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长一见孩子的学习成绩退步了,便强迫孩子做大量的习题,搞“题海战术”。这是一种极不明显的作法,其结果使孩子思维混乱,精力涣散,学习乱作一团。“题海战术”,害人匪浅。
做习题应当有所选择。一般来说,教科书上的作业练习和任课教师补充的练习,加上各级教学主管部门的各种复习材料,已足够孩子的习题量了,根本不需要再去到处搜寻。按教师的教学内容完成的练习是有针对性的,自己费很大劲儿找来的题,有的与课堂内容重复,有的实属偏题、怪题,不合实际,让孩子硬着头皮去做,只会浪费时间,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
所以,有必要提醒家长们:千万不要搞“题海战术”!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从“题海”中走出来呢?
(1)要处理好书本知识与课外题的关系
解题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孩子做大量课外题之前,必须让他们把书本上的理论学好,把其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搞清楚。如果对理论知识领会不深,基本概念和原理都没搞清楚,何谈做题呢?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缺乏基本功,盲目追求做题数量,结果只能是深的难以做出,浅的也难免错误百出。
(2)要告诉孩子处理好基础题与难题的关系
有的孩子总喜欢去钻难题、偏题、怪题,认为把这些题攻下了,其他的就会迎刃而解。其实,只有通过做一定数目的基础题,熟悉了定义、定理、公式,掌握了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才能做好难题。
(3)要指导孩子处理好“详”与“略”的关系
各学科的习题成千上万,都做一遍,是办不到的,所以做题应分轻重,有详有略。对于基础题、典型题要详做,从格式到步骤严格要求,做到规范化,以达到熟练、准确计算的目的。而且,还要总结做题的经验,从中找出规律,训练基本功。对于难题,可以采取略做的办法,即重点寻求解法,分析归纳题目类型,演算过程可以略去。
(4)要求孩子处理好分散学习与归纳总结的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要让孩子回过头来看看以前做的各类题目在这一阶段占有多大分量。有些题目尽管当时这样做是对的,但现在看起来,觉得还有某些不足之处,或是可以找到更简捷的解题方法。总结的目的在于分类、归纳,既整理出方法,又记住相应的典型题。经过这样总结,就会织出一个网,但不是无头绪的“题网”,而是运用自如的“知识网”和“智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