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天后,孟获的一位部下将领,带领几十名兵士送来许多金银珠宝,并告诉诸葛亮说:“我们大王十分感激您两次不杀之恩,知道不是您的对手,准备投降,让我先来一步,向您说明情况。”诸葛亮知道这是孟获在耍诡计,但不露声色,装作信以为真,备下丰盛的酒席,招待这些南兵。席中诸葛亮命人频频劝酒,结果这些南兵都喝得大醉。
半夜时分,孟获率兵前来偷袭大营,不知诸葛亮早有准备,结果又被擒获。
诸葛亮问孟获说:“这次可是被我的人抓住的吧?你还有什么不服?”孟获说:“这次是我用人不当,才误了大事,还是不能让我服气。你如果再放我一次,我会准备充分后再与你交战。再被你抓住,就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了,到时我会主动向你认罪投降。”诸葛亮说: “好吧,下次你要准备妥当后再来交战。”然后,又将他和那些南兵一同放回去。
孟获连续三次被抓获,诸葛亮料到他这次前来交战不会像前几次那样轻敌了,于是改变了战术,首先将蜀军营寨迁到泸水南岸,命令士兵孟获来时不准出战,然后命大将赵云等人,率人马绕到孟获后方,准备采取两面夹攻的战术,击败孟获。
孟获这次带领十几万兵马,士气旺盛,大有决一死战的架势,却看到诸葛亮将营寨迁移。只见营前战旗招展,并不见蜀军出战,一时不知诸葛亮又是用的什么计策。有了前几次的教训,孟获也变得谨慎起来,未敢轻举妄动,就这样和蜀军对峙了两天。
第二天夜晚,突然间狂风大作,天色昏黑,孟获正待命令将士严加防范,忽然看见蜀军营中冲出大队人马,向南军杀来。孟获急忙带兵迎战。这时赵云带领蜀军又从背后杀来。孟获受突如其来的两面夹击,一时难以招架,队伍大乱,失去了控制。孟获带领少数人马向东面山谷逃去。刚刚逃出谷口,见后面没有追兵,孟获松了一口气,放慢了速度,准备稍作休息再行。这时看到前方不远处有几十个人在缓缓而行,孟获定睛一看,原来是诸葛亮等人,孟获大喜,对兵士说:“这正是消灭他的大好机会。”说完冲了过去,还未等靠近,连人带马都掉进了陷阱。蜀军兵士将孟获从陷阱中拖出来,用绳子捆绑后,押到诸葛亮面前。
诸葛亮看着孟获说:“这次该没什么理由了吧!”孟获说:“你用奸计擒我,算不得英雄!”诸葛亮怒道:“你三番五次被我抓获,总是强词夺理,分明是怕死!”说完,假意命令士兵将他推出去砍头。孟获并不怕死,见诸葛亮要杀他,哈哈大笑道:“我谅你也会再放了我,下次我定能战胜你。”诸葛亮并不想真的杀了他,不过是试试他的胆量,又一次将孟获放了。
第七次诸葛亮将孟获引入两个峡谷中,然后两头堵截,在山中放起大火,孟获的南军被烧得大败,蜀军再次活捉了孟获。
孟获被押解到蜀军大帐,兵士上前为孟获松了绑,并说:“丞相有令,不想再见到你,你可以回去,重新整顿人马,再来交战!”
盂获低头不语,过了一会说:“我被丞相七擒七纵,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我虽然是蛮人,也懂得知恩图报,怎么能不知羞耻呢?”说完带着众人向诸葛亮跪地投降,表示永不反叛,效忠蜀国。诸葛亮上前将孟获扶起,说:“这样就对了。”
诸葛亮将孟获请进大帐,摆上丰盛的酒宴,对他讲了许多道理,然后将他送出军营。
诸葛亮对孟获的七擒七纵,意在安定边寨,扩大疆土,免除征战之忧。此后,诸葛亮任命盂获为蜀国的官员,全权管理南中地区。
从此,南中一带安定了,农业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如果诸葛亮不为长久之计着想,忍耐不住急躁,必然不会“七擒七纵”,可能在孟获第一次被擒后就将他杀了。平安南中倘若不采用攻心之战,而大开杀戒,必然要将叛军逼至绝境,也就只能拼死求生。尽管数十万蜀军完全可以击败叛军,也势必要大动干戈,造成伤亡,而且不能根治祸乱,这就是压而不服,诸葛亮也就无法集中精力对付曹魏。
我们常说“叶落归根,以粪其土”,自然又变成了生命,生命又长出茂枝繁叶,再落而施肥。从有到无,从无到有,不停地循环,不停地生灭。一切的一切都自然而然。
悟道之人认识到了这一自然的规律,所以他们努力让自己达到那虚无寂寥的极点,从而坚守那种清静无为的境界。一切归于沉静无为,没有分别,自然也就可以包容一切,快乐而长久地生存下去。
生活中的许多人,正是由于少了这清静无为包容之心,而多了许多烦恼。
也许是生活的压力太大,有些人说:“活者,真累。”也许是遇到不顺的事太多,有些人说:“活着,真烦。”也许是对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的厌倦,有些人说:“活着,真没劲。”这里,有一个如何认识生活的问题,也有一个如何调整自己心境的问题。
【智慧金言】
生活就是生活,它像泥土一样真实而粗糙,如果你对它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你就会难免失望。像自然界有风雨阴晴一样,生活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如果你对此没有思想准备,你可能就会悲观彷徨。生活也不会总是充满着戏剧性的高潮,更多的时候它是平凡琐碎的,甚至显得沉闷。宋代大词人苏轼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你怎么可能指望它天天都如狂欢节一般呢?
生活的快乐不快乐,在于谁?全在你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
【本经原典】
《道德经·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
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
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
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
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招来祸害。
认识了“道”的本原,才能懂得人生的真谛,胸襟才会宽阔,为人处世自然公正无私。公正无私可为天下君王,天下君王应合天理法则。
符合自然便是符合天地之道,终身不会遇到危险。
务虚名者,招灾惹祸
【经典语录】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语录释义】
只看见自己的人不能明辨事理,自以为是的人辨不清是非,自我夸耀的人显不出功劳,自尊自大的人不能长久。
【解读】
老子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应该戒除自大与虚荣之心,因为它不符合大道与大德的根本,它只会使我们遭受挫折和失败。
【活学活用】
我们人类自从有了等级之分,就有了虚荣心,要想铲除它,谈何容易。有些人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就到处夸耀、四处宣扬,就自以为是,甚至就趾高气扬。
山鸡很美丽,浑身都披着五颜六色的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鲜艳夺目,叫人赞叹不已。山鸡也很为这身华羽而自豪,非常怜惜自己的美丽。它在山间散步的时候,只要来到水边,瞧见水中自己的影子,它就会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骄傲地欣赏水中倒映出的自己那绝世无双的舞姿。
魏武帝曹操当政的时候,有人从南方献给他一只山鸡。曹操十分高兴,召来了有名的乐工,奏起动听的曲子,好让山鸡跳舞歌唱。
乐工卖力地又吹又打,可是山鸡却一点都不买账,充耳不闻,既不唱也不跳。曹操的手下人拿来美味的食物放在山鸡面前,山鸡连看都不看,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走来走去。就这样,任凭大家想尽了办法,使尽了手段,始终都没办法逗得山鸡起舞。
曹操非常扫兴,气恼不已,斥责手下人说:“你们这么多人,连一只山鸡都对付不了,还怎么做大事!”
曹操有一位十分钟爱的小儿子,叫曹冲。曹冲自幼聪明伶俐,又博览群书、见识渊博。这时候,他动了动脑子,有了主意,于是就走上前对曹操说:
“父王,儿臣听说山鸡一向为自己的羽毛感到骄傲,所以一见到水中有自己的倒影,就会跳起舞来欣赏自己的美丽。何不叫人搬一面大镜子来放在山鸡面前,这样山鸡顾影自怜,就会自动跳起舞来了。”
曹操听了拍手称妙,马上叫人将宫中最大的镜子抬过来,放在山鸡面前。
山鸡慢悠悠地踱到镜子跟前,一眼看到了自己无与伦比的丽影,比在水中看到的还要清晰得多。它先是拍打着翅膀冲着镜子里的自己激动地鸣叫了半天,然后就扭动身体、舒展步伐,翩翩起舞了。
山鸡迷人的舞姿让曹操看呆了,连连击掌,赞叹不已,也忘了叫人把镜子抬走。
可怜的山鸡,对影自赏,不知疲倦,无休无止地在镜子前拼命地又唱又跳。最后,它终于耗尽了最后一点力气,倒在地上死去了。
山鸡的确美丽,但它的虚荣心也实在太强了,以至于受人愚弄。
我们都知道不该有虚荣心,也努力地想摈除它,但是我们做不到,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从实质上了解虚荣心。现在老子向我们讲述了虚荣心的实质和后果。老子说:经常自我表现的人,都是不明智的人;经常自以为是的人,就不会得到他人的认可;经常自我夸耀的人,是显不出有功的;经常妄自尊大的人,也不会得到长久尊重。正是这样,如果我们是明智的人,也不会表现自己;我们要想得到人们的肯定,就不要自以为是;我们希望得到功劳,就不要自我夸耀;我们要想得到他人长久的尊重,就不可妄自尊大。
虚荣是构建在沼泽上的房子,它迟早是会淹没在肮脏恶臭的泥水中的。然而人类的虚荣早已成为一颗毒瘤,也像已经扩散而无法抑制的癌细胞,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很多无可挽回的损失和灾难。比如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就发动战争,造成众多的伤亡;为了自己的虚荣,就砍伐树木建筑房屋,结果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就残杀动物,用它们的皮毛做成服装,结果打破了生态链的平衡。
我们看不起动物植物,在我们的眼中人类是万物的精灵,是最完美的。但是动植物是否像我们那样爱慕虚荣,而导致自相残杀?是否像我们那样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寡廉鲜耻?在这一点上我们真的比动植物差得很远,如果我们能像动植物那样,只是按照大道的规律,沿袭生命的成长,忘却无聊的虚荣,那我们就可以做到心如天地宽了。
【智慧金言】
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仍有不少喜欢卖弄自我、自以为是者。可以这样说追慕虚荣是一种腐蚀人类心灵的通病,没有人在一生中能完全不受它的影响。它使人变得自负,自以为了不起,有些人私底下常常十分无奈,但还是拼命想出风头,结果什么也得不到。一旦真相大白,他们便无地自容,失去信心,到头来,虚荣带给他们的只有失败。
【本经原典】
《道德经·二十四章》
【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于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也。
【译文】
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走不远;
只看见自己的人不能明辨事理,自以为是的人辨不清是非;
自我夸耀的人显不出功劳,自尊自大的人不能长久。
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算是残羹赘瘤。
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绝不这样做。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经典语录】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
【语录释义】
光明之道好似暗昧,进取之道好似落后,平坦之道好似崎岖;大德崇高好似低谷,质朴纯真好似混浊;大德广大好似不足,大德刚健好似怠惰。
【解读】
凡是一个能创大事业的人一定有容忍人的度量,容忍小人虽然在实际上很难做到,也为了事业上的成功,为了照顾大局,就必须有“厚德载物,雅量容人”的胸襟,应该说谦让是美德,容人同样为美德。
【活学活用】
不揭人隐私,这是做一个善良的人的基本要求,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对别人的伤害往往是无法补救的,而这种行为也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至于不念人旧恶是要有些胸襟的,只有修养极好的人才可能做到。其实人际间的矛盾往往因时因事而转移,总把思路放到过去的恩怨上,属于不智之举。
东汉光武帝刘秀大败自立为帝的王朗,在清点缴获来的文件时,官员们发现了一大堆信件,都是朝中私通王朗的官员与王朗的通信。信件内容大都是吹捧王朗、攻击刘秀的,有好几千封。有人很气愤,建议把这些人统统抓起来处死。曾给王朗写过信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提心吊胆,十分害怕。
刘秀知道这件事后,立即召集百官,当众把那些信件扔到火盆中烧掉了。刘秀对大家说:“过去有人写信私通王朗,做了错事。但事情已过,我就既往不咎。希望过去做错事的人安下心来,尽职尽责。”
刘秀的处理方法,使那些曾私通王朗的人知道后都松了一口气,同时也从心眼里感激刘秀,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劳。
古人说:明白大道的人好像什么都是糊涂的,进入大道的人却好似是在退步,走在平坦大道上却好像走在那崎岖小路上。如此不被人理解,可明道之人自己明白什么才是“道”之德性,他们不会因别人的误解而改变什么。
明白了这一点,运用到我们的为人处世之中,真理始终是真理,不会因别人错误的认识而随之改变。因此,对于别人犯的那些认识上的小错误,也不必追究,让人难堪。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高手”,然而早年时,他也曾犯过小错误。有一天晚上,卡耐基参加一个宴会。宴席中,坐在他右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段幽默故事,并引用了一句话,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位健谈的先生提到,他所引用的那句话出自圣经。然而,卡耐基发现他说错了,他很肯定地知道出处,一点疑问也没有。
为了表现优越感,卡耐基很认真又很强硬地纠正了过来。那位先生立刻反唇相讥:“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位先生一时下不来台,不禁有些恼怒。
当时卡耐基的老朋友法兰克·葛孟坐在他左边。葛孟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已有多年,于是卡耐基就向他求证。葛孟在桌下踢了卡耐基一脚,然后说:“戴尔,你错了,这位先生是对的。这句话出自圣经。”
那晚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对葛盂说:“法兰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是的,当然。”葛孟回答,“在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亲爱的戴尔,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那样会使他喜欢你吗?他并没有征求你的意见,为什么不保留他的脸面,说出实话而得罪他呢?”
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误,放过去,无伤大局,那就没有必要去纠正它。这不仅是为了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烦恼和人事纠纷,而且也顾及到了别人的面子,更体现了你做人的雅量。
【智慧金言】
生活中一个人寻找别人的缺陷,指责别人,远不如发现自己的缺陷,指贵自己。更不如发现别人的优势,称赞别人。指责别人,远不如去了解别人,理解别人,原谅和宽容别人。世上有几个人十全十美?谁没有缺陷,为什么总是揪住别人的缺陷而看不见他还有更多的优点呢?
【本经原典】
《道德经·四十一章》
【原文】