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四书经纬
26583200000058

第58章 论语雍也篇(4)

【心学讲评】夫子指道之必由者以示人曰:道之不行也,人且曰吾即不由乎道,而固可悠然于身世之间也。夫使非道而能行,则道又何为而生于人心,着于天下乎?人之有伦,有伦则有以尽此伦者,尽之而后相爱相敬以不爽于情。物之有理,有理则有以遵此理者,遵之而后知明处当以善成其事。夫不犹人出入之有户矣乎?夫孰有出不由户者?天下无其理,故人亦不生此心,非有意必由也,不能不由也,其自然者也。而奈之何人与人为伦,而欲废大伦以逞其志!物有物之理,而欲舍定理以遂所欲!究之伦自昭垂,而名不可蔑者,实不可泯;理自画一,而得者必得,失者必失,未见有能离斯道而可以行者。莫之由焉,亦徒何哉?圣人安之,其必然者,其自然也。贤人审之,其能然者,其固然者也。众人修之吉而悖之凶,其不然者,非其可以不然者也。人能知道之为户,而不患其不行矣,则亦求之人伦物理之所自立,而反问之心而得矣。

【元典】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他的品质胜过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品质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品质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诸儒注疏】“野”,野人,言鄙略也。“史”,掌文书,多闻习事,而诚或不足也。“彬彬”,犹斑斑,物相杂而适均之貌。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杨氏曰:“文质不可以相胜。然质之胜文,犹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胜而至于灭质,则其本亡矣。虽有文,将安施乎?然则与其史也,宁野。”

【理学讲评】质,是质实。文,是文采。野,是村鄙的人。掌管文书的,叫做史。彬彬,是匀称的意思。孔子说:“凡人固要质实,也要文采。二者可以相有,而不可以相胜。若专尚质实,胜过乎文,则诚朴有余,而华采不足,就似那村野的人一般,一叶是粗鄙简略而已,岂君子之所贵乎!若专尚文采,胜过乎质,则外虽可观,而中无实意,就似那掌管文书的一般,不过是虚浮粉饰而已。亦岂君子之所贵乎?”惟是内有忠信诚恪之心,外有威仪文词之饰,彬彬然文质相兼,本末相称,而无一毫太过不及之偏,这才是成德之君子。德至于君子,则岂有野与史之弊乎?盖周末文胜古道尽亡,孔子欲矫其偏而归之正,故其言如此。但当时之君,安于弊政,而不能变更,公卿大夫习于流俗,而知救正,此周道之所以日襄也。有挽回世道之责者,其念之哉!

【心学讲评】夫子曰:文质者,人治之大,而夫人动静云为之际,莫不有文质之辨焉。有其心则有其事,守之于己,而不求其尽美;施之于人,而不求其可歆,此质也。然但执此以制行,则质胜文矣。夫野人亦有爱敬之情,自好之念,而不能达其情,充其念。质胜文者,不且与彼同其率情而径行乎?以其事饰其心,修之于己,而必求其可观;施之于人,而必求其相得,此文也。然但务此以为行,则文胜质矣。夫府史则但求为有功可见,无过可摘,而不必功之有可据,过之有可疵。文胜质者,不且同其饰外而忘中乎?夫苟其欲为君子,则或失而野,或失而史,虽有其质,不足以成令仪;虽有其文,不能以质幽独,而可乎哉?然则于此二者之间,可不务兼至而适宜乎?必也,保其忠信之诚,而广以学问之益,有此心则必有以善全此心,有此事则必有以不欺此理者。其质也,尽乎天德之美,而人情物理之胥宜;其文也,必推诸所性之安,而使太过不及之有节,然后其为君子果成乎其为君子也。出可以移风易俗,而处亦有盛德之光辉,不可掩也。欲为君子者,可不念彬彬之美,而思所以自善其节文,以求免于流俗之偏乎!

【元典】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译文】孔子说:“人正直,才能生活幸福;不正直的人有时也能生活平安,那只是侥幸逃过了灾难而已。”

【诸儒注疏】程子曰:“生理本直。罔,不直也,而亦生者,幸而免尔。”

【理学讲评】直,是真实公正的意思。罔,是虚罔不直。幸,是侥幸。孔子说:“人得天地之正理以生,其是是非非,善善恶恶存之于中,发之于外者,都有个本然的公心,当然的正理,所谓直也。人能全此道理,则生于天地之间乃为无愧。若使存心虚妄,行事私邪,或作伪以沽名,或昧心而徇物,则是矫罔不直,而失其有生之理矣!生理既失,便不可以为人,就是生在世间,不过侥幸而得免于死耳!岂不深可愧哉!”譬之草木,或夭或乔,畅茂条达者,乃其生理也。今乃矫揉造作,或扭直以为曲,或移此以接彼,则戕其有生之理,其不死者幸耳。人之不直,何以异于是哉!孔子深恶不直之人如此。故圣王在上,举用正直之士,则举措当而人心服矣。

【心学讲评】夫子曰:夫人有一日之生,则一日行乎天地之间。唯于心无所违,则于理无所逆;于理无所疑,则于事无所疚。仰可不愧于天,而不犯阴阳之忌,鬼神之所不能伤也;俯可质于人,而不忧刑戮之加,忧危之所不至也。盖人之能金其生于天下者,直也,顺乎理而因乎心,功有所不侥,过有所不避也。若夫不直,则罔矣。其所行者,非心之安也;其所至者,非道之宜也。则可以欺人,而不可以欺天;可以欺人于一时,而不可欺人于事后。神之所不佑人之所不容,不能免矣。然而今之人以此而免者多矣。盖上无法纪,以相蒙而相安,下且成乎风俗。而天地好生之德,不能尽斯人而绝之也,幸而已矣。幸者其可屡侥乎?吾深为斯人危之矣!况乎小人有幸而君子无幸。若其自附于君子之列,而求以此自免焉,必不然矣。呜呼!此有国有家者之不能令终,而矫饰务名者之动而得咎,可不惧哉!

【元典】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诸儒注疏】尹氏曰:“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乐之者,有所得而乐之也。”

张敬夫曰:“譬之五谷,知者知其可食者也。好者食而嗜之者也。乐者嗜之而饱者也。知而不能好,则是知之未至也;好之而未及于乐,则是好之未至也。此古之学者所以自强而不患者与!”

【理学讲评】知之,是知此道。好之,是好此道。乐之,是乐此道。孔子说:“人之造道,有浅深之不同,然必到那至极的去处,乃为有得。彼不知道者,固不足言,若能识其为当然不易之理,而不可以不求,是固胜于不知者矣!然这只是心里晓得,未能实用其力也,不如好之者,悦其义理而爱慕之深,玩其旨趣,而求为之力,然后可以进于道也。岂徒知者之可比乎?所以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夫好固胜于知,然这才是用力进修,未能实有诸己也。不如乐之者融全于心,而充然自得,全体于身,而浩然自适,然后乃为学之成也。岂徒好者之可比乎!所以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夫是三者以地位言,则知不如好,好不如乐,以工夫言,则乐原于好,好原于知。盖非知则见道不明,非好则求道之不切,非乐则体道不深。其节次亦不不可紊者。学者诚能逐渐用功,而又深造不已,则斯道之极,可驯至矣!此圣人勉人之意也。

【心学讲评】夫子曰:夫人为学之功,且无问其道之合离也,而先问其心。心之于道相合也有浅深,则其心之所得者亦有差矣。夫当其始求道也,未能知也,而求知者必有功矣。求之而知焉,则且即所知者而遂能体之乎?而未也。恐其曰吾既已知之,而道止于此,则且有得其大辨,而未尽其细微也。以此思之,则必既知矣,而抑好之,循之不舍,而求之必亲;习之不倦,而致之益密。但知之,安能有此循循日进、愈入愈精之为益宏多乎?故知之者之不必能行,行矣而不必能尽,则唯其不如好之者也。因所知而必欲得之,而好之焉,则且于其好也,而信其无不得之乎?未也。恐其于好之之时,而但操一求得之心,则且有冀于速获而务于外求者。以此思之,则必既好矣,因而乐之:身与之相亲,而见为身之所安;心与之相顺,而见为心之不容已。但好之,安能有此陶然自遂,晨斯夕斯之无间可离乎?学者而知此,则当自考其为知、为好、为乐;未能好,何以绝外慕以壹其心?未能乐,何以恬一心以深于道?庶不负其所知焉耳矣。教者而明此,则当熟察其为知、为好、为乐;有知之者,必夺其闻见之恃而兴起其志;有好之者,必引以体验之实而自得所安;抑非徒使知之而已也。其于道也,尚庶几乎!

【元典】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中上等天赋的人,可以同他研究高深的学问;中下等天赋的人,不可以同他讨论高深的学问。”

【诸儒注疏】“语”,告也。言教人者,当随其高下而告语之,则其言易入,而无躐等之弊也。张敬夫曰:“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盖中人以下之质,骤而语之太高,非惟不能以入,且将妄意躐等,而有不切于身之弊,亦终于下而已矣。故就其所及而语之,是乃所以使之切问近思,而渐进于高远也。”

【理学讲评】中人,是中等的人。语,是告语。上,是上等精微的道理。孔子说:“凡人资质有高下,学问有深浅。教人者,要看他力量如何。若是中等以上的人,其资禀既不凡,功夫又精熟,已是有上达之机了。然后告以精微的道理,则言者适当其可,而听者不苦其难,就似登山的一般,将到高处,才说与高处的景象,便理会得,所以说可以语上也。若是中等以下的人,资质既是寻常,功夫又未积累,但当就其力之所及而引进之。若遽告以精微的道理,不惟强其所不能,亦终茫然而无得,就似行路的一般,才在近处,便说与远处的路途,如何知道,所以说不可以语上也。”然则君子之教,但当因人而施,岂可躐等而进乎!然此为施教者言耳。若学者之学,又当自加勉励,盖奋发勇往,则下学皆可以上达。因循怠惰,则中人亦流于下愚,是在人立志何如耳。孔子他日告鲁君说,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此又进学者所当加意也。

【心学讲评】夫子曰:君子之教,因人而进之,有其不齐之训焉。道虽一致,而推其本原以明其所以然,穷其极致以究其必然,则所谓上也。以人言之,始则视其质,继则问其志,又进而观其所勉与其所至,而分量殊焉。夫上智之不可多得,而下愚之必不知有学也,勿论已。有如其质则中人也,而笃志力行,克尽乎下学之事,则自中人而上矣。于是而语之以上,虽未得闻言而解,而疑信相参之际,可因所疑以决所信,可以语矣。如其质犹中人也,而志之不笃,行之不力,且浸淫乎流俗之为,则成乎中人以下矣。如是而语之以上,不特茫然罔觉,而真妄不别之心,且将窃其真以文其妄,不可以语矣。可与语者,君子因其机而可道,因不狭之于近小之中;不可与语者,俟其悟而未得,且纳之于轨物之内。斯造就人才之深心,不得不出于此,而岂以一概之施,成乎躐等之失也哉!

【元典】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樊迟问智,孔子说:“做事顺应民心,尊重宗教却远离宗教,就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诸儒注疏】“民”,亦人也。“获”,谓得也。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智者之事也。先其事之所难,而后其效之所得,仁者之心也。此必因樊迟之失而告之。程子曰:“人多信鬼神,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能敬能远,可谓智矣。”又曰:“先难,克己也。以所难为先,而不计所获,仁也。”吕氏曰:“当务为急,不求所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理学讲评】樊迟,是孔子弟子。务,是专用其力的意思。民义,是人所当为的道理。难,是切己难尽的工夫。获字,解做得字。樊迟问于孔子说:“如何叫做智。”孔子答说:“所谓智者,见理之明而已。盖人生日用,自有当为的道理。若鬼神之福善祸淫,虽与人事相为感通,然其事则幽昧而难知者也。不可知而诌事以求之,惑之甚矣。今惟用力于人道之所宜,凡伦理所当尽,职分所当为者,一一着实去做。至于鬼神,则惟敬以事之而已,却不去亵近,而诌渎祷祀以求福也。这是他心有定见,故祸福之说不足以动其念,幽远之事不足以眩其明,岂不可谓之智乎?”樊迟又问:“如何叫做仁。”孔子答说:“所谓仁者,存心之公而已。盖为人之道,本是难尽,若为之而有所得,虽功效相因,理之自然,然不可有心以预期之也。有心以期之,则涉于私矣。今惟先其事之所难,凡身心之所切,性分之所关者,只管上紧去做。至于后来的效验,则惟俟其自至而已,却不去计较,而有意以期必之也。这是他心有定守,故能纯乎正谊明道之公,而绝无计功谋利之念,岂不可谓之仁乎。”按夫子此言,虽是分言仁智,其实只是一理,盖媚神之念,即时望效之心。先难之功,即是务民之义,人能用力于人道之所难,而祸福得失,皆置之于不计,则仁智之道,兼体而不遗矣。此又学者之所当知。

【心学讲评】智、仁者,德之至者也,而学者欲成其德,则有方焉。智之用无方,而必辨其所知之实;仁之用甚大,而但问其所尽之心。樊迟问智,可谓学者莫不求知,而所求者或非所知,则非智矣。子曰:夫欲知何以得智,则必知智者之所以为知,而于此致力焉。夫民之所以为民,莫不有义存焉。举其要,止此彝伦纲纪之大,亦易知也,而推而极之,有毫厘必审之则;举其详,尽乎动静云为之致,若难知也;而会而归之,有范围不过之常。于此务之,则学以求之,思以辨之,因心以推之,义之不喻者鲜矣。乃不有鬼神乎?以为无,而造化之良能不可诬也;以为有,而睹闻之泯迹不可邀也。民义尽矣,知其明而幽者见焉。知其非无,而不可不敬也,实见其敬之者之与鬼神合德也;知其非有,而不可不远也,实见其必远者之与鬼神异理也。如是则以极致其聪明者,尽所必知之理;而以能悉其情状者,存其不测之神,可谓智矣。必如此而为智,则所以求知者勉于所务,尽于所敬,安于所必远,不容不审矣。

迟进而问仁,盖谓学者必于求仁,而其求之也或不可以得仁,则未易言仁也。子曰:夫欲知何以为仁,则必知仁者之何以为之,而效之加勉焉。夫仁之为德,无难矣。吾有心则有理,反求之而理在,然而一念之销释,则素所昭着之理,而行之也遂与我而不相亲。吾有情,因而有欲,自制之而自销,然而一感之相引,则发不及觉之际,而其动也遂触物而不自持,是其难也。且先于此勉之,则存之于静,察之于动,依之于无间,有不遑他计者矣。若夫其获也,至于廓然大公之后,则可以容天下而无不受;至于物来顺应之后,则可以利济天下而不吝。吾方先其难也,私之未去,勿亟言大公;理之或逆,勿亟言大顺焉。以为容天下以为量,而于道将无择,不得不后也;利天下以为功,而于事将有所徇,不得不后也。如是,则以终食之无违者,严敦其不息之诚,而不以日月之或至者,姑着为事功之美,可谓仁矣。必如此以为仁,则所以求仁者,能勿先其所必先,后其所必后?有其先而俟其后,不容不慎矣。呜呼!此圣人切言智、仁之全学。而谓樊迟之惑于流俗之妄,专于功利之私,而故为此言,则非愚所敢知。

【元典】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