之容型于外,恭己也,以立治之本,守君道于斧最,听群后之政,求万民之安,正南面也,以尽君道之用;则尧典即其典,而禹、皋之谟即其谟,斯以率由成宪,而天下已治矣。夫何必更创法制,以别见一代之规哉!恭而正者,百王不易之治源;有为有不为者,因时而行之妙用。论治者,可以知所先后矣。“为”字自制作立法言,非老、庄之清静也。“恭己”是修身,“正南面”是用人行政,原非为也。与《注》有别。
【元典】
子张问行。
【译文】子张问什么是正确的行为。
【诸儒注疏】犹“问达”之意也。
【元典】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译文】孔子说:“说话要忠信,行为要诚实,即使到了偏远地区,也能事业顺利;否则,即使在繁华都市,能顺利吗?”【诸儒注疏】子张意在得行于外,故夫子反于身而言之,犹答“干禄”、“问达”之意也。“笃”,厚也。“蛮”,南蛮。“貊”,北狄。二千五百家为“州”。
【理学讲评】行,是所行通利。二千五百家为州,二十五家为里。子张问于孔子说:“人必何如,然后能使己之所行,无往而不通利乎!”孔子说:“至诚乃能感人,君子求诸在己,如使所言者忠诚信实,而绝无虚诞之辞;所行者笃厚敬谨,而不为浅躁之行。似这等诚实无伪的人,自然见者敬爱,闻者向慕,虽南蛮北貊之邦,亦将通行而无碍矣,而况其近者乎!若使言不忠信,而徒务口给以御人;行不笃敬,而徒为饰貌以相与。似这等虚诈不实的人,必然动则招尤,言则启侮,虽州里乡党之近,亦将阻碍而难行矣,而况其远者乎!行之利与不利,惟视其主之诚与不诚而已。”
【元典】
“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译文】站立的时候,忠信诚实这几个字好象就矗立眼前;坐车的时候,这几个字好象就贴在车窗上。这样到哪都会畅通无阻。
【诸儒注疏】“其”者,指忠信、笃敬而言。“参”读如“毋往参焉”之参,言与我相参也。“衡”,辊也。言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随其所在,常若有见,虽欲顷刻离之而不可得,然后一言一行自然不离于忠信、笃敬,而蛮貊可行也。
【元典】子张书诸绅。【译文】子张将这话写在腰带上。【诸儒注疏】“绅”,大带之垂者。书之,欲其不忘也。程子曰:“学要鞭辟近里,着己而已。‘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言忠信,行笃敬’,
‘立则见其参于前,在舆则见其倚于衡’;即此是学。质美者明得尽,渣滓便浑化,却与天地同体。其次惟庄敬以持养之,及其至则一也。”
【理学讲评】参是参对,倚是倚靠。车轭叫做衡。绅是大带之垂者。孔子又告子张说:“感人以诚,固无有不动者。然这存诚工夫,不可少有间断。少有间断,则虚伪杂之,亦终不可行也。必须念念在此,而无顷刻之间。站立则见忠信笃敬之理,参对在我面前,在舆则见忠信笃敬之理,倚靠在那衡上,这等样念兹在兹,无少间断,然后所言者,句句都是忠信,所行者,事事都是笃敬,而州里蛮貊皆可行也。”盖子张务外,而不能有恒,故夫子勉之如此,于是子张即以夫子之言,书定于大带之上,盖欲常接于目而警于心,亦可谓能佩服圣人之教矣。按此章之言,不独学者切己之事,在人君尤宜致谨,人君一言失,则天下议之;一行失,则天下背之,甚则怨之詈之。非细故也,诚能忠信笃敬,则所谓至诚与天地参者,亦不外此,而况于人乎,所以说王道本于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