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念一世界:为人生重拾悠然的心
2689400000032

第32章 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3)

女朋友有女朋友的办法,她总是要求乔生带他出去玩,要求乔生不能在假日工作,每天晚上也要接她下班。乔生觉得这女孩要求真多,但因为喜欢,他也只好把多余的工作推掉,在闲暇时间和女友在一起。不得不说,这种劳逸结合的方法,非但没让乔生少赚钱,还大大提高了乔生的工作效率,让他再也不会因加班过度而头脑昏沉,需要大量咖啡提神。

乔生已经做好了未来的打算,和女友结婚后,他会尽量按照女友的意见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增加运动和户外活动。就像女友说的,打拼重要,身体更重要。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才能打拼事业。多数人没有史铁生的不幸经历,多数人有还算不错的身体,就算有个小病小灾,也出不了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日以继夜的劳累,耗费体力和脑力,再好的身体也会支撑不住。等你元气大伤,再想补回来,就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所以,趁着健康的时候惜福养身,才能有更好的精神面对事业。

没有健康的身体,享受不到真正的快乐。试想你患重感冒的时候,就算有美味的食物,你也吃不出味道;有美女帅哥自身边经过,你也看不清长相,甚至懒得抬头;就算告诉你有一次免费出国旅游的机会,你也希望把这次机会换成一片药到病除的感冒药。这不过是一场感冒,倘若你病得更严重呢?倘若你已经到了无法起床的地步,欢乐跟你还有什么关系?

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快乐或拼搏,损害自己的健康。要保证良好的睡眠和营养,要保证足够的运动与休闲。人的身体是一台精密的仪器,经常活动,润滑,才能保持运转良好。如果每天都在超负荷的旋转,很快就要报废。幸福的生活需要自己去创造,在创造之前,先要保证自己有资本去做,也有资本去享受,做了不能享受,不是智者的行为。

年轻,是一种心态

两个年轻和尚正在诵经,远远地听到沉重的脚步声,一瘸一拐,是寺院里年纪最大的禅师正向殿里走来,和尚们看到他走进来,一个说:“这位师伯,你的腿脚不方便,在自己的禅房诵经也一样,或者在后面的小佛堂也不错,为什么一定要来大殿呢?”

老和尚没有回答,只是捻起一炷香,虔诚地对着佛像行礼。

等到老和尚离开,两个和尚无心念经,开始说这位师伯,一个说:“听说师伯过几天要去普陀山参加一个法会,那都是年轻法师去的,他真是人老心不老,还去凑热闹。”

“也许,他比我们还年轻。”另一个和尚若有所思地说。

年轻人很难了解老人的心态,在他们看来,老人,特别是个有修为的和尚,他的内心应该波澜不惊,但老人却和年轻人一样热衷于参加活动。有些人“不服老”,他们相信岁月带走的只是青春的容貌,但真正的激情不一定就随之远去。相反,有些人年纪越大,越能看清自己的优势,更明白内心的需要,他们突然开始下工夫,比年轻人更用心,更专注,让人不得不敬佩。

现代人生存辛苦,也就更容易衰老。过重的心理压力,过大的工作强度,过于疏懒的生活态度,都让人的肌体呈现出衰老状态。比身体更容易老的是心灵,看到新鲜的事物,再也激不起波澜,再也没有尝试的意图,就像提前进入老年状态,什么都对付着来,将就着去,生活没有奔头,不过随波逐流,走一天算一天。苍老离死亡只有一步,人们苍老的时候,就已经接近了死亡。

慧心,就像一面透亮的镜子,如佛语所说,需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人们的心为什么会苍老?因为他们再也不相信生活,再也不相信未来,这样的心如古井的水,不会为难过的事伤怀的同时,也不再为快乐的事惊喜。人的确应该追求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不要让情绪大起大落,但一旦没有情绪,这种宁静也就变成了死寂,终归与生命的本质背离。

一位记者正在采访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老人虽然一身病,但精神状态却很好,每天兴致勃勃地组织社区里的老人们举办各种活动,展示才艺。最近,她正张罗一个夕阳红画展,想要更多的人注意那些被埋没的老画家。记者采访完忍不住感叹:“您真是老当益壮!”

回来的路上,记者坐在公车上重新听采访录音,突然发现身边坐了个翻着教科书的女孩,女孩双眼无神,根本没把目光停在书上,她看上去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整个人都是麻木的、恍惚的,看上去疲惫不堪……

人们害怕变老,变老会让人失去多少东西?美人变老,要面对镜子中长满皱纹的脸,再也得不到别人的追捧;运动员变老,曾经达到的记录再也无法超越,只能看着自己越跳越低,越跑越慢;科学家变老,发现自己的思维变得迟缓,忘性变大,再也不适合精密的研究工作……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衰老都是一件可怕的事,那代表盛年难再,代表死亡即将来到。

不过,衰老有时不是指身体上的,而是心灵上的。就像故事中的老人和孩子,老人还能保持活力,散发余热,不浪费任何时间,做喜欢做的事;孩子却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生活完全麻木。显然,老人的心比孩子年轻得多,老人每天想的是如何开心,孩子每天想的都是不开心,这样生存状态,后者不如前者。年轻是一种心态,而不是一种身体上的状态。你如何判断谁老?谁年轻?人的生理和心理原本就不能一一对应,那些人老心不老的老顽童,有时候比五六岁的孩子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懂得寻找快乐。

人的心态可以是一条变化不定的曲线,高高低低,时好时坏,还有期待,还能失落,也是年轻的一种证明;也可以是一条直线,心地平和,波澜不惊——不过,只有这条直线在一定的高度上,才称得上豁达与智慧,若它越来越低,最后也只能跌至生命的谷底,再也无法攀升,这不是苍老,而是真正的死亡。生命,只有与年轻的心相伴,才能焕发真正的光彩,不要为生活中的挫折磨损自己,把心灵放在更高远的地方,才能懂得年轻的快乐。

承认错,是对的开始

有个心细的禅师发现善款箱里的钱常常变少。他负责正殿的事务,每天都会在黄昏前整理善款,因为寺庙开放到很晚,他并不急于取出这些善款。但是,晚上来的香客很少,捐出的香火钱也有限,禅师怎么数,怎么觉得不对劲。他怀疑是负责正殿打扫的小和尚偷偷拿了钱,就把这件事告诉给寺院的方丈。

方丈说:“找不到证据,不要随便怀疑人。”禅师只好一连几天观察小和尚,越看越觉得可疑。而且,每天善款仍然会少一些,这不就是证据呢吗?有一天,禅师干脆在小和尚打扫的时候偷偷观察,只见小和尚果然把手伸向功德箱。

“你这个小偷!”禅师冲上去抓住小和尚,小和尚一脸茫然地问:“我怎么会是小偷?我不过是要擦这个箱子。”两个人大吵,最后,因为“证据不足”,小和尚没有受到处罚,禅师到处对人抱怨小和尚品行有问题,怎么能留在佛门,还让方丈给小和尚换了一个职务,远离那个放了功德箱的正殿。

可是,奇怪的事发生了,小和尚已经不与正殿接触,善款还是每天都会变少。禅师只好带了几个力壮的和尚埋伏在佛像后,当晚,他们就抓住了小偷,小偷原来是一个每天都来参拜的香客。禅师很惭愧,亲自找小和尚认错,小和尚说:“您是师父,怎么能跟我认错呢!而且弟子中的确只有我在正殿,您怀疑我也不奇怪。”

“不,我一定要认错,不这样错,我就永远不知道什么是对。”禅师说。

圣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了错误就要改正,改正之前先要承认。知错的外在表现,就是认错。认错是一种态度,如果它有一个郑重的形式,就能更深地留在记忆之中,时时提醒自己。此外,认错对于无辜被牵连的人来说,也是一种心理补偿。就像故事里的小和尚,有了禅师的认错,他才算得到了真正的尊重。

认错也需要度量。有些人拒不认错,因为他们要照顾自己的面子。他们觉得承认自己错了,就是否定自己,就会大失颜面。可是,如果一个人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别人只会认为这个人刚愎自用,不会留下好印象。而一个勇于认错的人,却显露出内心的谦虚,让人打心底里愿意宽容,愿意给他更多的机会。

认错需要真诚。有些人迫于外界压力承认错误,其实心里觉得自己挺对,这时候他口中说着“对不起”,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甚至看都不看那个接受认错的人。这样的错还不如不认,别人不愿意接受,你也一肚子憋屈。既然决定认错,就要仔细想清楚自己到底哪错了,需要怎样道歉怎样补救,如果自己没想明白,就不要去认错。

一条热闹的商业街上,有两家零售店,出售的商品都差不多,可两家受欢迎的程度却不一样。尽管戴夫的商店比托里的商店更大,货物的品种也更齐全,但人们似乎更喜欢托里的小店,回头客总是走进托里的商店,这让戴夫很郁闷。

戴夫的生意不好并不奇怪。戴夫是个脾气暴躁又爱面子的人,有些顾客挑剔,东西买回家又拿回来换,这让戴夫很生气,他会粗暴地说:“既然东西没问题,怎么能换货呢?你在开玩笑吧?”或者说:“为什么买东西的时候不好好挑一下?我是卖货的,还是换货的?”时间一久,顾客都不喜欢忍受他的脾气。

托里的处理方法完全不同,他会主动询问顾客的需要,尽量满足顾客的要求,如果顾客无理取闹,他也不会退步。当顾客对商品提出意见时,托里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出现了什么失误,他的这种态度,让那些存心找茬的人也不想再跟他过不去。所以,托里的生意越来越好,别人都说托里很快就会开一个比戴夫的店更大的商店。

认错并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更重要的是有一种“认错心理”,知道自己察觉错误,而不是自我感觉良好,等着别人指出来,才恍然大悟。当然,也有人执迷不悟,即使错误就摆在眼前,他们也要强调自己的理由,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把错误推出去。

有慧心的人应该知道,一件事不能好好的结束,拖拖拉拉,就会影响另一件事的开始。认错就是如此,承认错误,就是以自我检讨的态度结束了一件事,这就是结果:失败,能承担。反之,结果就是:错的不是我。前者很快就能按照对的方式开始,后者继续走错的路,或者一面走在对的路上,一面嚷嚷“那条路也没错”,让人觉得表里不一。

认错的时候,一定记得要尽量补偿对方的损失,不要以为“对不起”能解决一切。如果对方的损失是物质上的,应该尽快给与补偿;如果是心灵上的,恐怕需要更长的时期消除影响。无论如何,认错,好过知错不改。还有,当别人向你认错的时候,记得不要得理不饶人,你可以批评对方几句,但不要说得过分,过后就把这一页翻过,不要反复提起——你对待别人的态度,往往就是别人对待你的态度。你不能保证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的,至少要保证在做错事以后有一个对的态度。

那一年,转山转水

一位禅师总喜欢带着他的弟子出门云游,弟子并不喜欢出门,他常常说:“师父,我连藏经阁的那些经卷都看不完,你还拉着我到处玩,我会落在别人后面!”师父说:“万物都有本源,我们的本源就是自然,多接触自然,才能有静气,不信你跟我走走。”

师命难违,徒弟只能跟着师父到处化缘行走,在秀丽的山川,润泽的河水,飘香的稻田中,徒弟每每闭上眼睛,让心灵体会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有时夜间走山路,突然下起雨,微雨落在肩上,让他觉得清凉喜悦。渐渐的,徒弟也爱上了徜徉山水。

更让人惊讶的是,当他回到寺院里,再翻那些经卷,突然觉得福至心灵,很多从前想不通的问题,竟然一下子想得明明白白。原来大自然不但能提升自己的心性,还能让头脑更清醒,视角更广阔。从此,徒弟对师父更加拜服。

万物来自自然,人也是如此。故事中的禅师相信,人在自然中领悟的东西,远比在书本上领悟得多,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回归自然,才能更加深入地挖掘自我,体味自我心性。在山与水的关照中,内心的高尚与渺小纤毫毕现,不容回避。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知,人才会变得更通透,更聪明。

在自然面前,人们首先感觉到的,是万物的美丽。而且,那些景物似乎与人有想通之处。那激打着厚重岩石的海浪,就像无畏的勇者;那坚实宽广的土地,像母亲温柔的胸怀;那山间潺潺的溪流,让人想到太天长地久……每一次看到自然,都是一次陶冶,让你更加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好,什么是真正的生命。

在自然面前,人总是能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比起辽阔的天空与大海,一望无际的平原,横穿几千米的长河,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比,人的力量那样微不足道。在大自然的胸怀中,人们的爱恨情仇,贪嗔怨怒,也显得如此不值一提。为什么人在烦闷的时候喜欢游山玩水,就是因为在山水之间,烦恼会一点点消退,剩下的,只有对自然的感叹,对生命的感叹。

因为航班的延误,李老板遇到了大学时的同学周林。周林是个摄影记者,最近刚刚从西藏回来,在上海转机,两个人在候机大厅闲聊起来。周林羡慕李老板事业有成,李老板却很想听听周林在西藏的经历。

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周林一直在讲西藏的风景:布达拉宫的壮丽,藏民的习俗,人们对待信仰的态度,神秘的唐卡……李老板听得入了神。快分开的时候,还让周林将相机上的照片都转存到他的电脑上。

回家后,李老板反复看那些照片,想来他也因为公事到处出差,自己成了老板后,有时还会去国外谈生意,每次也会去一些风景区,可是,他从没拍过如此细致美丽的照片,想来是因为心境不同的缘故。李老板突然有一个想法,他想要提前退休,早一点去山水自然中享受人生,理解生命真正的快乐……

亲近自然,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是一种心情的回归,身体的回归。当人们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会特别希望投入到自然中,得到万物的抚慰。故事中的李老板看到西藏的风景人情照片,就已经感受到其中的美丽,可见自然是人们灵魂的归处,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向往自然的一面,就像年幼的孩子,总喜欢跑出去在草地个打滚。

接触自然的最佳方法是旅行,短期的旅行能让人转换心情,长期的旅行则能让人转换身份。不管短期还是长期,旅行最好不要仓促,要尽量让路程慢一点,时间充裕一些,这才能做到真正的享受,而不是舟车劳顿,回来的时候只有“累”一个感觉。还有,不要觉得一个人出游很潇洒,如果你不具备强大的应变能力,要去旅行,最好注意安全。可以选择跟团出游,也可以参考他人的攻略,制定一个路线,但最好有人同去,互相照应。

如果有一天,你觉得情趣匮乏,觉得自己的智慧无法应对纷繁人世,建议你暂时放下一切,去大自然中走一圈,很多想不明白的问题,在自然中都能找到答案。名利也好,悲喜也罢,与生命比起来,不过是一个极小的落脚处,人的心,应该始终向往更广大的空间。还有,费尽心思争来争去,最后都要埋进黄土,凡事但求尽心,就无愧于生命,又何必对结果斤斤计较?人来自自然,也将回归自然,这就是真正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