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对待成绩差的孩子往往是严厉的批评和体罚,这表面上是爱孩子,实际上是在打击孩子的上进心。
父母是孩子精神上的支柱,家是孩子温馨的港湾。对那些成绩差的孩子来说,他们也为自己的成绩不佳而深深苦恼,也为自己给父母带来的失望而深深自责。这些孩子们在心理上都比较脆弱,所以更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关怀。然而,事实上,他们得到的却往往与自己的愿望相反。有些父母不问青红皂白就将孩子斥责一顿,甚至采用了体罚等严厉的手段,让孩子“改邪归正”。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他们或者与父母对着干,或是自暴自弃、抑郁消沉,这样下去很可能让孩子永久地沦为差生。因此,对待成绩差的孩子,父母要用自己的关怀和理解来驱散孩子心头的阴云。孩子需要的是指导和帮助,而不是指责和惩罚。也许一个充满爱心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就能让孩子感到家的温暖和父母的关心,从而点燃他们心头的希望之火。
下面就来谈谈父母对待成绩差的孩子所应持的几种正确的态度。
(1)爱心
我们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以此来感叹父母对子女的无私的爱。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会经常听到有些父母这样抱怨自己的孩子:“这么不争气,养你有什么用?”,“请了家教还考得这么差,简直是浪费我们的钱!”也许这些都是气话,但孩子却把它当真了,而且从另一个侧面,这也反映出许多家长的一种心态——对孩子的爱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至少需要孩子用听话、成绩好来交换。
用心理学的术语解释,爱是一种意识形态,需要有一个持久的意会过程。许多父母并不明白,也不理解这一点,以为自己付出了爱,孩子就应该马上感受到,就希望孩子立刻作出回应,这实在是一种不科学的主观想法。要想成为一个好家长,爱心是基本的要素之一。家长对孩子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重要的是,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给予的爱,并为这种爱而感动、行动。
(2)耐心
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一些家长动不动就斥责和打骂自己的孩子,多数原因就是家长在实施教育的时候缺乏耐心。他们常常因为孩子不能一下子领会自己的意图,或者学习、做事的时候稍有迟缓,就火冒三丈,大声斥骂,甚至动用暴力。这种没有耐心的教育方法,不仅起不到促进孩子进步的效果,相反还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久而久之,更会影响亲子关系。作为家长,一定要明白,培养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能有半点儿的急躁心理,也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所以,好家长需要有很好的耐心,要耐心地教育孩子,耐心地陪孩子玩,耐心地为他讲道理,耐心地听他说,耐心地等他成长……
(3)细心
有一位女士过生日,她的读小学一年级的儿子送给她的祝福竟然是:“祝妈妈每天都不会被老师批评。”客人们觉得很好笑,就说:“你妈妈现在没有老师管了,你再想句其它的话说。”谁知孩子又说:“那么祝妈妈每天都不会被领导批评!”大家都说这孩子小小年纪倒挺会疼人的,但细心的妈妈想得更多,她从儿子给她的祝福声中感受到了儿子的内心世界。为此,生日会一结束,她就和儿子进行了一次长谈,终于知道了儿子说这句祝福语的前因后果。原来,儿子就读的学校是一所重点小学,学习要求比较高,有些课程教得快。智力一般的儿子跟得很累,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又因为做作业动作慢,常常要被老师批评。凡此种种,儿子就觉得学习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而不被老师批评则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看到儿子刚上学就遭遇这样的挫折,这位妈妈很着急,她立刻和儿子的老师取得了联系,向老师坦言了儿子面临的困境和自己的担忧,请求老师给予帮助。极负责任的老师第二天就登门家访,并和孩子的母亲一起制定了富有成效的个案教育方法。后来在老师和父母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孩子终于顺利地闯过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求学关。
这位妈妈是细心的,她的细心帮助了儿子更快、更健康地成长,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他这样幸运。当有些孩子不满现状决定离家出走的时候,当有些孩子误入歧途将要铸成大错的时候,当孩子受了委屈默默悲伤的时候,不知道他们的家长在做什么?又在想些什么?对孩子面临的困难,他们怎么会毫无知觉?如果不是缺乏爱心的话,最大的原因就应该是粗心。虽然生活中不乏粗心之人,粗心这个毛病也不容易改正,但是要想成为一个好家长,就必须改变自己,在教育孩子、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细心。
(4)信心
有位母亲总嫌自己的女儿笨。可越说女儿笨,女儿真的就越不开窍。谈起女儿,这位母亲总是唉声叹气,一家人的生活也因此过得闷沉沉的。后来这位母亲参加了一个教育咨询会,在絮絮叨叨地数落了女儿的所有“笨”状后,她愁眉苦脸地问教育专家该怎么办。专家告诉她:做父母的永远不能对孩子说“你真笨”这句话,相反,应该常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这样才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而自信心是一个人做好一切事情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这位母亲将信将疑,回去试着说了一段时间,没想到女儿真的不那么“笨”了,在课外兴趣班上还显露出绘画的天分,画的一张想像画被老师选送到少年宫展出。渐渐地,家里的气氛开始变得暖融融起来,母女俩的关系也变得融洽了。
孩子需要信心,家长也需要信心。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但对自己是否具备教育好孩子的能力,以及靠自己的能力是否能教育好孩子,有时候却缺乏信心。他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了,要打要骂你看着办!”试想,一位对自己都缺乏信心的家长,他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好家长呢?所以,好家长不仅要对孩子有信心,要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更要对自己有信心,要相信自己的教育能力,要勉励自己勇敢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重任,要坚信通过自己和孩子的努力,孩子一定会不断地进步,一定会长大成才。
(5)恒心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子女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家长一定要有恒心,要坚持不懈地朝着既定目标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碰到困难就轻言放弃。好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有长期的计划和短期的安排,他们知道循序渐进的教育原理,更知道“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这个道理。
(6)平常心
现在的家长对子女成才的期望值普遍较高。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具备大学学历,83%的家长希望孩子将来能够成为大公司或大企业的白领甚至金领。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生前就已经为他设计好了一条辉煌之路:上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出国留洋,直至功成名就。
在督促孩子跋涉于成功之路时,许多家长还相互攀比,从而更加重了自己和孩子的负担。
有家大公司的总经理,虽然事业有成,但家庭并不太和睦,矛盾的起因并不像人们所猜测的那样夫妻不和,而是父女关系太紧张。原来这位先生的女儿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成绩就一般,后来他花了赞助费把女儿送进了一所重点中学,没想到她成绩更差,这让自我感觉良好的父亲无法接受。听着自己下属的孩子有的考上名牌大学,有的被评为“三好学生”,总经理的内心越来越不平衡,不仅责骂女儿丢了自己的面子,甚至无端怀疑女儿是否是自己亲生的,结果父女矛盾上升为夫妻矛盾。
现实生活中,这种由于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而引发的家庭矛盾越来越突出。一些家长视孩子为私有财产,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生活目标的工具。为了要子女将来能出人头地,能光宗耀祖,家长们或物质刺激,或棍棒教育,其结果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弄得夫妻冲突、亲子冲突不断,甚至酿成惨祸。比如家长盛怒之下毒打孩子致残、孩子逆反心理杀死自己的父母……这样的惨事时常见诸报端,真是触目惊心,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