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0日下午两点,在近10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之后,李书福在一帮人的簇拥下,走出了北京首都机场,乘坐早已等候在机场的轿车,奔向东方君悦大酒店。李书福已经有几十个小时没合过眼了,异常困顿,不过这时的他仍然十分兴奋,虽然微闭着双眼,但在瑞士谈判的一幕幕情境依旧让他浮想联翩。沃尔沃,这个号称全世界最安全的汽车品牌,现在终于属于吉利了!八年的朝思暮想,山野间的草莽小子,终于追求到了高傲的国际巨星。
3月30日下午四点,李书福一行人抵达东方君悦大酒店。下了一整天小雨的北京城,笼罩在一片茫茫的暮色之中。长安街上的东方君悦酒店灯火辉煌,一阵阵掌声雷动般响起,喜悦、兴奋、激动,人们的情绪极度高涨。
聚光灯下,李书福笑得十分灿烂,激动的吉利人眼中闪着喜悦的泪花。“不是有钱就能买到沃尔沃的!”李书福有点儿癫狂。吉利牵手沃尔沃,福特老板们的脸上,也堆满了灿烂的笑容。那个一脸坏笑的家伙跟杰克·韦尔奇一样老奸巨猾,他的心里一定也跟杰克·韦尔奇当年一样激动:老子终于卖出去了。
1. 福特家宴上的贵宾
在前高盛联席主席、高级合伙人约翰·怀特黑德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个大相框。相框里是一张巨大的照片,是1956年福特汽车公开发行股票时的照片。福特汽车发行股票是高盛一手策划的,很多年了,高盛一直都记得。太不容易了,当时,福特汽车的发行规模跟发行团队绝对是创纪录的,光包销团队的发行机构就有722家。这可是高盛最漫长、最隐秘的一笔大生意。
华尔街是一个神奇的万花筒。1907年连大学都没有毕业的罗斯福,参加了纽约州的律师资格考试,第二年就进入了华尔街的律师事务所,跟华尔街的投行们联手做生意。这一年,西德尼·温伯格也进入了华尔街,正给人倒痰盂。这位一心要坐在总裁办公室抽雪茄的家伙,慢慢地跟罗斯福成了朋友。
罗斯福家族在第五大道是豪门,罗斯福的叔叔西奥多·罗斯福是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罗斯福在华尔街干了一阵子,后来就去当兵了。慢慢地,罗斯福有了想法——决定参加总统选举,他找到老哥们儿西德尼·温伯格寻求支持。1927年,当时已经成为高盛高级合伙人的西德尼·温伯格成为罗斯福竞选委员会委员。说白了,他这个竞选委员就是帮罗斯福去华尔街拉竞选资金的。当初西德尼·温伯格带着竞选委员的身份回到华尔街时,整个华尔街都笑了。但西德尼·温伯格是个很执著的人,他最后成功成为筹措资金最多的委员。
罗斯福击败胡佛之后,西德尼·温伯格成立了商务顾问及策划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其实就是华尔街跟白宫沟通的平台,罗斯福太了解华尔街了,没有他们的鼎力支持,自己的屁股在白宫的宝座上就坐不稳。
二战一开始,西德尼·温伯格作为罗斯福最信任的华尔街朋友,出任清算总行的主管。对日宣战以后,西德尼·温伯格当上了美国战时物质供应局局长。西德尼·温伯格作为物质供应局局长,跟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以及他儿子埃德塞尔·福特都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
从白宫得到消息之后,回到福特公司,亨利·福特立即让执掌福特公司帅印的儿子停止一切民用车的生产,完全进行军用品的生产。不到三年,福特一共制造了8 600架四引擎B-24“解放者”轰炸机、57 000台飞机发动机以及超过250 000台坦克、坦克驱逐舰及其他战争用机器。
非常遗憾,因为埃德塞尔·福特全身心投入武器装备的生产,不幸于1943年去世。而埃德塞尔·福特的儿子亨利·福特二世因为那个时候请枪手写论文,被学校开除,不得不到美国海军混日子。已经一大把年纪的亨利·福特只好再次出征,压抑着悲痛重新执掌福特公司帅印。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柏林自杀,整个法西斯体系摧枯拉朽。在战争结束前,1945年4月8日,还在海军服役的亨利·福特二世接到了电报,老爷子亨利·福特驾鹤西行了。西德尼·温伯格异常沉痛:老朋友走了,而自己却对老朋友的孙子——那个不学无术的兵油子亨利·福特二世一无所知。不过,西德尼·温伯格跟埃德塞尔夫人的关系十分密切,两人都是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西德尼·温伯格经常参加埃德塞尔夫人举办的福特家族的私人晚宴。尽管埃德塞尔夫人后来嫁给了西德尼·温伯格的好朋友欧内斯特·坎斯勒(Ernest Kanzler),成为了坎斯勒夫人,但她依然是福特家族的掌权人。
老爷子的去世让亨利·福特二世非常悲伤,部队生活磨砺了他,虽然他仍然很年轻,但却早已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混混儿了,现在的他已经知道该承担起家族的责任了。
福特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
亨利·福特二世面临一大帮兄弟姐妹的争权夺利,本森·福特、比尔·福特、约瑟芬·福特等都是精力旺盛的主儿。亨利·福特二世明白,他要想掌握福特公司的实权,重新回归民用汽车业务,让福特公司上市,就一定要借助有威望的名流的帮助,而这个人就是西德尼·温伯格。凭借已经改嫁的母亲的社会关系,亨利·福特轻松赢得了西德尼·温伯格的信任和支持,他知道,这位罗斯福总统的高参,能够帮自己一统福特公司。
坎斯勒夫人喜欢在密歇根举行家庭聚会,老朋友西德尼·温伯格是聚会中必不可少的贵客。早年孀居的时候,坎斯勒夫人总是以老朋友的身份,邀请西德尼·温伯格参加。然而现在,出现在福特家族派对上的西德尼·温伯格,身份已经变了,那就是福特公司的秘密顾问。
福特公司一直是福特家族高度控制的私人公司,财务是公司的核心机密。上市需要过的第一关就是财务问题。不过,亨利·福特二世可不想那些不了解的投行们介入福特公司从未曾公开过的财务,这可牵涉到二战的军备交易秘密,那都是国家机密。于是,亨利·福特二世把忘年交西德尼·温伯格当成不二人选,坎斯勒夫人也非常支持儿子的决定。亨利·福特二世打算在福特公司上市前重组一番,加强福特家族对福特公司的控制。于是,西德尼·温伯格就在约翰·怀特黑德的帮助下,花了两年时间,拿出了56套方案。当时高盛甚至西德尼·温伯格本人都没有跟福特公司签订过任何服务协议,就如此兢兢业业地为福特公司做事,这让亨利·福特二世大为感动。亨利·福特二世的心底已经将西德尼·温伯格当做自己的私家顾问。为了让重组工作保密,西德尼·温伯格甚至跟亨利·福特二世约定了一些暗语。
1956年1月,福特公司公开发行6.5亿美元股票。活动现场非常火爆,那一天,亨利·福特二世的周围挤满了人。活动结束后,西德尼·温伯格决定在集体合影上标上参加的机构。722家机构,这可是一个天文数字。西德尼·温伯格在每一家机构代表下面标上名字,挂在自己的办公室,他是在给自己警示。每天走进办公室时,看到墙上的画框,他总会沉思一下。如果有哪家机构破产或者被人兼并,西德尼·温伯格就会划掉它的名字。
西德尼·温伯格跟福特家族亲密无间。福特公司上市了,西德尼·温伯格成了福特公司仅有的两个外部董事之一。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福特公司一直是高盛的大客户,中间没有出现过任何不愉快。
亨利·福特二世跟他爷爷老亨利一样,都是长寿之人,只可惜晚节不保,将福特公司带入了致命的怪圈。20世纪80年代,亨利·福特二世为了赶超美国通用汽车,争夺全球汽车老大的宝座,不惜一切代价疯狂收购其他品牌,林肯、水星、阿斯顿·马丁、美洲豹、马自达都出现在了福特公司的简介之中。1999年1月,亨利·福特二世的侄子威廉·克莱·福特二世(福特家族称之为比尔·福特二世)接掌福特公司大权,但此时福特公司真正的控制权已经牢牢地掌握在了总裁雅克·纳赛尔(Jac Nasser)手上。
1999年1月,比尔·福特二世刚刚坐上福特公司董事会主席的位置,雅克·纳赛尔就非常强硬地从雷诺公司手上,花64亿美元将瑞士豪华品牌沃尔沃收归福特旗下。到了2000年,雅克·纳赛尔的扩张之路并没有停下来,这一年,他强硬地花掉30亿美元收购了豪华越野车品牌路虎。
十年间,福特公司收购品牌花去了120亿美元以上,加上收购了汽车租赁等公司,福特公司的并购资金超过200亿美元。不过福特公司的现金非常充足,即便花掉65亿美元收购沃尔沃,福特公司手上持有的现金依然超过220亿美元。在1997~2000年间,福特公司在高速的扩张过程之中,盈利达到39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
不过,迅速扩张迟早会导致消化不良。2000年8月,福特陷入了轮胎“召回门”,福特汽车使用的费尔斯通轮胎出现大量的质量问题,休斯敦一位记者甚至因轮胎爆炸,车毁人亡。那位后来因为嫖妓而下课的纽约州长、时任纽约总检察官的硬汉斯皮策强硬地指出,联邦政府应该修订轮胎召回规则,每一位消费者都应该被公平对待。
一时间,福特车主们开着车到了福特公司,要求召回费尔斯通轮胎。
不到半个月,福特公司召回的轮胎数量就超过了100万只。整个“召回门”事件结束后,福特公司账面损失55亿美元。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为要命的是,消费者对福特汽车的安全性胆战心惊,一夜之间,福特公司长久以来的口碑就荡然无存。
2006年8月,高盛前董事长、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部长,后来担任花旗银行董事长的鲁宾突然提出,辞去福特公司董事职务。全球都在大惊小怪,以为高盛要抛弃风雨飘摇之中的福特了!不过事实却出人意料,比尔·福特二世早就跟高盛一起谋划了一笔秘密的交易,铁杆老哥们儿高盛出手拯救福特公司的行动开始了。
2. 高盛的火枪手——肯尼斯
肯尼斯·立特(Kenneth Leet)又出场了。
中国人对这位爷很陌生,却又是那样的熟悉。当初让李东生陷入迷局不能自拔的,就是这位肯尼斯·立特。
我们先全面了解一下肯尼斯·立特。
出生于1960年的肯尼斯·立特,从哈佛商学院取得学士学位后,进入美国“常青藤联盟”之一的布朗大学,取得了布朗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8岁进入高盛集团后,肯尼斯·立特的表现很优秀,很快就被派往伦敦,负责欧洲的并购业务。
后来,肯尼斯·立特成为高盛合伙人之一,既是负责欧洲并购业务的董事总经理,又是高盛全球投资银行部的执行董事,可以说是一位位高权重的投行领袖人物。肯尼斯·立特在投行领域的卓越表现,让美国总统小布什为之心动。小布什看中肯尼斯·立特还有另外一个原因。2002年12月,高盛前任联合董事长斯蒂芬·弗里德曼被小布什召进了白宫,成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兼任白宫外国情报咨询委员会主席。斯蒂芬·弗里德曼对肯尼斯·立特非常欣赏,自然将其推荐给了小布什。
2003年7月9日,小布什提名肯尼斯·立特接替即将离任的负责国内金融事务的财政部部长助理皮特·费雪尔(Peter Fisher)。
此时的肯尼斯·立特正在筹划将汤姆逊集团的彩电业务兜售给TCL,虽然小布什已经提名肯尼斯·立特担任财政部部长助理,这位爷却在电话中委婉地拒绝了小布什,说自己生病了,身体不好。其实,肯尼斯·立特心里非常清楚,他知道皮特·费雪尔为什么要递交辞职报告。2003年3月,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名义上打着“人权”的旗号,实际上是为了美国石油利益集团的利益,通过控制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石油的出海口,钳制欧洲的石油来源,削弱欧洲经济,震慑欧洲资本大量进入美国,从而打击欧元,以维护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霸主地位。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肯尼斯·立特在心里给小布什算了算账,伊拉克战争胜利了,美国政府要扶持一个新政权,那势必要在战后进行重建,那就要为伊拉克新政权提供大量费用支持,这么一来,美国人为伊拉克战争至少要支付5 0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