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典】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管理国家要以身做则。如同北极星,安然不动而众星绕之。”
【诸儒注疏】“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也。“北辰”北极,天之枢也。“居其所”,不动也。“共”,向也,言众星四面旋绕而归向之也。“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其象如此。
程子曰:“为政以德然后无为。”范氏曰:“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所守者至简,而能御烦;所处者至静,而能制动;所务者至寡,而能服众。”
【理学讲评】政,是法令,所以正人之不正者。德,是躬行心得的道理。北辰,是天上的北极。共,是向。孔子说:“人君居万民之上,要使那不正的人都归于正,必有法制禁令以统治之。这叫做政。然使不务修德以为行政之本,则己身不正,安能正人,虽令而不从矣。所以人君为政,惟要躬行实践,以身先之。如纲常伦理,先自家体备于身,然后敷教以化导天下,纪纲法度,先自家持守于上,然后立法以整齐天下,这才是以德而为政。如此,则出治有本,感化有机。由是身不出乎九重,而天下的百姓,自然心悦诚服,率从其教化。譬如北极,成天下之中,凝然不动,只见那天上许多星宿,四面旋绕,都拱向他。是人君修德于上,而恭己南面,就如北辰之居所一般,万民之观感于下,而倾心向化,就如那众星之拱极一般。”此古之帝王所以笃恭而天下平者,用此道也。图治者可不务修德以端,出治之本哉!
【心学讲评】当春秋时,功利之习方兴,名法之学已起,古帝王修己治人之道将泯,而天下亦且散而无纪。夫子乃正言治理以示人曰:人君而苟有志于为政,则必有操之于心、见之于事者,以为经世之大用,而抑将何所以哉?法成而天下且窃吾法,刑立而天下且乱吾刑,导之以善而莫我向也,欲止其恶而益相违也,则唯以德乎!民皆有为善之本心,上无以倡之,则志气不发;上无以启之,则从违不审。唯为政者以无欲清主心,而躬行者皆其心得;以善教正民好,而心得者见之施行;不恃法而法简矣,不尚刑而刑静矣。此乃以己之正,正人之不正之要道也。则请譬之于天象焉。人君以一人统天下,犹之乎北辰也。三百六十五度亦广远矣,三垣、二十八次亦繁多矣。运动之而使周回于天者北辰也,而北辰之统天何如乎?居其所而已矣。密运之微,而天下不见其动,未尝逐逐然与众星争经纬、争出没也。而众星之回转,皆环向北辰以动,而莫有相背以行者。故为政者,亦第患德之未立而已。诚有宥密独运之德,修之于深宫静处之时,一北辰之居所也,则因民之性,顺民之情,导之以善而即从,止之于恶而即改,不待逐逐然与争得失争善恶,而民无不顺,一如众星之共矣。
盖天与人同此一理,君与民共此一心。不循其理,不感以心,而求治于天下,政愈繁而民愈叛,恶足尚哉!
【元典】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洁’。”
【诸儒注疏】《诗》三百十一篇,言“三百”者,举大数也。“蔽”犹盖也。“思无邪”,鲁颂駉篇之辞。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性情之正而已。然其言微婉,且或各因一事而发,求其直指全体,则未有若此之明且尽者。故夫子言《诗》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尽盖其义,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
程子曰:“
思无邪”者,诚也。”范氏曰:“学者必务知要,知要则能守约,守约则足以尽博矣。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
【理学讲评】诗,是《诗经》。蔽字,解做盖字。思,是心思。无邪,是心思之正。孔子说:“《诗》之为经,凡三百篇。一篇自为一事,一事自有一义,可谓多矣。然就中有一句言语足以尽盖其义而无余。《鲁颂·駉》篇之词有旧:思无邪。”是说人之思念皆出于天理之正,而无人欲之邪曲也。只这一言就足以尽盖三百篇之义。盖诗人之言有美有刺,善者美之,所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刺之,所以惩创人之恶念。只是要人为善去恶,得其性情之正而已。人之心若能念念皆正,而无邪曲之私,则其所为,自然有善而无恶,有可美而无可刺,而诗人乏所为以劝以惩者,包括而无遗矣。然则思无邪之一言,岂不可以尽盖三百篇之义乎。此可见学者必务知要,而其功莫切于慎思也。
【心学讲评】夫子曰:学者以之感动其性情,而兴起于善,则在于《诗》矣。《诗》之为篇凡有三百,有正焉,有变焉,有善者可以劝焉,有恶者可以鉴焉。学者于此,将因所赋以生其喜怒哀乐之情,将有忽彼忽此而不足者矣。乃学《诗》者固必有自正之情,以区别其贞淫,为兴观之本,则有蔽之者,而后凡《诗》皆一理,凡《诗》皆可以有得也。而请用一言以蔽之:《鲁颂駉》之篇有之,曰:“思无邪”。斯言也,可以蔽三百矣。《诗》非授人以必遵之矩也,非示人以从入之途也,其以移易人之性情而发起其功用者,思而已矣。人之善恶得失,皆如是以思之,即如是以为之。乃思自有其正也,坦然一共由之理,直用之而无旁出,物欲不能诱之以去,以之思理可也,以之思事可也,以之思君父可也,以之思室家可也,以之思古昔之法则可也,以之思衰乱之变迁,无不可也。若舍其正而从其妄,则不特淫慝者日陷于恶,即忠孝廉节之事亦且偏托而不免于讥矣。善学《诗》者,于此一言而有得焉,举凡三百之讽咏,皆以无邪之思临之,自见夫善之可好,恶之可恶,而无往不得夫《诗》之益。欲学夫《诗》者,尚于此而加之意乎!
【元典】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译文】孔子说:“以政令来管理,以刑法来约束,百姓虽不敢犯罪,但不以犯罪为耻。”
【诸儒注疏】“道”,犹引导,谓先之也。“政”,谓法制禁令也。“齐”,所以一之也。道之而不从者,有刑以一之也。“免而无耻”,谓苟免刑罚而无所羞愧,盖虽不敢为恶,而为恶之心未尝亡也。
【理学讲评】道,是率先引导的意思。政,是法制禁令。齐,是齐一。刑,是刑罚。孔子说:“用行政命令引导百姓,用刑罚约束他们,百姓求得的只是免于犯罪受罚,却没有了羞耻之心。”
【元典】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以道德来引导,以礼法来约束,百姓不仅遵纪守法,而且引以为荣。
【诸儒注疏】“礼”,谓制度品节也。“格”,至也。言躬行以率之,则民固有所观感而兴起矣,而其浅深厚薄之不一者,又有礼以一之,则民耻于不善,而又有以至于善也。一说:“格”正也;《书》曰:“格其非心。”愚谓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此其相为终始,虽不可以偏废,然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可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
【理学讲评】德,是行道而有得。礼,是制度品节。耻,是愧耻。格字,解做至字。孔子说,治以政刑,民固苟免而无耻矣。若使君之导民,不徒以其法也。而皆本于躬行之实。如欲民兴孝,必先自尽孝道以事亲,欲民兴弟,必先自尽弟道以事长。如此,则民既以有所观感而兴起矣。而其间所得有浅深厚薄之不一者,则又有礼以齐之。亲疏上下,都有个节文。日用云为,都有个仪则。使贤者不得以太过,不肖者不得以不及,而皆协于一焉。这等样治民,将见那百姓每良心自然感发,不但知恶之可耻,而绝不肯为。又且知善之当为,而皆力行以至于善矣。岂特求免刑罚而已乎!所以说,有耻且格,盖德礼政刑,固皆所以适于治之路,而出之有本末,获效有浅深,故孔子第而言之,欲为人君者,审其本末轻重之辨也。
【心学讲评】夫子曰:胥万民而戴一君,盖天下风俗之邪正,责之于一人。民愚而不知所由,则必有以道之;民情不一而无所裁,则必有以齐之。道之,齐之,皆以使民之为善去恶而成乎治耳。乃民之为恶也甚利,而为善也甚难,亦何惮而不任其情欲以惟其所为哉!恃有其耻心而已矣。俯仰若无以自容,则虽不利于其私心,而自不容已,其于恶也,非幸免也,其于善也,有必至也,斯乃无愧于作君作师,而为天下之所戴也。
若未尝不道之也,亦令于民曰,如是而后可以寡过,则防其奸,禁其伪,而科条密焉。未尝不齐也,则督之于为恶之后曰,吾有政而奈何其不从,则割刈之,流放之,而威令行焉。若是者,民束于政而畏刑,有求免于恶者矣。然求之于其心,则但知有刑法之可惧,而不知为恶之可愧,无耻矣。至于无耻,则托于政以文其奸,假于刑以互相讦,而皆其所可为,则正以道之齐之者乱之也。则唯道之以德乎!未尝不有教令之施,而上之所躬行者,皆孝友慈良之实,即以此而喻民之亲亲长长,而感其天良。有不齐焉,则齐之以礼乎!未尝不有画一之法,而上之所裁定者,酌大中至正之规,乃以此而纳民于饮、射、冠、昏,而成使率从。诚若是也,则天子有德于上,公卿大夫有德于下,德则荣,而无德则辱;观礼于邦国,行礼于乡党,有礼者人敬之,而无礼者人慢之;于是而自念善之不勉而恶之不去,出无以对君长,而入无以对闾里,有耻必矣。既耻焉,则勉其力之不及,抑其情之甚便,而皆格于善矣。至于格,而为善之实已习,则为善之乐自生,居其上而为之君者,可以无负于天作元后之任矣。
奈何今之言治者,竞以政刑为尚,而置德礼于不讲,乃曰民愚而不可化,非严为之督责而不可也。使其修德明礼,而天下不从,则其说是已,使其修政明刑,而天下能顺,则其说是已。未尝从事于德礼,而其尚政刑也又如此,则奈之何其徒求之民也!
【元典】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
【诸儒注疏】古者十五而入大学。心之所之谓之“志”。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
【元典】
三十而立。
【译文】三十岁有所建树。
【诸儒注疏】有以自立,则守之固,而无所事志矣。
【元典】
四十而不惑。
【译文】四十岁不困惑。
【诸儒注疏】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则知之明而无所事守矣。
【元典】
五十而知天命,
【译文】五十理解自然规律,
【诸儒注疏】“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知此,则知极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
【元典】
六十而耳顺,
【译文】六十明辨是非,
【诸儒注疏】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
【元典】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七十随心所欲,不违规。
【诸儒注疏】“从”,随也。“矩”,法度之器,所以为方者也。随其心之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
程子曰:“孔子生而知者也,言亦由学而至,所以勉进后人也。立,能自立于斯道也。不惑,则无所疑矣。知天命,穷理尽性也。耳顺,所闻皆通也。从心所欲不逾矩,则不勉而中矣。”又曰:“孔子自言其进德之序如此者,圣人未必然,但为学者立法,使之盈科而后进,成章而后达耳。”胡氏曰:“圣人之教亦多术,然其要,使人不失其本心而巳。欲得此心者,惟志乎圣人所示之学,循其序而进焉,至于一疵不存,万理明尽之后,则其日用之间,本心莹然,随所意欲,莫非至理。盖心即体,欲即用,体即道,用即义,声为律,而身为度矣。”又曰:“圣人言此,一以示学者当优游涵泳,不可躐等而进;一以示学者当日就月将,不可半途而废也。”愚谓圣人生知安行,固无积累之渐,然其心未尝自谓已至此也。是其日用之间,必有独觉其进而人不及知者。故因其近似以自名,欲学者以是为则而自勉,非心实自圣而姑为是退托也。后凡言谦辞之属,意皆放此。
【理学讲评】从字,解做随字。踰,是过。矩,是为方的器具。孔子自序其从少至老,进学的次第,说道:“我从十五岁的时节,就有志于圣贤大学之道。凡致知力行之事,修己治人之方,都着实用功,至忘寝食,盖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到三十的时节,学既有得,自家把捉得定,世间外物,都动摇我不得,盖守之固,而无所事志矣。进而至于四十,则于事物当然之理,表里精粗,了然明白,无所疑惑。盖见之明,而无所事守矣。进而至于五十,则于天所赋的性命之理,有以充其精微,探其本原,而知乎所以然之故矣。又进而至于六十,则涵养愈久,而智能通微。闻人之言,方入乎耳。而所言之理,即契于心随感随悟,无有违逆而不通者矣。又进而至于七十,则工夫愈孰而行能入妙,凡有所为,随其心之所欲,不待检点,无所持循而自然不越于规矩法度之外,盖庶几乎浑化而无迹者矣。是吾自少至老,无一念而不在学,无一时而不在于学,故其所得与年而俱进,过此以往,未之或知矣。”夫圣人生知安行,本无积累之渐,犹自言其进德之序如此,然则希圣希天者,岂可少懈于日新之功哉!
【心学讲评】夫子曰:自吾之从事于学者而言之,则见夫其始也,有豫立之志;其中也,有渐进之序;其终也,有可考之成。吾之不敏,而其于学有然者,则意天下之为学而欲底于成者,亦必有然也。
吾自十有五年,当古人入大学之时,而知夫性之必尽也,而不可恃也,所以因吾性而成之者,其在学矣。当其时则有志焉,凡吾既学以后之所知所行者,以至今日之所能知能行者,皆若有一定之则,而必效之以成能,且循其迹焉,且求其通焉。所学者若不足以尽吾所志,而要以期赴乎所志;所志者或尚有所未学,而要不舍所志以为学。由今而念,大凡吾今之所得,皆十五以来之所志也,则皆十五以来之所学也。
于是而学焉,至于三十,昔者之立在志,而三十之立者在行矣。当其时,万物自动,而吾之所以为吾者,自定而不移也;感物而动,而吾之所以为吾者,随事而各正也。固不暇及夫理之必出于此,而但见吾之必止于此也。
守是而安焉,至于四十,而昔之所以必然者,乃知其莫非理之当然矣。当其时,一事一理,而不杂众理以疑一理之不可通也;万事万理,而不执一理以疑众理之不可齐也。固不敢深计夫理之何以必于此,而但见道之实在于此也。
习是而通焉,至于五十,而始知夫理之必于此者,人所当然也,而实天也;性所自具也,而实命也。天以此理而为天,即以此理而为命;天以此为命,而吾之所志、所立、所不惑者,固皆一因乎健顺化生,品物流行之实,而非但循人事之当然,乃所以为人事之当然也。
推而广之,至于六十,在万物之所自始,可以一理通之者,即在万物之所自变,而要于一理无违。声有贞淫,而贞者贞于此,淫者淫于此;声有逆顺,而逆者逆于此,顺者顺于此。则凡天化之不齐,天机之屡发,有言有声,皆入乎耳而无所逆亿,无所推求,成有以通其故也。唯然,则可以尽受天下之情形,而盈吾前者无非道矣。
往而遇之,因反而循之,熟而尝之,至于七十,则理之在万物者,吾可以任吾心而任之矣。故吾有心而必有欲,不容遏也;吾有欲而吾从之,无所择焉。或以古为师焉,或不以古为师焉,或以物为则焉,或不必以物为则焉。乃于是而以十五以来所志一定之则,絜其合离,皆无有逾越者。则志者庶几其不爽所志乎!立者无往而不立乎!不惑者更无可防其惑乎!天之所命不必求合,而天即在我乎!物之所通不必因物,而我已备物乎!此吾今日之所得者盖如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