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26979200000018

第18章 做人之道,敬人敬己(1)

贤者敬而贵之,不肖者敬而远之。对待别人如此,朋友间亦如此。亲贤人,远小人,这是我国从古至今的交往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备受好评。在人际交往时,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改正进而提高自己。

1.兴家之法,“敬”字刻不可离

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至切至切!余深悔往日未能实行此二字也,千万叮嘱。

——引自《曾国藩家书》

家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港湾,从出生到死亡,它都一直陪伴着我们。我们在家里出生、成长直至死亡。家是生命的起点,也是一切的出发点,家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家庭环境和家教对于一个人能否成才至关重要。在一个家庭中,兴家之法,“敬”字是关键。

曾国藩是个非常注重家庭教育的人,在家庭教育中他又及其推崇“敬”。咸丰四年(1854年)六月十八日,他在给弟弟们的家书中提到过“勤”、“敬”二字。他认为无论治世还是乱世,一家之中必须能勤能敬,才能家业兴旺。一个月后,曾国藩在给家中弟弟的信函中又一次提到了“敬”字,并要子侄辈的人也牢牢谨记,他才能放心。从这两封家书中就能看出,曾国藩把兴家之法中的“敬”字看的有多么的重了!

曾氏一门在曾国藩时期是相当繁荣兴旺的,但是他很清楚,要想将这繁荣兴旺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后辈人就得更加的努力进取。在努力进取的过程中,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和他人。因为只有先学会尊重父母,才能学会尊重他人。当你走出家门,进入社会时,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他人,这样才能处理好周遭的人际关系,建立强大的人际关系网也是成功的前提之一。因此在家教和治家之中,“勤”和“敬”是不可或缺的。

曾国藩自己的儿子更是要求严格。他常常以自己为例来教育儿子,他常说:“我一直有志向向圣贤学习,年轻的时候欠缺居敬的功夫,就算到现在有时也无法避免一时戏谑的玩笑和举动。因为这一点父亲现在还在懊悔。你们应该言辞举动都要遵守礼数,不要随便乱说话,这才是一个人立德的根本。”

曾国藩说这话的目的在于告诫儿子,要想自己被别人尊重,就得有让人尊重的资本。只有做到了“勤”和“敬”两个字,才能获得。曾国藩不仅用自己为例来教育儿子,更是经常拿身边的人和事来提醒儿子,每当在亲戚朋友中有堕落不孝之徒时,他都会告诫他:“(袁婿学坏)尔等在家却不宜过露痕迹,人所以稍顾体面者,冀人之敬重也。若人之傲情鄙弃业已露出,则索性荡然无耻,摒弃不顾。”意思是,你们在家中,即使遇到亲戚朋友自甘堕落的,也不要流露出不尊重的神色来。如果这个人还顾及自己的体面,就希望别人能够尊重他,说明他还知道礼义廉耻。如果这人毫无所觉,娇纵恣意,干脆就不要理他,因为他是没有廉耻之心的人。

曾国藩在教育兄弟和儿子的同时,也同样注重约束自己的行为。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正何以正别人。在曾国藩的日记中最常出现的就是他对自己的反省与悔悟,以他在道光二十三年正月二十日的日记为例,他写道:

“今天家里请客,宾客们到了亥时才散去。在整个宴席期间,我替别人说了些讥讽的话,实在太不应该了,做这种事情的惭愧程度跟认了贼人做父亲是一样的。早上,我当自己是另外一个人,仔细地思索昨天的举动,觉得昨天的行为既不符合对待自己的方法,也不符合对待别人的方法。吕新吾先生所说的‘淡而无味,冷而可厌’的这种人,大概就是我了。以后我对别人可不能过于冷淡,也不应该无礼,此事要多加注意。”

关于治家,家教和家风都十分重要。家教家风好,则子孙盛,家教家风差,则子孙衰。曾国藩的后人中之所以能人才济济,与他所倡导的家教有莫大的关系。

兴家之法,“敬”字刻不可离。能做到这一点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战国时期的聂政更是值得后世敬仰。

聂政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避居齐国的都城临淄,结识了韩国大臣严仲子。严仲子因受韩相侠累的嫉恨被迫离乡,欲寻侠士为自己报离乡之恨。起初,他寻到聂政,并赠黄金百镒。但聂政因老母在堂,不能以身许友。坚辞不受。聂母辞世后,严仲予以儿子的身份帮助聂政葬母,聂政感激在心。此后,聂政服母丧三年,并嫁其姐,孤身赴韩,独自一人仗剑入朝都阳翟(今禹州),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侠累于阶上,继而格杀侠累侍卫数十人。因怕连累与自己面貌相似的姐姐,遂持剑自破其面,挖眼、剖腹。

聂政死后,韩侯暴其尸于市,悬赏购求能辨认其人的人。聂政之姐聂荣闻听消息,即刻动身赴韩,伏尸痛哭。有人好心劝止道:这是刺韩相的凶手,韩侯千金悬赏知道他姓名的人,你不知躲避,还敢在此痛哭?聂荣说:“当年聂政之所以屈身于市贩之中,是因老母在堂,我尚未嫁,故而隐忍不发。后来感严仲子知遇之恩,士为知已者死。聂政毁坏自己的躯体,不过是因为我还活着,以免被人辨认出来牵连我。但我又怎能害怕被牵连而任聂政的英名埋没呢!”聂荣长呼三声“天”,自刎于聂政身旁。

聂政身怀武艺却甘愿为其母及姐混迹于市贩中,后感激于严仲子的知遇之恩而舍命相报,为免亲人受连累不惜毁容一死,堪称侠义。而聂荣虽无惊人的武艺,却具有无畏的精神,她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敢于挺身而出,其性格刚烈坚强,行事果决,重义轻生,堪称侠女!其姐弟的精神引起了后人无穷的感念。他们的精神在于一个“敬”字,因为尊重恩人,尊重亲人,他们选择了牺牲,但是他们的精神却流传了下来。人活着是需要精神的,没有精神人生就失去了支柱。生活在红尘俗世中的人们,不要因为追求欲望而伤害了自己的精神。

如今的社会社会中,诱惑和陷阱到处都是,一不留神就会万劫不复,所以茌现代社会中生活和治家,都要牢记“敬”字,刻不可离。

2.与人交际,“敬”字为主

至于与人交际之道,则以“敬”字为主。切不可仍留军官脱略模样。此虽末节,亦易惹人笑语。

——引自《曾国藩之三十六诀》

中华乃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且不说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就拿对待他人这一点来说,我国就有许多不同的礼数。

对待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礼数。首先敬兄敬长,然后再推广到待物接人,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尊敬别人。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必须要互相尊重。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交往就不对等了。不对等的交往,是无法长久的。

人们为什么要相互尊敬,道理其实很简单。任何人都是有自己特有的性格和特质的。互相敬重可以使大家殊途同归,追求和而不同的境界,相互弥补不足,共同进步。

当然,同样是敬重,也有一些差异。对待仁爱圣贤的人,敬重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亲近。对待位高权重者,敬重中就多了些许的恐惧,是出于对权势的畏惧。

曾国藩在饱读圣贤书之后,吸收理解了古人的思想,有了自己的感悟。无论对方的年龄大小、人数多少,都不能够轻慢,做到礼遇有佳。这样做,不仅别人觉得舒服,还体现了个人的修养。

他特别强调了待人接物的态度,一定要严肃而且认真。他时常在日记中提醒自己不可以随便发表意见,不可以不尊重别人、乱开玩笑。关于如何做到这点,曾国藩更是曾经为此立下了誓言:“矫激近名,扬人之恶;有始无终,怠慢简脱。平易近人,乐道人善;慎终如始,修饰庄敬。威仪有定,字整有定,文气有定。”意思就是说,自己绝不矫情做作,突出自己,扬人之恶扬己之善,为人处事有始无终,虎头蛇尾,懒散放荡,不修边幅,这是无礼的行为,切不可放任。平易近人,平等互尊,乐意称道别人的好处,修饰自己的不足,为人处事善始善终,庄敬自重,这是用礼之常,当随时自箴。

一个人的言语行为,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更能够体现出对别人的尊重。个人修养如果不到位的话,即便装作礼貌,也只是金玉其外。

相传孔子游历诸国的时候,在荆山下碰到了三个小孩。其中两个在一起玩耍,另一个小孩站得远远的。孔子觉得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那个小孩回答说,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地玩耍也会伤人的身体;退一步说,即使不伤害身体,有时也可能撕破衣服,总之没有任何好处。过了一会儿,这个小孩用泥土堆积成了一座城,他自己坐在里面,眼看孔子的车子要过来了,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子让路。孔子忍不住又问:“你坐在里面,为什么不避让车子?”他说“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没有听说过城堡还要避车子的!”孔子只得让自己的车子绕过这座“土城”。后来,他觉得小孩的话很。有意思,于是又返回来询问小孩的姓名,赞叹他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可真不少呀。”小孩子有些不高兴,就反问孔子道:“我听说鱼生下三天,就能在江海中潜游;兔子生下来三天,就能在三亩地的范围内活动;马生下三天,就能跟在母马后面行走;人生下三个月就能认识父母。这些都是天地间的自然现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孔子不由地感叹说:“好啊,我现在才知道少年人实在了不起呀!”

就连对待小孩子,孔子也是彬彬有礼,尊敬他们。长江后浪推前浪,后辈不一定就不如前辈。作为尊长,在后生晚辈面前却不可一味地以尊长自居,相反,更应严格要求自己,谦虚待人,这样才能真正在学生晚辈的心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尊重是相互的,在现实生活中鲜有人能够达到孔子的程度,但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的。无论对象是谁,人和人之间的尊重都十分重要。

贤者敬而贵之,不肖者敬而远之。对待别人如此,朋友间亦如此。亲贤人,远小人,这是我国从古至今的交往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备受好评。在人际交往时,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改正进而提高自己。

3.孝敬父母,心存感激之情

自敬方能自尊,敬亲方能齐家,敬人方能使人敬己,敬业方能事业有成。

——《曾国藩的做人36字诀》

自从中了进土以后,曾国藩就住进了湖南会馆。那里不仅管住宿,还承办伙食。尽管如此,曾国藩每月的俸禄,依然不够他的开销,常常要靠家里接济才能为生。

官场里有官场里的规矩,每个人都要在这个圈子里应酬。那时候,曾国藩的俸禄很少,每个月除了交给会馆的钱外,大多数的开销都用在了买书和随份子上。

在《曾国藩做人准则》中记载:

有一天,曾国藩刚走进府内,就看见桌子上放了一张请柬,是他的顶头上司赵辑派人送来的。看到请柬,曾国藩就浑身不舒服。这个赵辑,不仅心胸狭窄,还特别地贪婪,曾国藩历来是对他敬而远之的。赵辑也知道他不受曾国藩的欢迎,所以他从来不给曾国藩好脸色,还常常在背地里骂曾国藩,和一起做官的幕僚说他的坏话。对于赵辑的所作所为,曾国藩不是不知道,只是碍于共事的面子,没有办法将事情放在台面上来讲。

前不久,赵辑的父亲从乡下来京城看他,为此他希望摆几桌酒席,为父亲接风,同时也能顺便收一些礼钱。这样的目的在曾国藩看来是十分不可取的,利用父亲来达成自己的贪婪的欲望,怎么说都是不孝顺的。

这时的曾国藩,思想里有了复杂的成分。他想,赵辑的做法虽然不对,但是自己似乎也没有为父母做过什么呢。以前为了提供给自己进京赶考的盘缠,家里几乎一直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活的,可是现在自己做了官,却依然没能改变家里的现状,没能报答父母的恩情,甚至连一句感激的话都没有说过。为此,他觉得十分难过,马上想要写信告诉父母自己心中的想法。可是已过而立之年的曾国藩,提起笔却不知从何说起。

辗转了几次,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在写信向父母报平安的同时,给父母寄去了冬菜一篓、寿屏一付。冬菜就是腌制的白菜,并不是特别贵重的东西,寿屏就是一种屏风,也算不上宝物,但曾国藩知道,父母并不要求自己过多地回报,相对于那些贵重物品,他们反而更看重儿子的心意。

对父母,有时候很多感激的话没办法当面说出口,很多的情感也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如果难于开口,就用行动来说话,也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陈毅投身革命之后,虽然长年战乱、远离家乡,但总寄回家书让父母知道自己的近况,向父母请安问好。新中国成立后,父母没有同陈毅一起居住,陈毅除了每月给父母寄生活费外,仍给父母写信,聊叙家事,宽慰老人。

1962年,62岁的陈毅因工作途经成都,恰好他年过八旬的老母亲住在成都弟弟家中养病,陈毅想办法安排时间去看望母亲。和母亲闲话家常之后,他拿过母亲刚换下来堆在床边的裤子,对保姆说:“我母亲的病,平时不知给你添了多少麻烦,今天我在,就让我去洗吧!”

在陈毅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正是这种对亲人的爱。他主动去看望老人,帮老人洗衣服,而这一切对于一个有孝心的人来说,也是理所当然的。

现在的孩子都或多或少有一点“小大人”的心理,虽然生活上还离不开父母的照顾,可是精神上总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做事情应该有大人的样子,也应该说一些大人的话了。所以,他们不会对父母轻易地说出那些情啊爱啊的话,也不想在他们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幼稚。但是,不管年龄有多大,对于父母,孩子永远都是孩子。不能因为害羞,就让父母觉得疏远。如果真的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话,那么不妨学习曾国藩、陈毅,用行动来表达。即使是顺路给父母买一些小礼物或者饭后主动去收拾桌子,也会让父母觉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