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别把话说死,别把事做绝
2694000000034

第34章 留意自己少狂傲,得意须防失意时(1)

现实生活有许多人自视颇高,他们锐气十足、锋芒毕露,处事不留余地,待人牛气冲天,有十分的才能与聪慧,就十二分地表现出来,这样的人在人生旅途上必定屡遭波折。一个人处于功名事业上的巅峰之态时,最容易招来他人的忌恨,所以我们越在得意之时,越要保持低调,不要因为自己的狂傲和放纵,给人留下打击的把柄。

把优越感让给别人,你并不失去什么一个人处于功名事业上的巅峰之态时,最容易招来他人的忌恨。所以不要把事情做绝,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这样,才会使自己得到最完美无损的保全。

人生一世,万不可使某一事物沿着某一固定的方向发展到极端,而应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认识其各种可能性,以便有足够的条件和回旋余地采取机动的应付措施。这就要求一个人即使在春风得意之时,也不要把事情做绝,不把事情做到极点,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这样,才会使自己得到最完美无损的保全。

东汉永元七年邓绥被选入宫,成为和帝的贵人。第二年,另一个贵人阴氏身为贵戚被立为皇后。入宫后邓绥格外谦卑谨慎,一举一动皆遵法度。对待与自己同等身份的人,邓绥常常礼让,即使是宫人隶役,邓绥也不摆主子的谱。有一次,邓绥得了病。当时宫禁甚严,外人不得随便入宫,和帝特准邓绥的母亲兄弟进宫照顾,并且不做时间上的限制。邓绥知道后,便对和帝说:"宫廷禁地,对外人限制极严,而让妾亲久留宫内很不合适,大家会说陛下私爱臣妾而不顾宫禁,也会说臣妾受陛下恩宠而不知足,这对陛下和臣妾都不好,我真不希望您这样做。"和帝听后非常感动,从此对邓绥更加宠爱了。

邓绥得到和帝越来越多的宠爱,不但没有骄傲,反而更加谦卑。她知道皇后的脾气,也隐隐约约感到皇后对她的忌恨,所以对皇后更加谦恭。每次皇帝举行宴会,别的嫔妃贵人都竞相打扮得花枝招展,独有邓绥身穿素服,丝毫没有装饰。当她发现自己所穿的衣服颜色有时与皇后相同时,立即就会更换。若与皇后同时觐见,从不敢正坐。和帝每次提问,邓绥总是让皇后先说,从不抢她的话头。

邓绥以自己的谦恭,进一步赢得了和帝的好感,也反衬出皇后阴氏的骄横。面对邓绥的一天天得宠,而自己一天天失宠,阴氏十分恼怒。永元十四年阴氏制造巫蛊之术,企图置邓绥于死地,不料阴谋败露,阴氏被打入冷宫,后忧愤而死。

阴氏死后,和帝想立邓绥为皇后,邓绥知道后,自称有病,深居宫中不露,以示辞让。这下反而坚定了和帝立邓绥为后的决心,他说:"皇后之尊,与朕同体,上承宗庙,下为天下之母,只有邓贵人这样有德之人才可承当。"永元十四年冬,邓绥终于被立为皇后。

曾经有人说过这么一段极富哲理、发人深省的话:"福祸俩字半边一样,半边不一样,就是说,俩字相互牵连着。所以凡遇好事的时光甭张狂,张狂过了头后边就有祸事;凡遇到祸事的时光也甭乱套;哪怕咬着牙也得忍着受着,忍过了,受过了,好事跟着就来了。"所以历来有明智者,都是未雨绸缪,走一步看两步,既能建功,也能避祸。

唐代汾阳郡王郭子仪的住宅建在京都亲仁里,他的府门经常大开,任凭人们出入并不查问。他属下的将官们出外任藩镇之职,来府中辞行,郭子仪的夫人和女儿若正在梳妆,就让这些将官们拿手巾、打洗脸水,一点儿也不回避。家中子弟们都来劝谏郭子仪不要这样做,他不听。子弟们继续劝说,说着说着竟然哭了起来,他们说:"大人功勋显赫,可是自己不尊重自己,不论贵贱人等都能随便出入卧室之中。我们觉得即使是历史上有名的伊尹、霍光这些德高望重的大臣,也不会这样做。"郭子仪笑着对他们说:"我这样做是你们所考虑不到的。我们家由公家供给五百匹马的粮草,一千人的伙食费用,位至极品,不能再高了,可是想退隐以避妒忌也不可能。假如我们家筑起高墙、关紧门户,内外密不相通,一旦有人结怨报复,就会编造我们种种越出臣子本分的罪状,如果有贪功害贤之人从中陷害成功,我们家九族人都将化为齑粉,后悔莫及。现在家中坦坦荡荡毫无遮拦,四门大开随便出入,即使有人想加以毁谤,也找不出茬口来!"这番话说得子弟们一个个拜服不已。

人生贵得意,但是要注意得意之时绝对不能忘形。一个人处于功名事业上的巅峰之态时,周围的人不免要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思看着他。这中间当然有他的亲朋好友,期望他的荣耀能够长盛不衰,但也不排除有敌视他的人,排斥他的人,或者是盼着他倒台而自己出头的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没有长开不败的花,如果人在兴盛时不知检点,危机不知何时就要找上门来。

心事是自己的秘密,只可留给自己,千万不能搁不住,成为别人要挟你的把柄。而且心事的倾吐会泄露一个人的脆弱面,有的人会因此而下意识地看不起你。

普通人有一个共同的毛病:肚子里搁不住心事,有一点点喜怒哀乐之事,就总想找个人谈谈;更有甚者,不分时间、对象、场合,见什么人都把心事往外掏。

有这样一个实验,有人在办公室里故意告诉身边一个人一条无关紧要的花边新闻,结果很快,这个新闻就通过别人传开了。

所以,你不要期望别人为你保守秘密,假如你果真有什么秘密的话,请把它保存在自己的心里。尤其应该警惕的是,如果你在事业上有什么想法或者野心,在它成为人所共知的事实之前,决不适于与任何人分享。

李达是一家电脑公司的技术人员,跟老板相处得就像哥们儿。一天下午,李达加班加得很晚,老板请他吃晚饭。几杯酒下肚,李达头脑一热,说他也想开一家电脑公司。

老板一愣,但很快恢复了正常,并鼓励李达说:"年轻人就应该有闯劲,我支持你。"李达说:"我现在的技术还说得过去,但对销售还是一知半解。"老板说:"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嘛。凭你的能力,再干上两年就能独当一面了。"李达说:"你放心,两年之内我是不会走的。"

一周后,公司又招聘了一名技术人员,李达也接到了解聘通知。李达一脸茫然,找老板询问。老板一本正经地说:"在我的公司里,你已经没有什么需要学习的了。你应该多干几家公司,多积累点经验。我是从你的自身发展考虑才忍痛割爱的。"

李达蓦然醒悟自己为什么被炒鱿鱼了,都是因为自己跟老板交心,才让老板抓住如此"富有人情味"的把柄!

不管关系多么亲密,老板永远是你的老板,他是"资"方,你是"劳"方,你们很难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语言。在老板面前,自然要出言谨慎,那么,对于身边的同事,是否就可以"畅所欲言"了呢?

回答仍然是否定的。

比如,当你刚来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你和一位同事互有好感,两人一起外出午餐,有说有笑,无所不谈。同事可能乐意把公司的种种问题,甚至每一位同事的性格都说给你听,你本人对公司的人事情况一无所知,自然也很珍惜这样一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朋友,立即把对方视为知己,将平时看到的不顺眼、不服气的事,向对方倾吐,甚至批评其他同事和上司,借以发泄心中的闷气。

如果对方能为你保守秘密,问题自然不大。但是,你对这位同事了解多少呢?你怎么知道他不会把你的话传出去呢?所以,你对自己并不完全了解的人说话要有所保留,能说三分的话,千万不要说到四分。切忌心血来潮时把秘密告诉不合适的人,因为真正的秘密只能由你自己知道,不然,你就可能受到伤害。

当你和别人共同拥有一个秘密时,你往往会因这个秘密同对方拴在了一起。这对你灵活机动地处理事情是一个障碍,在处理一件事时,你往往要考虑他的利益,这往往使你做出违背原则的事。同时,对方可能会在关键时刻,拿出你的秘密作为武器回击你,让你在竞争中失败。

而且心事的倾吐会泄露一个人的脆弱面,这脆弱面会让人改变对你的印象,虽然有的人欣赏你"人性"的一面,但有的人却会因此而下意识地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脆弱面被别人掌握住,会形成他日争斗时你的致命伤,这一点不一定会发生,但你必须预防。

其次,有些心事带有危险性与机密性,例如你在工作上承担的压力与牢骚,你对某人的不满与批评,当你快乐地倾吐这些心事时,有可能他日被人拿来当成修理你的武器,你是怎么吃亏的,连自己都不知道。

那么,对好朋友应该可以说说心事吧!答案还是:不可随便说出来。你要说的心事还是要有所筛选,因为你目前的"好"朋友未必也是你未来的"好"朋友,这一点你必须了解。

任何人,若能在保守秘密这个问题上处理得当,就不会因泄露秘密而把事情搞得复杂化,或者使自己陷入身败名裂的境地,从而保持着良好的个人形象,成就一番事业。

即使是对家里人,也不可把心事和盘托出。假如你的配偶对你的心事的感受与反应并不是你能预期的,譬如说,他因此对你产生误解。

然而,闭紧心扉,心事"滴水不漏"也不是好事,因为这样你就成为一个城府深,"心机"沉,不可捉摸与亲近的人了。如果你本就是这样的人,那无太大关系,如果不是,给了别人这种印象是划不来的。

所以,真正有"心机"的人应该这样做:偶尔也要说说无关紧要的"心事"给你周围的人听,以降低他们对你的揣测与戒心。

贬损他人抬高自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这种人在抬高自己贬损他人时,只顾自己享受虚荣心满足后的喜悦,却不知别人已经对你这种言行深恶痛绝,从此你所能交得到的新朋友,将远没有你所失去的老朋友那样多。

贬损他人抬高自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既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又破坏了自己的人际关系。这种人在抬高自己贬损他人时,只顾自己享受虚荣心满足后的喜悦,根本没有意识到对方的感受与对你的看法。殊不知,摒弃、孤立早已为这种人挖好了陷阱。

而事实上,当别人强过自己时,有些人心里极不平衡,于是通过贬损别人,说明别人并不强于自己,从而在心理上得到一种平衡。

李先生自我感觉良好,然而在单位人缘却不好。因此他经常抱怨世态炎凉,责怪同事寡情。难道真是这样吗?非也!原来李先生自命不凡,每逢单位开会、年终考评,他都喋喋不休地贬损他人,以显示自己"崇高的思想"、"卓越的才能"、"非凡的业绩"。因此,同事们都觉得李先生太过分了,太不像话了。于是大家都不买他的账,他陷入了孤家寡人的境地。显然,李先生人缘不好,其原因在于贬低他人,抬高自己。现实生活中,像李先生这种人为数不少。

贬损他人、抬高自己的表现有很多,如果我们曾经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应当赶紧调整自己的言行,改正这种既伤人又误己的缺点。

1.夸大事实贬损他人

有些人为了达到贬损他人的目的,将针眼大的事说得比箩筐还大。

某科研单位赵某应朋友之邀,帮助朋友解决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不巧让本单位的黄某知道了。于是在一次会议上,黄某说:"赵某受了金钱的诱惑,不好好做本职工作,竟去从事第二职业。这种做法是缺乏事业心和敬业精神的表现。"赵某仅仅给朋友帮了些忙,黄某竟夸大成"从事第二职业",并给其戴上"受了金钱诱惑"的大帽子。

2.通过自己与他人的对比贬损他人、抬高自己

一次某省高教局成人教育处组织政治经济学统考。哲学老师田某从高教局同学处获得了这一信息,于是回校对教政治经济学课的许某说:"你们政治经济学统考,你知道这个消息吗?"许某说:"我现在还没有接到通知。"在年终考评会上,田某说:"许某教政治经济学,对政治经济学统考一点也不关心,统考消息还是我告诉他的,我比他还着急,许某太没责任感了。"这样一比,他似乎成了一个责任感极强的人了,而别人倒是一点责任感都没有了。

3.含沙射影贬低他人、抬高自己

舒某与兰某同在一科研所工作。舒某勤于笔耕,一年之中竟发表了20篇论文,而兰某仅发表了一篇论文。兰某心中很不服气,因而在年终考评会上自我评述说:"我今年文章只写了一篇,但质量是很高的,绝不像有些人,文章发表了不少,可全是粗制滥造。"显然兰某这是在含沙射影地贬低舒某。

言行妄自尊大,贬损别人,将使与你接触的人,个个感觉头痛。给人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从此你所能交得到的新朋友,将远没有你所失去的老朋友那样多,直至众叛亲离的绝境才后悔不已。试想到了那时,你做人还有什么趣味?你行事还有什么伟大的成就?你的名誉还能靠谁来传扬呢?

人们都不喜欢那些爱自吹自擂的人,你当然不愿人家也是这样看待你。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自己谈吐行动之间,处处给人留有余地,如果你的意见的确是对的,他们经过思索之后,自然会乐于接受的。万一他们抱着一种成见,始终坚持不接受,那你也必须知道:过分强调、夸大的语气,并非是征服他们的武器,反而容易使他们走极端,与你深沟高垒地对峙起来了。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年轻时很骄傲,言行举止,咄咄逼人,不可一世,后来有一位朋友将他叫到面前,用很温和的语言规劝他:"你从不肯尊重他人,事事自以为是,别人受了你几次这种难堪后,谁也不愿意听你骄傲的言论了。你的朋友将一个个远离你。你再也不能从别人处获得学识与经验,而你现在所知道的事情,老实说,还是太有限了。"

罗斯福听了这番话后,很受震动,决心痛改前非。从那以后,他处处注意,言语行为谦恭和婉,慎防损害别人的尊严,不久,他便从一个被人敌视,无人愿意与之交往的人,变为极受人们欢迎的成功人物。

如果罗斯福当时没有接受这样一位长辈的劝勉,仍旧事事一意孤行,说起话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把他人放在眼里,那很难设想他日后能为一位伟人。

目中无人高高在上不但不能引起别人的尊重,反而会引起他人的讥笑。获得别人尊重的唯一要诀,就是练好"谦"功,先尊重别人。

人不怕被别人看低,而怕的恰恰是人家把你看高了。看低了,你可以寻找机会全面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别人一次又一次地对你"刮目相看"。无论什么时代,能踏踏实实做事的人,都比那些眼高手低者有市场。

你有远大志向,才可能成为杰出人物。但要成为杰出人物,光是志向高远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从最低级的事情学习起。在你还默默无闻不被人重视的时候,不妨试着做好一个普通人的普通事,这样你的视野将更宽阔,或许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机会。

一位大学生,在校时成绩很好,他在毕业后很久,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决心自己创业。由于一时筹集不到资金,所以他决心先从一个一本万利的事情干起--在街头摆摊擦皮鞋。他的大学生身份曾招来很多不以为然的眼光,却也为他招来了不少生意。他自己倒从未对自己学非所用及高学低用产生过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