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念一世界:为人生重拾悠然的心
2689400000009

第9章 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2)

此外,有慧心的人,会吸取父母身上的智慧。小的时候,我们在父母的教育中形成了基本的人生观。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有了自己的眼光,开始自学成才,有时候甚至叫嚷着“代沟”,觉得父母是老古董,恨不得父母不要对自己的行为指摘一句。的确,老一代和新一代在思想上没有太多共鸣,但在人情世故和人生把握上,他们的经验足以让你避开诸多风险,让你更加顺利。多多和老人谈话,遇事找老人商量,他们考虑事物常常更全面更细致,拓宽你的思路,给你有益的提点。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是这世界上最希望你幸福的人,他们永远不会骗你,永远会站在你的立场考虑问题,给你最贴心的意见。

桃李芳芬,难忘师恩

前来佛寺祝祷的人总不停息,人们的烦恼也不会断绝,总是希望有智慧的禅师为他们指点迷津。一日,一个年轻信客与禅师一番长谈之后,忍不住感叹:“要是时时能听到您的教诲就好了。”禅师说:“来山里自然能听我的教诲,不过在山外,也有清音于耳。”

“在哪里?”年轻人好奇地问。

“施主从小到大,不是常常听到他人的教诲吗?”

“您是说学校的老师吗?”

“没错。老师对学生,说的虽不是佛语,但却是他们的智慧,而且,老师从不坑害学生,也不求学生回报。这种教诲,施主怎可错过?”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教书育人,无私地为学生打算,却不求回报。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某一门学科、某个层次的知识,还有他们做人处世的智慧。言传身教,影响着学生对人对事的认识。所以禅师才说,教师的教诲,不啻清音于耳。学生们倘若用心听懂老师的每一句话,即便当时不懂,长大后想起来,也会有恍然大悟之感。

不过,教师也是个寂寞的职业。都说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但这桃李的果香他们享受不到。学生们一批批进入校门,一批批走出校门,最初还知道回来看望老师。后来适应了新的环境,很少再能想起旧日的老师,即使想到,也不过是在心里怀念,不会付诸行动。难得的是,老师们不会与学生计较,新一批的学生到来,他们依然尽心尽责——他们是无私的。

一个人从进入幼儿园到进入社会,不知要接触多少位老师,有些不过记得名字,有些关系较好,对自己帮助更多。人们记得的自然是后者,这也是人之常情。对所有教导过自己的老师,都要有一份感激的心态,礼貌的态度。对那些对自己更加细心,影响更大的老师,应该当做长辈一样对待,哪怕只是偶尔打电话问候一下,也能让他们开怀不已。

女生宿舍刚关灯,睡不着的女孩子们开始闲聊,说到班上的一位任课老师。于是,闲聊成了诉苦大会。这个说某老师没收了自己的手机;那个说某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自己,丝毫不留情面;还有人说因为某老师一个电话,害得她被父亲骂了一顿,还被扣了零花钱……说着说着,就开始评论老师的长相、婚姻、性格,因为心中有“积怨”,说的话也很不客气。

几年后,女孩子们早就告别高中,经过大学,在找工作时又都回到了家乡,相约聚一聚。饭桌上不知是谁谈起了当年的“某老师”,她们突然感慨,上了大学后,再也没有老师对他们这么关心,每次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时候,总会想起某老师平日对她们的“压迫”,让她们从来不惧怕考试,还有对她们无微不至的“批评”。吃完饭,她们决定带上礼物回自己的高中,看望这位尽职尽责的老师。

常听执教的老师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有人说报纸上报道哪个老师欺负学生,他们会苦着脸说:“哪里是老师欺负学生,分明是学生为难老师。”之所以会有这种对待老师的态度,是因为学生觉得老师总要管教他们,总做一些他们反感的事,但是,如果一味地由着他们的性子,他们会长成什么样?于是负责任的老师都会选择当个“坏人”,对学生们的议论假装听不到,学生们往往也要在多年之后,才会发现老师的苦心。

不管你是正在读书,还是已经告别学校,或者已经在教育孩子。一定要懂得教师的不易。世界没有那么完美,并不是每个老师都会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学生,爱学生的老师也会有自己的缺点。而所有老师都无法做到一视同仁,总会特别照顾几个学生,忽略一些学生。在成长阶段,也许你也曾因老师的“冷落”心生怨怼,长大后仍然念念不忘。

人与人的相处都是一种缘分,学生与老师也是如此。有些老师和某些学生关系格外好,对他们格外照顾,这就是缘分深;而对某些学生,只是恪守师长的职责,教导知识,这就是缘分浅。就算缘分浅,至少也有传授之恩,何必对他们心存不满?有了成绩,不妨告诉老师,他们一定会真心为你高兴,逢人便夸你“有出息”。就算你觉得自己“没出息”,也应该多多和老师们联系,要知道他们并不在乎你是否有地位有金钱,在他们简单的心地里,知道自己的学生平安快乐,就是一份满足。

做良师益友,而不是孩子的管家

波波刚放学,在校门口就看到了面带微笑的妈妈。妈妈接过她的书包,让她上了自行车,妈妈要带她去少年宫学习钢琴。一周七天,有四天晚上有课,周六周日还有额外的大课。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两年。

波波觉得很累,但父母说,为了她的将来,她必须学。不管波波如何反对,都会被送进学习班。波波恨死了她学的这些东西,她每天都羡慕那些可以在放学后自由玩耍,周六周日去游乐园的孩子。

转眼过了十年,波波即将参加高考。自从上了高二,为了高考成绩,她不必再去那些补习班。学了这么多年,也拿了几个证,但波波觉得她对这些东西没有任何兴趣,如果可能,她连看都不想看到。在志愿表上,她选了一个离家很远的城市,这样才能保证大学后,她能做些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被父母塞进哪个学习班。

父母教育孩子,花费了不少心力,有时结果却是揠苗助长,让孩子失去了探索的乐趣和学习的乐趣。家长总是说“为孩子好”,但他们的孩子大多没有因为他们的逼迫变得更好,只是少了很多童年回忆。教育专家一再呼吁不要束缚子女的发展,要尊重他们的天性,让他们从小就学会选择,学会维持自己的喜好,学会如何学习。

父母都相信亲情是温暖的,都希望自己是孩子一生的依靠,也都会竭尽所能,让孩子的未来更好一些,让孩子能够有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但是,很多时候他们给予的爱不是春天般滋长万物的温暖,而是让人气闷的夏天或扼杀性情的冬天,这份爱给孩子带来的不是依赖感,而是厌倦、排斥,甚至恐惧。

为什么人们都喜欢春天?因为春天既不冷也不热,一切都刚刚好。家长给孩子的爱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不必把孩子的一切都管起来,让孩子找不到存在感;也不要用过于严厉的“家法”要求一个小孩,让他噤若寒蝉。家长的作用应该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监督者,不必给他把每一步怎么走都安排好,让他完全失去自我,也完全失去自主发展的权利。

巍巍今年17岁,他在学校里是个很受欢迎的男生,学习不错,篮球打得也好。可是最近,他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巍巍所在的学校因为城市规划原因,暂时迁了校址,在远离市区的郊外。学生们立刻从走读生变成了住校生,很多人不习惯。

巍巍是最不习惯的那个,在家里,妈妈会为他做一切事,包括洗袜子,叠被子这类小事,就连每天的书包文具袋也是妈妈整理,所有作业都是妈妈放好。一离开妈妈,巍巍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生活,足足过了半年,才在别人嘲笑的目光中学会了自理。

其实,巍巍早就对妈妈有所不满,妈妈什么都爱管,不论他要做什么,妈妈都要问个没完,就连去同学家参加个生日会,妈妈都要把电话打到对方家里确认,搞得巍巍很没面子,回家跟妈妈大吵。巍巍也和妈妈谈过几次,但妈妈认为,她是在关心自己的儿子,什么都没做错,然后责备巍巍太不听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亲子之间,代沟很难避免。孩子喜欢的东西,可能恰恰是父母不能理解,甚至极力反对的。民主的父母不是没有,但不多。更多父母习惯了一种“权威地位”,认为儿女是自己的,要怎么对待都是自己的喜好,孩子不能反抗,只能接受,这才算“听话”。但这种专制也可能扭曲孩子的心性,抑制孩子的发展,让他变成一个什么都依靠父母的米虫,或者敌视父母,想要早日挣脱父母的“束缚”,这无疑会伤害亲子间的感情。

满足孩子的每一个要求,初衷是想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关怀,结果往往不理想,孩子会被惯得自私浅薄,一旦你不能满足他,他就会咄咄逼人,甚至怪罪你。这样的孩子常常让父母觉得寒心,但是,孩子是你自己教育出来的,你没打好基础,难道还指望他小小年纪“自学成才”?自己学成一个懂分寸的孝子?

还有一些父母,过分强调孩子的学习,只要学习好就行,其他什么都可以不管。于是,造成了孩子分数虽高,但心理出现严重偏差,不是极度自负就是深度自卑,有些生活不能自理,有些根本不懂和人相处的方法,有些缺乏道德观念。更可怕的是,在孩子的教育期,成绩似乎是一道“免死金牌”,连学校的有些老师都会纵容成绩好的学生,这无形中让他们的自我感觉更加良好,也更加不知天高地厚。

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也要有个分寸。应该让孩子学着管理自己,而不是把他们管起来。为他们打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自己的能力,不论教导他们勤奋学习,培养核心能力;还是鼓励他们多多与人接触,从小训练交际能力;或者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让他们有一个高质量的人生,这些才是父母最应该做的。让他们把你当做亲人,当做益友,什么事都愿意跟你商量,听你的意见,又有自己的主见,会自己拿主意,这样的孩子往往是最优秀的——培养出这样的孩子,正是父母的智慧所在。

君子之交,如水清淡

友情,是每个人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常听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见朋友的重要性。慢慢长路,有了友情的陪伴,心总是温暖的,感觉自己不再孤独。但友谊也有它现实甚至残酷的一面,多数人都发现,再好的朋友,距离近了,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在双方的求全责备之下,问题很可能成为矛盾。

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说的就是朋友之间的交往不宜太密、太腻,而是在知己的基础上,保持恰当的欣赏距离,尊重彼此的个性和空间,这样才能保证友谊的纯粹。要知道,水虽然是最清淡的,但也是最适合,最不会让我们腻烦的东西。而且,友谊也需要细水长流似的互相了解。有些人看到对方觉得顺眼,立刻称兄道弟,这种人却最容易因一件事不称意,立刻宣布断交。友谊既需要纯净,又需要时间和了解,不然如何“朋友一生一起走”?

想要一段友谊能够长久,也要有“春天意识”,要动一点脑筋。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朋友如何如何,例如有些人很温和,就以为他脾气软,没准他很倔。对刚刚认识的朋友,更不要轻易下结论,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摸清他的个性,知道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你不需要刻意迎合他,但至少不要触犯他的原则。何况让自己的朋友开心一些又有什么不对?有首歌不是说,“对待朋友像春天般温暖”?当然,温暖归温暖,也不能忘记朋友的职责。

驴子和脖子上的铃铛成了好朋友,每当驴子走路的时候,铃铛就发出悦耳的声音,安慰驴子的劳累,驴子认为铃铛是世界上最好的朋友,铃铛也总是想为驴子尽心尽力。

这一天,驴子路过一户人家的花园,发现花园里的青菜看上去新鲜美味,它偷偷将头探进去,想去偷吃菜叶,没想到,铃铛突然大声叫了起来。花园的主人听到声音,赶来用皮鞭将驴子抽了一顿,驴子灰溜溜地跑了。

回到家,驴子气急败坏地抱怨道:“我们是好朋友,你怎么能这样害我?”铃铛说:“就是因为我们关系好,我才不能看着你做错事!如果这次不提醒你,你今后还会这么做,难道你想当一个小偷吗?”

什么样的朋友能称得上真正的朋友?那个跟着你吃喝玩乐的人,不过是酒肉朋友,等你真的出了事,他们很少会顾虑你,只会躲得远远的。真正的朋友讲究“患难之交”,在你出事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抛下你。不过,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患难,看朋友究竟值不值得交,最主要是看他日常如何对待你。真正的朋友就像故事里的铃铛,看到朋友有错,不会假装没看见,他们一定会大声提醒,有时候他们的提醒方式不是那么可爱,甚至让你觉得没面子。

忠言逆耳利于行。朋友和你相处久了,对你身上的缺点自然了若指掌,他们提醒你,是为了让你更好,有时候他们的声音很刺耳,甚至伤你的自尊。但究其原因,他们怕你吃亏,怕你因为某个缺点导致失败,他们会批评你,皆因一片拳拳之心。而那些普通朋友,看到你的缺点,他们也会出于礼貌视而不见,因为他们不想得罪你,不想影响你们的关系——你说,是谁把你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对你的用心可谓高低立现。

交朋友也需要智慧,好的朋友是你一生的良伴,多与那些有智慧、有能力的人做朋友,不知不觉,你会学会他们的某些好习惯,向他们靠拢。对朋友,最重要的就是真诚,例如当他有错误的时候,你可以委婉提醒,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明白你的好意,更加尊重喜欢你。

还有,对友谊的要求不要那么高,你的朋友就算再优秀,也还是个普通人,他不可能时时刻刻知道你心里想什么;你的朋友就算关心你,也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时时刻刻在你身边。想想你能为朋友做的事,毕竟是有限的,也就不会事事要求别人。好朋友最重要的,还是那一份心灵的契合,当你有一种感触不便与任何人说起,但却不自觉地按下某个人的电话,想约他出来喝一杯时,那个人一定就是你重要的朋友。

同事,不必视为仇敌

清清跳槽进入一家外企,自认为不论是薪水还是环境,都向上跃了一个台阶。可等她进入公司,才发现大公司有大公司的考验。任务重、竞争激烈就算了,因为一个办公室员工多,同事间的摩擦不时发生,让她觉得身心疲惫。

有个叫小张的同事,和清清同是业务员,经常和她争业务、起冲突,两个人每日都如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清清是公司的新员工,不敢过分说老员工小张的不是,只能在心里咒骂。有一天,清清在卫生间补妆,突然听到有人边打电话边走过门外,声音正是小张,谈话间还夹着她的名字。清清不忿,心想小张一定是在说她的坏话。

仔细一听,小张是在和经理汇报工作。清清心里更紧张,她知道小张和经理关系不错,如果小张对经理说自己几句,经理对她肯定没好印象。正在思考怎么对付,就听小张说:“我忙手头这个忙不过来,现在这些人,就清清的能力强,能接这个任务,您可以考虑一下。”小张说的任务,是最近公司接到的大单子,真没想到小张竟然向经理推荐自己!想起平日自己对小张的不礼貌,清清惭愧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