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队经过鉴定,得出结论,这些独石教堂的施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先是清土,即将覆盖在岩石上层厚积的泥土全部清除。其次凿“毛坯”,即从岩层上向四周垂直往下开凿,凿出一块块深达12~15米的巨大石块,这就是独石教堂的“毛坯”。最后是成形,即在那些巨石“毛坯”上外削内镂,精刻细雕,将整个教堂的内部结构和装饰,如柱顶走廊、浮雕塑像、装饰花纹等都在巨石里面凿刻出来,而门窗梁柱则是从里向外镂空雕就。由此,工程之艰巨,施工之复杂,技艺之精巧就可想而知了。在这组雄伟奇特,气势不凡的独石教堂中,规模最大的是梅法哈尼·阿莱姆教堂。梅法哈尼·阿莱姆意即救世主,故这座教堂又称为救世主教堂。它是由一块33米长,23.7米宽,11.5米高的红色岩石凿刻而成。整个教堂通体绛红,宛如一团燃烧着的火焰,又似一轮西下的落日,显得神圣而又庄严。救世主教堂内部共有28根石柱,屋顶呈碑形。阿克苏姆石碑是一种大型的石制纪念物,往往高达几十米,重400~500吨,与埃及的金字塔同样闻名于世。这种石碑已成为埃塞俄比亚古建筑的重要标志。这组教堂中最为精美的是玛丽亚教堂,在其天花板和拱门上,色彩绚丽的红、黄、绿等颜料绘成一幅幅几何图形和动物形象,色彩艳异,惟妙逼真。
凯尔教堂里发现了国王拉利贝拉的埋葬之处和国王的一些遗物。而要论造型奇特,则当首推圣乔治教堂,整个教堂被凿刻成十字架形,从上往下俯视,就好像是一个平放在地上的巨大的十字架。埃曼纽尔教堂内部则有宛如木柱式的石雕横梁,它的红墙构成了线条分明的几何图形。由于这些独石教堂是在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岩石上开凿的,因此,其颜色和大小各不相同,建筑样式也各具特色,无一雷同,但都有古老的阿克苏姆式的石碑尖顶、门、窗和象征性的横梁。在教堂之间有壕沟、桥梁和岩洞互相接通,这些过道本身又构成了一个个内院。
点评
独石教堂,让人神往其魅力的同时,也不禁感叹建造者的智慧与辛劳。
辽西鸟化石
20世纪80年代末,朝阳县胜利乡一个姓严的农民,在本乡梅勒营子村发现了一具完整的鸟化石。后来,这以前从无记载的鸟被命名为“三塔中国鸟”。接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学者侯连海、周忠和等人,又在朝阳县波罗赤乡的大西沟先后发掘出20余件完整或比较完整的鸟化石,其中包括被命名为“燕都华夏鸟”和“北山朝阳鸟”的化石。朝阳发现的这三种鸟,都生活在距今1.3亿年前后。这是世界上发现早白垩纪时期鸟化石最多的一次。
20世纪9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又在北票市上园镇炒米甸子村征集到两件鸟化石。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化石距今已有1.5亿年,是侏罗纪鸟类化石在我国的首次发现。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有角质喙的鸟化石。科学家万分惊喜,于是给这种鸟起了一个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是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名字,叫作“圣贤孔子鸟”。
辽西发现鸟化石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辽西发现的鸟化石对研究鸟类的进化和分异提供了珍贵资料。专家通过对4种鸟化石的研究认为,至少在白垩纪早期,鸟类已向着多方位辐射,鸟类的进化水平已有了很大的差异,而鸟类最早的祖先则可能在晚侏罗纪以前就出现了。
二是它填补了鸟类早期进化的空白。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上个世纪末在德国发现的距今1.5亿年“始祖鸟”化石是鸟类动物的祖先。后来,人们又多次发现了距今9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时期鸟化石。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中间缺了一个连接的“链条”,即1.5亿年至9500万年前这一段的鸟化石。辽西的发现正好补上了这一关键环节。
辽宁西部陆续发现的这些十分珍贵的古生物化石,其中包括距今1.5亿年至1.3亿年的4种鸟类老祖宗化石20多件,不仅引起了中外学术界的瞩目,对研究鸟类进化进程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点评
化石,考学家研究远古时期的主要依据。用心仔细聆听,你就会听到它在向人们诉说着远古时期的各种事件。
陕西首次发现秦国金盆
考古工作者在对陕西凤翔的两座秦墓进行抢救性清理和发掘中,发现了十余件金器、铜器等文物。专家研究后认为,金制容器在春秋战国时期十分少见,此次发现的一件秦墓金盆属于首次发现。
据陕西省凤翔县博物馆副馆长景宠伟介绍,这两座秦墓位于秦公陵园南约2公里,墓葬形制为东西向竖穴土圹墓,因破坏严重诸多资料已不可得。经整理,一座秦墓中有金盆、金首铜刀、玉饼等10件罕见文物,另一座墓中则出土了金带钩、料珠串饰等5件(组)珍贵文物,器物小巧精美,内涵丰富。至于金制容器,春秋战国时期只有湖北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金盏和金杯。已经出土的这件手可盈握的小金盆,属于直口、平沿外折、弧腹、小平底,口径7.7厘米,沿宽0.6厘米,高约3厘米。其宽平沿中部有一圈凹槽,局部尚嵌存有绿松石。而其肩部和腹中部各有一周弦纹,腹下部饰有一周阴线纹,十分精美。令人惊奇的是,在众多文物中一组粉绿色料珠串饰的珠径仅一二毫米,竟长达10.74米,很可能是考古史上最长的串珠。此外,同时发现的一件八兽带盖四足小铜鼎和一件青玉质的鸟形玉饰也十分罕见。专家认为它们均具有外来文化因素,尤其是鸟形玉饰的形制与内蒙古赤峰的“红山文化”鸟形玉饰极为相似。
点评
“红山文化”被认为中国北方古代文明之源,这种相似性也为文化交流与传播等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河北发现世界上最原始鸟类化石
自发现始祖鸟之后,人们基本上认可鸟类是从爬行动物演化而来的,但一般认为,鸟类源于槽齿类或鳄类等较原始的爬行动物。19世纪70年代,达尔文进化论支持者赫胥黎提出大胆假说,认为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科学家相继在辽西地区发现了多种长有羽毛甚至翅膀的恐龙,为鸟类的恐龙起源说提供证据。
然而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并未结束。目前,关于从恐龙到鸟的进化存在两种假说:一是“树栖说”,即认为恐龙是在树栖生活中向下跳跃滑翔,逐渐具备了飞行能力演变为鸟类。一是“陆生说”,认为恐龙是在快速奔跑中为保持平衡而逐渐长出了羽毛。激烈的争论共同推进了鸟类起源研究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地质科学院季强、徐星研究员在中国辽西地区发现了大量长羽毛的恐龙和原始鸟类化石,推动了国际鸟类起源研究工作,有力地支持了鸟类起源于小型兽脚类恐龙的学术观点。
随着研究的深入,从恐龙到鸟类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然而季强等人始终未能在国内发现与德国始祖鸟处于类似进化水平的原始鸟类化石,“天下第一鸟”的称号仍然为德国始祖鸟所保持。
20世纪末21世纪初,季强领导的科研小组开始着手探讨“鸟类定义”和“鸟类飞行起源”等问题。四年后,中国地质科学院季强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小组在河北丰宁晚中生代地层中,首次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原始的鸟类化石。季强等人将这一种鸟正式命名为华美金凤鸟。
华美金凤鸟的化石标本保存十分完整,头尾长度约54.8厘米,全身被覆着清晰的羽毛印痕。它保存了12节颈椎、11节背椎和23节尾椎,尾巴长度约为身体总长度的一半。上下颚各发育18颗光滑无饰的牙齿。体腔内还有11颗褐黄色、长径小于1厘米的卵圆形蛋。
“19世纪60年代初始祖鸟在德国的发现,曾被认为是当时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季强说,由于始祖鸟既显示出明显的爬行动物特征又保存了精美的羽毛,140多年来一直被当作爬行动物与鸟类之间的“中间环节”,大多数人更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类。但因为始祖鸟总共才发现了8枚化石标本,地理分布十分局限,国际上围绕鸟类起源问题长期以来展开了激烈争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
研究员们根据205个特征对华美金凤鸟进行了支序分析,证明它处于鸟类谱系树的基部,比始祖鸟略微原始,这是从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季强认为,从眼下的研究情况看,“天下第一鸟”应该是华美金凤鸟,而不是德国始祖鸟。
点评
现在,“天下第一鸟”的名称终于有了归属,考古学家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古代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疑问,考古学家们身上有着沉甸甸的责任,让我们一起祝福他们吧。
法老墓中白葡萄酒比历史记载早1600年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的《凉州词》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豪迈的西域风情画。那么,诗中所描述的葡萄酒又是从何时开始酿造呢?
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罗莎·拉缪拉·拉文托斯和她的同事用液体色谱法和质谱分析法对图坦卡门陵墓中六个罐子中的残留物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所有的残留物中含有酒石酸,这是一种葡萄特有的化学物质,而只有一只罐子中的残留物含有丁香酸,这是红葡萄皮中的化学物质。正是红葡萄的这层皮才使得红葡萄酒成了红色。
剩下的五个罐子中的残留物都没有这种化学物质,这表明里面装的是白葡萄酒。同时由于古埃及酿酒人不可能像现代酿酒人那样将红葡萄的皮去除掉,因此这表明图坦卡门的时代的确有白葡萄存在。
在古埃及,人们常常会将红葡萄酒放在墓中以陪伴死者身后的岁月。现在,通过这项研究可以证明那时白葡萄酒也肯定被列在了人们的菜单之上。墓中的罐子似乎是当年安葬年轻法老图坦卡门的人为他准备的上好的白葡萄酒,以供他在死后享用。而这绝对是一个惊人的发现。因为埃及最早出现白葡萄酒的记录是在公元3世纪,也就是这位年轻的法老死后1600年。拉缪拉·拉文托斯说:“在那时,白葡萄酒肯定被认为是非常好的饮料。”在图坦卡门陵墓中的发现无疑对我们研究葡萄酒的历史提供了佐证。
如果,葡萄酒真的在图坦卡门的时代就已经存在,那葡萄酒在埃及的历史将被改写。
点评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然而,酒,毕竟只是日常生活的调剂品,“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任何事情都要有度。
撒哈拉沙漠中的“艺术长廊”
在阿拉伯语中,“撒哈拉”就是荒凉之意。
撒哈拉大沙漠位于非洲北部,东起红海沿岸,西至大西洋,北迄地中海,南部深入非洲大陆高原腹地;东西长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32%,占全球沙漠总面积的一半,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它的最低高度为海平面下132.9米,最高则达到海拔3400米,一般海拔200~500米。
在如此广袤辽阔的大荒漠中,除了极个别的点状绿洲外,到处都是黄色的沙子,一条条平行排列的沙垅,高度100多米,延伸达数百公里。像金字塔一样的沙山,高高耸起,还有令人生畏的沙海,纵横千里,显示着大沙漠的浩瀚和壮观。
撒哈拉沙漠降水极少,是典型的热带干热气候。白天,烈日当空,气温急升,烤得沙丘如同火炉,鸡蛋放在沙堆上很快就可以烤熟,地表温度最高达70℃。然而一到晚上,温度骤降,有时竟降到零下15℃。这样强烈的温差,使裸露地表的岩石剧烈地热胀冷缩。每当夜晚,到处都可以听到岩石爆裂的声音。更令人胆战心惊的是沙丘和沙山也因为剧烈的胀缩,促使大堆的沙砾堕落下滑,使整个沙丘像山崩一样从高处轰然滚落下来,接着又激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响,使那闷雷般的轰鸣此起彼伏地在沙海中经久不息地回荡着,令人夜不能寐。
唐代大诗人王维奉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到凉州河西节度使府第慰劳将士,曾写了一首《使至塞上》的诗,其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他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沙漠风光图:在广大无边的沙漠中远远看去,边塞上用作军事联络信号的烽烟格外地挺拔;那横贯在沙漠中的长长的黄河和傍晚落山的太阳,大大的,圆圆的,茫茫苍苍让人感到温暖和亲切。不过,如果王维与考古学家经过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来到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话,他绝不会以欣赏大漠的笔调,写下这两句神来之笔的。
2000年来,撒哈拉的河流和湖泊变小了,留下许多布满砾石的河床,植物普遍枯萎退化,动物被迫迁徙,气候越来越干燥,沙漠化的程度也越来越严重,日积月累地风化和冲刷着横亘绵延于沙漠中部达700多公里的雄伟奇特的塔西利·恩·阿耶山。天长日久,周而复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整座大山割裂,风化得千姿百态,怪石嶙峋。横空出世的千仞石柱,岌岌可危的石桥,迷宫一般的小洞,森严峻峭的石壁,真可谓是光怪陆离,令人目不暇接。此外,阿耶山中还有存活数千年的海鱼和巨柏,丰富多彩,绚丽迷人的史前岩画。这些大漠中的“艺术长廊”是一部向世人展现这一地区沙漠化历程的生动画卷,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艺术审美价值。令人惊叹不已的首先是,在这块连生存力极其顽强的野草都难以生长的干旱地带中,居然有活着的鳄鱼、鲃鱼和巨柏。
20世纪20年代,有一支考察队在阿耶山的一个山洞里捕捉到了一条大鳄鱼,在另外一些半干涸的岩洞里发现了地中海鲃鱼。由于沙漠地带的气候十分干燥,因此,为了适应这里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地中海鲃鱼这一与世隔绝的稀有鱼种也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状,成为撒哈拉鲃鱼,这充分体现了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此外,在阿耶山的南坡生长着成片的巨柏,它们顶风抗旱,生长得粗壮挺拔,根深叶茂,很有生机。其中,有些巨柏树围6米以上。考古学家根据鳄鱼、鲃鱼和巨柏这些“活化石”有力地向世人证明:这一地区在几千年以前曾经有过与今日地中海沿岸极为相似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