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7067700000033

第3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4)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内。所谓合法,就是来自诚实劳动和守法经营而产生的收入差距;所谓适度,就是使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使因收入差距扩大而形成的社会矛盾发展到尖锐对立的地步。为此必须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和用偷税逃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牟取利益的,坚决依法惩处;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纠正;要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的新税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合法又适度的差距,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走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总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以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促进共同富裕。(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无力单独承担社会保障所涉及的各项内容。因此,动员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力量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保障体系,对于缓解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地确定保障方式和标准,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现在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有: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物质基础也比较薄弱,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需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覆盖范围窄、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要求。要从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统筹公平和效率、统筹政府作用与市场效率的高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现阶段,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确保发放、扩大覆盖和完善制度为重点。确保发放就是要在继续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做到确保社会保险各项待遇的发放,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生活和权益。扩大覆盖就是要从更多地注重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认识加快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的意义,尽快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覆盖到各种所有制企业。特别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对机关事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等社会群体作出符合其就业和收入特点的制度安排,加快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制度就是要深化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更加积极的社会保障政策,增强现行各项保险制度的保障功能,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完善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制度。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居民收入有较大差距,这不仅决定了建立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也决定了我国社会保障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既要有国家法定的基本保障,也要有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国家法定的保障解决的是人们基本的保障,而较高水平的保障需求应通过发展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来解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与个人财富的增加,保障范围和标准也将适当调整,使更多的城乡居民分享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第四节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中心的工业化,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所谓“新”,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从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情况出发,既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又体现时代特点的工业化道路。它是在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作出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工业产出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提升很快,使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了一个初具规模、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又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工业化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们已不可能关起门来先搞工业化,再搞信息化,而是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带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高,从注重速度和数量转变为注重质量和效益。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收入,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付出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城乡差距拉大等巨大的代价,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已经难以为继,不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很难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的重要时期,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高新技术产业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依托高新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特点是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渗透及带动作用强,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产业,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制造业处于工业的中心地位,是加快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它的发展可以带动和促进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的集约化程度。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经济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我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必须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展现了美好蓝图,开辟了广阔道路。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同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并且强调必须十分注意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邓小平早在1975年8也就指出:“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 [7]“农业要现代化,才能适应工业的现代化。工业越发达,越要把农业放到第一位。这就要求工业支援农业。” [8]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制定了许多具体政策解决农村问题,使农业得到加强、农村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创造了重要条件。但必须看到,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这五句话二十字,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全面体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不仅勾画出了现代化农村的美好图景,而且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要通过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大扶贫力度,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此,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探索确保农民现实利益和长期稳定收益的有效办法,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要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