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头发竟有如此特殊的意义,使得科学家对于毛发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了。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医疗部门近年来纷纷做出安排,把对人的毛发检验列入如同血、尿样化验这类常规检验之中。专家们指出,人体毛发检验的医学价值可能要超出验血等常规方法。从化学角度看,人的头发主要是以胱氨酸为主的多种氨基酸组成的角蛋白的纤维组织,其次还含有钙和多种微量元素。毛发是人体排泄这些微量元素的途径之一。这些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影响。目前从头发中检出的元素已达40多种。现在人们已经可以根据头发中微量元素铬的含量来诊断糖尿病和心血管病;从镉、铅的含量诊断高血压和判断是否能够长寿等。甚至可以通过综合分析头发中1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来判断儿童的聪明和智力发育程度,而且其准确率可高达98%。英国科学家还发现精神分裂症等四种精神异常病症也和头发中的微量元素有一定关系。更有趣的是通过头发分析还可断定一个人是否吸过毒品,并能准确地指出他吸毒的具体时间。
不过应当指出,无论是用毛发去监测环境污染,还是用头发去诊断疾病,目前都还未达到完全满意的程度。其中一个主要的障碍就是人们至今尚不能肯定什么是标准的“正常头发”,而且确定这种标准将是十分困难的。很显然,正常头发标准基线一旦被划出,毛发诊断就可能为人类创造出奇迹来。
知识链接
成人全身有500万个毛囊,其中十多万个在头顶。我们黄种人约有10万根头发,黑种人12万根,白种人最多,达14万根。人的头发非常结实,其坚固性可与钢媲美。1根半径为0.05毫米的头发能承受100克重量。1平方厘米的头发可承受重5吨以上的重物;如果用20万根头发编成一根发辫,则可承重20吨。
揭开疼痛的奥秘
疼痛是机体对损伤组织或潜在的损伤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反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某些长期的剧烈疼痛,对机体已成为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疼痛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长期以来人们对此一直感到迷惑不解。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和摸索,提出了一些理论,才使人们对此有了初步的认识。
早先的科学家是根据人体神经系统的化学原理来阐明疼痛产生的过程的:人体某一部位受伤以后,会立刻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同时产生疼痛信号。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主要包括:P物质、前列腺素和迟延奇诺素。它们会刺激神经末梢,使疼痛信号从受伤部位传向大脑。科学家认为,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和扑热息痛等止痛药之所以能减轻疼痛,是由于它们能抑制人体前列腺素的产生。然而,这种理论却无法解释一些令人费解的疼痛现象。
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神经病学疼痛医疗系主任波莱蒂博士回忆起年轻时的一件事:一个冬夜里,他和热恋中的女友相约在户外。他们坐在石椅上,谈得十分投机,忘却了时间和寒冷。最后,他们站起身来准备回家去,这才感到臀部有难以名状的疼痛。波莱蒂认为此前神经系统有某种物质在抑制着那种疼痛。
1965年,两位从事疼痛研究的专家:伦敦大学的沃尔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梅尔扎克共同提出了闸门控制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神经系统只能处理一定数量的感觉信号。当感觉信号超过一定的限度时,脊髓中的某些细胞就会自动抑制这些信号,好象闸门一样,要把它们拒之于门外。这时,疼痛信号不容易越过闸门,因而疼痛的感觉就会减轻。闸门控制理论使波莱蒂博士年轻时疼痛减轻之谜迎刃而解了。但是波莱蒂提到的神经系统中抑制疼痛的物质是什么呢?
1975年,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的药物学家休斯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这种物质——内啡肽,它是大脑和脊髓中产生的对疼痛有强烈抑制作用的多肽物质。然而,试验并未就此终止。在苏格兰专门研究小组的配合下,加里福尼亚大学的激素专家从人脑中分离出了止痛效果比内啡肽强40~100倍的内啡素。紧接着,美国的一些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作用比内啡素强50倍的脑化学物质——力啡肽。研究表明:当人的注意力全神贯注于某一事情上,会促使体内产生大量的力啡肽,这就等于切断了人体的疼痛报警,从而达到暂时止痛的效果。至此,科学家初步揭开了人体疼痛的奥秘。
虽然内啡肽、内啡素、力啡肽的发现给医生战胜疼痛提供了一件新式武器。但它们的功能十分复杂,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后才能投入使用。不管怎样,对大脑中内啡肽一类的物质的研究将为疼痛病人带来福音。在未来的医学面前,疼痛这种使人痛苦的体验将会变得不那么可怕!
知识链接
内啡肽的分子结构与鸦片类同,被称为“快感荷尔蒙”或者“年轻荷尔蒙”。它是由脑下垂体和脊椎动物的丘脑下部所分泌的内源性快乐物质,除了具有天然的镇痛作用之外,它还能调节人的情绪,刺激免疫活性细胞,阻止肿瘤的滋生。人在笑、运动、听音乐时能促使大脑释放内啡肽。
人类对睡眠时间的探索
人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5天不睡眠人就会死去,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保障健康,人们应该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但由于人们的年龄、体质、性别、性格的差异,其睡眠时间也不相同。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达·芬奇是刻苦勤勉、惜时如金的人,他创造的定时短期睡眠延时工作法甚为人们所称道。这方法是对睡与不睡的硬性规律调节来提高时间利用率,即每工作4小时睡15分钟。这样,一昼夜花在睡眠上的时间累计只有1.5小时,从而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工作。
意大利生理学家斯塔皮参照达·芬奇的方法,对一位航海员进行长达两个月类似的睡眠试验。经测试,受试者的逻辑思维和记忆运算等能力均完好无损。说明达·芬奇睡眠法不仅能满足机体代偿功能的需要,而且还预示着利用人体生理潜力的广阔发展前景。后来,一位画家就这方法进行了亲身试验,以证实了它的有效性。可不到半年时间,他又回到正常的8小时睡眠上来。谈及其中原因,画家不无幽默地承认自己并非天才,更不知道这些多出来的时间该如何打发。
研究发现,成年人的正常睡眠一般平均7~8小时左右,但也有超过9小时的长睡者和不足6小时的短睡者。奇怪的是,长睡或短睡的习惯与各人的劳动强度、时间或疲劳程度并无明显的对应比例关系,而只是因人而异,或因人在不同的境况下而异。
1972年,一位名叫哈特曼的学者发表了他的实验结果。他曾从400名自愿候选者中精心挑选出29名受试者,按其平均睡眠时间分成长睡组和短睡组进行观察试验,长睡组每昼夜平均睡眠9.7小时,短睡组平均每昼夜睡5.6小时。研究发现,两组的第3~4期慢波睡眠几乎相等,长睡组甚至略少于短睡组,前者每夜平均为69.9分钟,后者为78.3分钟。而眼快动睡眠的差别却极为显著,长睡组几乎是短睡组的两倍,每夜平均为121.2分钟,短睡组每夜平均只有65.2分钟。并且,长睡者的眼快动频率比短睡者高,醒来时所能记忆的做梦内容也比短睡者多。更为奇特的是,在人的性格气质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两组试验者也有显著的不同。短睡者总是显得精力充沛、雄心勃勃,凡事总是预先计划,干起来很少犹豫不定,自我感觉良好、自信、进取心强,并有睡醒即起床的习惯。长睡者则显然不同,凡事多思虑,常有烦恼,常对自己所作所为显得信心不足,易改变主意或重新计划,还会显得羞怯、略带神经质和轻度抑郁,把睡眠看得非常重要。
哈特曼的研究结果是否带有普遍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但这种实验研究无疑是开创性的。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还发现,长睡者中多出现杰出的思想家和创造性脑力劳动者,如科学泰斗爱因斯坦就是一位长睡者。短睡者中则较易出现社会活动家和应用科学家,如拿破仑和爱迪生都是短睡者。
按照现代医学的建议,成年人每天应该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美国人只有6.1个小时,而中国国内大中城市的情况也与其相差无几。自2002年起,每年的3月21日被定为“世界睡眠日”,这标志着现代的睡眠观念由此树立起来:睡眠开始成为和饮食、锻炼一样与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问题。
知识链接
科学家发现,就生理状况和智力反应而言,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的人并没有太大区别,但睡得太多反而有害身体健康。研究人员指出,睡得好比睡得多更重要。因此疲倦就该上床睡觉、活力充沛就该起床活动。
千差万别的性格
“性格”一词是从希腊文来的,原意是“特征”、“标志”、“属性”或“特性”。现代心理学把性格看作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是指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现象。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等。俗话说“百人百性”。看来人的性格历来是千差万别的:脾气火爆的、像“温吞水”似的、直爽的、多疑的……对于这种差异,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有人则认为由血型来决定的。但科学家们却坚信,人体里一定存在着某种决定性格差异的微量物质。经过长期的研究探索之后,美国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两种物质: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
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是神经系统中主要的神经传递介质,在传递过程中能产生兴奋或抑制的效应。其中去甲肾上腺素产生兴奋效应。在它的作用下,机体心跳加快、心搏加强、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新陈代谢亢进、肌肉有力;乙酰胆碱则产生抑制效应,作用正与去甲肾上腺素相反。
当人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体内会同时释放出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专题研究小组的科学家曾对不同性格的人进行脑脊液化验,分析这两种微量物质的不同比例与性格的关系。结果发现:当两者比例关系平衡或基本平衡时,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比较平和,显得不温不火,善于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得恰到好处。这类人属于安定型或平均型的性格。
当两者比例关系不平衡,去甲肾上腺素偏高时,而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人容易兴奋,也容易与别人发生摩擦,一点很小的刺激就会引起激动,不安定的外向型性格便属于这一类。而两者比例关系不平衡,乙酰胆碱偏高的人,则抑制占着优势,外界一般的刺激难以引起他的反应。“温吞水”正是这类安定的内向型性格的写照。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提出:食物可以影响人的性格。在他们看来,情绪不稳定的人,往往是酸性食物摄入过量、缺乏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缘故;优柔寡断者,可能是因为体内缺少维生素和氨基酸;性格固执者,常因喜吃肉类及高脂肪食物,血中尿素偏高所致。因此专家建议,人们要想改变自己性格中的弱点或改善一下情绪,不妨有意识地选择相应的食物。
那些情绪不稳定者应多吃碱性食物,如含钙丰富的大豆、菠菜、牛奶、花生、蟹、蛋黄、土豆等。如果觉得自己在这段时间里情绪波动特别大,甚至无缘无故发脾气,那么最好吃一段时间的素食;优柔寡断者应建立以肉类为中心的饮食习惯,同时大量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特别要多吃含维生素A、B、C的食物;消极依赖者应适当节制一些甜食,如蛋糕、可乐等,多吃含钙和维生素B1较丰富的猪肉、羊肉、小麦胚芽、鱼、贝类、大豆制品等;做事虎头蛇尾者应多吃胡萝卜、田螺、鸡肝、卷心菜、扁豆、辣椒、苦瓜、西红柿等,少吃肉类食物;迟钝不灵者需要摄取丰富而多变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A、B的蔬菜和含钙丰富的食物。特别是对大脑神经纤维有帮助的海藻类食品,以达到柔软脑神经的目的;以自我为中心者应改掉吃糖过多的习惯,多吃鱼、肉、蔬菜、胡萝卜,绝对不吃过咸的食品。
知识链接
根据不同的标准,性格可分为多种类型。从心理机能上划分,可分为:理智型、情感型和意志型;从心理活动倾向性上划分,可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从个体独立性上划分,可分为独立型、顺从型、反抗型;根据核心价值观和注意力焦点及行为习惯的不同,可分为完美型、助人型、成就型、艺术型、理智型、疑惑型、活跃型、领袖型、和平型。
笑的秘密
笑是一种心理状态的表达。一般情况下笑用来表达高兴和快乐,由脸部肌肉动作为表现方式。它大都是由于人的眼睛、耳朵等器官接触外界的事物或语言,转变为信息传入大脑皮层,而后通过大脑对脸部甚至全身的肌肉发出运动的命令而产生的。笑有时不仅会使肌肉运动,声带也会随之振动,由此产生笑声。
人类的笑容是怎么起源的呢?专家认为,笑作为一个行为符号,可能在3500万年前就有了,那是较高级的灵长类动物和更原始的种类“分家”的时候。最初的笑是早期较高级灵长类动物在群落内部相互表示和平、喜爱的一个符号,包括狒狒、猩猩在内的灵长类动物,都有笑的表情。
善于笑的灵长类动物有明显的进化优势。这和人类社会的场景非常类似:在种群内部它们能够改善关系、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从而繁育和抚养更多的后代。在灵长类这样的社会性动物中,必然要有一种行为符号来确认各自的地位、表示和平的意愿,并把相互嬉戏与残酷的杀伤行为分开。没有这样一种符号是不可想象的,否则每一次嬉闹都会演变成相互厮杀。
猩猩的笑和人类的笑如此相像并非偶然,因为二者有共同的远祖。笑是一种生物学行为,一种游戏的邀请姿态。人类远祖的笑可以使陌生的客人感到亲切,以缓解危险的紧张局面并降低群落内部冲突。
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类似表示愉悦、亲切的行为符号。比如马,它会昂起头一溜小跑以表达快乐。但是经过数千万年的进化,只有灵长类才能做到运用脸部的几块表情肌肉完成这个功能,这就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