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26979200000017

第17章 圆滑处世,左右逢源事事顺(4)

同时代的黥布,原是项羽的人,后投奔刘邦。刘邦召见他的同时在洗脚,黥布觉得自己被忽视,被侮辱,很不高兴;后来见自己的吃住行等待遇与刘邦规格差不多,又笑逐颜开。黥布是个不能在挫折面前忍耐的人,所以他后来谋反被诛。

由上述事例可以看出,能不能忍,是能否成大事的关键条件。所以陶觉说:“大凡是英雄豪杰,必然有很大的气度。张良圮上进履,韩信市中出胯下,都是一个‘忍’字,不是平常的人能做到的。”

曾国藩有言:“长傲、多言二弊,历观前世卿大夫兴衰及近日官场所以致祸福之由,未尝不视此二者为枢机。”刚刚出道时,曾国藩在为人处事上固执己见、自命不凡、一味蛮干,对官场的逢迎腐败十分厌恶,不愿为伍,常招人非议排挤。后来经过官场上日积月累的经验,宦海沉浮的教训,他学会用“忍”去适应既定的社会规则。

东汉许攸在官渡之战时,由袁绍处投降曹操,献鸟巢烧粮之计,使曹军获胜,之后占领了冀州。许攸来的时候,曹操又是欢喜又是激动,忘了穿鞋就跑出去迎接。可之后许攸仗着有功,时常与曹操开玩笑,往往在座席上也不能约束自己,甚至直呼曹操小名:“阿瞒,你若不得我,便不能得冀州。”曹操笑道:“你说得很对。”却在心里讨厌他。又有一次许攸出许都东门,对左右说:“曹操若不是有我,就不能从容出入此门。”话传到曹操耳朵里,曹操就借许褚之手把许攸给杀了。功臣不可言功,许攸因失“忍”而招祸。

曾国藩通晓历史,且清代的满汉之别更增添他的疑惧,时刻警惕“功高震主”,而以“忍”字当先。“平日兢兢,恐蹈古来权臣刚愎之咎,但思委曲求全,不敢气陵同列也”。攻破天京前后是曾国藩思想上最紧张的时期,除了殚精竭虑力争战事获胜之外,还必须考虑大功告成之后如何收场的问题。他在给李鸿章等人的信中说:“长江三千里几无一船不张鄙人之旗帜,外间疑敝处兵权过重,利权过大。”“自古握兵柄而兼窃利权者,无一不凶于国而害于家,弟虽至愚,岂不知远权避谤之道?”“总须没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则晚节渐渐可以收场耳。”

所以当曾国藩和沈葆桢为争江西厘金打输官司后,他自己忍气吞声,请假养病自动退避,其后又奏请停解部分厘金;大刀阔斧裁撤湘军;陈请曾国荃‘因病开缺,回籍调养,自削兵权利权,稍杀羽冀,消除清廷的疑忌。

曾国藩以“忍”保全自己,成就一代“圣贤”名声,为官场“楷模”。他对儿子曾纪泽说:“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劳忍气’四字上做工夫。”对人之忍与恕字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恕指设身处地从他人角度着想,本着理解同情的态度。忍指即使他人有不是的地方,甚至故意刁难,也要忍耐,不要与之争锋,以谋求最大利益。曾国藩所说的“委曲求全”“忍耐”,都是指这种情况。这在湘军将领中,也颇为突出。

在“剿捻”中曾国藩所制定的“静以制动,设防长围”的方略,也是以“忍”字当头,围而不战,缩小捻军的生存空间。这一方略后被李鸿章继承并取得最后的成功。传说曾国藩曾改屡战屡败为屡败屡战,可见其坚韧。

7.“缓”乃处事成功之秘诀

此时竟希公祠宇业将告竣,成事不说,其星冈公祠及温甫、事恒两弟之祠皆可不修,且待过十年后再看。好从慢处来。

——引自《曾文正公文集》

李鸿章曾经当面指出,曾国藩做事过于缓慢,这是曾氏性格中的一大不足。殊不知,曾国藩的“缓”,正是他的过人之处,这一点又恰恰是李鸿章自己所欠缺的。其实,曾国藩在开始的时候做事情也特别的急躁,可是后来他渐渐意识到了急躁的害处,有意识地改掉了自己的缺陷。

曾国藩考取进士的时候,拜在当时有名的唐鉴门下,跟他学习程朱理学。程朱理学讲究积累,逐步深入。可是与之相对的心学,却讲究速成。当时对心学很有研究的王阳,凭借悟性来研究竹子,可是他在竹林里坐了七天七夜也没有任何的参悟,还差点将自己逼疯。通过这件事,曾国藩更加深信积寸得尺的道理。在唐鉴先生的教导之下,他每天都会读几十页书,写几个钟头的字,日积月累,从点滴中获得了很大的进步。这种治学的方法对他以后的性格也有很深的影响,使他越来越稳重了。

在官场中,曾国藩曾因为过于急躁而吃过大亏。

那还是湘军刚刚出征的时候,因为急于求成,曾国藩常常在不了解敌人的情况之下,就贸然地领兵出战,使得湘军损失惨重。曾国藩的这套领兵方式,也引来了其他官员的不满。有时候,明明是别的军队在作战,可是曾国藩一心想要快些结束战争,就草草地率自己的军队去帮忙,结果严重扰乱了别人的作战部署,在领功上也深深地招致别人的记恨。

面对越来越艰难的处境,湘军的战斗情形也不容乐观,曾国藩开始感觉到了压力。他反思自己,觉得领兵作战不比平常,急躁不得。所以他对自己进行了调整,逐步完善自己的作战计划,湘军也就越战越强,最终取代了绿营兵,成为晚清统治下的军事支柱。

可以说,曾国藩在处事中的“缓”,是他逐渐养成的习惯,这也正是他成功的秘诀。他从不忘记将自己的成功之处与家人分享,在给弟弟的信中他写道:“做事情不能操之过急,只有稳重才能求得事成。”并一再叮嘱弟弟“好从慢处来”,切不可过于急躁。儒学《论语·子路》中有一句话:“欲速则不达。”意思是说一味主观地求急图快,违背了客观规律,造成的后果只能是事与愿违。一个人只有摆脱了速成心理,积极努力,步步为营,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古代有一个年轻人想学剑法。于是,他就找到了当时武术界最有名气的一位老者拜师学艺。老者把一套剑法传授给了他,并叮嘱他要刻苦练习。

一天,年轻人问老者:“我照这样练习,需要多久才能够成功呢?”老者答:“三个月。”年轻人又问:“我晚上不去睡觉来练习,需要多久才能够成功?”老者答:“三年。”年轻人吃了一惊,继续问道:“如果我白天黑夜都来练剑,吃饭走路也想着练剑,又需要多久才能成功?”老者微微笑道:“三十年。”年轻人不禁愕然……

他仔细思索也不得其解,后来那位老者告诉他:“你急于求成,你的心并不在刻苦训练之上,你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一种假象。只有其表,得不到其实。只有踏踏实实,刻苦训练,才能够事半功倍。”

学习武功靠的就是日积月累,怎么可能速成,要在“缓”中学习掌握。习武如此,做学问也是这样。宋朝的朱熹自幼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十五六岁就开始研究禅学。而到了中年之时,才感觉到,速成不是创作良方。于是,朱熹坚信“欲速则不达”这句话,之后下苦工,方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有一句十六字箴言:“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这四句箴言中,讲得就是以缓求成的道理。

正如曾国藩所言,为事以缓,就可以纠正急躁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办事才能够给自己留下余地,不至于在开始行动的时候就将自己逼上绝路。做事以缓,能够考虑周全,使得计划更加严密,减少失误。另外,要想把事情做好,不能心急,应该脚踏实地地做。只有逐步完善,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