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先贤教你学处世
26733200000056

第56章 曾国藩让人三尺得美名

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有得有失,人们也常会因得而喜,因失而忧,而随着时间的转变,结果又常不是这样。所以,在得失之间,何谓得,何谓失,有时候实在是难以说清。

通常,心胸大度者更能明辨得失,而且还往往能变“失”为“得”,纵观古往今来成大业者之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清末名臣曾国藩有过这样一件趣事,那是他在京城做官时,有一天,湖南湘乡老家来信,称府上为盖新宅,与邻居为一墙之隔的地界发生争执,几乎闹到要打官司的地步,甚是不快,欲求助曾国藩的权势压制对方。

曾国藩收到此信后权衡得失,不禁联想起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写的一首诗。于是便写了一封长信给弟弟曾国潢,并附上张英的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曾家父子兄弟读了曾国藩的信和此诗后,胸襟豁然开朗。“让他三尺有何妨”!毅然将地退缩了三尺。

曾家的这一举动,深深地感动了邻居,使邻居不仅不再与曾家争执,见自家的地方很方便曾家,也秉着“让他三尺有何妨”的爱心与宽慰,也退后三尺以方便曾家扩建新宅。而曾家见邻家这方大方,怎好接受这样的馈赠?便建议两家各出这三尺地界建条小巷,于是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六尺胡同”,这条胡同方便了两家乃至很多路人的行走,时人及后人都对此举赞颂不已。

倘若曾国藩当初见信后大怒,下令强占邻居土地,即便得手也不过得了一小片土地,却失去了天下人心。所以,在得失之间权衡时,我们不能执着于表象,而要从一个“大”的角度来看事情,这样才能明辨得失。

基督教中有一个根本的思想:“没有蒙难,就不会有复活”,这和易经的“否极泰来”其实有着相通的意念,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也是在说得与失的关系的。

其实“得”与“失”的表现在现实中也有多种反映。塞翁失马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这个故事也是在告诉我们失去的焉知非福,忧乐悲喜有时候是很难分辨的;老子的“祸福倚伏”,还有中国人最常挂在嘴边的“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都是说明很多事情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失去的有时并非真正的失去,得到的是否就是真正的获得呢?

明辨得失,化失为得

人们常说“得之可得,失之应失”,得失之间其实很难在短时间立即判断,因为很多问题都潜藏着“机会”,而若你够聪明,那么你就会明白:不计较一时的得失,才会有更广阔的天地等着你,你才会得到更多。

印度有些捕猎猴子的人非常聪明,他们会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式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笼子里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虽然外面能看到坚果,但笼子的网格很密,只在笼子上开一个小口,而且这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前爪空着才能伸进去。猴子—旦抓住坚果,爪子就会攥着坚果握成拳头,这样就抽不出来了。

猴子这些为求吃到这到坚果,会一整夜不停地往外掏坚果,到了天亮人们都出来活动了仍不肯松手,它们抓着坚果看着拿绳子、网兜或木棒来捉它的人们哇哇乱叫。却还是不肯放下手中的坚果,结果只能是束手就擒。

人们之所以用这种方式捉猴子,正是因为人们知道猴子有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这样一种习性。我们大都会嘲笑猴子的这种习性很蠢,松开爪子不就可以溜之大吉了吗?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的,不但是猴子这样,很多人也是像猴子一样的,不肯将自己到手的东西丢掉,哪怕那种东西对自己有极大危险。比如,春秋时的范蠡因肯舍荣华富贵而生,而文种因不肯舍弃荣华富贵而亡,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而在现代社会之中,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这样的事例的。

所以,失之应失,得之可得,才是明知的处事行为。明辨“失”中可“得”的机会。即使是遇到最坏的状况时,也不要忘了,人生处处藏着陷阱和机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遇到得意之事时,别高兴得太早;碰到不如意的事,也别急着难过,因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完全可以化“失”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