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
2698100000040

第40章 基金及基金管理业务的发展(6)

非常明显,在新一轮的投资活跃期中,招商局中国基金所涉项目正向文化传媒、能源、工业制造等多元化领域发散。

“挑选项目,我们首先看重的是它所处的行业,再是企业本身。与纯粹的财务投资者不同,我们看重项目的中长期增长,对稳健性的要求非常高。投资完成后,我们会推动企业上市,但并不是特别急,保守预计4~5年培育期;若上市后项目还有一个稳定可观的增长,我们不会选择马上退出。”周语菡说。

截至2007年年底,基金的资产净值已经由最初的1亿美元增长到了9.0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6%,当时市值占香港所有23家“二十一章”上市公司市值的三分之一,在“二十一章”上市公司当中位列最佳。

周语菡也表示,未来也将通过调整和完善投资组合来平滑基金业绩,相信从中长期来看,组合的变化一定会反映到价格的变化上。

市场化革新

2006年至今,内地市场PE/VC投资热潮出现,上到大型央企下到私人资本鱼贯而入,项目竞争愈演愈烈。

“我们属于比较早做PE的,那时候是凤毛麟角,人家追着我们去看项目,做到今天PE/VC已经扎堆了,基本上是在抢项目。因此从两年前开始,我们做了更贴近市场的转变。”周语菡说。

往市场化的方向走,除了外部倒逼外,也是基金自身发展的要求。两家银行股份套现前,由于可投资金不多,招商局中国基金并不特别注重PE投资经理找项目,而强调管好投资,不出重大的失误,是比较保守的原则。套现后,基金有足够的资本做新项目投资。

为此,基金进行了多项市场化的改革实验。

首先是配备精兵强将。管理公司增聘了一批既熟悉中国内地投资实际操作又具备广泛投资网络的投资经理,截至2010年6月末,管理公司共有19名员工。

其次是增设境内代表处。2008年5月,管理公司在深圳设立代表处,1位首席代表,2位高级投资经理和3位投资经理常驻深圳,主要做项目考察管理等工作。此外,管理公司还在国内设立了基金的内资投资平台,解决了外资在国内的投资便利问题。

第三大突破,是启动员工跟随投资计划。这主要是为使管理层及有关人员与基金的利益在进行投资时保持一致,与期权不同,参与者要拿出真金白银,按出资额占比获取目标项目投资回报,一旦项目出现亏损,亦需按比例承担。

“这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心理上的约束。投资有很多道德风险,项目决策人必须强制跟投不说,一旦公司所有员工都可以跟投,都捆绑进去了,投资经理在做决定时就会非常小心。”周语菡说。

跟投计划于2009年9月启动,最低限额为1万港元,跟投总额不能超过基金投入项目资金总额的2%,仅银广传媒、广州珠江数码、武汉日新三个项目中就共跟投了270万港元。

它是首家按第二十一章上市后推出员工跟投计划的公司。虽然在招商局内部,跟投模式首创于以VC投资为主的招商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不过作为上市公司的招商局中国基金,在退出程序上相对要复杂得多,为了得到联交所、股东大会甚至双方律师的同意,前期筹备工作长达一年。

作为招商局中国基金主要发起人,招商局集团1993年投资了1050万美元,持股10.5%。基金营运后,招商局集团多次出资增持招商局中国基金股票。截至2007年年底,招商局集团的持股比例为23.04%;2008年第四季度,招商局集团再度增持基金股票,使持股比例增加到2008年年底的24.65%,累计投资1.80亿港元。

事实证明,招商局集团投资设立招商局中国基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招商局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992年10月成立时,招商局的初始投资为5500万港元,而截至2007年年底,其应占资产管理费和业绩表现费总额达7.25亿港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此外,招商局中国基金也初步形成了与招商局系统内兄弟公司——银行、创投公司、证券公司及和已投资项目公司——之间的合作,这条完整的直接投资的产业链,对招商局金融的业务平台整合影响深远。

招商科技的投资与孵化

四大基金杀手锏

招商局早期对VC/PE投资的尝试,除了招商局中国基金外,还有另一主体深藏于深圳蛇口工业区,它就是招商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招商科技”)。

招商科技于1999年1月在香港成立,是招商局集团旗下从事高科技风险投资、创业孵化及科技园区管理的专业公司,亦为中国最早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

招商局以港口物流、船运业务发轫,继而衍生至房地产、金融等行业,在1993年创办招商局中国基金近6年后,何以先人一步,再次落子内地仍在萌芽中的风险投资业?

招商科技一位内部人士事后回忆,当时招商局业务板块集中于传统的交通运输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金融投资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开发等方面,受经济周期波动性的影响较大。创建招商科技目的有三,一是通过风险投资获得财务和资产管理收益;二是通过风险投资为集团探索、尝试新产业投资机会;三是为蛇口工业区的园区运营和拓展发挥积极作用。

按照定位,招商科技专注于投资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风险投资和创业孵化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与招商局中国基金主要做中国非上市股权投资,重点关注工业及制造业、运输等基建、金融服务业及房地产项目相比,“我们主要投资科技型、成长性、中小型企业,业务重点有所不同。”前述招商科技人士说。

招商科技的股东,为招商局集团与旗下一级公司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在招商局多个子公司磨砺数十年,驾驭投资、资本运作、企业管理多领域的老将杨百千,为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招商科技下设三大主体,在香港注册的招商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做外币投资项目;深圳市招商局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是人民币项目投资的载体;深圳市北科创业公司,主做孵化业务,对高新技术和文化创意项目进行孵化、培育、扶持。

招商科技开展专业化风险投资业务,发生在成立后的第二年。2001年,其与台湾富鑫创业投资集团共设创投基金管理公司,并发起了招鑫科技基金Ⅰ(CMFTechnologyFundI),基金总规模约4287万美元,吸引了招商局国际、台湾富鑫集团、日本MITSVI投资基金等出资人(LP)。基金主要投资于半导体、通信、软件、信息电子及光电等项目。

该基金成功投资和退出展讯通信(纳斯达克:SPRD,2007年上市)、中芯国际(纽交所:SMI,港交所:981,2004年上市)、分众传媒(纳斯达克:FMCN,2006年上市)等项目。

2010年,招商科技与成都市政府引导基金——成都银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卓越集团,共同成立了招商银科基金,基金总规模5.1亿人民币,其中招商科技占比约50%、成都银科出资约30%、卓越集团出资约20%,截至2011年2月,资金全部到位,招商科技亦为该基金管理公司的控股股东。

2011年,招商科技与科技部引导基金——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合作,成立了招科创新基金,投资具有高成长性特征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基金规模1亿元人民币,其中科技部出资2000万,招商科技出资2000万,外部募集6000万。

招商科技直接业务参股设立的四只基金

基金名称投资币别成立时间规模基金股东关注行业招鑫科技基金Ⅰ美元2001年4300万招商科技、富鑫创投半导体、通信、软件、信息电子及光电等招商和腾创投美元2006年7043万招商科技、法国VentechS.A技术与服务型成长性公司招商银科基金人民币2010年12亿招商科技、银科创投、卓越集团广义IT、绿色环保、新材料、替代能源、生命科技等招科创新基金人民币2011年1亿深圳市招商局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科技部等具高成长性特征的高科技行业。

数据来源:招商科技

按招商科技的投资策略,其投资业务中70%的资金分布于成长期企业,20%投资于PreIPO,10%投资于早期企业。

“项目直投是招商科技的强项。”前述招商科技人士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分众传媒,中小板上市的宇顺电子、亿纬锂能、佳士科技等,均是“明星项目”。

他透露,目前招商科技本部直投项目(不含出资基金投资)近80个,总投资金额约6亿元。虽然与同期成立的深圳创新投资集团等基金管理公司相比,这一规模并不算大,但整体收益率还不错,整体内部收益约30%~40%。

中国科招起落

谈及招商局集团的VC/PE投资史,曾经风云一时的中国科招高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科招”)不可不提。

这家1989年6月在北京成立的创投公司,由招商局集团、国家科委(现科技部)和国防科工委联合发起组建,是中国最早的创业投资机构之一,也是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创投公司。其中招商局占股50%。

那时,对于中国科招的定位,外界还不叫“风险投资”,而是“科技投资”。

这是一家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企业。它沐浴着“863计划”(即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下政府对中国科技事业试水投资的春风诞生,在官方牵头并出资的优越背景下,最初集中投资了不少“863计划”的产业化项目。此后投资范围日趋广泛,更多面向中小型科技企业。投资企业包括曙光、三元基因、浙江圣达、黄石飞云制药、江门三捷电池、杭州华滤膜工程公司、合肥安科精细化工等。

但另一方面,作为科技型VC的先行者,中国科招也要面对国家科技投资体系不健全、相关政策环境不完善、无退出机制、缺乏可借鉴经验等诸多困难。中国科招管理团队一步一步摸索着走过了20余年。1999年招商科技成立后,中国科招即被装入了这一VC/PE大平台下。目前,中国科招的调整仍在继续,有五六个历史遗留项目正在处理中。招商科技方面亦在考虑如何利用好这一曾经为招商局创造过数个“第一”的辉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