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师公触龙拜见太后。左师公说:“我那儿子舒棋,年纪最小,没什么出息。可我年老了,内心总疼爱他,希望您让他充当一名卫士,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把这件事禀告您。”太后说:“好啊,他年纪多大啦?”左师公回答说:“15岁啦。虽说还小,我希望趁自己还没有死,便把他托付给您。”太后说:“男人也疼爱他的儿子吗?”触龙回答说:“比女人还厉害。”太后说:“女人爱得特别厉害啊!”触龙回答说:“我私下认为您爱燕后,超过了爱长安君。”太后说:“你错了!我爱燕后远远比不上爱长安君。”左师公说:“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作长远打算。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紧跟在她身后哭泣,想起她远嫁异国就伤心,也确实够伤感的了。她走了以后,您不是不想念她呀,祭祀时一定要为她祈祷。说:‘一定不要她回来。’这难道不是为她考虑,希望她的子孙相继当王吗?”太后说:“是啊!”左师公问:“从现在算起,三世以前一直上推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王子孙封了侯的,还继续有存在的吧?”太后说:“没有。”触龙说:“不单是赵国,各诸侯国内还有继续存在的吗?”太后说:“我没有听说过。”触龙说:“这就是说他们之中近则自身遭了祸,远则祸患落到他们子孙身上了。难道说君王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不是。只不过由于他们地位很高却没有什么功勋,俸禄很丰厚却没有什么劳绩,却拥有很多贵重的东西罢了。如今您尊显长安君的地位,封给他富庶的土地,赐给他很多贵重的东西,却不趁着现在让他为国立功,一旦太后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安身呢?老臣认为您替长安君打算得太短浅了。所以说您对他的爱不如对燕后的爱。”太后说:“好吧,任凭你怎么调派他吧!”于是给长安君整治好百辆车子,到齐国去作人质。齐国援兵就派出来了。
老子是圣人,他虽然可能不是第一个得“道”的人,但是他却是第一个讲“道”的人,他将“道”广播于天下,希望天下人都能得“道”。但老子没有强迫我们的意思,只是把他的思想和对“道”的感悟自然而然地说出来。老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因为他与大道是同一的,他的一切行动都与大道的德性相同,是无为而为。老子让我们看到了人应该合乎自然天道,那样就不会有执著心,也不会因强行作为而招灾惹祸、自寻烦恼了。
古时候,有一个猎人捕获了一只能说话的鸟。“放了我,”这只鸟说,“我将给你三条忠告。”“你先告诉我,”猎人回答道,“我发誓听完我会放了你。”
“第一条忠告是,”鸟说道,“做事后不要后悔。”
“第二条忠告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件事,你自己认为是不可能的就别相信。”
“第三条忠告是,当你爬不上去时,别费力去爬。”
说完,鸟对猎人说:“放我走吧。”于是,猎人信守诺言,把鸟放走了。
这只鸟飞起后落在一棵大树上,向猎人大声喊道:“你真是个笨蛋!你放了我,可是你并不知道在我的嘴中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大珍珠。正是这颗珍珠使我这样聪明。”
这个猎人听后非常后悔,很想把这只鸟再捉回来。他跑到树下开始爬树。但是,当他爬到一半的时候,他掉了下来,并且摔断了双腿。
鸟嘲笑他说:“笨蛋!我刚才告诉你的忠告你全忘记了。我告诉你一旦做了一件事情就别后悔,而你却后悔放走了我;我告诉你如果有人对你讲你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就别相信,而你却相信像我这样一只小鸟的嘴中会有一颗很大的珍珠;我告诉你如果你爬不上去,就别强迫自己去爬,而你却试图爬上这棵大树,结果掉下去摔断了双腿。”说完,鸟飞走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记住这只鸟的忠告。
其实大道也给了我们这样的警示,告诉我们做事要合乎自然法则就会与自然相通,知道天下万事万物是分类的,它们的发生、发展、结局都是自有规律的。我们只需一心守住自己,让自己的心变得清净,让这颗清静的心与道融为一体,那我们就可以从一件事上推知其他所有的事,就可以从自己身上推知其他的人。这样我们还用出门吗?我们还会四处乱闯吗?我们还会像那个猎人一样犯错误吗?
【智慧金言】
一颗平静的心就是明镜,止水尚能映物,何况精神?所以真正拥有智慧的人,会像老子所说的那样,不用出门就可以知天下事;不用向窗外看,就能够明白自然循环的规律;不刻意去做却自然会得到成功!老子把得道的重要性张扬到无比的高度。为了领悟圣人的教诲、体验道的本质,可以不出门户、不望窗牖、不去漫无目的地傲慢。他的话是极而言之,是让你用来体悟得道的重要性,不是让你足不出户,死板地执行他的教条。
【本经原典】
《道德经·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尟。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译文】
足不出门户,就能知道天下的事物;
眼不望窗外,就能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越向外奔逐,对道的认识也越少。
所以圣人不必体验,就能察觉事物已经发展;不必观看,就已洞悉事态正起变化;不必妄为就能自然成功。
出生入死,顺其自然
【经典语录】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语录释义】
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属于长寿的,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占十分之三。
【解读】
这一章讲两种养生之道。
一种是因营养过剩、骄奢淫逸,故而短命夭折;一种是因行动不慎而造成伤亡。老子认为,人活在世,应善于避害,则可以保全生命长寿。他注意到人为因素对生命的影响,要求人们不要靠着争夺来保养自己,而要以清静无为的态度远离死地。
【活学活用】
生命对任何一个人来讲都是宝贵的。往往人们一提到死,就会十分恐惧。害怕死亡是人之常情,一些人生了病首先想到的是“死亡”。由于对它的惧怕,往往心理上和精神上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于是情绪低落、郁闷,而使病情不断加重。
俗语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因为人的本性都是贪生怕死、趋利避害的。也有一些敢于赴汤蹈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人,虽然成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豪杰,其实他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我们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或者说是很偶然的事。我们人的一生就几十年。与天地的永存以及数千年的人类社会相比,是不可比拟的。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又如流星一闪,十分的短暂。如此有限的时光又有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呢?又有谁真的愿意去死呢?
对生死有了分别之心,就贪生而怕死,却早早地死去;对生死没有差别,就会在任何地方都不会害怕,面对任何事情都会保持冷静,如此就会长寿。
老子的思想正如萧伯纳所说:“我没有让怕死的心理支配了我的生命,我的报酬是:我没有白活。”
而我国著名诗人陶渊明对此更是理解的透彻。在他的近一百多首诗中几乎三分之一讲到死,每次提到死时态度是那么平静,语气几乎为安详。他说那些一听说死就面如土灰的人其实是不明自然之理。生死对地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从三皇五帝到平民百姓,从白发老翁到黄毛孺子,每个人都要从出生走向坟墓,陶渊明说: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诗中提到彭祖是传说中的高寿翁,据说他一生经历夏、殷、周三个朝代,共活了八百岁。这样的大寿也免不了一死。三皇、彭祖今天在哪里呢?接着他在诗中说: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顺尽,无复独多虑。
对于死亡过度恐惧反而有损身体,明智的态度是任其自然,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于生于死既不害怕也不欣喜,当生命该完结时就让它完结,用不着想得太多。
陶渊明于公元四二七年十一月离开人世,在他死前两个月写了一篇《自祭文》,说自己活了六十多岁,现在死去“可以无恨”,从老年到寿终正寝是物之常理,还有什么留恋不舍的呢?
【智慧金言】
有生就会有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一味地贪生,整日酒肉滋味、饱暖温厚、服食药饵,希望能够长生,这并不是珍惜生命,而是生活在死的危胁之中,到头来不但没有真正地享受生活的美丽,反而是带着遗憾离去,试问,这一生又有什么意义?
【本经原典】
《道德经·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译文】
人出世为生,人地为死。
属于长寿的,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占十分之三;
人的过分地奉养生命,妄为而走向死路的,也占了十分之三。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
听说善于养护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在战争中不会受到杀伤;
犀牛用不上它的角,老虎用不上它的爪,兵器用不上它的刃。
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范围。
谨虚谨慎,决不放纵
【经典语录】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语录释义】
古代那些善于运用“道”的人,见解微妙而深远通达,达到了常人无法理解的地步。
【解读】
大道对所有的人和所有事物都是一样的,它体现着一种公平与朴实,一种浑然无欺的诚实。如果我们能了解到这一点,并按此去做,在与人相处时,敦厚朴实、不欺不诈,也不傲慢无礼、自以为是,那么就会得到大家的喜欢,受到大家的欢迎。在内心中形成一种像深谷一样的力度,可以藏污纳垢而不计较,忘却冤仇而不嫉恨,那时,就不会有痛苦和烦恼了!
只有这样,我们才是了解大道的人,才会在静止时如临深渊,在流动时潇洒飘逸。我们不会停止在任何一个地方,也不会在任何一个地方左右徘徊,我们会像行云流水一样自在逍遥。我们不会勉强任何一件事物改变,而是顺其自然,让事态沿着它自己的轨迹运行,而等到时机成熟时,再有条不紊地行动。因此,我们才会不骄不躁,始终与大道在一起,永远不会感到困顿,永远在探求新的事物,使世界在自己的轨迹上不断更新发展!
【活学活用】
大道是微妙通变的,无形象可言,无踪迹可寻,深广宽大无法测量,无法预知,是个既看不见又听不见,也触摸不到的非常玄妙的东西。这个东西似乎是可有可无的,然而一旦缺少了它,不仅人类将消失,世界上的一切都将消失,所以我们时刻都离不开它,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一旦离开就无法存活。但是鱼生活在水中,并不了解主宰它的是水,还以为自己是水的主宰,当鱼离开了水的时候才明白水的宝贵,才知道原来水才是它生命的根源。我们也许会认为鱼很傻,其实我们有时像鱼一样傻。我们沐浴在阳光中,潇洒在春风里,漫步在沙滩上,依偎在树丛间,开荒造田,育木成林,自由自在地呼吸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大自然恩赐我们的,都是大道为我们创造的。然而,我们并不这样认为,我们以为自己是天地的主宰,是我们创造了万物;我们并不知道感谢上天,也不知道这一切的宝贵。直到有一天我们失去它时,才知道自己是愚蠢的,才知道它们的重要性。就像我们现在才知道水的珍贵,才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一样。
老子所说的“古之善为道者”却不是如此。他们“自然抱朴,谨慎恭敬,警觉戒惕,虚怀若谷,洒脱明智,微妙玄通,难测其深,始终不欲盈,故而能敝而新成”。老子本人恐怕就是这样的善为道者吧。所以庄子曾经称赞老子说:“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
离开道就无法生存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但是有多少人能真正了解道呢?虽说道是不可见、不可听、不可触的,但是它却可以体察得到。所谓体察,顾名思义,就是用身体来察验。换句话说就是修证,就是试探。比如冬天河水结冰了,人们往往会从冰面上过河,或是在冰面上玩耍。但是整个河面上的冰冻结得薄厚并不均匀,一旦不小心就会踩破薄冰落入水中。所以人们在冰上行走时就会特别小心谨慎。这也正是了解道的人士所要效仿的。他决不会将自己置身于险境,或是为自己制造麻烦,也不会不经过深思熟虑就贸然行事。人们在体察过程中,会发现道是循环不断、周而复始的,在这不间断的行进中,道不张扬,默默无声。了解道的这一特性,做事时就会谋定而动,决不会在事前和事后让人知晓。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登山队计划攀登一座雪峰,于是,队员们开始做登山前的准备,食品、药品以及登山器材都准备齐了。这时,一位专家提醒他们说,别忘了多带几根钢针,因为在高寒的雪山上,燃气炉的喷嘴极容易堵塞,需要用钢针疏通。携带钢针的任务交给了一位老登山队员,可是,他并没有听从专家的忠告,只带了一根钢针。他认为凭着自己多年的登山经验,有一根钢针已经足够了。
然而不幸的事情居然真的发生了,这支登山队最终没有能把脚印留在山峰上,更可怕的是登山队员们一个也没有回来。问题就出在不起眼的钢针上。那根唯一的钢针,在使用时不小心被崩断了,由于没有替代的工具,燃气炉无法使用,队员们断了饮食,全部陷入了绝境。
看来,我们还应该体察到大道的另一个特质,就是决不放纵、谦虚恭顺。了解这一点的人会将自己处在一个宾客的位置上,决不会喧宾夺主、飞扬跋扈,待人接物都会表现出礼让谦谨的风范。而从这一点来看,了解道的人对人对事都会像冰雪融化一样自然,决不强求和蛮干,也无所挂牵,让与其接触的人感到春风拂柳般的自在舒适。
【智慧金言】
老子提倡“无为”、“不言”的处世态度,像污水一样浑浊正是这种处世态度的体现。外貌上表现得浑浑噩噩的样子,内心却如明镜。郑板桥有云:“水巧若拙,大勇若怯,天下之智皆在一个‘藏’字。与人交往,藏得巧妙,则能先发制人,出其不意,比之锋芒毕露者,不知要高明多少倍。”从表面上看这种处世态度似乎保守,可细想起来却很是可取。凡事为自己留条退路,不炫耀显露自己如浊水一般,这样的人才不会犯大错,才易有所成就。
【本经原典】
《道德经·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之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译文】
古代那善于行道的人,见解微妙而能洞察幽隐,其心灵深不可测。正是因为深不可测,所以只能勉强地给他一个描述和形容:
他小心谨慎,仿佛在冬天里赤脚过河;
他处处警惕,仿佛提防四方邻国来围攻;
他严于律己,仿佛在别人家里做客;
他胸襟潇洒,仿佛春天里冰雪融化一样温和自如;
他淳厚朴实,仿佛未经雕琢的玉石;
他豁达开阔,仿佛那空山幽谷;
他混混沌沌,仿佛是污水浊流。
谁能在混浊动乱中平静下来,使身心清静如水呢?谁能在安定祥和中长久守持,使心平气和徐徐而生呢?
能遵循此规律的人,能保持谦虚而不盈满,正因为他不盈满,所以总能不断地从陈旧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