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用三国
27168800000005

第5章 借鉴篇(5)

诸葛亮的审势本领,在他出山以前的两件事上就得到了充分的显露。

第一件事是择主。诸葛亮隐居隆中,躬耕陇亩,正是群雄割据,各方招纳人才的时候。他当时既不投奔近处的荆州刺史刘表,也不受聘于已经实力雄厚的曹操、孙权,而偏愿意接受刘备的邀请,“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和刘备一起白手起家创业,这本身就显示了他非同寻常的“审势”胆识。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诸葛亮的这种选择十分明智。“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他与刘备后来成了历史上公认的君臣相得的典范。刘备生前,处处像对待老师一样对待诸葛亮,临终时,还遗嘱刘禅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这就为诸葛亮一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能,建立“功盖三分国”的绝世殊勋创造了最好的社会条件。

第二件事就是着名的《隆中对》。这篇全文不足四百字的形势对答,以极其精警的语言,总结历史,分析时势,预示未来,其精确、明晰的程度,都使后世人为之叹绝。

诸葛亮的审势、攻心的本领,在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突出地表现在他入蜀以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所制定的一系列具体的方针措施上。

在政治上,诸葛亮根据蜀中当时的积弊,确定了严刑峻法的方针。诸葛亮的严刑峻法方针,一是赏罚一律平等;二是赏罚合情合理;三是处罚轻重参考犯错误人的态度;四是辅以一定思想工作。

史学家陈寿记述了当年情景:蜀国经诸葛亮严刑峻法治理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而且“邦域之内,威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在经济上,诸葛亮根据蜀国山川地理的特点,采取了因地制宜,发挥特长的方针。

灌县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自秦蜀郡太守李冰修建以来,膏流万顷,恩周蜀野,一直是蜀中农业的命根子。诸葛亮认为它是“国之所资”,因此首设堰官,责令每年率领1200名士兵专门从事修堰补堤,疏浚河道的工作,以尽可能发挥这一水利工程的灌溉功效。

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气候温和,适宜于种桑养蚕。蜀锦的质量,在东汉末年,就已驰名魏、吴。诸葛亮认为“决敌之资,唯仰锦耳”,它是蜀国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所以鼓励老百姓种桑养蚕,大力发展蜀锦生产。并首设锦官,对蜀锦生产实行专门管理。

四川山岭纵横,地下矿产极其丰饶。早在秦汉时期,盐铁生产已经相当发达。至汉代,开始了火井(天然气)的利用。诸葛亮又从富国强兵的战略眼光出发,专门设置了盐府校尉和司全中郎将,把这些关系着国计民生的盐铁开采和冶铁、铸钱等手工业经营大权直接掌握在官府手中。他还亲自到新津、仁寿等地指导采铁、冶铁、铸剑,至临邛视察火井煮盐,直接促进这些生产的发展。

为了迅速提高生产力,以有限的人力,有限的国土,与当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魏、吴争雄,诸葛亮还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他自己就是个出色的创造发明家,做过不少重大的科技发明创造。例如,他根据汉代的鹿车改进创制的木牛流马,机动灵活,一次可载一人一年口粮,“而人不大劳”。这就大大解决了蜀道狭窄山路险阻所造成的运输困难,并且提高了运输能力。他还发明“十矢俱发”的连弩,大大提高了战争时武器对敌的杀伤能力。

蜀国经诸葛亮治理以后,经济很快繁荣了起来,做到了“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农业和许多手工业的生产都达到了当时第一流的水平。尤其是蜀锦生产,形成了“(市肆)之里,伎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的繁荣景象。成都后来称为锦官城,得名也由此而来。

诸葛亮在军事上,根据蜀国当时地小人少的弱点,采用了“精兵”的方针。他一方面从国家人力资源不足的实际出发,进行“减兵省将”,另一方面又积极提高将士的作战素质,培养他们以一当十的气概和本领,以补足与曹魏兵力过分悬殊的缺陷。他又实行定期轮换制,即使在战争频繁的年月,也能保证国家有比较充足的劳力从事生产。他还实行屯田制,让边防前线的将士战时打仗,闲时兼务农业。这样既解决了战争年月后方运粮不继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因战争而导致的经济上的某些亏损。据史书记载,蜀国当时虽地小人少,但连年劳师而能足食足兵,“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能有这种局面,无疑与诸葛亮采用的这些措施有关。

诸葛亮在外交上和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根据当时三足鼎立的形势,始终坚持《隆中对》中提出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的方针。荆州失陷,秭归大败,孙刘联盟一度破裂,南中少数民族部分奴隶主和汉族豪强也趁机作乱。诸葛亮从统一的大局出发,同时针对孙权畏曹而又不愿臣服曹魏的复杂心理,在刘备死后,先后派邓芝、费祎、陈震等人多次出使东吴,重修盟好,终于解决了“东顾之忧”。又亲率大军,“五月渡泸,深入不毛”,镇压了南中地区的叛乱,同时以“七擒七纵”的气魄,对以孟获为首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在政治上、思想感情上实行争取,对少数民族普通百姓在生产上、文化上实行帮助,风俗习惯上给予尊重,感情上加以安抚。这就迅速获得了少数民族的信任,安定了后方。这些措施,在蜀汉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中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诸葛亮由于能明审形势,顺应人的各种心理规律实行攻心,他制定的各种方针政策措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在当时为蜀国上下所公认,也赢得了敌对方有识之士的高度肯定,在他身后一千几百年里,始终受到了人民的一致赞扬。他死后,西南地区的汉族、少数民族人民都自觉地苍祭、野祭、立庙、立祀,来表示对他的不尽思念。

毛泽东所以钟情于这副对联,就是因为它蕴含着诸葛亮的为政秘诀,在“攻心”和“审势”上有独到的地方。所以他多次提到这幅楹联,让四川省的负责同志仔细理解治国理政的道理。

破格用人

“古时候可以破格用人,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大胆提拔。”

1958年5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第一次讲话中,主要讲了“破除迷信”的问题。

在毛泽东看来,学问少和年轻并不一定不能担任领导干部,关键看我们的组织部门和领导是否是伯乐。1958年6月,陈毅率黄镇和另外几位回国的大使一同来到中南海游泳池。在说到外交上也要破除迷信时,毛泽东说:“人太稳了不好,野一点好。”当时,外交官们多少有点吃惊。

周瑜打败了曹操,在周瑜以后,则是陆逊打败了刘备,陆逊也是一位青年将领,他的故事不比周瑜逊色。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今属江苏省)人。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刘备为了替自己的义弟关羽复仇,领兵征讨顺江而下,进攻吴国,吴国的形势十分危急,许多大将都感到害怕。孙权知道陆逊有才能,就命令陆逊为大都督,指挥朱然、潘璋、宋谦、孙桓等5万大军抵抗刘备。

陆逊很年轻,在他所统率的各部队的将领中,有的是孙策的老将,有的是皇亲国戚,资历比陆逊老,地位比陆逊高,而陆逊当时还没有什么突出的业绩可以让众人心服口服,因此,在前期准备的时候,往往不听陆逊的指挥,各行其是。陆逊知道,如果这样下去,非遭受损失不可。在一次战斗之前,又有几位老将军不服从军令,同陆逊争论起来,各持己见。陆逊没有办法,只好以手握剑,十分严厉地说:

“你们应该知道,刘备是闻名天下的英雄,连曹操都很怕他。现在刘备的军队已侵犯了我们的边境,大敌当前,我们应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抵抗刘备。各位将军都是身负重任的人,是国家的栋梁,现在却不听指挥,这样会危害国家的,实在不应该。我虽是书生出身,勋业、资历、威望都不如各位老将军,但我已受命指挥大军作战,国家予我重任,是相信我能不负重托,团结大家完成使命。国家委屈各位将军,也是相信各位能够接受我的指挥,各人都应承担自己的责任,没有理由推辞。否则如何对得起国家的恩惠呢?”面对这种情况,陆逊没有采取强行压制的方法,而是宽怀大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将领听从指挥,这在当时应该是一种高明的做法。

最后,陆逊严肃宣布,如果有人敢违抗军令,他必定依法惩处之。将领们听了这番恩威并施的话,才逐渐地听从指挥。

陆逊在战争中能够韬光养晦,不为一时一地的利益所诱惑,虽然年轻,却十分稳健,指挥得当。他利用刘备的失误,火烧刘备的营寨。结果连破刘备四十多个军营,蜀军将士死伤数万人,使刘备退到白帝城,最后死在那里。

战争结束后,大家才认识到了陆逊的才能,那些老将们才真正口服心服了。

自此以后,陆逊建立了稳固的威望。

事后,在总结与蜀国作战的经验时,孙权问陆逊:

“在击退刘备的战役中,你遇到了将领不听指挥的问题,当时你为什么不把情况报告我,让我下命令呢?”

陆逊回答说:“各位将军都是国家的功臣,要依靠他们创建大业。您对我如此信任,交给我的重任和我的才能很不相称,但为了对国家有利,我能做到忍辱负重。春秋战国时期。蔺相如能容忍廉颇,我和他们相比,还相差很远呢!再说,如果由您来下命令,将领们虽然表面上服从,但那只是服从您,但从心里还是不服从我,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更大的麻烦!”

孙权听了,连连称赞:“说得好,做得对!”于是任他为辅国将军,封他为江陵侯。

附录:《三国志·陆逊传》(节选)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名仪,世江东大族。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术与康有隙,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逊年长于康子绩数岁,为之纲纪门户。

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时吴、会稽、丹阳多有伏匿。逊陈便宜,乞与幕焉。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禽。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两千余人。鄱阳贼帅尤突作乱。复往讨之,拜定威校尉,军屯利浦。

权以兄策女配逊。数访世务。逊建议曰:“方今英雄棋踌,豺狼规望。克敌宁乱。非众不济,而山寇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部伍。取其精锐。”权纳其策,以为帐下右都督。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煸动山越,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面前,应时破散。遂部伍东三郡,强者为兵,赢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宿恶荡除。所过肃清。还屯芜湖。

悼邹韬奋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韬奋先生的精神。”

邹韬奋,原名恩润,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

“九一八”事变后,国难当头,邹韬奋领导《生活》周刊迅速打出了抗日救亡的大旗。从此,抗日救亡成为邹韬奋办报始终不变的主题。《生活》周刊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抨击国民党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谬论,高度赞扬爱国军民英勇的反侵略业绩,为掀起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高潮起到了巨大作用。

1933年6月,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副会长兼总干事杨杏佛被特务暗杀后,邹韬奋也被列入了“黑名单”,并被迫出国。

1935年8月,回国后的邹韬奋立即加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

11月16日,他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鲜明地提出了“团结抗日,民主自由”的主张。

《大众生活》周刊以坚定的立场、鲜明的主张,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销量很快达到20万份,影响迅速扩大,再次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不安。蒋介石曾先后派特务组织复兴社总书记刘健群、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张道藩,对邹韬奋进行引诱和威胁。后来,蒋介石指使上海的大流氓头子杜月笙出面“担保”,诱骗邹韬奋到南京和他“当面一谈”。邹韬奋既不为高官厚禄所动摇,也不为威胁所吓倒。1936年7月15日,他与沈钧儒、章乃器、陶行知一起联名发表了《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和最低要求》的公开宣言,并在上海印行成册,发向全国,主张停止内战,联合抗日,成立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11月23日凌晨两点半,国民党当局以“危亡民国”罪突然将邹韬奋非法逮捕,同时被捕的还有救国会的其他负责人沈钧儒、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章乃器,史称“七君子事件”。他们先在上海被关押讯问,后又被押在“苏州高等法院”。

“七七”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当局迫于全国人民的压力,于7月31日不得不将“七君子”释放出狱。刚刚结束了243天牢狱生活的邹韬奋,立即又投入到“乐此不疲”、自愿“老死此乡”的新闻工作。

邹韬奋病逝后,1944年11月22日,延安各界两千多人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大礼堂隆重举行追悼邹韬奋先生的大会,毛泽亲题挽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爱”朱德同志的挽词是:

国志士,民主先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于诸葛亮《后出师表》,是诸葛亮自街亭失败后,听说魏将曹休被东吴打败,魏兵东下,关中相对虚弱。

当此良机,他决心再度出师击魏,而朝廷群臣们对此举颇有疑虑。诸葛亮为表明心迹,上《后出师表》,坚定刘禅的决心,解除群臣的疑虑。

此表慷慨激昂,尤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名言,震聋发馈,给人以忠心报国,不计私利的深刻印象。毛泽东熟读《出师表》和《后出师表》,对这一优秀文化传统,深铭其心,所以当邹韬奋逝世后,他引用了这句名言,痛悼邹韬奋,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民主战士。

“三顾茅庐看出铁”

取得了革命事业成功的毛泽东,急于使贫弱的民族工业强盛起来。“三顾茅庐看出铁”的决心和意志,表明毛泽东真想把钢铁工业抓上去。

“三顾茅庐”是刘备政治生涯中最为辉煌的篇章,是《三国演义》

最为精彩的片断之一。

小说第三十七、三十八回,叙徐庶走马荐诸葛之后,刘备与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来到诸葛亮的茅庐,亮已外出,三人仅在归途遇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备命人探知诸葛亮已回隆中,即与关、张二顾茅庐。途中遇见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到了茅庐,仅见亮弟诸葛均,方知亮又于前日出游。刘备留下一笺,表达倾慕之意,正欲离开,又遇诸葛亮岳父黄承彦,乃怅然而归。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张三顾茅庐,适逢诸葛亮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于阶下,直到诸葛亮醒后,方才相见。刘备虚心请教天下大事,诸葛亮侃侃而谈。刘备深受启发,恳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诸葛亮被其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终于答应出山。

1958年8月17日至30日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钢的年产指标达到1070万吨,要比1957年增加一倍。从这以后,毛泽东心中就时刻惦念着钢铁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