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
2698100000039

第39章 基金及基金管理业务的发展(5)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招商局中国基金斥资1531万美元投资中国最大的信托公司之一——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参与此项投资的招商局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周语菡回忆,实际上双方很早便有接触,早在2003年就签订了投资协议。

招商局中国基金此后参与了中诚信托增资,于2010年3月向其增资2.4亿元人民币,使总投资额达到5049万美元,持有中诚信托6.8%股份。这是截至2010年中期招商局中国基金单个项目投资金额最大的一个。

至此,招商局中国基金的投资组合中有了一个完整的金融服务业平台。这些投资除了深圳特区证券这个投资金额较小的项目外,其他都取得了成功。

除金融板块外,招商局中国基金前期投资还涉及高速公路、电厂、电子制造业和房地产板块。

所有投资项目中历史最久远的,是1993年12月投资的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两次追加和分红,截至2010年6月投资额达785亿美元,持有30%股权。

实际上,招商局中国基金对所投的企业基本上有一个中期预期,即4~5年内上市退出。而这一单项目持有时间长达17年,原因是多方面的。20世纪90年代末,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企业订单锐减,1998年发生亏损,原已上报到证监会的上市材料被退回,上市计划夭折。

“现在我们准备重新申报上市材料,山东金宝也在做新一轮的增资扩股,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2010年7月,招商局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周语菡说。

在房地产项目上,招商局中国基金出现了较大的失误。

招商局中国基金先后于1994年和1997年在深圳、上海和北京投资了三个地产项目。其中,1994年分别以569万美元、430万美元投资上海招商局广场、深圳文锦广场零售商铺;1997年以498万美元投资北京龙宝大厦公寓及写字楼。

现在看来,这三个项目在投资上都存在缺陷。

以龙宝大厦为例,按当时的规定,基金禁止直接持有物业,招商局中国基金于是与开发商签订协议,以楼盘30%面积的租金作为投资回报。“也就是说,开发商替我出租,并承诺回报。如果达不到承诺,我就要将这个楼收回来。这在法律上存在风险,因为基金公司不能持有物业,更谈不上获得产权。”周语菡说。

2003年,龙宝大厦的开发商破产,项目开始清算。当时,招商局中国基金以498万美元购入的这块物业,名义上还在开发商手里,此后整个确权、出售、过户过程十分复杂,前后历时三个月,最终以300万美元转手。

“事后反思,当时做决策是有失误的,在法律架构等方面不是很严谨。”周语菡坦言。

类似决策、操作失误出现也深圳文锦广场商铺项目投资上。此外,上海招商局广场也存在建设成本高、销售和租赁不善的问题,招商局中国基金正寻求清理退出。

三次投资,三次折戟,这使得招商局中国基金在此后的十多年基本上未碰房地产项目。周语菡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招商局中国基金按照上市规则的要求只能做项目的小股东,很难制约大股东,也无法参与项目的经营管理,面临的风险很大。

火线再融资

2000年后,招商局中国基金现金流开始出现紧张。这主要由于1993年上市募集的1亿美元资金大部分已经投资完毕,而当时中国的并购市场并不发达,即便是已上市的项目也因持有的是非流通股而无法套现,最快要到2008年年初。

针对这种困境,管理公司首先开始关注一些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2003年11月,招商局中国基金出资254万美元投资了湖南郴州市禾商环保有限公司,该项目于2006年作价2900万元人民币售出,获得了不错的回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06年,招商局中国基金的发展进入了资产净值快速增长的新阶段。

这一年,资本市场逐步复苏,到2007年10月中旬沪指22个月内涨幅高达460%,上演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牛行情。

但招商局中国基金并未直接分享到牛市盛宴,资产比重最大的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的非流通股均在2008年2月解禁。2006年2月,招商局中国基金共持有12257万股招商银行A股,持股比例为0.83%;兴业银行于2007年2月5日上市,基金持有8400万股,上市后的持股比例为1.68%。

即便股份尚处锁定期难在高位套现,招商局中国基金以公允价值计算的资产净值在2006年和2007年也大幅增长。2007年年底,基金资产净值增长到9.05亿美元,较2005年年底增长了517%。同时,基金的股价也从2005年年底的4.075港元上升到2007年年底的35.75港元,升幅达778%。

资产净值和股价的大涨,给基金的经营带来了诸多压力,最为迫切的就是现金流的问题。

首先是基金每年要向投资管理公司支付的资产管理费和业绩表现费,以基金的资产净值计,资产净值的大幅上升使这一费用大增。2006—2007年,基金的流动资金吃紧,一度到了仅够勉强维持日常运转的地步,毋谈投资新项目。

禁售期内套现股权不现实,转让未上市项目又意味着此前的调研和培育前功尽弃,拮据的日子如同黎明前的黑暗。

考虑到当时招商局中国基金的股价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强势,基金管理团队认为,存在时机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

2007年1月,由于市场憧憬兴业银行上市和招商银行法人股的上市流通,招商局中国基金的股价大幅上扬,短时间内超过了每股资产净值。管理团队经过认真讨论,决定利用这个短暂的机会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

首先,基金年度股东大会已授权公司每年有权发行不超过现有股本20%的新股,经商议决定在上述授权范围内发行1200万股新股。

其次,为缩短配售时间,采用先旧后新法。即先将招商局持有的招商局中国基金的部分股权由保荐人推荐配售给新投资者,然后再向招商局集团发行同样数量的新股。这一方式在香港比较流行,一般股份在T+2交易日内就可配给投资者,如果走新股发行审批流程,至少需要一周时间。

2007年1月23日,招商局中国基金以这种先旧后新的方式成功配售股份1200万股,集资净额2.27亿港元,机构的超额认购倍数达40倍。净得款每股为18.90港元,与配售当时基金最近五个交易日的收市平均价格19.03港元相比仅有0.68%折让。

整个旧股配售过程从规划到完成仅用了4天时间。此次配售是招商局中国基金成立近14年以来第一次通过资本市场完成再融资,也是香港证券市场首次由投资公司类上市公司以先旧后新的方式配售股份。

布局调整风暴

2007年以来,招商局中国基金所持银行类资产开始大幅膨胀,在组合中占比一度超过了90%。投资组合比例失衡,主要由于兴业银行上市和招商银行法人股转为可流通股,基金持有的金融服务业权益按公允价值计价迅速放大。

一场投资布局调整的风暴,开始酝酿与加速。

大思路是,在继续坚持关注金融服务业的同时,开始向消费及传媒等行业适当分散投资。

首先,招商局中国基金开始逐步套现对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服务业项目的投资收益。基金自2008年下半年和2008年4月起多次沽出招商银行、兴业银行股份,截至2010年6月30日分别售出了约3995万股和4260万股。

截至2010年6月30日,基金持有招商银行、兴业银行股份分别约12517万股和4968万股。此外,招商局中国基金正与内地多家地方商业银行接洽,寻找竞争力强的标的进行投资。

“布局调整,并不是说要缩减在金融领域的投资,而是通过更多元化的投资,让金融服务业权益的比重相对缩小。”周语菡说,“金融还是我们非常看好的板块。所以我们也选择了合适的市场时机进行增持。但我想我们不会永远抱着它们,我们在未来3~4年内还会不断减持,置换一些其他的资产。”

此外,招商局中国基金还成功退出了三个金融服务业投资项目。分别是,2006年以63万美元将所持海达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股权售予招商局金融集团(2001年投资,成本为60万美元);2008年5月以14030万元售出招商证券股权(2001年投资,成本为158万美元),获得了42%的内部回报率;2010年6月以8736万元人民币悉售所持兴业证券0.45%股权(1999年投资,成本为103万美元)。

截至2010年上半年,金融服务业资产占基金总资产的比重已降至70%左右。按照招商局中国基金的中期的目标,到2012年这一比重将在50%~60%范围内。

有序兑现金融服务业投资收益后,2008年以来,随着现金流问题的逐步解决,招商局中国基金的投资活动重新活跃起来。

2008年至2010年6月,基金共投资7个非上市股权项目,累计投资额近1亿美元,是招商局中国基金历史上的又一个投资高峰期。

2008年1月,招商局中国基金出资2300万美元与美国国家篮球协会(NBA)及ESPN公司、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李嘉诚基金会等4家国际著名投资机构合作成立NBA中国,全面领导NBA联盟在大中华区的所有业务。投资NBA中国标志着招商局中国基金的投资领域开始向消费及传媒行业扩张。

次年5月,基金又出资3075万美元投资广州珠江数码集团,持有其约21%的股权。

此外,基金还在2009年投资了北京东方银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武汉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上半年投资了华人文化产业股权投资(上海)中心,华人文化(天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吉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