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身体有重要部分和次要部分,有小的部分和大的部分。不能因为(保养了)小的部分而损害了大的部分,不能因为(保养了)次要部分而损害了重要部分。只保养小的部分的,是小人,能保养大的部分的,是君子。
【诸儒注疏】贱而小者,口腹也;贵而大者,心志也。
【理学讲评】孟子承上文说:“人于兼爱兼养之中,必当考其善与不善者为何?盖所养有得失,而人品亦因之以判也。彼众体虽同具于一身,然有贵贱之分,小大之别焉?心志总摄乎众体,是贵而大者也,口腹听命于一心,是贱而小者也。既有小大,则大者在所当重,不可以小而害大矣。既有贵贱,则贵者在所当尊,不可以贱而害贵矣。小大贵贱之间,养之善与不善,正系于此,若使征逐于口腹,不胜其食饕之欲,惟知养其小体,则所养者小,所就亦小,将日流于污下,而与愚不肖同归矣。岂不谓之小人乎。若能持守其心志,罔夺于攻取之私,惟知养其大体,则所养者大,所就亦大,将上达于高明,而与圣贤同归矣。岂不谓之大人乎?夫大人小人之分,惟在于所养之善与不善若此,此兼爱兼养者,不可不知自考也。”
【元典】
“今有场师,舍其梧棱,养其梳棘,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
【译文】如果现在有这么个园艺师,放弃培植梧桐标树,去培植酸枣荆棘,那他就是个顶蹩脚的园艺师。(如果有人)保养了自己一个手指却丧失了肩背的功能,自己还不清醒,那他就是个顶糊涂的人。
【诸儒注疏】“场师”,治场圃者。“梧”,桐也;“桢”,梓也;皆美材也。狼善顾,疾则不能,故以为失肩背之喻。
【理学讲评】场师,是治园圃的人。梧梗二木,是材之美者。梳棘,是小枣。孟子承上文说:“贵贱大小,同一体也。乃谓小不可以害大,贱不可以害贵者,何哉?试自材木而言,梧梗其贵者也,梳棘其贱者也。设使为场师者,于梧横美材,弃置之而不加培养,却把那梳棘之木,培养之而望其有成,则是美恶不分,徒费栽培之力,以无用害有用者也,非贱场师而何?养身者,以贱害贵,殆无以异此矣。又自一身而言,肩背其大者也,一指其小者也,设使养生者,于一指之小,爱惜而不忍伤,却将肩背之大,丧失而不自觉,则是轻重反常,就如狼之疾走,但知顾前,不能顾后的一般,非狼疾之人而何?养身者,以小害大,殆无以异此矣。养身者,可不知戒哉!”
【元典】
“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
【译文】专讲吃喝的人,人们鄙视他,是因为他保养了小的部分而丧失了大的部分。如果讲究吃喝的人没有丢弃(善心的培养),那么他的吃喝难道还只是为了保养一尺一寸的肌肤吗?
【诸儒注疏】饮食之人,专养口腹者也。此言若使专养口腹,而能不失其大体,则口腹之养,躯命所关,不但为尺寸之肤而已。但养小之人,无不失其大者,故口腹虽所当养,而终不可以小害大,贱害贵也。
【理学讲评】孟子承上文说:“观养木与养指者之弊,可见人之养身,当养其贵且大者矣。乃若饮食之人,为饥渴所困,只图餍足,则必为人所轻,而莫不鄙贱之矣。盖为其专养口腹之小体,而失心志之大体,自处于可贱之地,故从而贱之也。若使饮食之人,食其所当食,饮其所当饮,不至以小害大,以贱害贵,则饮食于人,得之则生,不得则死,乃躯命之所关,岂止于尺寸之肤而已,又何可贱之有哉?但养小体之人,无有不失其大者,此其所以为可贱耳。盖口腹虽所当养,而心志必不可失,善养心志者,又只在辨礼义而已,能辨礼义,则自噱蹴不受,至于万钟不取,皆确然有一定之见,而生死不能惑,利害不能迁矣。不能辨礼义者,安能养其心志哉!”
【心学讲评】孟子曰:“求人贤不肖相去之远,以其志行之贵贱,器量之大小分之。其分也,不在物理之从违,即在此身之酌量。五官百骸皆效灵之具,而皆为物役之司;苟无所择焉,则一身之中,其足以累吾生理也多矣。
“人之于身也,非身而无我,无我则无身,利害相关,甘苦相喻,自无不为吾心所爱而不忍戕者;兼所爱,亦情也。兼所爱,则生欲其遂,情欲其适,目无不求所以养而裕其生者,兼所养,亦理也。既兼所爱矣,则尽一身而皆有触觉之情,情自喻也,无尺寸之肤非其身,则无不爱,其情均矣;兼所养矣,则尽一身而皆有保全之理,理自得也,无尺寸之肤非可爱,则无不养,其理一也。乃或养之而善焉,内足以尽一身聪明强力之才,外足以贞吉凶悔吝之遇;或养之而不善焉,趋利而弃义,而害且伏,纵欲而违理,而生且丧。彼日吾以养吾身也,此亦日吾以养吾身也,当其致养之始志,必考其得失之几,而后之所分歧而趋,合符而不爽,则存乎自考焉。乃所用以区别其善不善之分而慎所择者,岂待分征之于事物之顺逆,徐验之于所行之得失,而于他求之哉?亦即己之有身,辨其灵蠢,审其主辅,反自取之,而其宜养不宜养者昭然矣。
“未尝考焉,则茫然不自知也;考之也,而体之有贵贱不历然乎?举众体而有所听令于一体,无定体而后能裁制乎众体,物不得而诱之,事不得而夺之者,其贵也;靡然从令,而随物以役役者,贱也。体之有小大,不昭然乎?周遍乎众体,而不域于一体,充众体之用,而能达乎无体,古今皆可涵、万物皆已备者,乃大也;局局于一形,而觉知不能达者,小也。此贵而大、贱而小之体,兼在一身之中,而大者能善小之用,小者能损大之功,贵者能司贱之治,贱者能夺贵之权,则还相为害矣。其唯无以小害大乎,不汲汲于一情之得,而以窒吾广远之量;其唯无以贱害贵乎;不逐逐于琐屑之欲,而以伤吾清高之志。如是焉,则其取之已精者,而养之善矣。故养其小者,则忘其大,处常而为患得患失之鄙人,遇变而为畏生畏死之懦夫、为小人而已矣;养其大者,以善其小,上不负上天生我之理,而下以全万物皆备之诚,斯以为大人矣。凡此者,精察于当身之内,以辨其本体之偏全,究其功用之广狭,岂待他求之而始得哉?乃天下之不知所养者,且谓吾有身而不容已于爱,何事割情以伤吾生,而后可谓之善哉?则吾且以贵贱之不可昧者而切喻之。
“今夫场师,养木者也。乃以养木为任,则养之而蔚为乔木、采为大用者,其职称,而人亦奖之。乃有场师于此,梧、梗以可大之材,舍之而任其摧折,械棘以不材之质,养之而必欲保全;械棘长,而梧、梗为之不茂。人之称斯场师也,其不谓之贱乎?则养者贱而人为之贱,明矣。
“乃更将人之小体而言之,而其中又有小大之别,人亦未尝不知择也。一指亦体也,肩背亦体也。有人于此,求一指之安,而不顾肩背之危,一指得而肩背因之以失。人之称斯人也,其不谓之狼疾人乎?则养者小而且不足以为人,亦明矣。
“则更就世之养小体而人知贱之者言之。小体非一也,耳目浮动之聪明,言动无端之偏议,皆体之所据以生;徇耳目之便,恣言动之情,皆谓以不损吾之生而善其养。乃口腹亦其一矣,彼役役于众小体之中,而梏吾心以陷溺者,人不知贱也。若饮食之人,沉没于口腹之中,则人皆知贱之矣,不特士论之所不齿,而亦乡党之所羞。所以然者,为其以区区饮食之故,从口腹之欲,而耻心为之蔑,生计为之废,养小以失大矣。则甚哉,世之人不察乎!饮食之人岂非于身能爱,于爱能养者哉?而徒以失大之故,为人所贱,则大之不可失,明矣。“如使饮食之人不为大体之累,则口腹者,人之所以为生,而情之最不可忍,岂但适如尺寸之肤在兼爱之中哉!然则就人之所知贱而言之,以躯命相关之际,而有不容昧之廉隅。则耳之声,目之色,四肢之安佚,尚未如此之切者,捐吾生之君主以殉之,而自不知贱,不亦惑乎!
“知返而自考,则为大人形色之皆可通于天地;不考之以善,则为小人知觉之或陷乎犬牛。养之为义大矣哉!”
【元典】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
从其小体为小人。”
【译文】公都子问道:“同样是人,有的成了君子,有的成了小人,是什么原因?”孟子说:“能依从重要器官的就成为君子,依从次要器官的就成为小人。”
【诸儒注疏】“钧”,同也。“从”,随也。“大体”,心也;“小体”,耳目之类也。
【理学讲评】公都子问于孟子说:“天下之人,都是一般的形体,然或称为大人,而为世所尊,或称为小人,而为众所鄙,此何谓乎?”孟子答说:“大人小人之分,惟恐在审所从违而已。盖吾人一身,体有大小,诚使一身举动,惟以大体为主,而小体莫不听命,这叫做从其大体。从大体者,以专帅气,百四腩百骸皆有所管摄,充其向往之念,可以为圣为贤,而人皆尊抑之,岂不为大人乎?若命名此身举动,一惟小体是徇,而大体反不得主张,这叫做从其小体。从小体者,心为形役,而方寸之中,全无所执持,究其委靡之弊,将至为愚为不肖,而人皆轻贱之,岂不为小人乎?大人小人之分,惟系于所从如此,人可不慎于决择也哉!”
【元典】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译文】公都子又问:“同样是人,有人能依从重要器官,有人却依从次要器官,为什么呢?”孟子说:“耳朵、眼睛这些器官不会思考,(容易)被外物蒙蔽。因此一与外物接触,就被引诱过去。心这个器官是会思考的,思考就能得到(善性),不思考就得不到(善性)。这是天赋予我们的(最重要的)器官。先抓紧这个重要器官,那么(耳朵眼睛之类)次要器官就不会被(外物的引诱)夺走了。这就是成为君子的道理罢了。”
【诸儒注疏】“官”之为言,司也。耳司听,目司视,各有所职,而不能思,是以蔽于外物。既不能思而蔽于外物,则亦一物而已。又以外物交于此物,其引之而去不难矣。心则能思,而以思为职。凡事物之来,心得其职,则得其理,而物不能蔽;失其职,则不得其理,而物来蔽之。此三者,皆天之所以与我者,而心为大。若能有以立之,则事无不思,而耳目之欲不能夺之矣,此所以为大人也。然“此天”之“此”,旧本多作“比”,而赵注亦以“比方”释之。今本既多作“此”,而注亦作“此”,乃未详孰是。但作“比”字于义为短,故且从今本云。
范浚《心箴》曰:“茫茫堪舆,俯仰无垠,人于其间,渺然有身,是身之微,大仓梯米,参为三才,日惟心耳。往古来今,孰无此心?心为形役,乃兽乃禽。惟口耳目,手足动静,投间抵隙,为厥心病。一心之微,众欲攻之,其与存者,呜呼几希!君子存诚,克念克敬,天君泰然,百体从令。”
【理学讲评】官,是有分职的意思。蔽于物,这物字,指声色说。公都子又问孟子说;“人同此形体,则宜同此运用,乃有从其大体者,从其小体者,此何故也?”孟子答说:“磊体小体之分,惟在能思与不思之间而已。且如耳目之官,各有所司,耳司听,目司视,然不能思其视听之理也。惟不能思,‘是以耳目之聪明,或蔽于外至之声色,蔽于外物,则耳目亦块然一物而已,却以外面声色之物,交接于此耳目之物,为所引诱而去不难矣,所以耳目谓之小体也。若心则至虚至灵,事至物来,独能忖度,是其官以思为职者也。能率其职,而视思明,听思聪,则得其视听之理,而物不能蔽矣。一废其职,而不能思,视不见,听不闻,则失其视听之理,而物来蔽之矣。理之得失,惟系于心,所以心谓之大体也。这耳目与心,禀受于有生之初,皆天之所以与我者,无一不切于身,但就中较量,则惟心为大耳。诚能于物感未交之时,先立其大,使虚灵之本体,足以为众动之纲维,则事无不思,而心得其职。耳虽未有所听,而听之本已立,非礼之声不能夺吾聪矣。目虽未有所视,而视之本已立,非礼之色,不能夺吾明矣。视听一宰于心,而聪明不蔽于物,若此者,乃所谓超然出群众之中,伸万物之上,而称之为大人者,以此而已矣。”苟心失其职,而求造于大人之域,岂可得哉!然人固不可不先立其大,而耳目亦不可不严其防,盖立本固可以应事,而制外亦所以养中,故必于淫声美色,禁之使不接于耳目,庶几外者不入,而内者益固矣。此又内外交修之道,有志于为大人者,不可不知。
【心学讲评】人之生也,唯心最灵,而耳目次之。耳目之灵,自然之灵,而所审知者在事物之形声;心之灵,非听其自然而灵,而所察者乃在事物之理。以其或任自然,或不徒任自然,而难易分;以其或能察理,或不能察理,而得失异。乃耳目与心合在一人之体,有相通者焉。故任其心之出,则寄灵于耳目,而亦但审夫形声;心之存,则耳目亦效灵于心,而不叛心以趋于外物。心恒,得而耳目无自得之乃实。耳目之用易,而心之用难。故孟子极天理人欲所自分之几,以明善恶之本原,与公都子言之,所以示作圣之功,不合一身之中而自为考也。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禀性于天也同此理,感通于物也同此情,而或德全于己,道周于天下,而为大人;或量止于一己之私,志终于目前之利,而为小人。自其成而言之,则相去悬绝矣。乃其所以致此者,必各有从分之轨迹,以殊涂而异趋,果何所由也?”
孟子曰:“夫人之身,有所谓大体者焉,是天地民物之所受函也;有所谓小体者焉,是私欲小利之所欣合也。故大人小人之分,于此而致用别矣。以大体为主而专致其用,则小体之灵从之,而以听大体为取舍,小体无权也,于是而大体之功能克遂而无所挠,于是而大人之德业成焉。以小体为主而偏任其用,则大体之灵从之,而以听小体为好恶,大体无权也;于是而小体之淫荡一放而不可收,于是而小人之志欲行焉。在此一身之内,所以用夫灵觉者早已异趋,故志者志此也,行者行此也,虽欲止之于后而不能,而大人小人遂判矣。”
公都子曰:“钧是人也,则莫不有大体,莫不有小体矣。非大人之无小体,而大体独优;小人之无大体,而小体独利也。乃或从其大,或从其小,则大人必有深见夫大体之必从,而小人必有自便于小体之从者。大人得其理,而小人亦自有其情,是必皆有所以从之故焉,何也?”
孟子曰:“夫小人之从小体,固有从之之情;大人之从大体,实有从之之理。则或有难存者焉,或有易从者焉;或有一从而捷有所得者焉,或有从之而后得者焉。大人不惮其难从之功,小人惟顺其易从之利,故大体具在,而从之者寡也。
“今夫小体之灵,惟耳目为最,而此耳目者,有不待心之发觉而自成其功者矣。故耳目亦专有其所司者焉,其为官也,遇色而即见,遇声而即闻,一见闻而即能爱憎,不待思也。惟然,则于己不劳而情易得,故从之者便也。然而蔽于物矣:色之固然者见之,其所以然者不能见也;声之已然者闻之,其所以然者不能闻也。聪穷于有声之中,而声之未绝则莫能听;明尽于有色之内,而色之未形则莫能视。如是者,耳亦止成乎耳之用,目亦止成乎目之用,一物而已矣。夫天下之形声,物也;耳目,一物也。两物相交,形声缘耳目而入,耳目亦附形声而出,引之以去,而无能再为斟酌,则亦终不劳而已得万物之利也。故小人乐其易,贪其得,而从之者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