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这一处事原则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生活中,另一种是在国家外交事务中。
生活中,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随处可见,随时可惹,因为这个社会小人不少。但好心人也经常碰到,因为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
我们面对于这些怨与恩,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千万不要以德报怨长小人威风,助他的嚣张气焰。千万不要知恩不报,伤了好人的心肠,愧对自己的良心。
“以直报怨”的“直”就是公正无私,凛然正气,鄙视傲然,远去拒绝。让施怨的小人感到正义的威慑而心生恐惧,或改过自新,或收敛自己的恶行。
“以德报德”就是常人说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知恩图报,知恩不报非君子,让这个社会充满爱心,这是人类的好风尚,我们应身体力行。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正直之人心如青天白日,无私无畏,明月清风,时光好度。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在国家外交事务中,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处理态度:以怨报怨,以牙还牙。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试想清朝末年,假如我们能勇于还击八国联军的侵略,我们就不会有丧权辱国的一系列卖国条约,也不会有大片的国土被侵占。
“九·一八”事变后,假如我们能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三省的侵占,我们就不会有日军铁蹄践踏大半个中国的苦难历史。
东方文明一向被认为是谦逊坚忍的,同样是被人欺负,西方的带头大哥耶稣在圣经里就叫嚣: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而东方呢?佛家的精神领袖释迦牟尼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
长期在封建统治下受压抑的中国人,没有读懂孔老夫子当年的告诫,总是以“以德报怨”为美德。皇帝残暴,我们要“以德报怨”;地主剥削,我们要“以德报怨”;八国联军都打到北京了,还是要“以德报怨”;要卑躬屈膝,要割地称臣,要想尽一切办法彰显自己的“德”,要“量中华之物力,结大国之欢心”……就是没想过反抗。
试想,如果中国的文化里,没有这种把正确的思想东篡西改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恶习,如果孔子这句原话没有被刻意地曲解成这样子,我们中国人会养成这样一种懦弱的思维惯性吗?有人说西方人的骨子里本性是狼性,而东方人的骨子里的本性是羊性,这里我们倒想问问了,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变成了这样?如果我们从古以来信奉的是西方那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训诫,近代史上的中国,会给世界留下那么一个任人鱼肉的印象吗?比如,中日甲午海战后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正是因为中国在弹丸之国日本面前的不堪一击。
所以,在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外交政策中,我们不能以直抱怨,要坚决勇敢地以牙还牙,奋起抗击一切来犯之敌人。
2.做好准备工作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怎样修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住在一个国家,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与士人中的仁人交朋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句千古名言。一个工匠,比如木匠,要干好他的本职工作,就必定要把斧头、刀具、凿子、刨子等一整套工具磨得快快的,并且还把墨绳、标尺等其他工具,也准备得妥妥善善。
“有欲则立,无预则废”,对所有想得到成功的人,几乎就是天经地义。只有做好准备、搭建好规划的道路,才能保证成功的速度!
《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说:齐国有一个喜欢打猎的人,花费许多时间去打猎,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回家之后觉得愧对家人,出门又觉得对不起邻里好友,他仔细琢磨为何自己老是猎不到猎物,最后才明白是因为猎狗不好,可是因为家穷没办法得到好的猎狗,于是他想回到自己田里努力耕种,有收获之后便可买一只好的猎犬,等到有一只好猎犬时,便容易捕获野兽,达成自己成为一个好猎人的心愿。
3.学会忍耐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花言巧语惑乱道德。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打乱大的计谋。
有这样一个故事: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帮助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
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悉心接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产生了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迟早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隐忍等待。于是,他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这样,才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咱们不妨来设想一下,如果当初李渊不能及时隐忍下来,贸然起来造反,那么后来的事态就远远不是原来那样。大唐帝国的建立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说一个人有火气这是自然的也是合乎情理的,关键就是,是不是在事态发生于自己不利的状态时,也还是坚持自己的偏见一意孤行,那么它的结果就不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
要想练好“小不忍则乱大谋”之功并非易事。它有两个层次。
“小不忍则乱大谋”之第一层:控制自己的情绪。苏轼在《留侯论》中有“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说法,告诫人们在生活中不要一时逞匹夫之勇,而坏了大事。
生活中,人们因为不能控制自己的不佳情绪而酿苦果的例子很多。我的一位朋友就曾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与人争执,误了自己的大事。那一次,他在激烈的竞争之后获得了一个晋升的机会;在去参加晋升答辩会的路上因为别人踩了他的脚没有向他道歉而与人争吵起来,最后动了手。结果,两人都进了医院,他也错过那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事后,同事非常后悔。真是应了《增广贤文》中的那句话“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还很多,而且不仅只有中国人才有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感慨。美国通用电气的总裁韦尔奇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曾有这样的话:官僚作风使我感到气馁的时候,我会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而不是公开的批评——特别是不针对那些位高权重的人。显然,韦尔奇在不尽如人意之事面前,在位高权重之人面前采用了一种忍的态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上司,而且在很多人眼里,上司都是蠢猪。既然是蠢猪,那自然很难让人接受。然而,上司之所以是上司,必然有其过人之处。对上司的抵触、埋怨,往往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引发与上司的冲突。逞一时之强,图一时之快,是被成大事之人所不齿的。
愤懑不佳的情绪需要控制,沾沾自喜、趾高气扬的情绪也要不得。古往今来,因得意忘形而招致祸患的例子不胜枚举。
孔融是孔子第二十世孙,名门望族之后;年少时就凭“让梨”的故事名闻天下。在曹操专权的东汉朝廷,他自恃才华盖世,狂放傲慢,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而且经常在许多场合让曹操下不来台。
三国时期,连年战乱,大量田地荒芜,粮食短缺,民不聊生;曹操看到酿酒耗费大量粮食,就颁布了禁酒令。孔融闻讯,立刻上书,强烈反对,言辞极尽讽刺挖苦。于是这边禁酒节约,那边照旧聚众豪饮。曹操怒火中烧,但忌惮孔融的才子大名,强忍怒火,孔融暂时平安无事。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曹操奉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孔融针对这一政策,公开向曹操叫板,主张尊崇天子,扩大君权,削弱诸侯权势,挑明了要曹操还政于汉献帝。曹操忍无可忍,罗列罪名,杀死了他。历史上,有才有功,不知隐忍,而招致杀身之祸的比比皆是;像孔融那样自恃有才,实际上于人无功无用,又不肯装孙子的人,更是如此。
狡兔死走狗烹,不能捉兔子,又不会摇尾巴,那这走狗只能先于兔子进锅了。
“小不忍则乱大谋”之第二层:面对诱惑、危险、欲望,头脑清醒,能够克制住自己。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要去攻打彭越时,告诉部下大司马曹咎,“谨守成皋,汉军怎么挑战,都不要理他。我在15天内一定杀了彭越赶回来。”项羽出去几天后,汉军天天派人挑战,辱骂曹咎,曹咎忍受不了小辱,于是出兵和汉军大战,结果大败一场。等项羽15天后回来时,大司马曹咎已经兵败身亡了,项羽也如鸟折翼,实力大损。
相反的,三国时的诸葛亮六出祁山,对司马懿百般羞辱,但是因为司马懿能忍,所以诸葛亮总是粮尽兵疲,无功而返。
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曾告诫人们“毋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话的意思是不要被蝇头小利所惑,否则成不了大事。
下面是摘自互联网的一个故事。
18岁的小王一个农家少年,只身到北京的一家烫画店打工。刚来的时候,小王基本上什么都不懂,顾客来的时候也搭不上话,只能做些杂活。对老店员,小王很尊重。无论哪个老店员服务顾客他都主动过去帮忙,仔细观察、揣摩他们接待顾客的方法。店里规定两个人一起接待的顾客,可以平分提成,但小王都将提成给了老店员。大家很不理解,可小王自己觉得一点小的提成不算什么,重要的是每次接待顾客都能从老店员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自己不要提成,老店员不但不会觉得他和自己抢顾客,而且还愿意教他更多的销售技巧和烫画知识。就这样,两个月过去了,小王的销售业绩直线上升。第三个月他的业绩在店里排名第一。老店员们都惊诧于他的惊人业绩。5个月过去了,小王凭着优秀的业绩当上了店长。
小王就是不被蝇头小利所惑,学到了销售技巧和烫画知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毋见小利”而成就了大事。
4.把握言的时机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其实这句话也可以用到教师的身上去。
教师可以进行教育却不去教育,会失掉人才,需要做出表率却硬喋喋不休,等于白费口舌,合格的教育者要“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结合。“有言之教”在于说理,以提高认识;“无言之教”在于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指导感化。孔子强调身教,要“讷于言而敏于行”,教师要以自己合乎规范的道德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不让学生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看来,说也有可与不可之分。
恰当的准则要求言语同语境相协调。所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孔子很重视说话的语境,注意同语境的协调性,亦即表达的恰当性。
那些吃过自家嘴巴亏的人往往久病成医,反思深刻。
苏东坡也算一个,他用乌台诗案中的被告形象告诫人,“别来不可说,事与浮云多。当时无限人,毁誉即墨阿”。不知黄雀语,能免治长灾,要张破嘴,表现得那么聪明干甚呢?坡老干脆发起大愿,“但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我们通过读史或亲历知道,在政治高压,舆论钳制,文网渐密的时代,尤其文人,他能成为一个哑巴会是多么的幸福。
孔子生存的时代,语言环境可谓十分宽松,所以,他老人家可以对着总理家的八佾舞蹈队指三说四,可以指着今之从政者的满朝大员不屑地说,“噫,斗筲之人!”没人据此揪他的小辫子,也不曾给他穿小鞋。
季羡林先生有句名言,“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可称为经典之语,耐人寻味。作为一个善良的人,他必以诚实笃信为道德底线,自然是假话一句也不能讲,但真话就可以悉数掏出吗?世事诡谲,人心叵测,老实人因讲真话惹祸招罪的太多太多,你怎能不欲言又止,退而自保,这是做人的智慧,而非做人的策略。
凡不可言说之时,你只能保持沉默!
不将珍珠留给猪,不将琴声送给牛,不将话语说给听不懂的人,这是精神王国里的必然法则。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
愆:qìān,过失。瞽:gǔ,盲人。
孔子说:“侍奉在君子旁边,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和具体情况而贸然说话,这是瞎子。”
《论语》里有许多关于说话的论述,孔门四科“言行忠信”,言语即居其一,可见孔子十分重视说话。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认真对待说话。一个人善于言辞,口才好,就能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得有趣而且愉快,不仅使自己快乐,也使他人快乐。具有超一流的口才,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商界、政坛以及个人生活中,如果拥有迅速说服他人的好口才,会赢得令他人羡慕的机会,会受到上司的赏识、同事的尊敬、下属的爱戴和客户的信赖。
有个笑话,说一个人请客吃饭,第一次仆人问他:“客人中只有一人没到,可以开席了吗?”他说:“唉,该来的没来。”饭后,客人们纷纷离去,他又说:“唉,不该走的都走了。”结果,他把所有客人都得罪了。
虽然是个笑话,可也反映出会讲话有多重要!讲好了,满堂喝彩;讲错了,可以下十八层地狱。
孔子认为不该你说话的时候抢着说话,乱插嘴,是一种过失。为什么呢?
比如在社交场上,你看到你的一个朋友和另外一个你不认识的人正聊得起劲,此时,你可能想加进去一起聊。因为你不知道他们的话题是什么,而你突然加入,可能会令他们感到不自在,也许因此话题就断了,接不下去了。
更糟的是,也许他们正在进行着一项重大的谈判,却由于你的加入使他们无法再集中思想而无意中失去了这笔交易;或许他们正在热烈讨论,苦苦思索解决一个难题,正当这个关键时刻,也许由于你的插话,会导致对他们有利的解决办法告吹,到后来场面气氛就会转为尴尬而无法收拾。此时,大家一定会觉得你没有礼貌,进而人家都厌恶你,导致社交失败。
假设一个人正讲得兴致勃勃时,你突然插嘴:“喂,这是你在昨天看到的事吧?”说话的那个人因为你打断他说话,绝对不会对你有好感,很可能其他人也不会对你有好感。
许多不懂礼貌的人总是在别人谈着某件事的时候,在说到高兴处时,冷不防半路杀进来,让别人猝不及防,不得不偃旗息鼓。这种人不会预先告诉你,说他要插话了。他插话时有时会不管你说的是什么,而将话题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去,有时是把你的结论代为说出,以此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口才。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让说话的人顿生厌恶之感,因为随便打断别人说话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尊重别人。
培根曾说:“打断别人,乱插嘴的人,甚至比发言者更令人讨厌。”打断别人说话是一种最无礼的行为。
孔子还认为,该你说话时却不说,吞吞吐吐,遮遮掩掩,这也是一种过失,为什么呢?这样做,会让大家觉得你和众人之间存有隔膜,会引起反感。话题到你这儿了,你为什么不说?你是有口难言,自我保护,还是故作矜持,吊大家的胃口?总之,该说的时候不说,也不好。
说话的第三种过失,就是不看对象乱说一气。
有个小伙子外语专业毕业后来到外事部门工作。由于他英语讲得流利,开始时领导很器重他,准备派他出国深造。但是一年后,这个很让人眼红的机会却给了另外一个和他一起进入这个单位的同事。而此后,小伙子在单位也很不顺心,最后辞职去了另一家单位。事后,有人问起他原因,小伙子不无遗憾地说自己在原单位太爱卖弄了,动不动就和领导交谈两句英语,正巧这个部门的副职领导是个老干部,没学过英语,所以他的行为让这位领导很厌烦,于是这位领导就把“小鞋”给他穿上了。
孔子是圣人,但亦深谙人情世故。这里的“颜色”不是指对方的心情,而是指对方的反应。既然你是对人“言”,那么你必须留意别人的反应。不顾对方反应而自顾自地发表意见,那就成了“独角戏”。
所谓反应,既包括面部的神态,或喜,或怒,或思索,或认同;也包括肢体语言:身体前倾,表示很有兴趣,身体后仰,表示兴趣不大,眼睛直视,表示重视,眼睛斜视,表示怀疑……总之,密切留意对方的反应,随时调整自己的讲话思路和讲话方式,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你要明白的是:有时,对方接受你,不是通过语言;有时,对方拒绝你,也不是通过语言。有很多次,孔子就是通过观察“颜色”,了解到国君无意任用自己,而主动离开的。
5.选择志同道合者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在《世说新语》里记载了一个故事——管宁割席:
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两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再也不与华歆为友。
这个历史典故正能体现“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智慧原则。
与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做事,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尽快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