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之心,茅塞之心也,无所忌惮而言乐。帝王作乐,肖其功德以和人神、易风俗,升降之际,君子终身焉而犹恐不知,故虽孟子未尝一言乐也。而高子乃肆言于孟子之前曰:“禹之声”,尚文王之声若有以窥二圣制作之微,而信其德之污隆者。斯言也,殊可惊也。孟子初闻此说,犹谓其有奇僻之见者,而诘之曰:“何以言之?”或审于宫商正变之间,或察于律吕君臣之际,虽未必当,而亦有所据也。乃高子自陈其见,则曰“以追蠡”而已矣。声之尚,人尚之也;用之也勤,故其为器也敞。盖高子偶见二代之宫悬,遂起此妄心而为此言也。
孟子斥之曰:“曾子之谓尚者,而止是乎?论乐者多矣,未有执一器之形而以为足言乐者也。恃偶尔之所见,而自谓以论古也,其不足甚矣!子不见夫轨乎?犹是轨也,皆车之所蹍也,而城门之轨有异,夫岂两马之力与?子亦知夫轨之何以深、何以浅乎?子亦知夫两马同,而城门之两马,不仅如他涂之两马乎?禹之去文王,凡几时也?今之去文王与去禹,凡几时也?追蠡之欲绝未绝,一代之力也乎哉?子何轻于言也!”
禹之明德,文王之至德,与其制作之精、元声之美,孟子皆不与言,而但斥其妄而止,则唯其不可与言也。故学者当以高子为鉴哉!
【元典】
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译文】齐国饥荒。陈臻说:“国都里的人都认为老师会再次(劝说齐王)打开棠邑的粮仓(救济百姓),恐怕不会再这么做了吧?”孟子说:“这样就成冯妇了。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打虎,后来行善不打虎了,士人都效法他。(有一次)野外有许多人在追逐一只虎,老虎背靠山的角落,没有人敢靠近它。(人们)远远看见了冯妇,便跑上去迎接他。冯妇便捋起袖子下车(去打虎)。大家都喜欢他,可是那些称为士的人却讥笑他。”
【诸儒注疏】先时齐国尝饥,孟子劝王发棠邑之仓以赈贫穷。至此又饥,陈臻问言齐人望孟子复劝王发棠,而又自言恐其不可也。手执曰“搏”,“卒为善士”,后能改行为善也。“之”,适也。“负”,依也。山曲曰“嵎”。“撄”,触也。“笑之”,笑其不知止也。疑此时齐王已不能用孟子,而孟子亦将去矣,故其言如此。
【理学讲评】搏,是徒手搏击。之野,是适野。负,是依。蜗,是山曲。撄是触。初,孟子居齐时,适值岁饥。孟子劝王发棠邑之仓以赈民矣。至此又饥,国人复有发棠之望。陈臻乃问于孟子说:“齐国之人,向因夫子一言,得蒙赈济之恩,今岁复告饥,民间就以发棠之请当了故事,指望夫子再为之言。”由臻观之,国人之属望虽殷,君子之自处当重,殆似不可复请也。孟子答说:“这是齐王的恩泽,我只可偶一言之。若要国人欢喜,重复进言,是为冯妇之所为而已。昔晋人有冯妇者,善能徒手搏虎,既而悔其所为之非正,能痛改前业,卒为善士,似可为善变矣。忽一日行至野中,见众人赶逐一虎,虎急而依负山曲,据险自固,众人遂无敢撄触其怒者。正忙乱间,望见了冯妇,是惯能搏虎之人,喜其可恃,相与趋走而迎之,冯妇此时若改悔之意果坚,便当绝谢众人,去而不顾矣。乃不觉故态复形,自车中攘臂而下,急欲逞技于众人之前,那众人每感他为已而下车,见他遇虎而不惧,谁不喜悦。殊不知旁观是众人,若读书知礼义而为士者,方笑其为善不终,可止而不知止矣。使我今日复请发棠,虽可以慰齐人之望,安知为士者不以我为冯妇乎?”盖是时齐王已不能用孟子,孟子亦将去齐,故其所言如此。使果君臣合道,谏行言听,则发棠本救民之事,何难再请而自比于冯妇也。
【心学讲评】立国安民,自有可久之王道。故圣贤无救荒之策,制产有恒,补助有经,无所用其发拯,而民自不流亡于凶岁。际国政不修之余,偶一用之,不得已之术也。乃小民疾苦之下,得小惠而说。若遂以为善术,而求说于民,君子耻之。
孟子初为卿于齐,而齐尝饥,孟子始劝王发棠邑之仓粟以赈之,而民说,然以纾一时之急耳。使孟子之道行,则民有恒产,无暴敛,三年余一,九年余三,即有饥岁,而民自足食。道既不行,齐又大饥,而民犹故也。民之无知,以为唯发粟可以延旦夕,而有望于孟子。陈臻心知其不可,而言于孟子曰:“今者国人之情迫矣。无以自全,无所可望于王,但逆计之曰:孟子且不我忘,当复劝王之发棠也。以臻思之,王未必其肯再听也,棠之粟亦未堪频发也,殆将不可复乎?”
孟子以道之不行,且将去齐,而若悔其前此一时之小惠为无当于重轻者,乃引以自笑曰:“此岂待辨而知其不可哉!使今者而更请发棠焉,是为冯妇也。夫择术者有大德小惠之分,而自处也有可直不可枉之道。审之熟而不徇流俗以自失,君子之自命固有定矣,而奈何其为冯妇也?夫冯妇则亦归于可笑而已矣。晋人有冯妇者,晋人传之,而传之者有异情焉。其人以善搏虎闻,虎喹人,而冯妇为扞其患,自以为德于人矣。乃既而知其非,而为善士,不争一旦之生死于危急,而以自全之。道与乡党安之。乃为善士之后,则有之野之事矣,是昔用其技击之地也。而适有众逐虎,逐虎者但知逐,而不知为善者之不必逐虎,而自不逢虎害也。乃虎负蜗,莫之敢撄,众且无如虎何,其贸贸然无以自免也,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忘其且为善士,而但欲以纾一时之迫,亦人情乎,而抑知人情之不可徇也。冯妇感于众人之迎,而忘其为善士之素,乃攘臂下车,而复试其技。于斯时也,众皆说也,然而为士者笑之矣。一搏再搏,虎不胜搏,搏之胜而已劳,搏之不胜而且困矣。善士之技止乎此,笑之诚是也。
“御患之道,善士自有善保其乡闾之术,而不逢不若。君子之谋人国,亦自有善济斯民之道,而不忧岁凶。舍此不图,以纾偶然之急者,信为可行。民之无知,以之为德;君之不审,姑听其言。此正吾所恻然不宁,念前此之徒劳也,而何可复不可复之待再计哉!”
【元典】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译文】孟子说:“口对于美味,眼睛对于美色,耳朵对于好听的声音,鼻子对于香味,四肢对于安逸,(都是极喜欢的,)这是天性,(但能否享受到,)其中有命的作用,所以君子不强调天性。”
【诸儒注疏】程子曰:“五者之欲,性也;然有分,不能皆如其愿,则是命也,不可谓我性之所有,而求必得之也。”愚按:不能皆如其愿,不止为贫贱。盖虽富贵之极,亦有品节限制,则是亦有命也。
【理学讲评】孟子说:“世之人谁不知有性命,但君子之言性命,偏与众人相反。众人言性,则于情欲一边,皆认之为本体,而务求必得。众人言命,则于道理一边,皆归之于气数,而不肯用功,若君子则异是焉。且如口、目、耳、鼻、四肢,是五者,乃人所具之形体也。夫既各有所司,则亦各有所嗜。口之于滋味,目之于彩色,耳之于音声,鼻之于香臭,四肢之于安佚,这几件乃吾人有生之初,自然禀受的,无一人而不具是形,亦无一形而不同是欲,岂可谓之非性乎?然其间有得有不得,亦有得之,而品节限制不能如意者,其权都是造物主张,不可以智力而取,性也而命存乎问矣。夫命存于性之中,则性当为主,君子何以独不言性?”盖嗜欲之心,本人所易溺。若又言性以自恣,则一切非礼之玩好,分外之营求,皆将以为性之所有,而贫贱思富贵,富贵生骄侈,无所不至矣。君子以寡欲为心,所以将前项适己自便之事,故意推开,言命不言性也。
【元典】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译文】仁对于父子关系,义对于君臣关系,礼对于宾主关系,智慧对于贤者,圣人对于天道,(都是极重要的,)这都由命决定的,(能否得到它们,)其中也有天性的作用,所以君子不强调命的作用。
【诸儒注疏】程子曰:“仁、义、礼、智、天道,在人则赋于命者,所禀有厚薄清浊;然而性善可学而尽,故不谓之命也。”张子曰:“晏婴智矣,而不知仲尼,是非命邪?”愚按:所禀者厚而清,则其仁之于父子也至,义之于君臣也尽,礼之于宾主也恭,智之于贤否也哲,圣人之于天道也无不吻合,而纯亦不已焉;薄而浊,则反是,是皆所谓命也。或曰“者”当作否,“人”衍字。更详之。
愚闻之师曰:“此二条者,皆性之所有而命于天者也。然世之人以前五者为性,虽有不得,而必欲求之;以后五者为命,一有不至,则不复致力。故孟子各就其重处言之,以伸此而抑彼也。张子所谓‘养则付命于天,道则责成于己’,其言约而尽矣。”
【理学讲评】承上文说:“君子虽有不言性之时,然除了形体嗜欲之外,又有当以性为重,不可自委者。且如仁主于爱,而属于父子义,主于敬,而属于君臣,礼以恭为主,而属于宾主,智以别为主,而属于贤者,圣人纯亦不己,而天道属于圣人。这几件都是彼此相合,天地问尽有由不得自己的,顺逆常变,视其所遇,清浊厚薄,视其所禀,岂可谓之非命乎?然皆生理之固有,物则之同然。不以圣而丰,不以愚而啬,命也,而性存乎其间矣。夫性存乎命之中,则命当为主,君子何以独不言命。盖性分内事,本人所难尽,若又言命以自诿,则一切扶持,人纪变化气质之功,皆独以为命之所制而过高者,流于异端不及者,安于暴弃,无所不至矣。君子以成德为行,所以将前项希圣尽伦之事,一概承当,言性不言命也。”以上二节之意虽相反而实相成,盖人惟能安命,而后能立命,能忍性而后能尽性,此克己复礼,寡欲养心,为圣学相传之至要与。
【心学讲评】孟子曰:“自天之与人者言之,则曰命;自人之受于天者言之,则曰性。命者,命之为性;性者,以所命为性;本一致之词也。而自君子言之,或曰性,或曰命,有异词焉。盖君子之辨之也精,而持之也正矣。天命人以身,而形开神发,与物相接,而以养其身者,自然而然,人皆然也。天命人以身,而身有心,因而明伦察物,与理相应,而以尽其心者,自然而然,人亦莫不然也。乃天之为命也广大,于人命之,于物亦命之,命万物之生,无以异于人之生,天之所以并育而不害,天之仁也。人之为性也精微,惟人有性,惟人异于物之性,函性于心,乃以异于物之心,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人之道也。故君子于此专言性,而广言命焉。
“口之于味也,甘苦皆喻,而必甘其所甘也;目之于色也,爱憎皆喻,而必爱其所爱也;耳之于声也,顺逆皆喻,而必顺其所顺也;鼻之于臭也,欣厌皆喻,而必欣其所欣也;四肢之于安佚也,劳逸皆喻,而必佚其所佚也。一官有一官之欣距,而不相为通;一官尽一官之成材,而无所于强;非自知而自得哉?人物之所以生也,性也。虽然,岂人物之能自为尔哉?天欲生之,则授之以资生之道,使五官各效以养其生,则岂非命哉!乃谓之曰性,则是我之唯有此而恃以生也,从欲者即尽人者矣;故不肖者苦于妄求,以为不可或缺也,君子则知此矣。天命则广大矣,命人以生,而有此资生之具;命物以生,而亦有其资生之能。若受于天而凝之于心以为我之生理者,人之性异于物之性,一人之性可以尽天下之性,而非资于天下以为性,非此之谓也。故君子以其得失多寡之数委之天,而已无所容心,以别于物之恃天而逐逐以求者,为能贞其性,以成乎其为人哉!
“若夫仁之于父子也,相亲以爱,而爱莫能解也;义之于君臣也,相临以敬,而敬莫能皲也;礼之于宾主也,相接以让,而让莫能渝也;智之于贤者也,相知以辨,而辨莫能乱也;圣人之于天道也,相合以感,而感莫有爽也。莫或强之,而定理之不可逾;若有制之,而定则之不可违;孰秩之而孰叙之也哉?天理之固然者也,命也。虽然,亦既自我而受其命矣,体之于心,则实有其必尽之心于人伦天道,有触而必通,岂非性哉?乃谓之曰命,则是听天之自然,而己无与也,不思而亦可得,故自弃者听其存去,以为非我所能强也。君子则知此矣。人性则精微矣,物亦与有其知,而我之所知者异;物亦与有其能,而我之为能者异。若制白天而非己所私以成天下之化育者,其命物亦且同于其命人,其命物虽异于命人,而命之生者亦同于人,非此之谓也。故君子以其察识扩充之权任之己,而不恃天之德,以别于物之无心而任运以行者,为能立其命,以上参乎天哉!
“彼异端者,以食色为性,而欲强制其心;以臣忠子孝安之于命,而忘情以应。强制其心,制之而终非其所安;安之于命,而心终多所不尽。然后知君子广言命而专言性,其以顺天理、合人心而正天下后世之学术,其义不容不严也。”
【元典】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
【译文】浩生不害问道:“乐正子是怎样一个人?”孟子说:“是个善人、信人。”(浩生不害问:)“什么叫‘善’?什么叫‘信’?”孟子说:“值得喜爱的叫‘善’,自己确实具有‘善’就叫‘信’。”
【诸儒注疏】赵氏曰:“浩生,姓;不害,名;齐人也。”天下之理,其善者必可欲,其恶者必可恶。其为人也,可欲而不可恶,则可谓善人矣。凡所谓善,皆实有之,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是则可谓信人矣。张子曰:“志仁无恶之谓善,诚善于身之谓信。”
【理学讲评】浩生不害是齐人姓名,他平曰知乐正子之贤,乃问于孟子说:“知弟子者莫若师,乐正子之在夫子之门久矣,他是何等的人?”孟子答说:“人之造诣,固由资禀,也要学力据乐正子之所至,则可谓之善人,亦可谓之信人矣。”不害又问说:“如何叫做善,如何叫做信?”孟子答说:“人性本有善而无恶,遇着善人善事,自然有欣喜欢爱之心,此人情之所同也。若其人立身行己,合乎天理人心,但见其可欲,而不见其可恶,则其有善无恶可知矣,此所以谓之善也。至于好善恶恶,本是有生以来,真真实实的念头,着不得一毫虚假,若其人躬行实践,能自歉而无自欺,善皆实有于我,而无矫饰,则其实心实行,可知矣,此所以谓之信也。吾谓乐正子为善人、信人,亦验其造诣之所至而已矣。”
【元典】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译文】‘善’充实在身上就叫‘美’,既充实又有光辉就叫‘大’,既‘大’又能感化万物就叫‘圣’,‘圣’到妙不可知就叫‘神’。乐正子是在‘善’和‘信’二者之中,‘美’、‘大’、‘圣’、‘神’四者之下的人。
【诸儒注疏】力行其善,至于充满而积实,则美在其中而无待于外矣。“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则德业至盛而不可加矣。大而能化,使其大者泯然无复可见之迹,则不思不勉、从容中道,而非人力之所能为矣。张子曰:“大可为者,化不可为也,在熟之而已矣。”程子曰:“圣不可知,谓圣之至妙,人所不能测;非圣人之上又有一等神人也。”盖在善、信之间;观其从于子敖,则其有诸己者或未实也。张子曰:“颜渊、乐正子皆知好仁矣。乐正子志仁无恶,而不致于学,所以但为善人信人而已。颜子好学不倦,合仁与智,具体圣人,独未至圣人之止耳。”
程子曰:“士之所难者,在有诸己而已。能有诸己,则居之安,资之深而美且大可以驯致矣。徒知可欲之善,而若存若亡而已,则能不受变于俗者鲜矣。”尹氏曰:“自可欲之善,至于圣而不可知之神,上下一理。扩充而至于神,则不可得而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