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讲评】跃如,是踊跃,见于目前的模样。承上文说:“由曲艺观之,教人者,固皆有不易之法矣。然道虽不容少贬,而理则不容终藏。是以君子立教,但告以务学的方法。不告以得道的妙处。如教人以致知,使知此道而已,而知之精细的去处,则待其自悟,未尝轻示之也,教人以力行,使体此道而已,而行之纯熟的去处,则待其自化,未尝强聒之也。就如射者引弓至满而不发矢的一般,虽其至道之妙,不容以轻传,而上达之机,固已指示于言意之表,其所不发者,殆踊跃着见于吾前矣。夫引而不发,则斯道若隐而难知,而跃如之妙存焉,则其理固显而易见,非难非易,无过不及,昭昭然揭中正之矩以示人,特人不知所从耳。惟善学者,由其所引之端,究其不发之蕴,为能因言见道,灼然明向往之途,体道成身,确然敦践履之实,高不失之太过也,卑不失之不及也,而道之中立者,始于是乎有从入之地矣,岂不可几及为患哉。”夫道一而已矣,自阻,则苦其登天之难;自勉,则契其跃如之妙,是在学之者,有力有不力耳,公孙丑乃欲贬道以循人,何其所见之谬乎?
【元典】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译文】孟子说:“天下清明太平,道能被我施行;天下混乱黑暗,不惜为道献身。没听说牺牲了道去迎合别人的。”
【诸儒注疏】“殉”,如殉葬之殉,以死随物之名也。身出则道在必行,道屈则身在必退,以死相从而不离也。
【理学讲评】以死随物,叫做殉。孟子说:“君子一身,与道为体者也。身固不能离道,道亦不能离身,观其出处而可知矣。当夫明良交会为天下有道之时,正吾身应运而出之候也。身既出,则道不容以或违,以身靖献于上,即以道而致其君也。以身表率于下,即以道而泽其民也,此道紧紧随身,盖身显而道与之俱显矣,肯负其行道之志乎?若明良不作,为天下无道之时,正吾道不可则止之日也。道既屈,则身不容以不退,上无以成正君子之功,则卷怀以独善也。下无以究泽民之用,则敛德以自全也,此身紧紧随道,盖道隐而身与之俱隐矣,肯变其守身之节乎?夫以道殉身,以身殉道,是君子出处进退,无往而不与道俱也。此吾之所尝闻者也。若夫身显而道不能行,惟知枉道以求合,道屈而身不能隐,惟知希世以取容,此乃以道殉人,苟且以赴功名之会,一鄙夫患失之事,妾妇顺从之行而已,我实未之闻也。”当是时列国策士,驰骛于功利之场,惟知以身之显侮为欣戚,而不知以道之用舍为进退。孟子所以有感而为是言也。
【元典】
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译文】公都子说:“滕更在您门下学习时,似乎是属于要以礼相待的人,然而您却不回答(他的发问),为什么呢?”孟子说:“倚仗地位来发问,倚仗能干来发问,倚仗年长来发问,倚仗有功劳来发问,倚仗老交情来发问,都是我不愿回答的。滕更占了其中的两条。”
【诸儒注疏】赵氏曰:“滕更,滕君之弟,来学者也。”赵氏曰:“二谓挟贵,挟贤也。”尹氏曰:“有所挟,则受道之心不专,所以不答也。”此言君子虽诲人不倦,又恶夫意之不诚者。
【理学讲评】滕更,是滕君之弟。挟,是恃已骄人的意思。公都子问于孟子说:“滕更以国君之弟,来学于夫子之门墙,若当在礼貌之中,而每有质问,夫子拒而不答,果何故哉?”孟子晓之说:“学者之从师也,不贵执求教之礼,而贵有受教之诚。盖师也者,师其道也,不可以有挟也。若矜其爵位,挟贵而来问,矜其才能,挟贤而来问,或挟长而问,恃其年加于我,或挟有勋劳而问,恃其有功于我,又或挟故而问时,持其有故旧于我。五者之中,但有一件,其求教之意,便不诚笃。虽有所问,皆在所不答也。今滕更来学,而不免有挟贵挟贤之意,挟此二者以骄其师,则不胜其满足之念矣,此我所以不答其问者,正欲矫其矜己骄人之失,而发其尊师重道之情也,岂为吝教乎哉?夫滕更以国君之弟而有向道之心,其贵其贤,亦可嘉矣。”孟子因其有挟而遂不答,可见位高不可耻于下问,贤智不可以之先人,惟虚已受教,斯可以来天下之善,集众思而广忠益矣。
【元典】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孟子说:“对于不该抛弃的人却抛弃了,那就没有什么人不可抛弃了。对于该厚待的人却给予薄待,那就没有什么人不可薄待的了。进得太快的人,退得也快。”
【诸儒注疏】“已”,止也。不可止,谓所不得不为者也。“所厚”,所当厚者也。此言不及者之弊。进锐者用心太过,其气易衰,故退速。
【理学讲评】孟子说:“君子立身行己,固不可不用其心,以处事言之,凡是有关于纲常,切于性分,此在所当为而不可已者也。若于此不可已者,顾止之而不为,则志怠于因循,气衰于鼓舞,其究必至于逡巡畏缩,视天下之事,无一件可担当,而无所不可已矣,岂能有任事之力乎?以待人言之,凡人有情爱相属,分谊相维,此在所当厚而不可薄者也,若于此所当厚者,顾薄之而罔恤,则悖睦之意微,刻薄之私胜,其究必至于残忍少恩,视天下之人,无一人可亲厚,而无所不可薄矣。岂复有胞与之情乎?以为学言之,功固有所当进,序亦在所当循。若志意太高,工夫太骤,其始非不勇猛锋锐,而气过激则易衰,力已竭而难继,奋发未几,而怠惰随之,其退必速矣,岂能望其成功于终乎?”夫是三者,颓靡自委者,固不足以有为,急遽无序者,亦同归于废弛。君子如欲有为于天下,岂可不惩其太过不及之弊,而酌施为缓急之宜哉!
【元典】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译文】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而不必施予仁德;对于百姓,施予仁德而不必视作亲人。(君子)首先要亲近亲人,进而把仁德施给百姓;把仁德施给百姓,进而爱惜万物。”
【诸儒注疏】“物”,谓禽兽草木。“爱”,谓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程子曰:“仁,推己及人,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于民则可,于物则不可。统而言之则皆仁,分而言之则有序。”杨氏曰:“其分不同,故所施不能无差等,所谓理一而分殊者也。”尹氏曰:“何以有是差等?一本故也,无伪也。”
【理学讲评】孟子说:“人物之生,本同一气,而亲疏厚薄,分则悬殊,惟其分之殊,而用恩自不能无序矣。故其于物也,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推其心岂忍一物之失所乎?然但爱之而已,而未必有治教渐摩之泽,则爱之而弗仁也。其于民也,所欲与聚,所恶勿施,推其心,岂忍一夫之不获乎?然但仁之而已,而未必有天伦维系之恩,则仁之而弗亲也。夫仁而弗亲,非故靳其恩于民也。以民视亲,其亲疏自不同矣。君子隆一本之恩以亲其亲,而因推亲亲之念以仁其民,自不得以待吾亲者,而概施之于民也。使于民亦亲之,则何以别于吾亲乎,此所以仁之而弗亲也。爱而弗仁,非故靳其恩于物也。以物视民,其贵贱则不同矣。君子扩民胞之度以仁其民,而因推仁民之心以爱乎物,自不得以爱吾民者,而概施之于物也。使于物亦仁之,又何以别于吾民乎,此所以爱之而弗仁也。”夫亲亲、仁民、爱物,统而言之,则均谓之仁,分而言之,则各有其等,此君子之仁,所施虽甚博,而所操则甚约,惟其举此加彼,善推所为而已,世有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恩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岂不悖哉。
【元典】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编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偏爱人,急亲贤也。”
【译文】孟子说:“聪明人本该无所不知,(但总是)急于知道眼前该做的事情;仁人本该无所不爱,(但总是)急于先爱亲人和贤人。尧、舜的智慧不能遍知所有事物,是因为急于去做眼前的大事;尧、舜的仁德不能遍爱所有的人,是因为急于先爱亲人和贤人。”
【诸儒注疏】知者固无不知,然常以所当务者为急,则事无不治,而其为知也大矣;、仁者固无不爱,然常急于亲贤,则恩无不洽,而其为仁也博矣。
【理学讲评】孟子说:“人君之治天下,知以明理,仁以爱人,二者不可偏废,然有要焉,不可不知焉。盖知者通达万变,于天下之事,固无所不知,若事事而求其知,则不胜其劳,而事亦有所难治,惟于庶事纷纭之中,求其所当务者,如关治道之大体,系民生之切务,惟以此为急,而励精以图之,则弘纲既举,细目自张,凡众务之杂陈于前者,自然次第举行,而事无不治矣。其为知也不亦大乎。仁者包含遍覆于天下之人,固无所不爱,然人人而用其爱,则不胜其烦,而爱亦有所难周。惟于众人泛爱之中,求其人之贤者,如德可以正君而善俗,才可以修政而立事。惟以此为急,而虚己以亲之,则众贤在位,庶事自理。凡群黎之待惠于我者,自然德泽旁流,而爱无不洽矣。其为仁也,不亦博乎!果何以征之,尝观诸尧舜矣。若钦明,若溶哲,古今称大知者,至尧舜而极,然岂能物物而编知之哉?其所急者,亦惟先务是图。如授人时,治洪水,齐七政,辑五瑞之类是已。此外一曰万机,虽未尝不加之意,而政教之大纲,不与存焉。即尧舜之智,亦有所不暇图耳,况智不如尧舜者乎?曰如天,曰好生,古今称至仁者,亦至尧舜而极,然岂能人人而偏爱之哉?其所急者,亦惟亲贤是务,如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是已。此外百工庶职,虽未尝不加之意,而赞襄之重寄不与存焉。即尧舜之仁,亦有所不暇及耳。况仁不如尧舜者乎?”欲知仁智之要务,诚不可以尧舜为法矣。
【元典】“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放饭流歆,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译文】(如果有人)不实行三年的丧礼,却讲究缌麻、小功这类(三五个月的)丧礼;(在尊长面前用餐,)大吃大喝,却讲究不用牙齿咬断干肉(这类小礼节),这就叫不懂轻重缓急。
【诸儒注疏】三年之丧,服之重者也。缌麻三月,小功五月,服之轻者也。“察”,致详也。“放饭”,大饭;“流歌”,长歃;不敬之大者也。“齿决”,啮断干肉,不敬之小者也。“问”,讲求之意。此章言君子之于道,识其全体,则心不狭;知所先后,则事有序。丰氏曰:“智不急于先务,虽遍知人之所知,遍能人之所能,徒弊精神,而无益于天下之治矣。仁不急于亲贤,虽有仁民爱物之心,小人在位,无由下达,聪明日蔽于上,而恶政日加于下,此孟子所谓不知务也。”
【理学讲评】察是详审。放饭是纵意吃饭。流是长饮无节。齿决,是以齿啮断干肉。承上文说:“观尧舜之所急,则知仁,知各有所当务矣。乃若知不急先务,仁不急亲贤,而借书证琐细之事是图。譬之丧服,三年之丧,是重服,缌麻三月,小功五月,是轻服。制服者,谨其重而后及其轻可也。乃今于父母重丧,不能自尽,却于缌麻小功之服,讨论之必详焉。又譬之饮食,放饭长饮,是大不敬,齿决干肉,是小不敬,饮食者,慎其大而后及其小可也。乃今于放饭流之大过,不知自检,却于干肉无齿决之礼,讲求而不置焉。若此者,察察为明,虽若说于细微之事,而莫辨,实则昧于缓急之宜,舍重而图轻,得小而忘大,真乃不知务之人矣。”仁智不知所务,何以异此,此尧舜智不彷物而智,而光被四表,仁不彷物而爱,而泽及群生,惟其知务故也。人主欲识为治之大体,宜于此留意焉。
【心理穿梭】集注谓心者“人之神明”,四字极斩截;新安益之曰“神明之舍”,则抑全不识心矣。想来新安病根在错看太极图上面一圈,将作轮郭看。先儒画太极图时,也只得如此画,如人画曰,也须只在四围描一轮郭。究竟日体中边一样赫赫地,何尝有轮郭也!
太极图中间空白处,与四围一墨线处何异。不成是一匡壳子,如围竹作箍,中间箍着他物在内!今试反求之于此心,那里是他轮郭处,不成三焦空处盛此肉心,里面孔子作包含事理地位邪?一身若虚若实,腑脏血肉,筋骨皮肤,神明何所不行,何所不在,只此身便是神明之舍,而岂心之谓与?
新安意,以心既是神明,则不当复能具夫众理;唯其虚而为舍,故可具理。此与老子“当其无,有车、器之用”一种亿测无实之说同。夫神明者,岂实为一物,坚凝窒塞而不容理之得入者哉!以心与理相拟而言,则理又为实,心又为虚,故虽有体而自能涵理也。者个将作一物比拟不得,故不可与不知者言,须反求始得。
朱子以“物格”言知性,语甚奇特。非实有得于中而洞然见性,不能作此语也。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此孟子知性之验也。若不从此做去,则性更无从知。其或舍此而别求知焉,则只是胡乱推测度得去,到水穷山尽时,更没下落,则只得以此神明为性。故释氏用尽九年面壁之功,也只守定此神明作主,反将天所与我之理看作虚妄。是所谓“放其心而不知求”,不亦哀乎!
然此语须看得精审圆活,方能信其确然,不尔,则鲜有不疑其非然者。盖格物者知性之功,而非即能知其性;物格者则于既格之后,性无不知也。故朱子以曾子之唯一贯者为征。“一以贯之”,物之既格也,而非多学者识之即能统于一以贯也。穷理格物只是工夫,理穷物格亦格物穷理之效。乃至于表里精粗无不豁然贯通之日,则岂特于物见理哉!吾心之皆备夫万物者固现前矣。
到此方识得喜怒哀乐未发之中。盖吾之性,本天之理也,而天下之物理,亦同此理也。天下之理无不穷,则吾心之理无不现矣。吾心之理无不现,则虽喜怒哀乐之未发而中自立焉。万物之皆备于我者,诚有之而无妄也。此非格物未至者所可知之境界,故难一一为众人道尔。
物理虽未尝不在物,而于吾心自实。吾心之神明虽己所固有,而本变动不居。若不穷理以知性,则变动不居者不能极其神明之用也固矣。心原是不恒底,有恒性而后有恒心。有恒性以恒其心,而后吾之神明皆致之于所知之性,乃以极夫全体大用,具众理而应万事之才无不致矣。故曰“尽心则知至之谓也”,言于吾心之知无所吝留而尽其才也。此圣贤之学所以尽人道之极。而非异端之所得与也。呜呼,严矣!
朱子曰:“梏于形气之私,滞于闻见之小,是以有所蔽而不尽。”此三语极广大精微,不可以卤莽看过。所谓“形气之私”、“闻见之小”者,即孟子所谓“小体”也;曰“梏”、曰“滞”者,即孟子所谓“从小体”也。盖性,诚也;心,几也。几者诚之几,而迨其为几,诚固藏焉,斯“心统性”之说也。然在诚则无不善,在几则善恶歧出,故周子曰“几善恶”。是以心也者,不可加以有善无恶之名。张子曰“合性与知觉”,则知恶、觉恶亦统此矣。
乃心统性而性未舍心,胡为乎其有恶之几也?盖心之官为思,而其变动之几,则以为耳目口体任知觉之用。故心守其本位以尽其官,则唯以其思与性相应;若以其思为耳目口体任知觉之用为务,则自旷其位,而逐物以着其能,于是而恶以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