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四书经纬
26583200000037

第37章 论语八佾篇(4)

夫子初仕于鲁,有助祭大庙之事。其始入而省视也,于凡齍牲器皿之位置,登降奉持之仪节,皆就有司而问之。是岂圣人之不审,而必藉问以冀勿失哉?其必有道存焉矣。乃或人不知,退而诮之归: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胡然而乡者之入大庙而每事问也?盖或人者见礼于文物,而不见礼于心,则以苟习其文为礼,而又以骄矜之气临之,故于圣人之慎也而疑焉。而不知挟一自是之心,以临乎幽明上下之际,其不敬莫大焉。夫子闻之,固知其不足与辨,而恐其敬慎之心不传,则天下不复知有礼意,故自明其意曰:夫入大庙而必问者,非吾之蓄疑而待决也,非吾之过慎而不敏也,此初莅事者入庙之常礼也。居而学焉,出而行焉,其可以任所知而遵行乎?未也,审于物之宜而称其事之节,礼乃在焉。况乎大庙何地也?吾君之所敬事,先公之所式临,而臣子奔走以襄事,其敢恃一己之所知,而或于先王制礼之精意、当代用礼之时宜,直情径行,以矜雅博乎?谓我之不知礼,我不敢辞;谓问之为不知礼,则恐率天下而习为傲忽之行,是吾之深忧也,而恶容不辨哉!呜呼!以圣人之无不知,而慎犹如此,此其所以为礼,此其所以为圣人与!

【元典】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译文】

孔子说:“射箭比赛不以射透为主,而主要看是否射得准确,因为人的力量不同,自古如此。”

【诸儒注疏】

“射不主皮”,乡射礼文。“为力不同科”,孔子解礼之意如此也。“皮”,革也。布侯而栖革于其中以为的,所谓鹄也。“科”,等也。古者射以观德,但主于中,而不主于贯革,盖以人之力有强弱,不同等也。《记》曰:“武王克商,散军郊射,而贯革之射息。”正谓此也。周衰礼废,列国兵争,复尚贯革,故孔子叹之。杨氐曰:“中可以学而能,力不可以强而至。圣人言古之道,所以正今之失。”

【理学讲评】

射,是射箭。皮,是皮革。射不主皮,这一句是《乡射礼》中的说话。科字,解做等字。孔子说:“《乡射礼》有云:射以观德。但主于中的,不必穿透皮革,然后为能。所以然者,盖为人之气力,有强有弱,其等不同。若必主皮,则惟强者能之,而弱者必不能矣。此所以不主皮也。然这是古昔盛时,尚德而不尚力,其道如此。今世衰礼废,列国兵争,惟以强力为尚,虽礼射亦主于贯革,而尚德之风,不可复见矣。”可胜叹哉!孔子思古伤今之意如此。

【心学讲评】

夫子值兵争之世,而叹古昔文治之不少概见也,喟然曰:明王之治天下也,教礼教乐,而射亦不废。大射、宾射、乡射、军射,皆射也。射有五,而白矢井仪,义取贯革。乃《记》有之曰:“射不主皮”。夫比乐比礼,体直志正,而又能贯革者,是德与力兼至也。宾兴之,登进之,亦明王之所不弃。但必欲主皮,则贤士大夫之得与于射者趁矣。盖以人之力有强弱,不可等而视也。先王知天下之风俗成于一人之意旨,是以于较艺角力之时,犹存尚德修文之心,所以养天下之士气于礼乐之中,而不使有嚣张之习,亦所以纳天下之民情于和平之内,而不使有兵戎之气。先王之命意深至,而规模弘远,有如斯乎!然而其道已古矣,吾何不幸而不躬逢其盛也?吾能无遐思哉!

【元典】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译文】

子贡想在祭祀时,省去活羊。

【诸儒注疏】

告朔之礼:古者天子常以季冬颁来岁十二月之朔于诸侯,诸侯受而藏之祖庙,月朔则以特羊告庙,请而行之。‘饩’,生牲也。鲁自文公始不视朔,而有司犹供此羊,故子贡欲去之。

【理学讲评】

告,是告庙。朔,正朔。饩,是牲牢。古时天子以季冬颁来岁十二月之朔于诸侯。诸侯受而藏之祖庙。每遇月朔,则以特羊告庙,请而行之。鲁自文公以后,把这告朔之礼,废而不行了。而有司每月犹照常办备此羊。子贡以此礼今既不行,饩羊徒为靡费,故欲去之,以省费焉。是徒知一羊之可惜,而不知制礼之初意矣。

【元典】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译文】

孔子说:“子贡啊!你爱惜羊,我爱惜礼。”

【诸儒注疏】

“爱”,犹惜也。子贡盖惜其无实而妄费。然礼虽废,羊存,犹得以识之而可复焉。若并去其羊,则此礼遂忘矣。孔子所以惜之。

杨氏曰:“告朔,诸侯所以禀命于君亲,礼之大者。鲁不视朔矣,然羊存则告朔之名未泯。而其实因可举,此夫子所以惜之也。”

【理学讲评】

爱,是爱惜。孔子呼子贡之名而晓之说:“赐也,尔之欲去乎饩羊者,岂以告朔之礼既废,饩羊之供无实。爱惜此羊而欲去之矣乎!自我观之,所爱尤有甚于羊者。盖正朔颁于天子,所以示天下之有君,告朔行于诸侯,所以示天下之有亲,最为礼之大者。今此礼虽废,而饩羊犹存,后之人,或有因羊以求礼,举而行之者,若将此羊一并去了,则告朔之礼,随羊以亡,自此天子不复颁朔,而人不知有君,诸侯不复视朔,而人不知有亲矣。是礼之亡不尤为可惜耶?”夫孔子之意在于存礼,而子贡之言,唯求省费,圣贤度量之广狭,用心之大小,区以别矣。

【心学讲评】

朔之必告,崇天时以授民,以奉天也;定天下于一统,以尊王也;受成命于先公,以敬祖也;其为礼也大矣!鲁秉周礼,累世行之,文公以后乃废之,君之怠荒而不君尔,非敢以为礼之可变者而革之也。故有司犹具其羊,饩之于牢以待。此鲁所以为秉礼之国,君虽无礼,而官不废事,则犹可复于他日焉。乃历百年而徒为有司之累,时有裁冗费以节国用之说,而子贡议欲去之,去之则竟不复知有告朔之名。夫子乃呼子贡而告之曰:赐也,以羊为无用而欲去之,为刍饩省也,为供亿省也,爱此一羊之费也,于事便矣,而我则异是。斯告朔之礼,何礼乎?上天对时育物之至仁在焉,先王一道同风之精意存焉,先公垂统无穷之盛德归焉。吾君以此饬其侯度,一国之臣民以此而奉若王章。良法美意,诚可慕也;实去名存,诚可惜也。慕之惜之,而爱此一羊。以存此礼者,吾有厚望焉。而赐也,何弗之思也?

处衰晚而想盛治,情之不忘,圣人之意念深矣。举一羊,而鲁君臣上下之际,其可变而之道者不乏。故夫子极欲用鲁,而甚恶夫欲变而之于苟且者也。

【元典】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对领导尽礼,人们认为是谄媚。”

【诸儒注疏】

黄氏曰:“孔子于事君之礼,非有所加也,如是而后尽尔。时人不能,反以为谄,故孔子言之,以明礼之当然也。”

章子曰:“圣人事君尽礼,当时以为谄。若他人言之,必曰:‘我事君尽礼,小人以为谄。’ 而孔子之言止于如此,圣人道大德弘,此亦可见。”

【理学讲评】

礼,是恭敬之见于仪文者,乃道理当然的去处。诌,是求媚。孔子说:“臣之于君,既有尊卑上下的定分,便自有恭敬奉承的定礼。这礼,是先王所制,万世通行,不可违越者也。今我之事君,心里极其敬谨,不敢有一毫轻慢,故每事依着礼节,不敢有一些差夫,这不过尽那礼之当然者而已,非有加于礼之外也。时人不知,乃以为求媚取悦而然,是岂知事君之礼者乎!”盖当时公室衰微,强臣僭窍,上下之际,多不循礼,惟孔子欲明礼法以挽回之。如过位则色勃,升堂则屏气,违众而拜堂下,闻命而不俟车,这等循礼,当时反以为诌,则礼法之不明于天下可知。故孔子之言如此。然尽礼与诌,其迹相似,而其心不同。君子之事君,其礼固无不尽,然却不肯阿谀顺从,如责难以为恭,陈善以为敬,一心只要成就君上的美名,干办国家的大事,这便真是尽礼。小人之事君,外面虽似尽礼,然心里未必忠实,如阿顺以为容,逢迎以为悦,一心只要干求君上的恩宠,保全自家的官爵,这便真是诌媚。君子尽礼,小人以为诌,小人诌媚,亦自以为尽礼。心术之邪正,迥然不同,人君不可不察也。

【心学讲评】

鲁之不知有君久矣。无君者必于无礼,夫子出而事君,其必尽礼以事君者,有圣人之大义,非但以感无礼而愧之。然使有人之心者,亦必于此而知愧。乃当时举国之人,怀利禄以趋权门,顾以不敬君为刚直之节,遂有讥夫子者,而夫子重有感焉而叹曰:事君者,舍礼何以哉?君之令我,不敢不共;我之对君,不敢不肃。大而出内趋事之典,小而拜稽进退之间,皆有礼焉,不可不尽。乃其能尽之矣,非有所加也,行乎其不得不然而已;非有所饰也,因乎其不容不然者而已。而人则以为谄矣。盈庭无可观之度,则疑其所致者为何事;在己无欲效之诚,则疑其所操者何心。而温温之恭人,且谓容容之多福矣。夫斯人也,皆事君之人也、而所操以为清议者如此,吾何望哉!虽然,又岂可以流俗之讥非而易吾志哉!

【元典】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译文】

定公问:“上级怎样对待下级?下级怎样对待上级?”孔子答:“上级尊重下级,下级忠于上级。”

【诸儒注疏】

定公,鲁君,名宋。二者皆礼之当然,各欲自尽而已。吕氏曰:“使臣不患其不忠,患礼之不至;事君不患其无礼,患忠之不足。”尹氏曰:“君臣以义合者也,故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

【理学讲评】

定公,是鲁国之君。礼,是有节文,不简慢的意思。忠,是竭尽己心,不欺罔的意思。定公一日问于孔子说:“为人君的使令臣下,为人臣的奉事君上,都有个道理,不知当如之何?”孔子对说:“为人君者,以尊临卑,易至于简慢忽略,若简慢忽略,便失了为君的道理,是以人君之于臣下,使之须要以礼。如使之为大臣,则待之如股肱;使之居言责,则待之如耳目;使之为将帅,则有推毂命将之礼;使之为使臣,则有皇华遗使之礼,务加以礼貌,待以至诚,这乃是使臣的道理。为人臣者,以下事上,易至于欺罔隐蔽。若欺罔隐蔽,便失了为臣的道理。是以人臣之于君上,事之须要以忠。如居辅导赞襄之职,则尽心以启沃,而一毫无所隐;有官守言责之寄,则尽心以纳忠,而一事不敢欺。遇有难处之事,则虽劳瘁而不辞;遇有患难之日,则虽致命而不避。务内尽其心,外尽其力,这乃是事君的道理。”君尽君道,固非有私于臣,而所以劝下之忠者,亦在是矣。臣尽臣道,固非有要于君,而所以报上之礼者,亦在是矣!上下交而德业成,天下其有不治者哉!

【心学讲评】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大哉其为问乎!难言之矣。大伦在焉,大法存焉,君心之得失,于此辨焉,臣节之贤奸,于此别焉。虽然,亦但有其当然之理,尽之而已矣。孔子对曰:君之使臣,是不一道,以要言之,以礼而已矣。臣之事君,是不一事,以约言之,以忠而已矣。

礼者,君之所以重臣,即所以自重也。重臣即以自重,故礼所必有者,不可不及;礼之所必然者,不可或过。于大臣而敬之,有敬之之礼焉;于群臣而体之,有体之之礼焉。以是而使之,任之专而不疑其权之分,授之劳而不忧其心之怨。夫礼自在方策,唯人君以恭肃慎重之心行之尔。此可通古今天下之君,而固无不可使之臣也。

忠者,臣之所以效于君,即所以自效也。自效以效于君,故有忠之情,则必有忠之事以将之;有忠之事,则必极忠之情以出之。大臣有大臣之忠,秉志而不移焉;小臣有小臣之忠,随事而自致焉。以此而为事,事是君而唯知有此君,历事数君而唯知有此一心。夫忠固在人心,唯人臣以戴天履地之谊,自问及此;此可通古今天下之臣,而无他事君之术也。舍此而谓别有制御之法,功名之途,非臣之所知也。呜呼!此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性也,万世安危治乱之本也。至矣!无以加矣!

【元典】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快乐却不淫秽,悲哀却不伤痛。”

【诸儒注疏】

《关雎》,《周南》,《国风》,《诗》之首篇也。“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衷之过而害于和者也。《关雎》之诗,言后妃之德,宜配君子。求之未得,则不能无寤寐反侧之忧;求而得之,则宜其有琴瑟钟鼓之乐。盖其忧虽深,而不害于和;其乐虽盛,而不失其正。故夫子称之如此。欲学者玩其辞,审其音,而有以识其性情之正也。

【理学讲评】

《关雎》,是《国风》诗之首篇。孔子说:“凡乐音不和乐,则不足以畅意;不哀婉,则不能以感人。然又贵于得中。若乐之过,则有淫荡邪僻之声;哀之过,则有忧思之病,而失其性情之正矣。惟有《关雎》之诗,其发之咏歌,而被之管弦者,优柔平中,虽欣然和乐,而不至于淫荡,虽凄然哀婉,而不至于悲伤。听之使人欲心平,躁心释,而足以为养德之助,诚盛世之遗音也。”

【心学讲评】

《关雎》之诗,咏文王后妃之事,而堂上之乐用之为弦歌,自邦国以至于乡,皆以之为雅乐。夫子读其诗、闻其乐而叹美之曰:诗,所以正性情者也,于其词可以辨其贞邪,于其声音可以审其正变。以此考之,唯《关雎》其至矣乎!夫人之有乐有哀,情之必发者也。乐而有所止,哀而有所节,则性之在情中者也。以其性之正者发而为情,则为乐为哀,皆适如其量;任其情而违其性,则乐之极而必淫,哀之至而必伤。夫因诗以起乐,于乐而用诗,所以兴起人之性情,而使歆于为善之乐,其不可使荡佚而流于淫与伤也,明矣。其唯《关雎》也,琴瑟钟鼓之乐,寤寐反侧之哀,为君子宫中之治言也,非男女之情也。故用之而为弦歌,其声和也,则无曼衍之音;其声幽也,则无凄惨之响。于以养人心之和,而辅之于正,美哉!无以加矣!先王以之遗风易俗,学者以之调养心气,舍此其谁与归?此《邶》、《鄢》而下,君子以之观而不以之兴,而乱国之音骄以荡,亡国之音哀以思,为有心世道者所不欲闻也。

【元典】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译文】

哀公问宰我,制作土地爷用哪种木头。宰我说:“夏朝用松,殷朝用柏,周朝用栗,说:使人胆战心惊。”

【诸儒注疏】宰我,孔子弟子,名予。三代之社不同者,古者立社,各树其土之所宜木以为主也。“战栗”,恐惧貌。宰我又言周所以用栗之意如此。岂以古者戮人于社,故附会其说与?

【理学讲评】

哀公,是鲁君。社,是为坛以祭地。宰我,是孔子弟子。哀公问于宰我说:“有国家者,必有社以祭地,不知其义何如?”宰我对说:“古之立社者,必栽树木。夏后氏立社,则以松树。殷人立社,则以柏树。周人立社,则以栗树。然所以用栗树者,取于战栗之义。盖戮人必于社,欲使民见之而战栗恐惧也。”夫祭地以报其功,乃立社之本意,至于所栽的树木,则各因其土之所宜,而非有取义于其间也。宰我不知而对,谬妄甚矣。

【元典】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孔子听后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诸儒注疏】“遂事”,谓事虽未成而势不能已。孔子以宰我所对,非立社之本意,又启时君杀伐之心,而其言已出,不可复救,故历言此以深责之,欲使谨其后也。尹氏曰:“古者各以所宜木名其社,非取义于木也。宰我不知而妄对,故夫子责之。”

【理学讲评】遂事,是事虽未成,而势不能已者。谏,是谏正。咎,是罪责。孔子闻宰我使民战栗之言,以其所对,既非先王立社之本意,又启鲁君杀伐之心,因厉言以责之曰:“大凡事之未成者,犹可以言语说之,若事既成者,说之何益?所以不说。事之未遂者,犹可以谏诤止之。若事既遂者,谏之何益?所以不谏。事之未往者,犹可咎而罪之,若事之既往,咎之何益?所以不复追咎。今汝使民战栗之言,已出之口,而告之于君,是事之已成,已遂,已往者也。吾又何以责汝乎!”孔子以为不足责者,正所以深责之,欲其知言之不可妄发,而致谨于将来耳。

【心学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