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结愁肠无昼夜,昏天黑地,她昏昏然不知所措。但面对眼前嗷嗷待哺的婴儿,再看看围在身边三个大点的儿女,都蔫蔫地不说话,眼巴巴地望着自己,这无法割舍的血肉之情,让她的心疼得碎了。
回想当年自己失去父母时,就如同眼前这刚失去父亲的孩子一样,年龄几乎相近。当年十六岁的大姐,能毅然撑起腰杆,带着三个弟弟妹妹活下来;而今自己是二十八岁的成年人,难道不能把孩子拉扯大?!
她沉浸在极度悲哀中不能自拔,但残酷的现实逼她必须冷静地面对。姐姐哥哥诚心诚意地劝她改嫁,说服她狠狠心把后面两个小的孩子送人。人挣扎在生命线上的年代,有哪个单身男人能大度接纳五口入门!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经济独立的母亲带着一个孩子再嫁,都困难重重。退一万步说,也难找到单身的,否则,前一窝后一窝的孩子,得如何操心耗神,处理好相互关系。
她已有过做继母的体验,说对自己的孩子重重地打两巴掌,孩子还像“家鸡”一样,围着你“团团转”;可人家的孩子,哪怕你轻轻地责备两句,便会像“野鸡”一样“满天飞”。她自己也有失去父母的体验,说没爹的孩子,没了靠山,觉得比别人短一块;没妈的孩子,心理自卑,觉得自己没家的温暖,没有安全感。过寄人篱下的日子,孩子憋得慌,大人也难舒畅。
在这同时,还有另一股阴风吹来。她丈夫本家的兄长放出风:如果她改嫁,只能“净身出户”,“房子和土地都不能带走”。蛮荒的东北农村,二十世纪初期,还存有族权的淫威幽灵。旧传统寡妇改嫁难,拖儿携女改嫁更难,而一无所有更是难上难。她十分清楚兄长放出这股阴风的原由,是当初分家时,丈夫的母亲以老了同小儿子一起生活为名,为小儿子多争得一点财产,引起了兄长不满。其母过世后,兄长就蠢蠢欲动,这回借弟弟离世,又垂涎欲滴,找到了“报复”的借口。
面对族权的无理威胁,她一点没有后退,也放出风:“已找好了律师,等着对簿公堂。”其实她心里明白,兄长是想借机分得母亲遗下的几亩地产。
这样的纠葛绝不会影响她的抉择。她瞻前顾后考虑的出发点,就是让孩子活得少受委屈,自己吃多少苦都心甘情愿,最后横下一条心,作出决定:
“自己支撑日子的‘天’!”
这艰难的决定,首先是勇敢的担当,更有自我牺牲的痛苦。难怪高尔基说,在涉及孩子的生存和生命安危时,母亲的全部慈爱都将转化为勇敢无畏。同世界各国女性比,中国女性多放弃个人情感,而选择为孩子幸福成长铺路。至今仍有单身母亲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前绝不考虑重组家庭。这是中国女性柔与刚,母爱与勇敢的独特品格。
她,像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娲一样,准备折断鳌足,支撑家的四极,再炼五色石去补家的“天”。
“现在自己有窝,能住;有地能种,就有饭吃;井中有水,去挑,娘几个就能活命。”
出于人性的本能,她想得简单而实际:活命。她想得朴素而尊严:独立。
唯一的期望,就是把孩子拉扯大。
她对苦口婆心劝嫁的姐姐哥哥说:
“苦,我能咽。累,我能吃。过日子的这片天,我能撑。只求老天,别让我身子骨出毛病。”
这是一个年轻少妇,在家这片天的危机时刻,用满腔沸腾的热血,发出的吼声!是对天地和亲人承诺的独立宣言。
她用常人想不到的铮铮铁骨做脊梁,支撑起将倒塌的“天”,完全不取决于力气和能力的大小,真真是因为爱孩子。爱,弥补了力气的不足;爱,激发她自己也估量不到的潜能;爱,使她勇敢无畏,顶天立地。
她的姐姐哥哥,也不得不确信,当年那个倔强的小妹,如今得刮目相看了,事迁情随,亲人只有竭力相助。
5
三间茅草屋,就是她说的“窝”,十来亩田地,就是母子五人活命的“粮仓”。老天从不会把馅饼掉在碗里,饭到碗中,就要去耕耘,这是唯一的生命线。
她体格不健壮,个子不高,但血统里有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没有惰性的基因。怠惰在她生活中从没有落户的缝隙;而从小生活在窘境中的磨炼,已养成了她的勤劳习性;不幸的命运激发她迅速地转变生存角色,做个称职的“耕夫”;从此“双肩挑”,做母亲,还做“父亲”。
当年她以编筐篓的勤为生,如今以耕耘土地的勤为生。丈夫在时,除拔草间苗,别的庄稼活没干过,现在要从播种开始,到锄割收藏,样样活自己着手。
勤能补拙的道理,她十分清楚。人一己百,别人干一会儿的庄稼活,自己可能干半天,那就慢鸟先飞,跬步不休,总能到达“千里”的目的地。
而且她认为,庄稼活不比绣花难,小姑娘时能学会刺绣,成人怎么能学不好庄稼活。俗话说“没吃过肥猪肉,还看过肥猪走”。只要吃得起辛苦,不停地练,能学会也能学快,起早贪晚,顶风冒雨,忙碌在田间,样样活都干得较真,做得到位,从不敷衍。
耥地、拉地和打场的活,要靠农具和牛马拉套完成,以前丈夫是以自己劳动换工,如今谁好意思同女人换工,只能求亲靠友相助。她确信“人在难处见真情”,“人间有善”,说到这儿,她总是念念不忘村里帮过她的人和事,历数张三李四的慈悲。
两年后,她明确地意识到,选好种子,是有好收获的“根”,施肥是庄稼苗的“奶水”。于是春播前便换好种子,标准是高产、耐寒、早熟又耐旱,这样能早播早收避减产风险。但必须上足了肥粪,家里的肥源不足,有闲空便让孩子出去拾粪,马路上行车,总有牛马粪,沟边有猪狗和家禽活动,同样有粪便可拾,日积月累,下功夫就有收获。小苗喝足了有营养的“奶水”,自然壮实,决定了收成的大半。丰收后她总结出:
“只知勤,不讲‘巧’,那是野蛮的耕种。”
看来种田能糊口度日,已不成问题。经过几年的磨练,她还炼出了“生存经”,至今我仍记得这经典妙语,并以此鼓励自己。
俗话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是很悲观的说法,只给人负能量。她说自己也这样怨天尤人过,但这几年拖儿带女度日,感到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人活在世上应该有“天高”的心气;但顺境不多,总要遇到困难、挫折、不幸、灾难、阻力,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面对这样的逆境,一种人以此为借口,认输了,必说自己“命薄”;而另一种人坚定勇敢,在厄运面前硬着头皮,迎面走,不肯停步,勤奋与毅力,智慧与胆量,帮她不屈不挠挣扎,走过了荆棘之路,花明柳暗,这时“纸”一般的“薄命”,却变成了“地”一般的“厚命”。虽说这样做她并不富有,但有了战胜“薄命”的精神能量,永远胜过财富。所以,她告诉我们:
“心真比天高,命就能有地厚。”
多么乐观知足!还有点哲学的逻辑。这或许就是她一辈子不倒的信条。
而且她对“人算不如天算”,也悟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她认为,“天”确实“算过人”,可“人”也不断地去“算天”,很动脑筋地“算”。不是吗,天有冷暖温热,人就算出了春夏秋冬,便知防寒防风防雨防暑,利用季节的温度为自己生产食物。一年365天是人自己“算”出来的。
平年日子好过,灾年日子难过,难过时多认为“天”算了人;可人并没死挺着挨“天算”。有一年连下七天七夜暴雨,天漏了,我们这一带旱涝保收的“神田宝地”,汪洋一片,七月正是庄稼抽穗上成时,泡在水里,庄稼人心疼极了,于是群起去找村官,组织起来,昼夜不停地挖沟,垅沟与地头的沟相连,户户地头的沟相通,折腾五六天,水顺势流向了地势低的大沟大河。庄稼得救了,虽然减产不少,但在“天算”人的时候,人也组织起来“算了天”。否则,这年依洪水肆虐,人们颗粒不收,就会过荒年。
虽然这年人们也“算了天”,可她仍心有余悸,担心下年“天再算人”,所以,开春在粥里加了野菜和榆钱儿,尽力节省,让米囤子有余底。过日子“把有当无”,“把多当少”,以备后患,形成了她的口头禅:
“宁可抛了,不可缺了。”
这句语录,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成了我们性格的一部分。也许是过苦日子过怕了,总习惯把新的存着用旧的,才心里踏实。甚至吃剩饭菜,也先吃剩得时间长的,竟把节俭的美德推到极端,变成了“恶习”。
她支撑着男人的半边天,还要管家,十来岁的大女儿,全包了照看弟弟妹妹的吃喝拉撒琐事。她多次感慨地对我说:
“你母亲小小年纪,就重复着我小时那些活,没有快乐的童年。可你们小时,我努力地往回补。”后来我又在自己女儿小时补自己的童年。
其实,她更是超负荷地劳作,不仅体力上夙夜不懈,更是心力上的日思夜虑。
6
“一年三斤油,连吃带点用到头。”
这话听她说的次数多了,竟像文身的烙印存在记忆里,抠不去,忘不了,但长时间也并没理解。
常言“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做饭不知油盐缺”,只有自己走入琐细的生活,又赶上粮油凭票供应的年代,她的这句话回响在耳畔,才知足了眼前的生活境况。直到后来慢慢形成一种惯性,只要往锅里倒油炒菜,记忆深处便响起“少倒点”的警示,真与如今提倡保健少食油,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当年她家有四口人,三斤油,又熬菜,又点灯照明,急用还不断档,并坚持到年终,究竟如何精打细算地节俭,我实在说不清了。但到我上小学前后,经过二十多年,我已是隔代人,家境有所好转,也还不能天天熬菜。
一般情况下,日食两餐,只有夏天在田里干活的人开三顿饭。早餐从没熬过菜,我们也从没有过渴望熬菜的念头,似乎吃咸菜是理所当然的“规定”。冬天的晚餐,多是玉米大渣粥加咸菜,即便夏天晚餐有炖菜,都是用捞小米蒸饭滤出的米汤,吃时放点猪油,能见油花在汤上浮着。
只有在招待客人和逢年过节时,才偶闻到炒菜爆锅的油香。而且炒熟的菜一出锅,总要放两勺米饭,在锅底上蹭来蹭去,这种“油炒饭”,大人舍不得吃,是我们小孩子的“美食”。其实锅底并没有油滴,只是炒菜油蹭得有点亮光而已。至于盛菜盘底上的油光,在洗盘子之前,也总是用舌尖舔舔或用米饭蹭蹭。
我们小时候生活条件比先前好多了,她用油还这么节俭,可想而知,当年她们母子一年三斤油该用得多金贵!除了“食用”,还要“灯用”。
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她家还以食用豆油点灯照明,村里极少有人家点上有玻璃罩的煤油灯。是这样,把豆油倒入碟中少许,用棉线或棉絮做成捻儿,浸在碟中油里,便可点着浸过油的一端捻,点着的这端露在碟边上,露出的越短,火苗越小,就越省油,本是豆大的火苗,还要随时注意剪掉燃尽的灯花,再把浸在油中的捻儿往碟边上拨点。
《儒林外史》中的那个吝啬鬼临咽气说不出话时,还用手比划着弹掉灯捻上的灯花,怕耗油。姥家的油灯置放在门旁的墙窝里,灯座旁总是放把剪刀,以备及时剪掉灯花。虽说吝啬和节俭的动机不同,但方法和效果是相同的。
“太阳是昼灯,星月是夜灯。无星月时才点油灯。”
这也是她的节油之道,利用大自然的恩惠节俭,其实在为自己“造币”,增加看不见的收入。
但儿女生病和过春节,在能承受限度内该花的钱她决不“俭”,认为花钱“消灾”和“买乐”,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健康和快乐都是攒钱的“仓库”。她常言,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受大穷,这是过日子的法则。
她最小的儿子,两岁时夭折,误诊麻疹为感冒,痛悔莫及。紧接着五岁小女也染上麻疹,便进城住院治疗,虽已是肺炎合并症,还是抢救过来,安然地度过了难关。由于过度劳累,着急上火,她自己撑不住了,但坚持不看医生,说自己心中有底无大病,用拔火罐、放指尖血等土法,没几天挺过来了。我确信即便她赶上当今公费医疗,也一定是个不会“过度治疗”的节俭者。
“自己小时特别盼年,能吃香、穿美和乐和。”“如今自己当家作主,一定让孩子在年里快活得‘过瘾’。”她听孩子们唱着:“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小年就大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小年就杀猪。杀猪宰羊喜洋洋,吃肉喝汤油满肠。”
从歌里知道,贫穷者的味觉富有,当今胃里富有的人,味觉倒贫穷了。她早心中有数,置办年货。杀不起猪,就事先到熟悉人家订货,自产鸡鹅,宰几只;去市集买糖果,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提前给孩子“开斋”品年味。
“过新年,穿花衣”,也是一种民俗。杨白劳那么困难,还能给喜儿买上二尺红头绳,她这么勤俭的母亲怎么能不满足儿女过年的心愿。借过年之机,把儿女打扮得漂漂亮亮,收拾得干干净净。让孩子生活在年的气氛中,欢欢喜喜地玩。
年复一年,三个儿女渐渐长大,都能替她分担,自己精神上也放松了许多。
虽说女大当嫁,但女儿出嫁前,她说突然感到日子过得太快,不再盼她长大;虽说男大当婚,儿子十八岁订婚,自己又感到日子过得太慢,一心想早点把儿媳娶到家。
她每给我们讲送嫁迎娶的情景,那狡黠的表情和神秘的一笑,显露了当年那复杂而兴奋的心理,有种“大功告成”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