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完成一切学习活动的基本条件。不能确保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竞技状态,是不可能获得复习的高效率和取得考试的优异成绩的。
影响孩子的心态、造成考前心理紧张和焦虑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
对考试期望过大,怕达不到目标而辜负父母的期望,影响自己的前途;
对自己信心不足,缺乏一种必胜的信念;
自尊心过强,担心一旦考得不好再次受到别人讥笑;
对考试准备不足,还存在知识上的缺陷和漏洞,感到心中无数,以至于焦躁不安。
上述这些原因,常常使孩子产生一些消极的自我陈述。如这次考试我肯定考不好了;要是考不及格怎么办?我怎么去向父母交待?父母会不会骂我?老师和同学怎么看我?会不会说我笨、说我没有用?以至转移了对复习备考本身的注意,过分夸大成绩不好可能出现的消极后果,严厉地进行自我责备,不相信自己的目标可能达到,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价值都产生了怀疑。
这些消极的陈述不仅导致孩子情绪的低落,而且还会引起体内的不良反应,产生生理上的不适,如胸闷、心慌、头痛、腹泻,等等。更糟糕的是,这些自我陈述具有“自我实现”的效应,即“皮格马利翁效应”。孩子在考试之前便预言自己不会取得好成绩,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会使孩子精神萎靡不振,本来该用于复习的时间却用在忧虑、担心考试的结果上,整日为对考试的结果的消极期待所导致的忧郁情绪所左右,哪里还有精神和心思复习功课呢?因而考试成绩不理想便在情理之中了。
因此,对成绩不好的孩子来说,家长在考前应指导他们克服这种消极的自我陈述,因为它是复习和考试的大敌。
其一,临考之前要与孩子进行真诚的交谈,帮助孩子从实际出发确定期望值。期望心理是人的行为的巨大动力,没有期望就谈不上积极性。期望值高动力就大,但如期望值过高,脱离个人实际,成功的概率就小,必与现实形成反差,导致心理失衡。成绩不好的孩子要克服这种心理波动,关键在于正确认识自己。如自己确实落后于同学,那也不必急躁,承认差别就是了。这样能使心理平静反而可能获得考试成功。
当然,在面临考试时,感到紧张,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并且应该在考试期间保持适度的紧张,这样有助于振奋精神,提高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假若面对考试无动于衷,无任何情绪反应,那是绝不会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因此,每一位家长都应使孩子在考前保持心理上的适度紧张,避免形成焦虑。
其二,家长应教会自己的孩子善于对情绪状态进行控制,对于现在这种充满考试与学习竞争的学校生活来说,你的孩子学会了控制情绪,也就是具备了有效生活的一个最宝贵的品质。因为有效的学习、良好的应试与积极的情绪是密切相关的。
那么,怎样知道孩子考前紧张,出现了心理上的焦虑呢?一般来说,出现焦虑会伴随着一些生理上的反应,轻者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头昏,注意力不集中,这时能自我感觉到心神不安以及经常失眠等;重者会出现胃肠痉挛、腹痛、腹泻、恶心、头痛、脸部肌肉颤抖等。临考前如果孩子出现这些不良症状,首先不要想到孩子是不是病了,不妨按照以下介绍的方法,指导孩子进行系统地放松训练,若不见效,再去看医生不迟。
方法一:意守丹田法
考前若觉得孩子出现焦虑或情绪紧张等症状,可指导孩子先尽量排除一切杂念,静下心来,什么也不想,把注意力集中到下丹田(肚脐下一寸处),想像丹田中有一股气,再想像这股气由腹部上升到胸部,再上升到头部,直至头顶,然后再想像这股气顺着脖子、脊梁下降,回到丹田。这样一升一降,周而复始地进行,就能消除心中的杂念,收到消除紧张情绪的效果。孩子开始做时可能做不到心中毫无杂念,但没有关系,只要坚持下去,经过一段时间就能收到效果。
方法二:悬垂松弛法
找一个小的重物(如小铁球、小钢片、铜钥匙),用一根三十厘米左右长的细绳把它系牢,然后让孩子捏住细绳的另一端,小重物便成悬垂状态。待它静止不动时,手不要动,在头脑中想像小重物在画圆圈,开始时按顺时针方向画小圈,然后渐渐画大圈,待小重物在意念引导下真正顺时针向运动起来后,再改变想像,让小重物作逆时针方向画圈运动,直至意念成功为止。
上述这些自我松弛法均能收到松弛身心、消除紧张的心理奇效。它们简便易行,人人都能做到,即使前一两次失败了,多练几次也能奏效,只需集中注意力排除一切杂念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