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下)
27170400000019

第19章 文化篇(19)

全省各级广电、文化部门要按照职责和分工切实负起责任,按照中央的部署和省上的要求,结合实际,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好本地农村电影事业发展计划,明确工作思路、目标任务、重点和措施,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广电部门要积极主动做好牵头、协调和沟通的工作,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电影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要与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统一协调、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机制,真正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农村电影工作,将甘肃省农村电影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在甘肃省农村电影工作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会上的讲话)

落实“十一五”规划,抓好广播影视工作

(2006年2月23日)

“十五”期间,全省广播影视事业建设和产业发展有了突破性进展,为甘肃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实现了已通电的乡和行政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甘肃省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由“九五”末的85.14%、85.63%增加到90.47%、90.77%。通过实施“西新工程”,改变了甘肃省藏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有效抵御了敌对势力的反动宣传,甘南州、天祝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增加了18.99个百分点、12.4个百分点。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稳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得到较快启动、恢复,放映任务达标率达到79.8%。网络建设成绩突出,实现了东接陕西、南通青海、北连宁夏与国家干线网的大连接,在甘肃境内建成国家广电光缆干线网2500公里,建成省广电干线传输网3384公里,全省14个市、州绝大多数县、市、区贯通了广电光缆干线网,广播影视数字化工程开始实施。科技管理和技术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制作能力进一步加强,广播节目制作能力增长了158%,电视制作能力增长了206%。经营收入有较大增长,网络收入和数字电视等新型业务收入出现良好的增长势头。按照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从严管理的要求,加强了管理力度,广播影视管理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开好头、起好步,认真做好2006年的广播影视工作,对今后几年甘肃省广播影视事业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立足科学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广播影视工作实际

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要从全局高度和战略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领会,充分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给广播影视事业发展带来历史机遇与新的挑战,自觉地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统一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上来。

二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际。就是要结合甘肃整体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省情,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融入广播影视工作的实际中去,认真研究和分析甘肃省广播影视工作中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制订科学可行的工作方案,制定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督促和检查,真正做到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开展广播影视工作,确保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

三是要实现统筹发展。科学发展关键在于统筹发展,要在推动广播影视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事业和产业统筹发展、城市和农村统筹发展、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统筹发展。在推进城市广播影视体制、机制改革的基础上重点要发展农村广播影视事业,大力发展以“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广播影视数字化工程为重点的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努力实现广播影视的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广播影视服务职能

强化服务,就是要转变职能,面向基层,面向大众,尤其是要面向农村。甘肃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76%,农村文化、广播影视等事业基础差、底子薄,农村精神文化、舆论宣传阵地建设、设施建设相对薄弱。随着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总体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文化消费能力大大增强,鉴赏水平不断提高,且呈现出多层次、多形式、多样性的特点,这就对广播影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广播影视工作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服务职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一是要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农村广播影视事业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新任务,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这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中央领导及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广播影视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村村通”水平,做好电影放映工作,占领农村宣传文化活动阵地,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李长春同志在甘肃考察时指出,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很多,而“村村通”是首要任务,并明确要求以“村村通”工程为重点,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也把加强农村广播影视工作作为广电为“三农”服务的重中之重。因此,加强农村广播影视事业建设,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内容。

近年来,甘肃省通过实施“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广大农村、牧区和边远地区广播影视得到长足发展,对于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广播影视已成为农村最为普及、最为便捷的信息载体和文化娱乐工具。但是,与全国相比,甘肃省农村广播电视覆盖任务很重,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广大农民对看电影、看电视和听广播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因此,加强甘肃省农村广播影视工作是全省农村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更是全省广电工作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十一五”期间国家和甘肃省关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强宏观调控和指导,坚持面向农村、面向群众、面向基层,要继续坚持“事业建设的重点是覆盖、覆盖的重点在农村”的方针,将广播影视工作重心下移,下大力气解决农村看电影难、看电视难、听广播难的问题,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宣传思想阵地,使广播影视在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要探索建立完善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探索和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增加广播电视节目套数,使农村群众普遍能够收听收看到3~5套广播节目、8套以上电视节目(包括当地的广播电视节目);增加为农村群众服务的节目内容,基本满足农村群众对新闻资讯、文化娱乐、科技培训、生活信息的普遍要求;巩固行政村“村村通”成果,实施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并逐步向“户户通”迈进,扩大农村广播电视人口覆盖;深入开展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现一村一月放一场电影的目标;建立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长效机制,落实经费保障、技术保障和政策支持。各级政府和有关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制定政策和规划,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为构建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可靠的经费保障。要积极推进县乡广播电视垂直运营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县乡广播电视机构,充实农村广播电视专业队伍。

同时,要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广播影视事业。

三是要加强对农村广播影视事业建设的组织领导。农村广播影视事业建设任务繁重,涉及面广,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村广播影视工作在整个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进行研究,定期作出部署,增加投入,加强协调,切实把农村广播影视建设的任务作为加强“三农”、为农民多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规划、总目标、总任务中,确保农村广播影视事业建设工作在各级政府的有力领导下顺利推进。各级广电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和分工,切实负起责任,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好本地农村广播影视事业发展规划,明确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措施,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要积极主动做好牵头、协调和沟通工作,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广播影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与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统一协调、支持配合的良好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农村广播影视事业建设的发展,还要加强对农村广播影视事业建设的调查研究等基础性工作,为推进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三、加快影视事业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广播影视的实力和竞争力

广播影视既是公益性事业,又具有经营性产业的属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只有加快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发展,坚持一手抓公益性事业建设,一手抓经营性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才能不断增强广播影视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当前,要以“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广播影视数字化工程为重点,带动全省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发展的整体推进。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实施力度。根据国家的统一规划,确保完成甘肃省20户以上22000多个自然村中已通电自然村年度“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任务,努力扩大入户率,增加套数,提高节目收视质量,不断提高广播影视“村村通、户户通、长期通”的水平。

有条件的地方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向“户户通”迈进。要进一步利用现有无线、有线、卫星、微波等多种方式扩大甘肃省农村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提高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消除已建成“村村通”点的“返盲”问题,切实巩固全省已经建设的行政村广播电视站(室)覆盖范围。各级政府领导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抓好这件事,要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维护队伍,健全规章制度,落实维护经费,加强运行维护,加强监督管理,真正建立起长通久通的机制。

二是要继续推进“西新工程”。“西新工程”要继续巩固建设成果,确保完整转播中央和省台广播节目。同时,不断扩大中央、省市(州)台广播电视节目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覆盖范围,提高覆盖质量,抵御境外广播渗透。在实施更新改造广播电视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向国家申报“西新工程”第四期建设项目,重点向国家争取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列入“西新工程”范围,使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事业得到更大发展。同时,继续加大对边境广播电视事业的投入,扩大我国对周边国家广播电视宣传的覆盖面。

三是要深入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巩固农村电影工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更新和改善电影放映设备,推进甘肃省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积极组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保证甘肃省农村每年放映电影场次,基本实现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加快农村电影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基层国有电影单位特别是县级电影公司股份制改造,积极引导和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农村电影事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电影放映队,推进农村电影的跨地区经营,实行有偿服务,搞活放映市场。建立健全农村电影发行机制。逐步建立覆盖全省乡镇农村的数字电影服务网络体系,保证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优质、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影服务。

四是要大力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数字化是广播影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是加快甘肃省社会信息化进程、建设数字甘肃、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大举措,将全面提升甘肃省的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信息生活质量,因而又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甘肃省兰州市已被确定为全国数字化试点城市之一,兰州市政府一定要加强领导,在省局的指导下,制订适应甘肃省实际的工作方案。全省有线电视整体转换工作要坚持“政府领导、广电实施、社会参与、群众认可、整体转换、市场运作”的总体要求,按照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统一部署和时间表,抓紧启动甘肃省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要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如期完成任务。同时,有线电视整体转换关系到千家万户,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性,有线电视网又带有自然垄断性,要做好各方利益调整。在实施中一定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尊重群众的选择权,区别公益性服务和增值服务,严格把握政策界限,严格按照程序举行价格听证,特别要照顾好城市低收入家庭。要积极推进省级和地市级电台、电视台的数字化、网络化,积极推广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和发行放映中的应用。

五是要加快推进网络整合。随着广播影视数字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实现全省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已经显得越来越迫切,实现的条件也正在越来越向有利的一面转变。因此,2006年对网络整合的工作必须认真研究,提出具体方案,力争有所突破。在管理体制上,积极推动市、县、乡广播电视垂直管理,逐步实现广电网络的全程、全网统一管理,建立利益共享的经营管理体制。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资金投资广电网络建设。同时,要加快网络业务发展速度,逐步搭建起项目更加完善、内容丰富、上下贯通的政务信息、科技信息、综合服务信息等公共信息咨询平台,逐步建立起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收费价格、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服务承诺的广播电视网络服务体系,真正使农村享受和城市一样的广播影视服务,并通过逐步培育,使广播电视网络形成全省广播影视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依法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广播影视管理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