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和中学生一起读《论语》
26603000000009

第9章 在对比中愈见君子与小人的差异

君子和小人是一对对立的概念,为了增强论述的效果,孔子经常把君子和小人放在一起对比阐述,这样既突出了这一对概念各自的特征,又在对比中使双方的差别更加突出。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孔子说: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比”字象形,两个人向同一个方向在一起,靠得很近,结成小团伙。

高岗、饶漱石反党集团,“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不都是“比而不周”的小团伙吗?他们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就是社会发展到今天,甚至再发展下去,这句话都具有真理的永时性。君子从来都是善待周围人群,以良心度人,不搞山头主义,不拉帮结派,形成小团体,做事形成宗法思想。君子和谁都好,不会搞双重态度,不会搞双重标准,坦坦荡荡,清清白白。

而小人呢,见面就是兄弟,一餐就是死交,不论事情对与不对,总喜欢找一些人结党营私,唱对台戏,以整人为荣,以蒙人为誉,考虑问题不是从大局出发,而是以小集体利益凌驾于大集体之上。

真佩服孔子,在遥远的几千年前,在那个人们思想还处于朦胧时期,就能穿透事物的表象,直达事物的内核与本质,真是一位大圣。圣人就在于能从眼前的现象看到将来的趋势,能从众人的迷惑里看到事物的本目。难怪在孔子70多岁的生涯里,很难看到他与小人为伍。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怀,思念,想着。刑,法律。惠,利益,好处。

君子为了道德仁义可以志在四方,而不把自己仅仅局限在故土之上,修养不够的人却只顾留恋乡土而不知推行道义;君子敬畏国家的法律政令,避免因为违背道德仁义而身遭刑戮,造成对父母的不孝,对亲人的伤害,修养不够的人却只考虑是否有利可图。

作为一个君子,他的一切言行,都会遵守国家法律与社会道德共识,并且面对利益时能够自觉反省伸手取利时是否伤及其他人的利益,思考一下是否合情合理合法。君子能够做到见利思义,并且一个君子治学修身,力求发挥良知良能以自身为社会获取真实的利益,以成全自身的“德”业修为。

小人物则相反,只要能够获得利益,就不顾社会道德共识,六亲不认,锱铢必较,甚至千方百计钻法律空子,拼命占便宜,宁死不吃亏。中国有句古话:“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蚀本的生意没有人做。”甘冒法禁与公谴,为利益不择手段。稍微老实一点的,不过有贼心无贼胆而已。

在对比中论述君子与小人,还有下列句子: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之;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什么事都依靠自己,小人什么事都责求别人。

人应该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在面对人生的时候,要将立足点放在自己身上。

在这句话里,孔子告诉我们一条真理:君子遇事求己,小人遇事求人。就是说君子无论遇到什么,首先要问自己,自己有没有能力去做,是不是自己没有看到方法。也就是要反问自己的内心,找出解决事情的本质方法,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条件,通过努力能找到契机。而不是遇到一点困难,就去求助于别人,寻求外在的力量,从而受制于人。

在这一点上,孔子是楷模。他在自己的学术传播上遇到困难时,可以说上下求索,百折不回。在鲁国,他做到了大司寇,就是后来齐国略施小计,使得他与鲁定公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后,他也总是从无法逆转的困难中寻找希望之光。他将美女困在驿馆,他多次劝说鲁王,虽然鲁王表现出明显的不高兴,甚至厌烦,他也全力以赴,找出方法,以尽臣子职责的本分。直到后来祭祀完毕,没有分到祭品,他看到希望的大门已对他紧紧关闭时,才万般无奈,踏上周游列国的道路。

当然,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应该感谢鲁王的昏庸,没有他的昏庸,孔子也许会足不出国,去“销售”他的仁义之说。就是这样,在周游时历经险难与坎坷,但他毫不气馁,仍然孜孜不倦地宣传自己的社会主张。在宣传的过程中,他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断地纠正方法,以求思想学说得到最大范围的发展,甚至为了达到目的,居然还要背负着被人疑为喜好女色的臭名,但他只是为了求助于自己,用自己的力量达成事情。

拿破仑一次外出打猎,忽然听见有人呼救,走近一看,原来是有人落水了。拿破仑举起猎枪,大声吓唬到:“你再不上来,我就打死你!”那人听了以后,忘记了自己在水中,用尽全力向岸上划去,经过多次挣扎后上了岸。他气愤地问拿破仑:“你为什么要杀我?”“我要不吓唬你,你就不会拼命地向岸上爬,那样你就死定了,因为我也不会游泳!”拿破仑笑着说。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些困难带来的压力和恐惧,对于有几分勇气的人来说,他们会把它当做人生的一次考验,想方设法地克服并且逾越它;而对于那些懦弱胆怯的人来说,却感到一种无法抗拒的威胁,他们想到的不是自己去克服他,而是期望借助别人的力量走出困境。因为害怕困难和危险而放弃行动的人,这只能说明生命的懦弱;而当苦难和危险真正降临的时候,除了本能的求生欲望之外,还能清醒地感觉现实的境遇,在漫长的压抑和恐惧感的煎熬中抓住生命的树枝,使全部的抗争可能性都得到充分的证明,这才是生命意义的真实写照。

如果人人都把自己的命运维系在别人的手中,他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只有在那些进退维谷的境遇中以全部生命的力量与命运做抗争的人,才格外难能可贵,才显现出一种真正强悍和超然的英雄本色。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就是提醒我们看人从大处着眼,而不要拘泥于细枝末节。因为真正的君子,一个能成大器的人,他在细节上不一定有什么很突出的表现,不一定为人所知,而一个不能成大器的小人,则很可能在细节上显露出来,为人所赏识。所以,如果以小节看人,很可能一个真正大智慧的君子还不如一个小聪明的人,那就是你看走眼了。

所谓“满罐水不响,半罐水响叮当”。说到底,还是一个大智慧与小聪明的问题。知人论世,尤其是领导者知人善任,选拔人才,不可不注意这方面的大问题。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把道义作为最高原则,君子有勇猛的胆魄却没有道义就会叛乱,小人有勇猛的胆魄却没有道义就会落草为盗。”

孔子有自己的君子观,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一直在学习,将来还要进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也是要培养我们的君子品质。

在我们的印象里,印度是一个位于赤道北侧的半岛式人口大国,那里因为天气炎热,人的肤色都比较黑,而且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印度的风俗,女孩出嫁如果陪嫁少了就可能嫁不出去。印度虽然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但是曾于20世纪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从最近几年的媒体报道,我们了解到,印度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国家之一,与中国、巴西、俄罗斯并称为“金砖四国”,他的某些高科技产业超过中国,畅销全世界。而且最近几年他们的军事发展势头特猛,要赶超中国。

但是我们却不太明白印度为什么会有这样快速的发展,他们在发展经济和高科技方面有什么诀窍呢?最近几年有人对此作了些探讨,尤其是对中印两国的知识分子作了比较分析。研究者发现,印度知识分子特别富有社会责任感,一个个像孔子所提倡的中国古代的君子,而正是知识分子促使印度经济和高科技的迅速崛起。李少君发表《印度知识分子让中国知识分子汗颜》,唐志良在价值中国网发表《让中国知识分子相形见秽的印度知识分子》,朱蓬蓬发表《向印度知识分子学习》,袁南生在2011年第5期《同舟共进》杂志上发表《甘坐冷板凳的印度知识分子》。

这一系列的研究文章,应该能引起中国知识分子的高度重视,促使我们去反思和改进自己。也给未来中国的知识分子——我们今天的中学生以很好的启迪。

我在这里推荐袁南生的文章《我眼中的印度知识分子》(见袁南生《感受印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读后收获:

一、下面描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两个人物?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1.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态,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2.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二、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自幼聪慧好学,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蒲松龄少时几次赴考都名落孙山,于是愤而放弃科举转而著文,完成巨著《聊斋志异》。为激励自己,书一联刻于铜镇尺上以自勉: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读一读这副对联,并结合其中典故,说说对联的意思和得到的启示。

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现实生活中,又有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此,你有什么见解?

四、默写下面关于君子的名句:

1.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3.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君子哉!”

4.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君子人也。”

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6.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五、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敫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请从上面文字中提炼一个成语。

2.请从上面文字概括孔子心目中君子应具备的品质,并结合自己的看法进行评析。

§§第三章 智慧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