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典】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
【译文】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送给孔一只熟乳猪,想让孔子去他家致谢。孔子乘他不在家时,去拜谢。却在半路上碰到了。
【诸儒注疏】阳货,季氏家臣,名虎,尝囚季桓子而专国政,欲令孔子来见己,而孔子不往。货以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故瞰孔子之亡而归之豚,欲令孔子来拜而见之也。
【理学讲评】阳货,名虎,是季氏家臣,尝囚季桓子而专国政者。因孔子是鲁国人望,欲其来见己。孔子以货是乱臣,义不往见。阳货乃馈送孔子以蒸豚。孔子以货既加礼于己,不得不往拜以谢之,而其本心实不欲相见。于是趁他不在家的时节,乃一往拜之。盖虽不废乎报施之礼,而亦终不亏其不见恶人之义也。乃不期与之相遇于途中。
【元典】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智乎?”曰:“不可。”“曰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译文】他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说。”孔子走过去,他说:“自己身怀本领却任凭国家混乱,能叫做仁吗?”孔子说:“不能。“想做大事却总是不去把握机遇,能叫做明智吗?“不能。“时光一天天过去,岁月不等人啊。“好吧,我准备做官。”
【诸儒注疏】“怀宝迷邦”,谓怀藏道德,不救国之迷乱。“亟”,数也。“失时”,谓不及事几之会。“将”者,且然而未必之辞。货语皆讥孔子而讽使速仕。孔子固未尝如此,而亦非不欲仕也,但不仕于货耳。故直据理答之,不复与辨,若不谕其意者。
阳货之欲见孔子,虽其善意,然不过欲使助己为乱耳。故孔子不见者义也;其往拜者礼也;必时其亡而往者,欲其称也;遇诸涂而不避者,不终绝也;随问而对者,理之直也;对而不辨者,言之逊而亦无所诎也。杨氏曰:“扬雄谓‘孔子于阳货也,敬所不敬,为诎身以信道’。非知孔子者。盖道外无身,身外无道;身诎矣,而可以信道,吾未之信也。”
【理学讲评】怀宝是比人有道德,如怀藏着重宝一般。亟字解做数字。阳货遇见孔子,迎而谓之说:“来,我与你说话。凡人有道德则当摅其所蕴,以济时艰。如有重宝,当售之与人,不可私也。苟徒藏怀其宝而坐视国之迷乱,不为拯救,可以谓之仁乎?”孔子说:“不可谓之仁也。”阳货又问:“人之好有为者,则当乘时而出,以设施于当世。苟徒好从事,而每坐失事机之会,可以谓之智乎?”孔子说:“不可谓之智也。”阳货又说:“日月如流,一往不返。”孔子说:“吾将出而仕而矣。”
【心学讲评】圣人之待小人也以正,而未尝不可用权也;乃其行权,终不易于正也。未尝为之屈,而亦无所欺。相酬以直,何尝废礼?相示以诚,而意终不可测。神矣哉!
夫子当强仕之年,欲出而仕于鲁,用行之道也。阳货将为乱,乃欲致夫子之仕于己,愿得见己而属意焉。孔子不见,意中原无货也。货乃援“大夫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之礼,以致孔子,而瞰孔子之亡,归孔子豚,谓来见而可与言矣。夫是曾何足以欺君子哉!归则拜之,礼不废矣;时其亡而往,事相当矣;此圣人之权也。而彼以时亡来,此以时亡往,适如其情理,直道存焉,何权而非正哉!乃适遇诸涂,货以为幸可雠其巧者此遇,而圣人初不必不与酬答者,何必不遇也。
货乃呼孔子而前之,曰:“来,吾与尔言。”其词亢者,挟其有可以折孔子者也。遂曰:“宝不可藏也,邦不可迷也,怀之而听其迷,岂仁者之忍乎!”子遽应之曰:“是诚不可谓仁也。”又曰:“从事者,心也。有其时者,几也;有其心而失其几,岂智者之为乎!”子曰:“是诚不可谓智也。”货乃以为理足以夺夫子矣,而又动:艺以情,遂曰:“尔知之,尔将行之矣。日月逝矣,积日月而岁成焉,其能待尔以栖迟乎!子曰:“以其时,则仕之岁也。宣力者不可以后时,信然矣。吾亦知之矣,不久怀也,不再失也,吾将仕矣。”
以夫子之至仁大智,必无怀宝失时之心,而其将仕者,未几而果仕。夫子之言,何一而非诚!而仕自有仕之道,特不因货而仕,夫子亦未尝欺货而背之。无难以其心正告小人,而自非彼之所能测。言非无诚,而权自在我。盖圣人之心光大无私,而权即此而在,不于货而屈,不于货而用吾术,此圣人之神也,圣而不可知者也。
【元典】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只是习俗使人有了差别。”
【诸儒注疏】此所谓性,兼气质而言者也。气质之性,固有美恶之不同矣。然以其初而言,则皆不甚相远也。但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于是始相远耳。
程子曰:“此言气质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则性即是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
【理学讲评】孔子说:“天之生人,本同一性。”
【心学讲评】夫子曰:知天人之际者,可以知性。察善恶之几者,在辨其习。性之于人至矣哉!而习之于人亦切矣哉!均是生也,均是气也,均是人之生也,均是气之理也,二气之良能,五行之精秀,理行乎气而为形,气载夫理而为心,夫不相近乎哉!尧、舜不废食色之常,桀、跖亦窃仁义之似,近焉,而何以成乎远也?则习也。一人之迷其性而倡矣,众人之忘其迷而和矣,能尽其性者鲜,不知其:性者众,驯而习之,则利于善,狎而习之,则安于恶,于是而远矣。中材无独立之志,利欲有百出之涂,远矣。而可返之以同于善也,则又性也。此无疑于善恶之所自殊,而天人之分合亦可见矣。
【元典】
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译文】孔子说:“只有上等人聪明和下等人愚蠢是不可改变的。”
【诸儒注疏】此承上章而言,人之气质相近之中,又有美恶一定,而非习之所能移者。
程子曰:“人性本善,有不可移者何也?语其陛则皆善也,语其才则有‘下愚’之不移。所谓‘下愚’有二焉:自暴、自弃也。人苟以善自治,则无不可移,虽昏愚之至,皆可渐磨而进也。惟自暴者距之以不信,自弃者绝之以不为,虽圣人与居,不能化而人也,仲尼之所谓‘下愚’也。然其质非必昏且愚也,往往强戾而才力有过人者,商辛是也。圣人以其自绝于善,谓之“下愚”,然考其归,则诚愚也。”或日此与上章当合为一,‘子曰’二字盖衍文耳。
【理学讲评】这是承上章说。“人之初生,其性固为相近,然有一等气极其清,质极粹而为上知者;有一等气极其浊,质极其驳而为下愚者。世间惟这两样人,美恶一定,非习之所能移。”
【心学讲评】子曰:性无不相近,而抑有不相近者。虽然,亦仅有之耳。其惟上智乎:纳之于至恶之习,而必不受也;迫之以不得已,而委曲以化于善也。其惟下愚乎?导之以至善之习,而必不从也;督之以不敢为,而变诈以雠其奸也。此则习之所不能移乎!而天下之为上智者几何?人为下愚者几何人?其可归过于性而不慎所习哉!
【元典】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译文】孔子去武城,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诸儒注疏】“弦”,琴瑟也。时子游为武城宰,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也。
【元典】夫子莞尔笑,曰:“割鸡焉用牛刀!”【译文】孔子微微一笑说:“杀鸡哪用得上宰牛的刀?”【诸儒注疏】“莞尔”,小笑貌。盖喜之也。因言其治小邑何必用此大道也。
【元典】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译文】子游对他说:“以前我听您说过:‘君子学道就会爱护别人,小人学道就会服从指挥。’”
【诸儒注疏】君子、小人以位言之。子游所称,盖夫子之常言。言君子、小人皆不可以不学,故武城虽小,亦必教以礼乐。
【元典】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译文】孔子说:“同学们,子游说得对,刚才我是在开玩笑。”
【诸儒注疏】嘉子游之笃信,又以解门人之惑也。
治有大小,而其治之必用礼乐,则其为道一也。但众人多不能用,而子游独行之,故夫子骤闻而深喜之,因反其言以戏之。而子游以正对,故复是其言,而自实其戏也。
【理学讲评】武城是邑名,在今山东兖州府地方。莞尔是小笑的模样。偃是子游的名。君子是有位的人,小人是细民。昔孔子行到武城县中,听得处处琴瑟歌咏之声。盖是时子游为武城宰,方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也。夫子见当时皆不能用礼乐为治,而子游独能行之,故骤闻而深喜之。遂莞尔而笑说:“言偃所治者小邑,何必用此礼乐之大道?譬如杀鸡者,何必用屠牛之大刀乎?”子游不知夫子之意,乃对说:“昔者尝闻夫子说道,道本切于身心,人能学之,则各有所益。如在上的君子,治人者也,若使学道而有得,则能养其民胞物与之心,而推以爱人,是君子不可以不学道也。在下的小人,治于人者也,若使学道而有得,则能明乎贵贱尊阜之分,而易于驱使,是小人不可以不学道也。夫子此言,偃尝佩服之久矣。今日武城虽小,安敢鄙其民而不教之以礼乐乎?”夫子因子游未喻其意,遂呼门人而告之说:“二三子听之,言偃之言诚为当理,我前割鸡不用牛刀之言,特戏之耳。岂真谓小邑不可以大道治之哉?”盖深嘉子游之笃信,又以解门人之惑也。
【心学讲评】道无不可行者也。政有张弛,法有轻重,则地有大小,时有污隆,因之而易所用。若夫以道治世者,养之以和平,裁之以中正,优游泮涣,调人之气而顺其性、则用之天下而成醣嗥之化,用之一隅而革非鄙之俗;一人由之而即以善一人,众人未能深知,而循习之亦以远一时之邪慝,则礼乐是也。
弦歌之奏,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移风易俗,不择地而行。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子游以是教武城,其先王之遗意乎!夫子有说焉,抑有感焉,不期子游之能以此治武城,而何以仅见之武城也。莞尔之笑,其情深矣。而曰:“是先王所以治天下者也。今之治一邑者,政令焉耳,犹割鸡耳,而偃乃用牛刀邪?”子游对曰:“偃以行夫子之志也。偃尝闻诸夫子曰:以道教君子者,君子涵泳其精意,而刚果刑杀之心日以销,出而临民,爱人必矣。以道教小人者,小人感其声容,而亢悖自恣之气革,其以事上,将易使矣。偃其敢轻一邑之君子小人为不可化乎!偃其能勿望于一邑之君子小人之志于仁乎!是以敢轻用之也。”
夫子亟称之曰:“二三子!偃之言,吾之言也。而能以吾之言见之行事,则偃之于斯言也,深矣。有君子而皆可与于中和之美也,有小人而皆可与于纯良之化也。以一邑之小,而以政束之,以法督之,则道有所择,而不可用矣。偃之言是也。前言云尔者,恐其志之不坚而信道之不笃,聊与戏焉,以验之耳。曾是一邑而有异治乎哉?”
观于此,则圣人之所以治天下者可知矣;而无人不可以体道,道无往而不见功。人苟自见为割鸡,则割鸡已耳;功利之说所以徼小试之效也。
【元典】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
【译文】公山弗扰占据费市反叛,来召孔子,孔子想去。
【诸儒注疏】弗扰、季氏宰,与阳虎共执桓子,据邑以叛。
【元典】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译文】子路不高兴地说:“没地方去就算了,何必到他那里去?”【诸儒注疏】“末”。无也。言道既不行,无所往矣,何必公山氏之往乎!
【元典】
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译文】孔子说:“他来召我,难道是说空话?如果有人肯用我,我也许就会建立又一个强盛的王朝。”
【诸儒注疏】“岂徒哉”,言必用我也。“为东周”,言兴周道于东方。
程子曰:“圣人以天下无不可有为之人,亦无不可改过之人,故欲往。然而终不往者,知其必不能改故也。”
【理学讲评】公山弗扰是鲁大夫季氏之家臣,为费邑宰。末之之字,解做往字。昔鲁自文公以来,季氏世执国政,公室衰弱,君反受制于臣,如此者,四世矣。至季桓子之时,有公山弗扰者与阳虎共执桓子,遂据费邑以畔。因使人聘召孔子。孔子尝愤宗国之陵替,疾季氏之不臣,而思以匡之久矣。今幸其家臣内叛,衅起私门,傥因其可乘之隙,而运吾转移之术,则亦振鲁兴周之一机也,故因其来召而遂欲往应之。乃子路不达孔子之意,艴然不悦,说:“夫子之齐之鲁,道既不行,身无所往,亦可以止矣。何必又往应公山之召,而徒取失身之辱乎?”是不知公山弗扰之叛,乃叛季氏,非叛鲁也。孔子之欲往,非为公山弗扰,乃为鲁也。故不得已而晓之说:“今世莫我知,无能召我而用之者。今公山氏特来召我,斯其意岂徒然哉?殆必有以用我也。当此之时,如有委我以国,授我以政,而能用我者,我必将修纪纲之废坠,正名分之陵夷,举文武周公之治,而整顿于今日,使秉礼之宗国,复西京之旧俗,而鲁其为东周矣乎?”孔子自表其用世之志,以晓子路如此。而其拨乱反正之微权,转移化导之妙用,则有未易窥者。然考之春秋传,公山弗扰与季氏战,兵败奔齐,而孔子亦竞末应其召。道之将废,而鲁之终于不振也。可慨也夫!
【心学讲评】天子失其治统,而王道废。下而诸侯也,大夫也,陪臣也,皆窃天子之柄以废一王之治者也。天子不能兴矣,诸侯匡之则兴。诸侯失道,大夫可匡诸侯,以匡天子。大夫不足有为,而逆弥甚,陪臣可矫大夫,扶诸侯,以辅天子。故欲正其分,则诸侯不可用,而况大夫!欲因之以大有为,则诸侯大夫可用,而何独弃于陪臣!
圣人旷观三代以降,知其皆不可用而皆可用也。而当时习于诸侯大夫之逆,而陪臣始盛,则斥之为叛,横立分义,以为士君子之从违,故公山弗扰独以叛称。夫子独往应其召,而子路不说曰:“诸侯不信,大夫不从,则亦无所往也已矣!何急于用,而必公山氏之往乎?”子曰:“是非尔所知也。夫召我者,岂徒修其好贤之名哉!无亦疑于名之不正,而思我为之名也;无亦嫌于义之未顺,而思我徙于义也;则必用我矣。有用我者,吾何择乎!诸侯用我,我即用诸侯;大夫用我,我即用大夫;家臣用我,我即用家臣。吾为之,吾有所以为之。兴周道于东方,吾所可自信矣。而何公山氏之不可之哉!”子路所习知者,当时诸侯大夫之分义,而夫子所志者,礼乐征伐一统之盛治。夫子于此明示之,而于佛胖微言之,一也。
【元典】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子张问仁,孔子说:“能在天下推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了。“哪五种?”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拥护,诚实就会受到重用,勤敏就会获得成功,慈惠就会有本钱使用人。”
【诸儒注疏】行是五者,则心存而理得矣。“于天下”,言无适而不然,犹所谓“虽之夷狄不可弃”者。五者之目,盖因子张所不足而言耳。“任”,倚杖也。又言其效如此。
张敬夫曰:“能行此五者于天下,则其心公平而周遍可知矣。然恭其本与!”李氏曰:“此章与六言六蔽、五美、四恶之类,皆与前后文体大不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