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共和国36位军事家(上册)
26719700000025

第25章 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2)

气势磅礴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歼敌155万人,敲响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丧钟。在三大战役进行期间,1948年11月1日,朱德和彭德怀联名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惩处战争罪犯的命令》,极大震慑了国民党反动派,不仅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也减少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在三大战役即将取得全胜的时候,朱德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全军军工会议和全军后勤会议,为把战争推向全国、夺取最后胜利作准备。他在会上提出要依靠群众,有计划、有系统地组织大规模的后勤体系,加强后勤工作;要逐步做到统一集中,消除过去客观条件所造成的地域观念;要建立统一的装备样式和各项规章制度;要大力发展军工、军需生产,用物资来保障战争的胜利,并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949年3月,朱德出席了在西柏坡举行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朱德在会上表示拥护毛泽东关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以生产建设为中心的报告。他说:这是个大转变,我们的工作要适应这个转变。

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不久,朱德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迁移到北平。3月25日抵达北平的当天下午,他们在西苑机场举行的阅兵式上受到北平各界代表和着名爱国民主人士的热烈欢迎。

当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共双方代表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揭掉它“呼吁和平”的假面具的时候,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联名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强渡长江天堑。两天后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灭亡。接着,解放军乘胜前进,在全国范围内荡涤着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

9月下旬,朱德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愿意坚决服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并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之下,为完全实现这个纲领而奋斗。在30日的会议上,朱德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第二天,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任命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30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朱德在阅兵式上担任检阅司令官,驱车检阅了解放军各军兵种部队,然后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

新中国建立后,朱德指挥人民解放军扫清国民党残余,解放中国大陆。他密切关心人民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并为之呕心沥血,作出重要贡献。

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共和国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朱德作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按照中央军委的部署,指挥各路大军向尚未解放的地区勇猛进军。到1950年3月,消灭了大陆上所有国民党军队。1950年4、5月间,人民解放军渡海作战,解放了海南岛、舟山群岛等。10月又解放了通往西藏的重镇昌都,使西藏在第二年10月获得和平解放。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还在新解放地区进行大规模剿匪作战,共歼灭国民党武装土匪近百万人。经过这些军事斗争,解放除台湾及东南沿海少数岛屿外的全部国土。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朱德出席中央军委一系列会议,对保卫国防作出必要的部署。7月,中央决定,组建拥有25万兵力的东北边防军,驻扎于中朝边境,准备保卫东北边防。8月1日,在首都军民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23周年和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的群众示威大会上,朱德对侵略者发出警告,并指出胜利一定属于人民。他密切注视朝鲜战争的形势,分析美国侵略军在朝鲜战争中的战略战术,并致函毛泽东提出我们应采取的对策应该是作长期打算,除整顿陆军外,应抓紧建设空军、海军以及装甲兵、工兵、炮兵、铁道兵等特种兵,现存的陆军除整编外,大部分可转为新式兵种,并提出了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足以击退任何侵略者进攻的现代化的国防军。

10月初,美国侵略军不顾中国的严正警告,越过三八线向北推进,直逼中朝边境。中国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决定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朱德几次远离北京,到即将奔赴朝鲜参战的部队驻地去作战前动员和行动部署。他在山东不顾冬季严寒,到基层部队营房,看望了几个步兵连队和炮兵连队,尽管由于疲劳和天冷,他患了感冒。但他带病坚持给团以上干部作报告,要求大家认清抗美援朝的意义和兵团担负的任务,要充分估计困难,找到解决办法,做到和敌人交手有胜利的把握。

为了实施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朱德呕心沥血,殚精竭虑。1951年4月,在中央军委机关刊物《八一》杂志创刊号上,朱德发表发刊词,对建设强大的正规化的国防军提出各方面的要求。他还不断出席各种会议,经常同有关方面负责人谈话,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在朱德的关怀推动下,经过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努力,新中国很快有了自己的空军、海军、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通讯兵、防化兵等新的军兵种,改变了过去人民解放军主要由陆军步兵组成的单一格局。在抗美援朝、保卫国防的战斗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在支援国家建设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朱德还向全军提出总结经验、整顿编制和战斗编成,以达到合成化、制度化和正规化。他还一再强调要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来武装部队,努力发展我国军事科学研究和军事工业建设;强调要办好军事院校,培养适应现代化战争需要的指挥干部和科技人才。全国首次军事学校工作会议和第二次军事学校工作会议,他都亲自出席并讲话。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全军建立了一百多所包括各层次各军兵种的军事院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军事教育体系。

1954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组织以朱德为主席的国家考试委员会,对即将毕业的军事学院学员进行考核验收。4月,朱德亲临南京到以刘伯承为院长的军事学院监督进行国家考试。他语重心长地叮嘱大家,要认识到:党是军队的领导者,军队是党发展革命和巩固革命胜利的工具。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军队。全军每一个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忠实地服从党的领导,坚决地团结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成为党和人民的工具。

1955年9月27日,朱德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名列十元帅之首。

1955年9月,毛泽东向朱德授元帅军衔。从1949年11月到1955年5月,朱德还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身份,主持成立中共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的专门机构的工作。他亲自主持建立中央纪检委的办事机构,制定工作细则,提出选调一批党性坚强,忠实可靠,作风正派,具有相当政治、思想,文化水平,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党员干部到纪检委工作。在5年多的时间里,中央和各级纪检委处理了近30万起案件,在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克服党内纪律松弛现象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朱德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在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朱德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1958年底,毛泽东拟退出国家第一线领导工作,中央考虑国家主席新的人选问题,征询朱德意见。朱德致函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提出刘少奇作为国家主席人选更为适当,说:他的威望,能力,忠诚于人民革命事业,为党内党外的革命人民所敬仰。至于我的工作,历来听党安排,派什么做什么,祈无顾虑。

1959年4月,在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上,朱德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直到1976年辞世。他先后主持了170多次人大常委会议,如期听取和讨论各部门的工作报告,制订了几十项重要法令、法规。

朱德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始终谦虚谨慎、兢兢业业,从不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他非常尊重党中央的集体领导,尊重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各部门负责人的意见,从不把个人意见强加于人。他虽然年事日高,但仍十分重视接触社会实际,重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情况,向党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过许多十分宝贵的建议。例如,早在1952年,他就提出应大力进行植树造林,建议每年清明节动员全国党政军民种一天树,绿化荒山,并做好林区林木的抗灾更新;在1953年国家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的时候,他就提出不要忽视发展手工业生产,指出手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那种认为国家工业发展了,手工业就“不需要了”的看法是不对的;他还及时地提出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相结合的问题。他强调要发展对外贸易,指出只强调自己制造,不要进口,这不是先进思想,而是保守思想,应当克服。我们国家有人力、有技术,要发挥我们的有利条件,同其他国家进行竞争,外国的新品种、新花色、新技术,我们也要注意学习并要赶上和超过他们;要注意发展旅游业,增加外汇收入。朱德对发展石油工业、钢铁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开发山区等方面都提出过宝贵的切合实际的意见。

朱德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主张社会主义建设要符合中国国情,遵循客观规律。对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出的左倾错误,对浮夸风、共产风、吃大锅饭等问题,朱德明确地表示不赞成,对农村大办公共食堂的问题多次提出意见和批评。

朱德的这些意见,有些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讲了出来。结果,庐山会议刚结束,9月,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他就受到错误的批判。这次会后,中央政治局决定调整中央军委的组成,毛泽东为军委主席,林彪、贺龙、聂荣臻为副主席,而朱德不再担任军委副主席。

尽管如此,朱德继续兢兢业业地工作,坦坦荡荡地为人。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他经常深入基层,鼓励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共渡难关。有一年夏天,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5省部分地区连降暴雨,洪水泛滥成灾,朱德不顾年迈体弱,赶往灾区探视,接连到各地听取灾情汇报,提出救灾和安排群众生活的各种措施。

1962年初,在北京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通称七千人大会)上,朱德指出:“这几年,党内斗争扩大化了,吃了一些亏,运动中打击面宽了,伤了人”;“反‘左’容易出右,反右容易出‘左’,这种情况,作为领导者应当注意。有‘左’反‘左’,有右反右,有啥反啥,没有就不反,不能一说反什么就自上而下地来个普遍化。”他还说:“解决党内问题还是要和风细雨,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领导工作发生错误,只要上面有作自我批评的勇气,下面怨气就容易消。”“要把大家的积极性引导到农业、工业、手工业生产上去,引导大家同自然作斗争”;“客观规律不能违背,只要我们全党学会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就一定能站稳脚跟,并继续向前发展。”

可惜,朱德这些正确而中肯的意见没有阻挡住“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中国大地,林彪、江青一伙野心家、阴谋家为了篡党夺权,在打击迫害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的同时,没有放过功高望重的朱德。

1971年9月,林彪反党集团阴谋败露,自取灭亡,朱德重新出来工作。

在1973年8月召开的中共十届一中全会上,朱德再次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常委。这年12月,毛泽东在他的住所会见参加中央军委会议的人员,当他看见朱德,立刻欠起身来迎接,拍着身边的沙发请朱德挨着自己坐下。毛泽东动情地说:老总啊,你可好吗?你是红司令啊!有人讲你是黑司令,我不高兴,我总是批他们,我说是红司令,还不是红了嘛!没有朱,哪有毛,朱毛,朱毛,朱在先嘛!”

1974年,朱德已88岁高龄,还来到秦皇岛视察海军舰艇部队,他登上舰艇,检阅我国制造的各种新型舰艇演习。第二年,他又兴致勃勃地出席了全军第三届体育运动会开幕式。

虽然林彪反党集团已经土崩瓦解、灰飞烟灭了,但是,江青反党集团还在兴风作浪。1974年的“批林批孔”批周公,1975年底开始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使这位开国元戎不能不深深忧虑着党和国家的命运。他怀着沉重的心情,几次提笔写下“革命到底”四个大字,以铭心志。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与世长辞。噩耗传来,朱德不胜悲痛。

朱德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继续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后,承担了大量的外事活动,频繁地会见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议会领导人以及各国友好代表团,在一年半时间里单单出席接受国书的仪式就达40多次。

1976年6月21日,朱德前往人民大会堂会见澳大利亚总理,会见时间因故推迟,他因着凉而患了感冒。25日晚病情加重,被送到北京医院治疗。

在生命的垂危之际,朱德嘱咐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要抓好生产,还嘱咐夫人康克清把他的存款近两万元全部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这是朱德多年来自奉节俭、自供清淡、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

1976年7月6日下午3时1分,朱德元帅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享年90岁。

(吴殿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